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3741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4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方案交底 自动保存的.docx

混凝土方案交底自动保存的

混凝土施工方案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西铁国际商业科研综合楼

技术部

工程部、质检部、机电部、安全部

大会议室

分项工程名称

混凝土施工方案

交底日期

交底地点

大会议室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西铁国际商业科研综合楼项目基坑及主体结构施工图

2

《西铁国际商业科研综合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

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1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200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GJ/55-201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474-2008

《混凝土泵送剂》

JC473-200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定》

DB11/T695-2015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映规程》

DBJ/-95-2005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14

4

有关图集: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11G329-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3

2.设计概况

建筑概述:

本工程包括:

高层写字楼、商业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地上7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39.45米。

高层写字楼,地上16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70.3米。

结构体系:

商业综合及高层写字楼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0.000。

本工程正负零标高相当于43.30。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型:

购物中心:

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风荷载基本风压0.45KN/㎡,地面粗糙度C类。

雪荷载:

基本雪压0.4KN/㎡。

抗震设防,场地地震基本烈度:

8度;抗震设防度:

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场地冰冻深度:

0.8米,建筑场地土类别;二类,特征周期:

0.35s。

地下水情况:

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根据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本工程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去按36.0m考虑。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本工程构件耐久性的环境类别见下表:

 

注:

1、未注明构件耐久性的环境类别按11G101-1第54页的表进行选取。

本工程各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均采用商品混凝土)

 

 

2、结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注:

1、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

2、素混凝土构件的水胶比及最低强度等级的要求可适当放松;

3、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二b、三a类环境中的混凝土应使用引气剂,并可采用括号中的有关参数。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从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2)、基础,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见下表:

 

注:

1、表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大直径桩桩基承台底面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大直径灌注桩桩基承台侧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

3、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2.2混凝土的工作环境及耐久性要求

结构耐久性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使用年限为100年,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年限为50年。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为:

基础、外墙、水池、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露天环境的构件及其他属于潮湿环境的部位为二b类;二b类以外的部分属于一类。

结构部位

环境等级

最大水胶比

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碱含量kg/m³

地上外露构件及地下外墙、基础

二b

0.50

C30

0.15

3.0

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房间

二a

0.55

C25

0.2

3.0

其余

0.60

C20

0.3

不限制

3、对商品混凝土材料及施工的要求

1)、水泥宜采用低水化热的、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规定的水泥。

2)、骨料:

细骨料宜采用水洗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粗骨料宜采用碎石或乱石,含泥量不应大于1%;粒径不宜大于30mm。

3)、混凝土拌合物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0)mm;具体的混凝土要求详见《地下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程》(DB21/T1745-2009)中第5章的要求。

4)、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可采用60d龄期的强度。

.

5)、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应满足《地下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程》DB21/T1745-2009、《地下防水工程质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等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2.3设计施工要求

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混凝土一个等级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可随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

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混凝土两个等级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应按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

此时,应先浇筑柱的高等级混凝土,然后再浇筑梁的低等级混凝土。

也可以同时浇筑,但应特别注意,不应使低等级混凝土扩散到高等级混凝土的结构部位中去,以确保高强混凝土结构质量,做法详见下图。

 

后浇带

1)、后浇带位置见各单体的结构平面图。

2)、后浇带部位的构件(除板外)钢筋不截断,其中板后浇带钢筋构造做法见11G101-1第98页100%搭接留筋钢筋构造做法,梁、墙后浇带钢筋构造详见11G101-1第98页的贯通留筋钢筋构造做法,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留筋方式采用贯通留筋构造做法。

3)、地下室底板及外墙,板后浇带做法,详见下图,后浇带遇水池时做法同地下室外墙。

4)、后浇带的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后浇带外露的钢筋可采用水泥浆保护。

后浇带处支撑应将后浇带两侧构件支撑妥善,确保竖向荷载传递到基础上。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应内掺适量膨胀剂,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高一级(5MPa)。

除特殊注明外,一般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0天后,高层周围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0天且主体封顶后,选择尽可能低温合拢,其合拢温度不应大于10℃。

严禁地下室在外无保温,内无采暖的情况下封闭后浇带越冬。

 

 

 

 

3.施工安排

 

 

5.2混凝土的拌制: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使用由北京建工新材混凝土有限公司搅拌站供应的成品混凝土。

5.3混凝土运输

5.3.1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

为了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杜绝冷缝发生,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

针对本工程处于通州区繁华地段,交通比较拥挤,相应组织流水施工,对方量较少的框架柱、地上墙体等部位安排在白天进行,对基础底板、地下墙体、顶板、梁等方量较大部位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

5.3.2混凝土运输车辆台数选定

混凝土罐车数量根据搅拌站距现场距离确定,以及浇灌部位的特点,浇筑墙、柱时应在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停留3辆混凝土罐车,最大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尤其是在早晚上下班车流高峰期,浇筑楼板时应在现场保证8~10辆混凝土罐车,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

本方案不考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仅考虑地下结构及地上结构混凝土施工,商业部分按照流水段施工,每段施工地泵按2台考虑。

地上施工时考虑交通,不限制采用汽车泵浇筑。

塔楼地上结构长期采用两个地泵,泵管立管按核心筒南北方向两侧各布置一个泵管至施工作业层。

5.3.3现场混凝土浇筑方式选择

5.3.3.1塔式起重机吊运

考虑塔式起重机吊运速度,本工程框架柱等局部少量混凝土将采用塔吊吊运入模,塔吊浇筑框架柱时,采用1m3料斗,每四根柱为一循环单元循环浇筑。

5.3.3.2混凝土地泵、汽车泵、布料机

本工程场区混凝土浇筑各设置临时汽车泵根据浇筑部位的需要随时配备,作业面利用混凝土布料机进行浇注。

5.4混凝土浇筑作业条件

5.4.1一般要求

5.4.1.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5.4.1.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方案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需求。

5.4.1.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5.4.1.4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5.4.1.5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等要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5.4.1.6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井字架加固情况。

5.4.1.7各流水段结合部位施工缝均采用覆膜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

5.4.1.8浇筑过程中由专人对模板、钢筋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现模板偏差、钢筋移位及时按要求对其进行调整。

5.4.1.9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厚度用标尺杆控制,标尺杆用方木制成,并依分层厚度交替刷上红白两色,每格交界处钉一个小钉。

其高度同每层墙高(扣除楼板厚)。

5.4.2混凝土泵的配管设计

泵管随结构施工同步升高,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预埋件上。

水平管每节用支架、台垫固定,以便排除堵管、拆装、清洗管道。

垂直管固定在楼板顶板留孔处,并搭设“井”字架与顶板顶牢并加固。

每个转弯处、管道接头处均有支撑固定。

管道穿过楼板处用木楔楔死,管道与加固点接触用橡胶隔离,防止管道磨损。

泵管加固见下图:

 

5.5地泵布置及地泵管搭设

5.5.1汽车泵布置原则

地泵布置应有工程部按照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内容,结合施工现场的场区状况,综合确定地泵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泵管的架设路线。

5.5.2地泵管搭设

施工顺序:

编制各分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计划→确定每一分区混凝土浇筑的总控时间→确定每一分区地泵使用数量→确定第一分区地泵布置位置→确定每一台地泵泵管的架设路线→按照施工方案架设泵管→安全、质检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泵管清理→安全检查→混凝土浇筑→泵管清理→安全检查→泵管拆除

泵管全部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所用钢管)进行搭设,并由具有脚手架上岗证的工人进行搭设。

泵管自地泵接上后,3m范围内应顺直、不得出现弯头。

水平向泵管架设时,支架不大于1.5m,架体呈三角形,并相互连接。

 

 

泵管自施工道路进入基坑内时,应沿基坑侧壁搭设泵管架,泵管架外侧钢管距离泵管不小于500mm,并在泵管的四周设竖向立杆,竖向立杆下部应垫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跳板,立杆连接必须对接,不应有搭接坚向方向应每隔1.5米设一道水平杆,以增加泵管架的稳定性,并每隔3m左右设一层地锚连接杆,每层地锚连接杆应根据架体架设的泵管数量确定。

上部固定时,在基坑边坡处设不少于三道地锚,地锚的固定点距离基坑边坡不小于2m,用钢筋或钢管打入地面以下,打入地面的长度不小于500mm,地锚与泵管架应保持3道以上的连接数量,并加固稳定。

泵管由路面向下转弯时,由基坑边上口向下转弯,至第一道钢梁处再增设一道弯头,泵管由水平转为竖向后,直接伸至基坑底部。

中部固定时,用钢管把泵管和护坡桩处的钢梁连接起来,地锚设置数量每层不少于2道,并分别设置在竖向泵管的左右两侧。

当两道泵管共用一台泵管架时,应在两条地泵管的中间部位增加2道地锚连接杆,用来增加两条泵管同时工件时的架体稳定性。

 

 

多根竖向泵管距离较近时,可把2根或3根泵管设置在1个地泵架上,地泵架应相应的增大支设面积,并把地锚连接杆的数量由2根增加到3根或4根,增加的地锚连接杆,应垂直于基坑边坡,连接基坑侧壁和泵管架,增加的地锚连接杆与泵管架的连接不少于3道。

泵管在基坑内应尽可能沿结构外侧架设,如外侧不能满足架设要求时,方可架设到地下结构区域内的其他不浇筑混凝土的分区内。

架设在其他分区内时,应考虑全面,不得影响其他分区的正常施工。

 

泵管架在基坑底部支设前,应在钢管底部铺设脚手板,脚手板铺设应平整,稳固,高低跨部位的泵管架搭设应符合脚手架搭设规范的要求。

较多泵管沿同一方向架设时,2条或3条泵管可架设在同一台泵管架上。

但架设应增设稳固措施。

如泵管支设在结构范围内,并且还要在支设泵管架的区域内绑扎钢筋,则应在泵管架的根部的脚手板换作钢板,钢板的尺寸不得大于150×150,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且在钢板上焊接长200mm的钢筋1根,使钢筋插入泵管架的钢管中,防止位移。

泵管在进入预浇筑分区时,由于泵管的数量较多,应增加支护措施,如增加斜撑、增加与基坑侧壁的连接杆、减少泵管布置密度等措施。

防止泵管架由于振动导致整体失稳。

泵管在进入预浇筑分区时,应考虑该分区的浇筑顺序,浇筑方向,泵管之间的间距,施工人员的工作范围等。

泵管架设完成后,应由安全部和质检部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再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泵管应在每次使用完成后,及时进行泵管内的混凝土,清理完成后,由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如出现扣件、螺栓、管件松动应及时进行拧紧加固。

泵管在拆除前应由安全员进行检查,确认没有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泵管拆除,泵管拆除应由持有脚手架上岗证的人员进行拆除,

拆除时由上到下进行拆除,先拆除地泵管,再拆除泵管架,最后拆除连接基坑侧壁的连接件。

5.6混凝土浇筑

5.5.1混凝土浇筑流程

模板、钢筋验收,水电预留预埋件检查→混凝土泵、管布置→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找平、压面→混凝土覆盖养护→拆模后检查验收

5.5.2支护桩混凝土浇筑

1)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首批混凝土量灌注应超过导管底口0.8m,灌注过程中混凝土面应高于导管下口2.0m。

混凝土的灌注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桩顶,防止断桩。

2)随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节快速拆除导管,时间不宜超过15min,拆下的导管立即冲洗干净。

3)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宜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

混凝土上层存在一层与混凝土接触的浮浆要凿除,为此混凝土高度需超浇300~500mm,以便在混凝土硬化后查明强度情况,将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用风镐凿去。

浇注混凝土应参照有关记录表做好施工记录。

当混凝土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

2)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尽量加快,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其流动性过小。

3)当孔内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埋管深度,并放慢灌注进度。

4)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

5)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桩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的稠度和比重增大,如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也可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

5.8常温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

5.8.1梁、板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常温施工,浇筑2h后,采用覆盖塑料布养护,如遇高温干旱天气进行洒水养护,每天的浇水次数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准,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5.8.2墙体的混凝土养护:

在墙体模板拆除后,墙体采用人工手持压力喷水器喷水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5.8.3框架柱的混凝土养护:

框架柱混凝土拆模后包裹塑料布进行养护,如遇高温干旱天气进行洒水养护。

5.8.5成品保护

1)硬化道路浇筑混凝土时,不得随意踩踏钢筋,在钢筋上行走,必须搭设跳板过人,如有被踩弯、位移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位移。

3)应保护好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埋管、盒等,不碰动插筋。

4)拆模后对框架柱阳角进行钉木条保护,外架拉结点固定在框架柱上,必须对框架柱阳角钉木条保护后方可固定,楼梯踏步阳角必须钉木条后方可上人行走。

5)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人加载。

5.9现场试块制作

为了解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规定检验取样制作试块。

5.9.1混凝土应在现场按每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一次;不足100m3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按每200m3取样一次。

每次取样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组数原则:

①墙柱留置1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②梁板留置两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③冬期施工混凝土应增加两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一组测抗冻临界强度,约3~7天,应与测温结合起来,在结构温度降到抗冻临界温度前试压,判断是否超过抗冻临界强度4MPa,另一组为同条件养护28天再转为标准养护28天,试压所得到的混凝土强度。

5.9.2抗渗试件按每500m3取样1组(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混凝土的抗渗试块、强度试块的试样必须取自同一车次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

5.9.3对进场预拌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和随机抽样进行坍落度检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凝土做退场处理。

5.9.4抽检试件时,应记录好车号、坍落度及抽检时间等情况。

6.季节施工的要求

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计划,整个结构施工将跨越2015年雨季。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质保量按合同工期完成,雨期施工前必须从思想上、措施上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严格制定雨期施工技术措施,确保雨期施工质量,工期不延误。

6.1雨期施工

根据总进度控制计划,2015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雨期施工主要包括基坑筏板结构、主体结构的施工。

其中混凝土工程在雨季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6.1.1监督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坍落度调至下限,满足雨期施工要求。

6.1.2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尽量利用晴好天气组织施工。

浇筑混凝土时遇到下雨,立即采取措施用塑料布遮盖施工。

6.1.3雨后接缝时凿掉被雨水浸泡冲刷过的松散混凝土,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按施工缝处理。

6.1.4无雨、炎热暴晒时,必须加强养护期内混凝土的浇水养护频次,使其保持湿润,防止出现混凝土失水收缩裂缝。

6.1.5其它雨期施工内容详见本工程《雨季施工方案》。

7.质量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工程整体结构质量,从混凝土搅拌、浇筑到养护全过程均由本公司派驻现场的质检员严格把关,质检员直接向公司总工负责,不受项目约束,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

严格控制混凝土工程各阶段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层层把关,作业班组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且固定。

7.2混凝土验收检查

7.2.1商品混凝土站应提供下列资料:

(1)水泥品种、标号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

(3)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及掺量和技术参数。

(4)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

(5)混凝土配合比和标准试件强度;

7.2.2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在商定的交货地点进行坍落度检查,实测的混凝土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要求坍落度(mm)

允许偏差(mm)

>90

±30

7.2.3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7.2.4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7.3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

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执行北京市结构长城杯标准详见下表所示。

项目

允许偏差(mm)

国家标准

结构长城杯标准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10

墙、柱、梁

8

5

2

层高

±10

±5

全高

±30

±30

3

截面尺寸

基础宽、高

+8、-5

±5

墙、柱、梁宽、高

+8、-5

±3

4

垂直度

层高≤5m

8

5

层高>5m

10

8

全高(H)

H/1000且≤30

H/1000且≤30

5

表面平整度

8

3

6

保护层厚度

基础

±5

墙、柱、梁、板

+5、-3

7

角、线顺直度

3

8

楼梯踏步板宽度、高度

±3

9

电梯井筒

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20、-0

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H/1000且≤30

10

阳台雨罩位移

±5

11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5

10

7.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7.4.1技术、质检、生产、试验、材料部门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

确保拆模后混凝土无空洞蜂窝,无漏筋现象,无缝隙夹渣层现象。

7.4.2相邻部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时浇筑时,应先浇筑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以防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流入另一侧影响结构强度。

7.4.3浇筑混凝土时,要求设专人在底部看模,并设专人看筋,移位钢筋应及时复位。

7.4.4设专门的振捣手,划分负责区域。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无蜂窝,孔洞、露筋、缝隙、裂纹、夹渣等缺陷。

7.4.5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7.4.6本工程抗渗混凝土,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7.4.7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7.4.8现场验收商品混凝土按委托单中的项目仔细校对,认真填写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运输单按批装订成册,做好分析。

7.4.9为减少收缩裂缝,待混凝土表面无水泡时,进行第二遍碾压抹光。

8.预防碱集料反应措施

8.1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原理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是由于来自水泥、外加剂和环境中的碱金属离子与砂石集料中活性组成部分发生化学反应,在混凝土过渡区界面生成白色凝结物质,这种物质与水接触或处于潮湿环境中吸水膨胀,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从内部开始膨胀。

碱集料反应已成为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