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4175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docx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

药店新员工岗前培训资料!

新菜鸟快速成长秘籍

2015-08-17 中国药店

作者:

药石千方

1:

处方药指需要在医院或者诊所请医生诊断后开出处方,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简称“OTC”药品,指不需要医生处方,患者可按药品说明书自行购买的药品。

2:

非处方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其中甲类非处方药品标识为红底白字,乙类非处方药品的标识为绿底白字,其安全性更高,并且可以在超市,宾馆等处销售。

3:

当药品用量超过其说明书上标注的最大剂量时就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这叫做“中毒量”,如果在中毒量基础上再加大剂量就会引起死亡,称为“致死量”。

4:

药品“耐受性”指病人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度下降,只有加大剂量甚至接近中毒量时才能产生治疗作用的特性。

5:

药品“耐药性”指长期使用某中抗菌药(抗生素),细菌对该药品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该抗菌药对细菌不再有作用的特性。

6:

药品的用药限制和警示包括:

“慎用”:

是指用药时要小心谨慎,即指在使用该药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当立即停药。

“忌用”:

就是避免使用的意思,即最好不用,如果使用可能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

“禁用”:

就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属于绝对禁止使用的药品,此类药品一旦误服就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

7:

中药:

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及其成药称中药。

8:

西药:

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称西药。

9:

成药:

按疗效显著的常用处方,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剂,给予通俗的名称,患者可不经医生处方直接购用,这种药品称为成药。

10:

中药饮片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

(中药饮片,是指对中药材按不同标准,进行切、炒、炙等方法加工后制成的中药。

11:

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指未经任何加工的原药材,俗称“个子”)

12:

生化药品是指以生物化学方法为手段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精制而成的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品。

主要包括:

氨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多肽、蛋白质、酶、辅酶、脂质及多糖类等生化物质。

13: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目前,我国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活性制剂。

14:

根据药物的性质,服药时间可分为:

饭前服用类,如补益药,胃药,止泻药;

饭后服用类,如感冒药,消食化积药;

睡前服用类,如安神药,通便药;

及时服用类,如治疗心绞痛药品。

15:

中成药忌口特点:

服用含人参的药品不宜吃萝卜,服用含铁的中成药不宜喝茶,服用清热泻火类药品不宜食辛,辣,姜,酒等热性食物,服用皮肤病类药品应忌鱼,虾等海腥食物和韭菜,服用风热咳嗽类药品,应忌煎炸,高盐,油腻食物。

16:

药品剂型的不合格现象:

丸剂有虫蛀,表面发霉或者开裂;

片剂变色,龟裂,脱壳霉变;

颗粒软化,结块,吸潮,发霉;

胶囊变形,漏粉,漏油,内容物结块或者化为粉末;

糖浆药液浑浊,摇动后有不化的絮状物,气味难闻;

软膏分层,变色,含异味。

17:

药品的服用方法:

服药时应采取站立或坐位姿势,服用后不宜立即躺下;切忌干咽药物(特别是胶囊),容易造成食管损伤;大蜜丸不能整粒吞服,必须撕碎后分次服用。

18:

外用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眼药水应滴于患者的下眼皮和下眼球的部位,不能直接滴于角膜(黑眼珠)上,若需要合用眼药水和眼药膏时,应先用眼液再用眼膏。

滴鼻药含有大多激素类成分,所以高血压和心脏兵患者应当慎用。

19:

发烧的分级:

37.5——37.9为低热;

38——38.9为中热;

39——39.9为高热;

40或者40以上为超高热。

20:

食品的含义:

普通食品不具有任何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功能,也没有改变人体生理变化的功能,不需要任何批准文号。

21:

保健食品的含义:

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作用,但不具有治疗疾病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有关部门从未批准过任何一种保健食品能“提高性能力”,所有号称能改变性能力、壮阳的保健食品均为假冒。

22:

化妆品的识别标准:

正规化妆品的外包装上应标有:

1.卫生许可证。

2.生产许可证。

3.执行标准。

23:

处方单的符号标识:

t.i.d——一日三次

b.i.d——一日两次

s.i.d——一日一次

q.i.d——一日四次

p.c——饭后

a.c——饭前

a.m——上午

p.m——下午

q.d——每天

q.h——每小时

q.m——每晨

q.n——每晚

24:

易串味药品分类

口服类:

人丹、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胶囊、十滴水、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胆舒胶囊、肚痛整肠丸、正露丸。

外用贴膏类:

肤疾宁贴膏、附桂风贴膏、狗皮膏、骨友灵贴膏、关节止痛膏、活血解痛膏、辣椒风湿膏、伤湿祛痛膏、伤湿止痛膏、烧伤药膏、少林跌打风湿膏、麝香跌打风湿膏、麝香关节止痛膏、麝香解痛膏、麝香壮骨膏、麝香风湿膏、天和骨痛膏、天和追风膏、田七镇痛膏、通络祛痛膏、腰肾膏、一正痛消贴膏、壮骨麝香止痛膏。

外用擦剂类:

风油精、斧标驱风油、红花油、宏利活络油、强力狮子油、清凉油、如意油、麝香风湿油、狮马龙红花油、舒筋健络油。

外用酊剂类:

复方土槿皮酊、骨康王(骨痛灵酊)、皮炎宁酊、土槿皮酊、消痛止痛酊、肤阴洁、洁尔阴。

25:

脱水的含义:

人体内水分约占60%。

正常人通过饮用水分补充体液,通过出汗、流泪,排尿丢失体液,以保持体液的平衡。

当体液水平正常时,人体内血流速度稳定,并且有足够的多余水分形成眼泪、唾液、尿液和粪便。

当体液不足,也就是“脱水‘时,病人会出现哭时无泪、口腔干燥、砂纸样舌面。

尿色深黄,而且一天总尿量也会减少。

严重者,出现心跳加速。

血压变化、休克甚至死亡。

脱水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急性胃肠炎和液体摄入过少。

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体液丢失是胃肠炎导致脱水的原因,同时也是引发脱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6:

血压的定义: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27:

高血压的定义:

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称为高血压,也就是说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也就是说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一个超过或达到以上值,就是高血压。

28:

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易急燥、易发怒、易激动性格的人易患高血压病;肥胖.体重增加的人易患高血压。

纳盐过量和经常饮酒的人易患高血压。

29:

高血压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降低食盐量,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30:

高血压患者忌用的食物:

牛髓:

甘温补虚之物,是为一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

凡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症的心血管疾病之人,切忌多食。

狗肉:

为温补性食物,易助热动火。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凡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甲亢者不宜食用。

羊髓:

由于羊的脑髓中胆固醇含量颇高,故对血压高、血脂(尤其是胆固醇)高者,不宜多食常食。

肥猪肉:

由于肥肉含动物性脂肪特别高,可高达90.8%,多吃肥肉易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硬化,所以,长期血压偏高者忌吃肥猪肉。

猪肝:

由于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常吃多吃猪肝,对高血压及高血脂不利,故应适当忌吃为妥。

猪肾:

俗称猪腰子。

虽有补肾之功,但含胆固醇量颇高。

据分析,每100克猪腰子中含胆固醇405毫克,比猪肝还要多。

所以,患有高血压者,不宜多吃常吃。

鸡肉:

性温,味甘,肥腻壅滞的食物。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它:

“多食生热动风,诸风病皆忌之”。

《饮食须知》亦云:

“鸡肉,善发风助肝火。

”由于鸡肉性温助热易动风,尤易引起内中风,故高血压者及有中风先兆之人忌食之,尤其忌吃公鸡的头、翅、爪。

鸭蛋:

由于鸭蛋(尤其是鸭蛋黄)所含的胆固醇量极高,故心血管疾病者皆不宜多食。

《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

“鸭卵,滞气甚于鸡子,诸病皆不可食。

醍醐:

性平,味甘,虽有滋阴补虚作用,但属于一种高脂肪性食品。

在每100克醍醐中,脂肪含量可高达20克,而仅含2.9克蛋白质。

凡血压升高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人,皆不宜食。

胡椒:

中医认为胡椒辛热、性燥,辛走气,热助火。

如高血压患者身体壮实,肝火偏旺,或阴虚有火,内热素盛者,不宜多食。

据近代报道:

正常人将胡椒0.1克含于口内而不咽下,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共试24人,均能引起血压上升,收缩压平均升高13.1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18.1毫米汞柱,均于10~15分钟后复原。

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忌吃胡椒。

白酒:

俗称烧酒。

明•李时珍称之为“纯阳毒物,与火同性,过饮不节,杀人顷刻。

”现代有学者认为,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脏内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硬化。

同时可以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积,使心脏扩大,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

因此,患有高血压者,切勿多吃烈酒。

食盐:

性寒,味咸。

国内外许多医学专家都指出,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

我国在1979年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

食盐量多少与血压有直接关系。

因此,凡患有高血压病者,切忌多吃盐。

人参:

性温,味甘苦,为温补强壮剂,有助热上火之弊。

当高血压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头昏头胀头痛、性情急躁、面红目赤之时,切勿食之。

一般来说,凡高血压患者,没有气虚体弱之状,或体质尚佳者,皆不宜食这也包括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病人,都当忌之。

此外,血压升高者还应忌吃各种蛋黄,动物脑、肝、肾,以及肥肉、猪油、虾子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也忌吃白酒、腌制的咸菜、香烟、辣椒、川芎等。

来源:

XX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