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3873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7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docx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第三单元牙列缺损

第三单元 牙列缺损

 一、病因及影响

  牙列缺损是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的部分天然牙缺失。

牙列缺损的常用修复设计是固定局部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

也能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种植义齿等修复。

  

(一)牙列缺损的病因

  造成牙列缺损的病因包括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颌骨和牙槽骨外伤、颌骨疾病、发育障碍等。

目前最常见原因仍然是龋病和牙周病。

  

(二)牙列缺损的影响

  1.咀嚼功能减退  部分天然牙的缺失,将影响咀嚼功能,而影响程度与缺牙数量、时间和部位有关。

若后牙个别牙缺失,可降低部分咀嚼功能;当上颌或下颌的一侧后牙全部缺失,将丧失一侧食物磨碎功能。

若前牙缺失,将影响切割食物功能。

个别牙缺失,不及时修复,将会造成邻牙向缺牙区倾斜,缺牙间隙变小,对颌牙伸长引起干扰,从而导致咬合功能紊乱,使牙列的有效功能接触面积相应减少。

  2.发音功能障碍  前牙缺失对发音功能影响很大,特别是影响齿音、唇齿音、舌齿音的发音,从而影响讲话时的清晰度。

  3.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因缺失牙还可能引起邻牙间的接触点丧失,食物嵌塞导致龈炎或牙周炎。

  4.颞下颌关节病变 长期、多数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复,有可能造成颞下颌关节的病变。

其主要原因是干扰引起的咬合关系紊乱,一侧丧失咬合后出现的咀嚼肌张力不平衡;双侧后牙咬合关系丧失后,垂直距离减少致髁突后上移位,盘突关系异常造成关节症状等。

  5.美观的影响 完整的牙列维持着面部的外貌。

如前牙缺失,失去对唇部的支持,唇部、内陷,影响患者的美观。

如上下牙列缺损,余留牙都无对颌牙接触,使面下1/3距离缩短,鼻唇沟加深,面部皱纹增加,面容显老。

  二、治疗设计和方法选择

  牙列缺损可以用固定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义齿三种方法修复。

  固定义齿,又称固定桥,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在其上制作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借粘接剂将固位体粘固于基牙上,患者不能取戴的修复体。

可摘局部义齿是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黏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体及基托等部件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人工牙和基托恢复缺损的牙齿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种植义齿是以植入颌骨内的人工植体为支持、种植体的上部结构为固位的一种修复体;可以为固定修复,也可以为可摘义齿修复。

  

(一)固定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固定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缺牙的数目

  1)固定桥最适合修复一个或两个缺失牙,也就是说两个桥基牙适宜支持一个或两个缺失牙的桥体。

  2)若缺失牙在两个以上,且为间隔缺失者,可用中间基牙增加支持。

  3)选择固定桥修复时必须考虑缺失牙数目与缺牙区两端基牙的承受力,否则会引起固定桥修复失败。

  

(2)缺牙的部位

  1)牙列的任何部位缺牙,只要缺牙数目不多,基牙条件符合要求,都可以选用固定义齿修复。

  2)对后牙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若用单端固定桥修复,桥体受力产生的杠杆作用大,容易造成基牙牙周组织损伤,不宜做固定桥修复。

  3)若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对(牙合)为黏膜支持式可摘义齿,因其(牙合)力比一般天然牙明显减小,缺牙侧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周情况好,可以此两牙为基牙采用单端固定桥修复。

  (3)基牙的条件

  1)牙冠:

作为固定桥基牙的临床牙冠高度应适宜,形态正常,牙体组织健康。

如牙冠已有牙体组织缺损,或牙冠形态不正常,只要不影响固位体的固位形预备,亦可考虑作为基牙。

牙冠缺损面积大,如果能通过桩核修复,仍可选为基牙。

若基牙的临床牙冠过短,应采取措施增强固位体的固位力,如在基牙上预备辅助固位形或增加基牙数,否则不宜做固定桥修复。

  2)牙根:

牙根应长大、稳固,以多根牙的支持最好,不应存在病理性松动。

若基牙牙根周围牙槽骨退缩,最多不超过根长的1/3,必要时,需增加基牙数目。

  3)牙髓:

以有活力的牙髓最佳。

如果牙髓已有病变,应进行彻底的牙髓治疗,并经过较长时期的观察,确认不会影响修复后效果者,方可作为基牙。

经过牙髓治疗的牙齿其牙体变脆,在选作基牙时,应考虑其剩余牙体组织的强度。

  4)牙周组织:

基牙牙周组织健康才能够支持经固位体传递至基牙上的桥体(牙合)力。

因此,对基牙牙周组织的要求为:

牙龈无进行性炎症,牙周膜无炎症,根尖周无病变;牙槽骨结构正常,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且为停滞性水平吸收。

如果个别牙缺失,基牙因牙周病引起不同程度松动,可以根据牙周病矫正治疗的原则设计多基牙固定桥。

  5)基牙的位置:

要求基牙的轴向位置基本正常,无过度的倾斜或扭转错位,不影响固位体的预备及基牙间的共同就位道。

  (4)咬合关系

  1)缺牙区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即缺牙区的牙槽嵴顶黏膜至对(牙合)牙面有正常的垂直向距离。

对(牙合)牙无伸长,邻牙无倾斜。

  2)若缺牙时间过久,引起咬合关系紊乱,如邻牙倾斜、对(牙合)牙伸长形成牙间锁结,致使下颌运动受限者,一般不宜采用固定桥修复,但若通过咬合关系调整,使伸长牙和倾斜牙回复至正常位置后仍可考虑固定桥修复。

  3)缺牙区咬合接触过紧,缺牙区的牙槽嵴顶黏膜至对(牙合)牙面距离过小者,会导致固位体、桥体、连接体无足够的厚度与强度以承受咀嚼力,一般不宜采用固定义齿修复。

  (5)缺牙区牙槽嵴

  1)缺牙区伤口愈合:

一般在拔牙后3个月,待拔牙创口完全愈合,牙槽嵴吸收基本稳定后制作固定义齿。

如因特殊原因必须立刻修复者,先进行固定桥基牙牙体预备,采用树脂暂时固定桥修复缺失牙,待伤口完全愈合,再作永久固定桥修复。

如在拔牙创口未愈合、牙槽嵴吸收未稳定时作固定桥修复,修复后,容易在桥体龈端与黏膜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影响自洁作用和美观。

  2)缺牙区牙槽嵴吸收:

缺牙区牙槽嵴吸收不宜过多,特别是前牙区。

如果牙槽嵴吸收过多,制作固定桥,桥体外形塑形比较困难,会影响美观。

牙槽嵴吸收过多的后牙区,可设计卫生桥。

缺牙区牙槽嵴吸收过多者选择固定桥修复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采用特殊外形塑形处理,如桥体面或切缘至缺牙区黏膜距离过长,桥体牙颈部可采用牙龈色,通过视觉差来缩短桥体长度,与邻牙颈部协调。

  (6)年龄

  1)若年龄过小,临床牙冠短,髓腔较大,髓角高,在基牙预备时,容易损伤牙髓,不宜采用固定桥修复。

  2)若年龄过大,牙周组织萎缩明显,牙松动,此时牙周组织的代偿功能降低,不宜采用固定桥修复。

  3)固定桥修复的适宜年龄一般为20~60岁,但也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老年患者,全身及口腔情况良好,除个别牙缺失外,余留牙健康、稳固,此时也可用固定桥修复。

  (7)口腔卫生:

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差,牙垢沉积,菌斑集聚,容易引起牙齿龋病和牙周病,导致基牙牙周组织破坏。

因此此类患者在选用固定桥修复前,必须进行牙周洁治,嘱咐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否则不宜做固定义齿。

  (8)余留牙情况:

在选用固定桥修复时,除视基牙条件外,还需整体考虑余留牙情况。

特别在同一牙弓内有无其他患牙,患牙能否保留,这些与牙列缺损能否采用固定修复方法有很大关系。

如余留牙有重度牙周病或严重龋坏等导致患牙无法保留时,需整体考虑拔除相关患牙后的修复方案。

  2.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

在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中,可摘局部义齿虽然修复效果通常不如固定义齿和种植义齿,但由于其对修复基础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制作简单,费用低等特点,使得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范围非常广泛。

  1)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失者。

  2)伴有因牙周病、外伤或手术造成的牙槽骨、颌骨和软组织缺损者。

  3)余留牙重度磨耗等原因导致的咬合垂直距离过低,需恢复面部垂直距离者。

  4)有牙周病的牙列缺损者,可摘局部义齿在修复缺失牙的同时可兼作固定松动牙的牙周夹板。

义齿基牙松动度不超过Ⅱ度,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

  5)牙列缺损的过渡性修复。

如拔牙后即刻修复,修复治疗过程中的暂时性(或诊断性)修复,生长发育期少年缺牙间隙活动保持器。

  6)有缺失牙、反(牙合)的唇腭裂患者,可摘局部义齿可采用双牙列恢复外观,腭侧基托封闭腭裂隙。

  7)有特殊需要,为获得特殊外观效果的化妆义齿。

  8)不接受或不能耐受固定义齿修复时大量磨除牙体组织者。

  

(2)可摘局部义齿的禁忌证

  1)因意识或精神障碍,或行动障碍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不能摘戴、保管和清洁义齿,或有误吞义齿危险的患者。

  2)有严重的牙体、牙周疾病而未得到完善的治疗和有效控制的患者。

  3)有口腔黏膜病变或其他软硬组织病变,未治愈或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

  4)缺牙间隙过窄,(牙合)龈距过小,可导致义齿强度不足者。

  5)对义齿材料过敏或对义齿的异物感无法克服的患者。

  

(二)固定义齿的组成和分类

  1.固定义齿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固位体:

是指粘固于基牙上的嵌体、部分冠、全冠等。

  1)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整个固定义齿通过固位体而与基牙稳固地连接在一起,获得固位。

  2)桥体所承受的(牙合)力通过连接体、固位体传递至基牙牙周支持组织,而为基牙所支持,使义齿的功能得以发挥。

  3)固位体与基牙间应有良好固位,能抵抗咀嚼时产生的各向外力而不至于从基牙上松动、脱落。

  4)选择和制作固位体时,应考虑固位体材料的强度与组织的相容性,能抵抗最大咀嚼(牙合)力而不破损,不刺激基牙的周围组织。

  

(2)桥体:

即人工牙,是固定桥修复缺失牙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1)桥体的两端或一端通过连接体与固位体相连接。

  2)理想条件下,制作桥体的材料既要符合美观的要求,又须具备一定的强度,能承受(牙合)力。

  (3)连接体:

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连接部分。

  1)用整体铸造法或焊接法将固位体与桥体连接成整体,形成固定连接体。

  2)通过桥体一端的栓体与固位体一端的栓道相嵌合,形成可活动的连接体。

  

  2.固定义齿的分类及特点

  

(1)常用的固定桥类型

  1)双端固定桥:

又称完全固定桥。

固定桥两端固位体与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当固位体粘固于基牙后,基牙、固位体、桥体则连接成一个不动的整体,从而组成新的咀嚼单位。

  2)半固定桥:

半固定桥桥体一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

活动连接体在桥体的部分制成栓体,在固位体的部分制成栓道。

  3)单端固定桥:

又称悬臂固定桥。

此种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固定桥粘固在一端基牙上,桥体受力时由该端基牙承受,桥体另一端与邻牙接触或无邻牙接触,形成完全游离端。

  4)复合固定桥:

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固定桥组合成复合固定桥。

如在双端固定桥的一端再连接一个半固定桥或单端固定桥

  

  

(2)特殊的固定桥类型

  1)种植固定桥:

利用植入颌骨内或牙槽窝内的种植体作为固定桥的支持和固位端,然后制作固定桥,修复牙列缺损。

  2)固定-可摘联合桥:

其支持形式与双端固定桥相同,义齿承受(牙合)力由基牙承担,但不同之处是该型固定桥可自行摘戴。

义齿固位依靠固位体的内外冠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或者磁性固位体的吸力等产生固位。

  3)粘接固定桥:

是利用酸蚀、粘接技术将固定桥直接粘固于基牙上,修复牙列缺损。

其固位主要依靠粘接材料的粘结力,而牙体预备的固位形起辅助固位作用。

粘接固定桥与传统固定桥相比,牙体预备时磨削牙体组织少,减少牙髓损伤。

  (3)固定桥的各自特点

  1)双端固定桥

  ①固定桥所承受的(牙合)力,通过两端基牙传递至基牙牙周组织。

  ②双端固定桥的桥基牙能承受较大(牙合)力,且两端基牙所分担的(牙合)力也比较均匀。

  ③双端固定桥将基牙连接为一个整体,由原先多颗单个基牙的生理性运动转变成固定桥基牙的整体性生理运动。

此运动方式同样符合牙周组织健康要求。

  2)半固定桥

  ①半固定桥两端基牙所承受的应力不均匀。

(牙合)力通过活动连接体的传导后使应力得以分散和缓冲,当桥体正中受到垂直向(牙合)力时,固定连接端的基牙所受的(牙合)力大于活动连接端基牙,容易使固定连接端基牙受到创伤。

  ②半固定桥一般适用于基牙倾斜度大,采用双端固定桥修复时难于求得共同就位道的病例。

  3)单端固定桥

  ①单端固定桥受力后,桥体处形成力臂,基牙根部形成旋转中心,产生杠杆作用,使基牙产生倾斜、扭转,容易引起基牙牙周组织的创伤性损害或固位体松脱。

  ②临床上应严格选择病例:

缺牙间隙小,承受(牙合)力不大,而基牙又有足够的支持力和圆位力者。

  4)复合固定桥

  ①复合固定桥一般包括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牙单位,常包括前牙和后牙,形成不同弧度弧形的固定桥,整个固定桥中含有两个以上基牙。

  ②当承受外力时,各个基牙的受力反应不一致,可以相互支持或相互制约,使固定桥取得固位和支持,也可能影响到固定桥的固位而引起固位体和基牙之间松动。

  ③复合固定桥包括的基牙数目多而且分散,要获得共同就位道比较困难。

  (三)固定义齿的基牙选择

  1.基牙条件

  

(1)牙体情况

  1)临床牙冠应有足够的高度,牙冠形态和组织结构正常。

  2)有浅龋的牙,一般均可作为基牙,临床上通过牙体预备,将龋去净,形成的洞形常不需充填处理,可以形成固位形。

  3)深龋的患牙,龋病经治疗后,也可选作基牙,此类基牙的固位体在设计时应注意剩余牙体组织的强度,必要时可使用固位钉。

  4)深龋已涉及牙髓的患牙,若经牙髓病治疗和根管充填,牙周组织无炎症,仍可作为基牙,此类患牙在修复设计时,应充分注意避免牙体组织的折断,如牙冠大面积缺损,需采用牙冠加固的特殊设计,如桩核形式修复牙冠缺损。

  5)过度磨耗的牙:

牙冠高度降低主要影响固位体的固位作用。

临床上选择过度磨耗牙作基牙时,必须充分估计能否取得足够的机械固位形,能否保持牙髓的健康或牙周组织健康,否则不宜作基牙。

  6)牙冠形态异常:

若牙根长大,牙周组织健康,牙冠的形态经预备后或采用桩核形式修复后,能达到固位体的固位力要求,可选作基牙。

  7)牙冠钙化不良:

一般不宜选作基牙,由于固定桥修复后,固位体龈边缘,得不到坚强釉质支持,容易在颈缘形成间隙,产生继发龋,引起固位体松动脱落或产生牙髓病变,导致固定桥修复失败。

  

(2)牙根情况

  1)牙根应粗长:

单根牙若伴有不规则的牙根外形或根尖1/3弯曲者,比锥形牙根的支持作用好。

  2)多根牙:

牙周膜面积大于同等条件下的融合根,比融合根支持固定桥的作用好。

  3)牙冠与牙根的长度也应有适当的比例,使固定桥所承受的(牙合)力传导至牙周支持组织后,能产生生理性刺激。

  4)临床冠根比例以1:

2至2:

3较为理想;1:

1是选择基牙的最低限度。

  (3)牙髓情况

  1)理想的基牙是活髓牙。

  2)若深龋已引起牙髓炎症,或死髓牙,牙髓已经过髓病治疗,根管充填完整,根尖周无感染,牙周组织比较完整,牙体组织能承受固定桥咬合力的无髓牙也可选作基牙。

  (4)牙周情况

  1)临床上常用牙周膜面积大小来衡量是否为良好基牙。

牙周膜面积与牙根的长短、数目和形态有关,牙根长而粗大或多根牙者牙周膜面积大,其支持能力也大。

功能良好的牙齿,其牙周膜间隙的宽度为0.18~0.25mm;无功能牙,牙周膜变窄,但在一定的生理功能刺激下,也可逐渐恢复正常宽度;咬合创伤或松动牙,牙周膜变宽。

当牙周组织萎缩或牙周袋形成时,牙周膜的面积相应缩小。

因此应选择牙周膜面积大,能够承受(牙合)力的牙齿作为基牙。

  2)在选择基牙时,应从X线片上检查基牙牙槽骨的骨质致密度和牙槽骨有无吸收。

若牙槽骨的吸收超过根长的1/3,就不宜选作基牙。

牙槽骨对咬合力相当敏感,牙齿失去咬合功能,随功能失去的时间推移,在X线片上显示蹬骨质逐渐疏松,骨小梁排列不整齐。

此类牙不能立刻选作基牙,可以对这类牙采取措施,增加适当(牙合)力,待牙槽骨恢复正常,有新的骨小梁产生,且排列也比较整齐而致密时方可作为基牙。

  3)如患有根尖周炎症、根尖周脓肿或根尖周囊肿,必须经治疗痊愈后才能再考虑是否可以选作基牙。

如果经过根尖切除,牙根长度减小明显,影响牙的支持能力,不宜作基牙。

  4)若牙齿超出其正常生理动度,表明其牙周组织有病理性改变,必须拍X线片等详细检查,找出其松动的原因。

若经过治疗后能恢复到正常的稳固度,符合基牙的要求,则可选作基牙,否则不能用作基牙。

若经过治疗,牙周组织炎症得到治愈,牙齿仍为Ⅰ度松动,有时也可作为基牙,但应在同侧增加基牙数目。

  (5)基牙的位置、方向和咬合

  1)若牙列缺损设计固定义齿修复,缺牙区邻牙倾斜者,为了求得固定桥各基牙间共同就位道,倾斜基牙的牙体预备量大,很容易损伤牙髓,而且倾斜量过大基牙受力后(牙合)力不能沿长轴传导,对牙周组织健康不利。

轻度倾斜牙可选作基牙:

在有条件情况下,最好经正畸治疗改正牙位;或适当加大牙体预备量以取得共同就位道。

  2)对倾斜的基牙,为了求得共同就位道,需磨除较多的牙体组织,可能须先经过活髓摘除,牙髓治疗后,方可作为基牙。

  3)将倾斜牙选为基牙时,除考虑共同就位道外,还需考虑基牙的承受力,倾斜较大的基牙侧可增加基牙数以分散(牙合)力。

  4)缺失牙两侧的邻牙因某一侧无对(牙合)牙,引起伸长,干扰正常的咀嚼运动,此时必须先行伸长牙的咬合调整,去除咀嚼运动时的干扰,使其恢复正常关系后,方可选作基牙。

  5)对咬合接触过紧、牙冠高度不足的牙,一般不宜选作基牙。

否则其作为基牙牙体预备后,无法形成足够的固位形,会导致固定桥因固位力不够而失败。

  2.基牙数的确定

  

(1)以牙周膜面积决定基牙的数量:

基牙的数量应根据基牙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大小来衡量。

Ante曾提出固定桥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等于或大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即Ante法则。

假如缺失牙的牙周膜面积大于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将给基牙带来创伤,最终导致固定桥修复的失败。

  

(2)以(牙合)力的比值决定基牙的数量:

基牙的数量应根据基牙与缺失(牙合)力的比值大小来衡量。

Nelson根据各牙的(牙合)力、牙冠及牙根形态,以及牙周组织等,以上、下第一磨(牙合)力比值100为基准,制订出各(牙合)力的相关比值,并提出“桥基(牙合)力比值总和的2倍,应等于或大于固定桥各基牙及缺失(牙合)力比值的总和”。

选择固定桥修复牙列缺损时,不能单纯地用上述数字计算来确定基牙的数目,但可将牙周膜面积和(牙合)力比值作为重要的参考,结合口腔内实际情况,全面分析考虑,作出判断。

  (四)固定义齿的设计

  1.固位体的设计

  

(1)固位体应具备条件

  1)固位形和抗力形:

固位体应有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能够抵御来自各方向的外力,而不至于松动、脱落和破损。

  2)就位道:

各固位体之间能够取得固定桥所需的共同就位道。

  3)材料性能:

除要达到一定的机械强度外,还要求其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良好。

  4)保护牙体组织:

固位体应能够保护牙体组织,使基牙不因承受外力而折断。

  5)保护牙髓活力:

固位体应能够保护活髓牙的牙髓组织,使牙髓不致因为物理和化学性刺激而产生病理性变化。

  6)固位体边缘密合度:

固位体边缘必须与基牙紧密贴合,不刺激软组织;固位体与基牙之间的粘固剂不会因固位体与基牙之间不密合而溶解导致固位体松脱以及引起龋病。

  7)固位体外形:

固位体应能够恢复基牙的正常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及美观需求。

  

(2)固位体的类型

  1)冠内固位体;以嵌体为主,包括两面嵌体、三面嵌体、多面嵌体及针型固位高嵌体等。

  2)冠外固位体:

包括部分冠和全冠。

  3)根内固位体:

即桩核冠。

  (3)各固位体的特点

  1)冠内固位体①冠内固位体因受到牙体组织的限制,固位力较弱。

一般适用于基牙已有龋病,去龋蚀后将洞形略加修整,可获得嵌体的固位形;缺牙间隙窄,咬合力小,对固位体的固位力要求不高者。

②冠内固位体要慎用:

其外形线较长,是防龋的薄弱环节;选用嵌体为固定桥固位体,在基牙牙体预备时,对牙体组织切割较深,固位体组织面距离牙髓较近,容易使牙髓遭受物理和化学刺激,特别是年轻人,因髓角较高,在基牙预备时,容易损伤或暴露髓角。

  2)冠外固位体

  ①部分冠的牙体预备量较全冠少,而固位作用比嵌体好。

  ②部分冠不覆盖基牙牙冠的唇颊面,可保留原牙齿的唇颊面外形和色泽。

  ③部分冠固位体临床上前后牙均可设计使用,常用作前牙及前磨牙。

  ④全冠覆盖基牙牙冠的各个面,其固位力最强,且能恢复部分缺损的牙冠形态。

  ⑤全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固定桥的固位体。

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对美观的要求选择全冠类型:

金属与瓷和金属与树脂结合的全冠适应范围广,可用于前牙和后牙固位体,尤其适宜基牙牙冠变色、釉质发育不全、牙冠部分缺损者;金属全冠固位体的固定桥修复牙列缺损后会因金属暴露影响美观,因此不适宜前牙和前磨牙,主要用于后牙。

  (4)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固位体的固位力

  ①全冠固位体的固位力与基牙轴面内聚的角度呈负相关,随基牙轴面内聚角度的增大而迅速减小,一般要求基牙的近远中和颊舌侧轴面内聚角度不宜超过5°,以保证固位体有足够的固位力。

  ②3/4冠为固定桥固位体时,为防止3/4冠固位体舌向旋转脱位,应使邻面沟在片切面内尽量延长和有足够深度,沟的舌壁要清晰;切缘应做切沟,使唇、舌沟壁相交成锐角。

如基牙唇舌径较薄,不能预备切沟时,可在舌隆突上预备针道以增强固位力。

尖牙牙冠呈菱形,邻面短,预备邻面沟的长度受限,可将远中片切面适当向唇面伸展,还可在尖牙舌隆突处加针道,获得更好的固位效果。

  ③嵌体的固位效果差,若作为固位体,除要求洞形应有足够的深度,点角、线角清晰外,需增加辅助固位形,或按“嵌体冠”的要求预备,以满足固位和抗力的要求。

  2)基牙两端的固位体固位力应基本相等:

若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相差悬殊时,较易出现固位力较弱的一端固位体与基牙之间松动,而固位力强的一端固位体无松动的情况,此时固定桥不会发生脱落,但松动端的基牙易产生龋病,甚至引起牙髓炎。

因此若一端固位力明显小于对侧时,应设法提高固位力,必要时增加基牙数,以便与另一端固位体的固位力相均衡。

  3)固位体固位力大小应与(牙合)力的大小、桥体的跨度和桥体的曲度相适应:

桥体跨度越长,越弯曲,(牙合)力越大者,要求固位体的固位力越高。

必要时需增加基牙数目来提高固位力。

  4)固位体之间的共同就位道:

①固定桥一般均有两个或多个固位体与桥体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若各固位体之间的就位道不一致,固定桥不可能就位。

因此,在设计和预备基牙牙体前,必须对各个基牙的近远中和颊舌向方向进行分析,预备基牙时,要求所有基牙的轴壁应相互平行,与固定桥的就位道方向一致,以取得各固位体的共同就位道。

②基牙倾斜明显,无条件先用正畸治疗调整者,可改变固位体的设计,以获得足够固位力的前提下少磨牙体组织为原则来寻求共同就位道。

  

  5)防止基牙牙尖折裂:

冠外固位体因基牙(牙合)面全部被金属覆盖,不会发生牙尖折裂。

而冠内固位体,尤其是上颌前磨牙若采用邻(牙合)面嵌体,因其颊、舌牙尖斜度大,容易造成牙尖折裂,因此,这类固位体应将牙尖磨除一层,盖以金属,防止牙尖折裂。

  6)基牙牙冠缺损的固位体设计

  ①牙冠缺损面积较小,在设计固位体时,应予以一并修复。

  ②如基牙牙冠原有充填物,固位体尽可能覆盖充填物,避免充填物边缘发生继发龋。

  ③如充填物为金属,牙髓有活力时,应该考虑拆除充填物,采用树脂修复,以免固位体与充填物之间产生电位差,刺激牙髓组织。

  ④牙冠严重缺损的死髓牙,若牙根稳固,经过彻底的牙髓治疗或根管充填后,可作为桥基牙,在粘固于牙根内的桩核上设计全冠固位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