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1244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docx

FANUC系统培训教案10

返回参考点及常见故障

一.回零必要性

系统通过参考点来确定机床原点位置,以正确建立机床坐标。

二.回原点方式

增量式有挡块返回参考点

绝对编码器无挡块返回参考点

绝对编码器有挡块返回参考点

三.机床返回参考点控制原理

系统在返回参考点状态(REF或ZERO)下,按下各轴点动按钮(+J),机床以快速移动速度向机床参考点方向移动,当减速开关(*DEC)碰到减速档块时,减速开关由闭合转为断开,系统开始减速,以低速向参考点方向移动。

当减速开关离开档块时,此时减速开关再次闭合,系统开始找栅格信号(编码器一转信号)系统接收到一转信号后,以低速移动一个栅格偏移量(如果系统参数设置了栅格偏移量),准确停在机床参考点上。

特别强调

减速开关复位(再次闭合),大约半个螺距后遇到一转脉冲比较合理。

因为开关闭合是靠弹簧复位的,每次复位时间并不固定,只要在半个螺距内开关能够闭合,随后而来的一转脉冲即为原点脉冲信号。

最坏情况复位信号和一转脉冲信号重合,系统有可能立即停下或以下一个一转脉冲信号为原点脉冲,此时原点有可能偏移一个螺距的距离,原点返回便不准确了。

基本概念:

1.栅格偏移量

16/18/21/

16i/18i/21i系统1850

0系统508-511

减速开关由压下断开到复位(由0变为1后)检测到的第1个1转信号后系统的偏移量

调整栅格偏移量可调整原点位置

2.手动返回参考点方向

16/18/21/0i系统1006#5

0系统3#3

设为0,按正方向

设为1,按负方向

3.手动返回参考点,同时控制轴数

16/18/21/0i系统1002#0

0系统49#4

设为1:

3轴设为0:

1轴

4.第一,第二参考点

16/18/21/0i系统12401241

0系统708-711735-737

5.栅格宽度:

16/18/21/0i系统1821

0系统570-573

可以在伺服设定画面中参考计数器中直接设定,电机每转进给长度或角度值

6.手动返回参考点速度

16/18/21/0i系统1420

0系统518519520521

7.返回参考点减速速度

16/18/21/0i系统1425

0系统534

四.数控系统返回参考点故障

1.找不到参考点

①机床回零过程无减速动作或一直以减速回零。

多数因为减速开关及接线故障

16/18/21/Oi系统:

减速开关X9.0X9.1X9.2X9.3

0系统;减速开关X16.5X17.5X18.5X19.5

②机床回零动作正常,但系统得不到一转信号。

原因可能是电动机编码器及接线或系统轴数故障

2.机床回参考点过程出现软超程

处理方法:

将软限位参数设为无效

机床回零后,再重新恢复软限位

16/18/21/Oi系统:

正向软限位1320

负向软限位1321

0系统:

正向软限位700-703

负向软限位704-707

将其限位正向设为(8个9)

将其限位负向设为-(8个9)

若不够大,将正限位设为-1,负限位设为+1,相当于∞。

五.找不准参考点(返回参考点有偏差)

1.减速档块位置不当

系统减速开关从OFF到ON第一个栅格之间距离应为1/2栅格量。

由系统诊断号可以看出。

16/18/21/Oi系统:

诊断号302

0系统:

诊断号956

2.减速开关安装位置不当或开关本身不良,重新调整开关位置或更换减速开关(尤其要看档块是否松动,开关是否性能不良。

3.参考计数器容量设定不当

以电机每转进给长度或角度设定参考计数器值

4.减速档块过短

减速档块长度=[快速进给速度×(30+(快速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2+伺服时间常数)×1.2]÷60×1000

举例:

快速进给速度:

12M/MIN=12000MM/MIN

快速进给直线加减速时间常数100MS

伺服时间常数1/伺服增量

伺服时间常数Oi系统中为1825,取3000,单位0.011/S

3000×0.01/S=301/S转化为时间1/30=0.033秒

折算成毫秒MS为33MS

档块长度=[12000×(30+100/2+33)×1.2]÷60×1000=27MM

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加大时间常数,(本例中33值可能会取大),最终确定档块长度为30-35MM

注:

上述计算适用于快速直线型加减速情况

快速进给指数函数加减速时,快速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不用除2。

5.每次开机有偏差

①机械有间隙

②更换系统备份电池

6.返回参考点减速速度过低

16/18/Oi系统中1425

0系统中534

7.编码器或放大器不良(包括光栅尺可能故障)

通过对换放大器伺服电动机的信号线及动力线,

如果故障不转移,则为放大器故障

如果故障转移,则为编码器故障。

凡涉及到编码器故障,常见故障如下:

①脏,进水或灰尘

②屏蔽线接触不良

③连接线(特别是插头处松动,接触不良,断线等。

否则更换编码器

8.电机和机械连接有松动,丝杠有间隙。

六.绝对编码器故障维修

系统采用绝对编器作为位置检测装置时,系统断电后靠备用电池来记忆位置。

备用电池通常为6V。

1.数控机床产生绝对位置丢失故障原因

①由于维护不当伺服放大器的绝对编码器电池电压不足。

②伺服电机或放大器拆下修复后

③机械修复

④系统参数覆盖及参数初始化操作

2.相关参数

16/18/21/Oi系统参数1815#5

0系统参数21#0-#3

设为0,绝对位置检测无效

设为1,绝对位置检测有效

16/18/21/Oi系统参数1815#4

0系统参数22#0-#3

设为0,绝对位置没有确立

设为1,绝对位置设定

3.无档块返回参考点绝对位置丢失处理方法

报警号为300

①修改系统参数1815#5为0,系统改为增量编码器方式。

②系统断电再上电

③手动移动各轴至机床参考点位置

④将参数1815的#5#4设为1

⑤系统断电后重新上电

注:

1.如果参考点位置知道在什么地方,比如用百分比或其他作了标记,则移到原位置即可。

2.如果参考点位置不知道原来固定位置,则用手动移动机床出现硬超程,然后向回移动半个螺距,此处即可设为参数点。

4.有档块返回参考点控制机床出现绝对位置丢失的处理方案,对应报警号300。

①修改系统参数1815#5为0系统增量编码器方式

②系统断电再重新上电

③手动控制各轴执行返回参考点动作

④手动控制各轴离开参考点(至少为丝杠一个螺距以上的距离)

⑤把系统参数1815#5设为1

⑥系统断电后再重新上电

⑦手动控制各轴返回机床参考点

此时系统1815#4自动变为1,参考点建立。

M代码的PMC控制

1.M代码使用说明:

①通常一个程序段只能指定一个M代码。

当1618Oi系统中3404#7设为1时,可同时在一个程序段最多指定三个M代码,如M10M11M12,并行同时执行,在加工中可实现较短的循环时间。

②移动指令和辅助功能M代码执行顺序

在一个程序段中同时指定了移动指令和M辅助指令译码M指令时,如果串入DEN(分配结束信号),则先执行移动指令后执行M功能,否则同时执行。

2.M代码控制时序

系统读到程序中M指令时,输出M代码指令信息

16/18/21/Oi系统M代码输出地址F10-F13(四字节二进码)

0系统M代码输出地址F151(2位BCD码)

经过系统读M代码的延时时间TMF后

(由参数设定,标准为16MS)

系统输出M代码选通信号MF

16/18/Oi系统F7.0

0系统F150.0

PMC接收到M代码选通信号MF后执行译码指令(DECDECB)

将M代码信息译成某继电器为1,完成某种功能,如冷却,夹紧功能

(加入分配结束信号DEN,则先移动后执行M指令)

(不加入分配结束信号DEN,则同动)

16/18/Oi系统DENF1.3

0系统DENF149.3

M功能执行结束后,把辅助功能结束信号(FIN)送到CNC中

16/18/Oi系统FING4.3

0系统FING120.3

系统接收到PMC发出的辅助功能结束信号(FIN)

经过辅助功能结束延时时间TFIN

(系统参数设定,标准设定时间16MS)

切断系统M代码选通信号MF

系统M代码选通信号MF断开后切断系统辅助功能结束信号FIN

系统切断M代码指令输出信息信号

系统准备读取下一条M代码指令信息

编程惯例:

F7.0M功能选通信号

F7.2S功能选通信号

F7.3T功能选通信号

R600.0M代码完成信号汇总

R600.1S代码完成信号汇总

R600.2T代码完成信号汇总

讲解如下:

对于M功能完成信号过程如下(ST过程相同)

①F7.0(M代码选通信号MF)为1

系统执行M功能结束R600.0为1

则G4.3(辅助功能结束信号为1)

②G4.3输入到CNC中

CNC系统切断F7.0(M代码选通信号)

G4.3变为0,程序于是继续向下执行。

G4.3与F7.0F7.1F7.3互为因果关系,互反。

关于螺距补偿问题

需要设置如下项

1参考点螺距误差补偿点的号码,(3620)

2各轴负向最远端的螺补号码(3621)

3各轴正向最远端的螺补号码(3622)

4各轴螺补误差补偿倍率(3623)

设为1,检测单位与补偿单位相同

设为0,与设为1相同

5各轴螺补点的间隔(3264)

补偿点等间距分布

6负向最远端补偿点号码

参考点的补偿号码-(机床负方向行程长度/补偿间隔)+1

7正向最远端补偿点号码

参考点的补偿号码+(机床负方向行程长度/补偿间隔)

注意参考点号码在参考点的负方向,它的补偿值是相对于原点(参考点)的数值,建立第一个补偿点后,以后各点均为相对值。

所谓相对值是后一个点相对于前一个点的值,发那科螺补是一个相对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