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2630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docx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8年十大考古发现

以时代为序,

6、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

时代:

西周晚期、东周时期

发掘单位: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

张松林

简介:

娘娘寨遗址位于郑州市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文物点复核调查时发现。

遗址发掘面积15000平方米,最为重要的发现是西周晚期到东周时期的古城址一座。

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铜器、玉器、骨器、蚌器、石器等。

娘娘寨城址由内城和外郭城两部分组成。

内城平面近方形,城垣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90米,城壕宽48米,深12米。

西周时期城垣夯筑方法为棍夯,东周时期修补城墙使用圜底平夯。

城垣四面各设有一城门,分别与城内“十”字形主干交通道路相接。

内城中部发现有8座两周时期的夯土基址,其中F2、F3、F4、F7、F8外围被一周夯土围墙围绕,组成一组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庞大的建筑群;东北部分布有较多的陶窑,为作坊区。

外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垣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50米,面积102万平方米。

城壕宽20米,深6米。

外城垣始建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对其进行加宽,战国末期废弃。

娘娘寨城址是新发现的西周晚期城址,为全国发现甚少的西周城址:

增添了新的资料。

是郑州地区乃至整个河南地区西周考古的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西周文化遗存几近空白的缺憾。

发掘为西周时期城市布局、筑造方法、设防功能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同时对寻找两周之际发生的郑桓公东迁其民于虢、郐间提供了重大线索。

专家点评:

河南荥阳娘娘寨两周城址,经过多年发掘,特别是2008年的工作,已基本弄清楚了其范围、兴建过程和功能分区。

根据对内、外城墙和大型建筑基址内解剖呈现的地层叠压打破关系以及出土遗物,已判明内城始建于西周晚期,外城始建于春秋,至战国均有增筑修补,是一处两周时期重要城邑。

结合有关文献记载,有可能与西周晚期郑国东迁首居之处有关,是研究西周晚期郑国及郑与虢、桧等国关系材料的新发现。

7、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

时代:

春秋时期

发掘单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

阚绪杭

简介:

墓葬位于蚌埠市淮河以北3公里的双墩村内。

墓葬形制独特,遗迹现象复杂。

墓葬封土堆高9米,底径60米,未夯筑。

封土和墓坑内的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

封土堆底部墓口外的生土层之上有一层厚20-30厘米的百土垫层。

墓坑为大型圆形竖穴土坑,直径20.2米、深7.5米。

墓坑2米下有生土二层台。

正东向有14级阶梯式短墓道,长6.3米、宽3.2米。

圆形墓底直径14米。

在墓底形成十字型埋葬布局。

在二层台以上的填土层中发现三层不同的由五色填土或“土偶”构成的遗迹现象。

填土层中,沿墓坑一周有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放射线形状”遗迹现象。

叠压在“放射线形状”遗迹层下的填土层中,用填土构筑的“土丘”迹象,土丘沿墓坑一周构筑18个。

同时在该填土层中放置1000多个泥质“土偶”。

叠压在土丘与“土偶”层下,在二层台内缘上,用3~4层“土偶”垒砌成高34-40厘米左右墙体形状。

随葬品丰富,有大量的青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硬纹陶器以及海贝饰件、金箔饰件等400多件。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编钟正部、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钟离)君柏作其行钟童麗之金”的铭文。

在青铜簠内底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钟离)君柏择其吉金作其食簠”铭文等。

在青铜器上发现“童麗君柏”等铭文证明,该墓葬的主人是一位名叫柏的钟离国君。

钟离国是春秋时期淮河中游的方国,文献匮乏。

此次发掘的出土器物组合与形制具有春秋时代特征。

证明春秋时期淮河中游地区钟离古国存在的历史事实。

专家点评:

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由出土编钟铭文知道是见于先秦文献记载的东周钟离国一位名字

叫“柏”的国君的墓葬,这是钟离国国君葬的首次发现。

该墓的奇特之处在于,由黄、灰(青)、黑、红、白五色土颗粒混合堆筑的封土和墓室填土、圆形墓穴、封土下墓穴口外的白色垫土、墓穴上部填土中由深浅不同五色土构成的20条放射线状迹象、放射线遗迹层下沿墓穴周边堆置的土丘与土偶遗迹、墓穴二层台内缘堆筑的土偶墙、墓底呈“十”字形的埋葬布局等。

这些奇特迹象在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墓葬中从未发现,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令人遐想,发人深思。

8、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

时代:

春秋晚期

发掘单位:

无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

张敏

简介:

阖闾城遗址是1956年公布的江苏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无锡市和常州市交界处。

遗址现存东城和西城两个小城,两城共一隔墙,两座小城的北墙已不存,南垣和隔墙皆保存较好。

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最宽处约500米,原保护范围约0.5平方公里。

2007-2008年,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对阖闾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考古调查

和钻探。

调查范围包括东城、西城、阖闾大城、闾江水系、胥山和胥山湾。

钻探发现并确认了春秋晚期的城墙、城内的高台建筑、陆门和水门;阖闾大城长2100米,宽1400米,面积2.94平方公里。

发现了宽34米春秋晚期的墙基和水门遗迹。

同时采用物探对考古钻探的结果进行叠加验证,对城壕、水门和城内水道情况进行探测和推测。

阖闾城遗址的大城、东城、西城和高台建筑的年代均为春秋晚期。

阖闾大城的发现,完整地复原了文献中伍子胥造筑的阖闾城。

根据阖闾城遗址的等级规模、年代布局和历史文献,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为吴王阖闾的都城。

阖闾城北面临太湖的龙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分布着石冢和石城。

龙山石城蜿蜒分布,依山势高下而筑,石城两面用大石块垒砌,中部填土,石城宽约1.0米,地面高度0.7-1.0米,龙山石城大约长20公里,“四顾要之处”设有敌台。

目前调查的长度为8公里,龙山石城的年代与阖闾城遗址的年代相同。

专家点评:

江苏无锡阖闾城,上世纪50年代曾发现由东、西二小城组成的内城,并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几十年来未再做工作。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勘探,局部地点还作了试掘。

除进一步弄清内城东、西二小城内建筑基址的布局、道路,还发现了已全部掩埋于地下的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2.94平方公里的外城,在城的东北龙山上还调查发现了一条蜿蜒曲折昀石城。

根据考古资料和有关文献记载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应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建的都城。

这一发现,无疑是吴越考古乃至全国东周考古的重大突破。

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

时代:

春秋时期、战国晚期

发掘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

马俊才

简介:

胡庄墓地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城关乡,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呈南北向从墓地的中部和西部穿过。

墓地是东周时期郑韩故城西面的重要墓地之一,发掘面积12000多平方米。

春秋墓中小型墓葬36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是典型的郑国家族墓地。

这些墓排列有序,对研究郑国昭穆制度和埋葬制度意义重大,为研究郑文化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战国墓284座,均为中小型,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空心砖墓两种。

中型土坑墓单棺单椁,形态多样位置多异的壁龛,是韩墓中的新现象。

空心砖墓分为竖穴式和洞室墓两种,发掘证实了空心砖墓是战国晚期韩国小型墓流行的葬俗。

战国墓共出土各类陶器200余件,为研究韩墓分期提供了新材料,以M342的镶金玉错金银鎏银铜带钩最为精美。

二座特大型战国墓的发掘获得了多项重要发现:

两墓为南北向近“中”字形竖穴上坑墓,南北总长78米左右,墓室宽36.5米和21米,积石积炭,规模之宏大国内罕见。

墓道使用了单面版筑技法先行夯筑土台的现象,极其罕见。

墓道壁、墓室壁上发现大面积涂朱涂白涂萆泥等精装修迹象,墓道底也经过夯打处理。

两墓均发现了由整层草泥、椽木、檩木、棚木和夯土组成屋顶形的椁顶结构,证实了《左传?

成公二年》“椁有四阿,棺有翰桧”的记载,意义重大。

两墓葬具均为木质“工”字形双椁双棺,是韩国王侯级大墓棺椁完整形态的首次发现。

墓葬内的文物是韩国文物的一次重要发现。

式样繁多的构件体现了韩国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和机械设计水平。

已在90件铜器上发现刻铭,其中有多组“王后”、“王后官”和“太后”刻铭,与“少府”、“左库”等韩国官署名称,可以确定这是一组战国晚期韩国王陵,填补了韩国王陵的发现空白。

此外,发现了由3道近长方形环壕、1座曲尺形墓旁建筑、中字形墓冢和冢上建筑组成的陵园形态,填补了韩国陵园空白。

专家点评:

河南新郑胡庄东周墓地,迄今已发掘春秋时期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中、小型墓葬三四百座,而最重要的则是对一组战国晚期韩王及王后陵墓的完整揭露,从而再现了当时王陵从选址、挖掘墓穴、置棺、构建椁室、积石积炭:

夯筑封土、兴建墓上建筑到开挖环壕规制陵园的全过程。

两面坡屋形椁室、中字形封土及墓上建筑、三重环壕等均为战国王陵考古首次发现。

王陵虽被多次盗掘,但余下的青铜构件、青铜兵器、金器、银器、琉璃器、玉器以及一些崭刻文字仍是研究该墓墓主身份、战国晚期金属工艺等课题的第一手资料。

10、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时代:

唐宋时期

发掘单位: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

谢涛

简介:

2007年10月,为配合香港九龙仓集团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市江南馆街遗址进行文物勘探工作。

发掘面积4800平方米。

大量的遗迹现象中,以唐宋时期的街道、房址和排水设施最为重要,其中唐、宋时期大小排水渠16条、铺砖面路4条、泥土支路4条、房址22处。

道路保存状况良好,其中L2为铺砖主街道,路面使用特制的细长条形砖竖砌而成,有“人字形”和“回字形”两种砌法。

L2,L3(L5交叉形成“十”字路口,道路两侧房子错落有致。

各房子大小不一,均面向街道开门。

排水系统也十分清楚,与街道、房址相配套的大小排水道16条,形成十字形地下排水管网。

唐宋时期的遗迹分为唐末——北宋和南宋早中期两期。

以道路为例,二期道路较一期变窄,而且由一期的碎瓷、瓦片铺路变为用长方形砖铺路,体现了南宋以后街道向长巷制发展的过程,为探讨唐宋时期成都的里坊布局变化提供了宝贵材料。

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富春坊”所在的位置吻合,当处于富春坊的东北隅“大区”内。

至今,成都市内环路内的东部、北部

依然可以隐约见到当年里坊的方块格局,有如棋盘。

江南馆街唐、宋时期街坊遗址充分反映了唐宋时期成都已具有很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此外,江南馆街唐宋时期街坊遗址发现纵横交错长达数十余米的铺砖街道在中国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见,在现代化都市中心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唐宋时期重要遗存堪称独一无二。

专家点评:

自晚唐一宋以来,中国主要的地方城市都以商业繁盛而著称。

其中尤以杨、益两州最为著名,其城市规划代表着地方城市的典型。

能在现代化都市中心发现古代城市遗迹,而且街道、布局清楚,保存较好,实为难得的重要发现。

发掘工作本身也很仔细,对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个促进。

成都市政府下决心对遗址进行保护,表现了对自己家乡城市的爱护,值得表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