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267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三》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通过句子的对比,找出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了解诗人李白;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一词多义”的词语;

2.学生查找相关诗人李白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板书:

语文园地一)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是在写什么的?

(写事物)仅仅是写事物吗?

是有没有其他内涵?

(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

2、交流平台

1.既然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并且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交流平台】中第2.3位同学说的话,并回顾《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

把你的发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3.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白鹭》一课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平凡之美的赞美和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珍珠鸟》通过描写珍珠鸟由怕人到亲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抒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3、深入探究

1.思考: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总会用到类似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手法,比如:

妈妈包的饺子,饺子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

还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出其他的例子呢?

(梅花——不畏寒冷,喜欢在冬天开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学习完【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修辞手法。

请同学们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齐读句子并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①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用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作比较)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③这种通过比较来描写事物的方法,在修辞手法中叫做什么?

(板书:

对比)

④请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4、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掌握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大胆运用这些方法技巧,来给我们的文章增加亮点。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妈妈包的饺子、梅花、蜡烛等)

修辞手法对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

1、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知识点。

请同学们到课文p14【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1.比较例题中的加点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

2.①读第1、2句,说说这两个“开辟”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开辟是开创的意思,第二个开辟是开发的意思)

②读第3、4句,说说这两个“姿态”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姿态是指物体呈现的样子,第二个姿态是风格、气度的意思)

3.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做“一词多义”(板书:

一词多义)

2、结合理解,深入运用

1.下面我们用课文中的温和来造两个句子,注意结合不同的词义。

学生完成练习,自由发言分享。

2.那么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一词多义”的词语呢?

思考一下,请同学们回答交流。

(眉目:

这个女孩眉目清秀。

这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

(意识:

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

(算账、舒展、究竟等)

3、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1.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语言中蕴含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学中,有一种文学体裁,正是语言高度凝练的体现,这种文学体裁,就叫做——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积月累的这首古诗吧。

(板书诗题)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2.(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

3.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绝句,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4.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

①通过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②理解诗题。

黄鹤楼是地点,送是送别,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动词,意思是去、到,广陵即扬州。

诗题仅有10个字,就把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表达出来,可见古诗语言的高度精炼。

(再次齐读诗题)

5.读中有感,从读中悟:

①齐读一、二句,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从何得知?

(故人)不错,还有呢?

(孟浩然在三月要去扬州,所以在黄鹤楼与作者告别)

讨论:

三月前面的“烟花”一词,是什么意思?

(引导理解:

三月是什么季节?

这个季节的花有什么特点?

那么,这两句诗就交代了: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意思是说?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

送别时)的情景。

②齐读三、四句,这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

(孤帆、远影、碧空、长江),从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看着朋友远去,心里空荡荡的)不错,还有没有同学有更深一层的发现?

(朋友乘船离开后,诗人还在那里望着,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际,诗人还没有离开)

思考:

从这一细节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理解:

诗人与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诗人送别朋友后内心的孤独……)

结合我们的理解,这两句诗应该怎么解释?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

送别后)的情景。

③再次齐读全诗。

通过朗读和理解,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④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⑤试着背诵全诗。

4、小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艺术更是博大精深,一个词就有多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体会和充分运用语言种不同的意义,短短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画面,所以,在以后学习语技巧。

5、布置作业

1.自己搜集两个“一词多义”的词语,并根据不同的语境造句;

2.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背诵,体会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3.你是否也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呢?

请写一段话,表达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吧。

板书设计黄鹤楼

送别时烟花三月

下扬州感情深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难舍难分

送别后

唯见长江

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掌握修辞手法:

对比,更全面地理解本单元课文在表达方面的技巧,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适当运用;

2.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一步感悟友情、友爱的真挚温馨。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2、能根据语句写出主要意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运用。

2、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理解并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情景的成语;

2.学生查找相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板书:

语文园地二)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每篇课文题目下面都会有什么阅读提示?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所用的时间)

二、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第二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时间用得少、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老师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本里有四位同学也有自己的发现,请女生、男生分别读出相应的心得。

4、小结:

同学们在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一口气往下读,同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只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地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大家的阅读速度一定能够提高。

三、词句段运用

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中有很多句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生齐读后思考:

这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同桌先读一读,再互相交流一下句子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光的速度快到令人惊叹。

(2)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弯曲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

(场面混乱,所有人都很恐慌。

4、在我们这单元的课文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细细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还学习如何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要注意运用这两种技巧,就能帮助我们读得快,读得好。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2、遇到不懂的词,圈画出关键词句;

3、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

4、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词句段的运用:

概括句子主要意思

第二课时

1、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请同学们翻到课文p30【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板书:

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2、词句段运用

1、师出示左右为难、奋不顾身这两个成语,学生先说一说这两个的意思,再读一读文中相应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句子描写的情景都能够表现成语的意思,并且句子都是从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来的。

2、师出示成语:

喋喋不休、悠然自得,请同学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生举手发言。

(喋喋不休:

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悠然自得:

形容悠闲而舒适。

3、生齐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然后在课本中找出能表现这两个成语意思的具体情景的句子,全班交流。

(喋喋不休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

“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

(悠然自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