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794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经济背景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纲要》中有两个必须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自此,我国的就业管理体制和就业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彻底地改变了主要依靠国家安排就业的局面,鼓励劳动者靠自己的能力实现自主就业。

同时,改变了主要依靠国有大中型企业吸纳就业的格局,进一步放开了就业的渠道和形式,只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1]。

今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指挥下己完全改变旧的经营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使企业遵循价值规律在人才市场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劳动力。

由于企业用人自主权,业主或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力时,首先就要进行预期的成本收益分析。

男性劳动力由于其劳动周期长于女性,并且在整个劳动周期中不会因为生育或经期等生理原因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或出现劳动生产率降低的情况,使用人单位免去了雇佣女性劳动力而带来的额外成本。

因此,用人单位在各级人才市场上都优先选择了预期成本较低的男生。

1.1.2社会背景

1985年以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制度,即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全部由国家承担,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国家干部的制度。

这种“统包统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当时保证了大学生的充分合理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已由原来的国家统配转变为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大学生有了自主择业的天地后,希望能以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去影响社会[2]。

但由于长久以来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一些“男尊女卑”的性别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意识,一些用人单位在潜意识中就否定了女性。

从全国整体的就业形势来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宏观的就业形势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和难度。

从“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实施以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开始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自主就业。

同时,用人单位的自主权也进一步被扩大,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逐步产生并日趋突出,以致在求职中受到了不合理的限制。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几乎没有人怀疑过这样的一种断言,即基于性别的歧视是我国社会的现实。

所以当我们看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迈出家门加入到社会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时,都不尤的觉得是可喜的事情,然而伴随着高校扩招和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女”们,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正呈现出显性化发展的态势并且已经成为倍受政府、教育部门和家长们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

根据黑龙江省妇联在最近的一项针对省内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

相当多的女大学生曾因性别原因遭受到拒绝,其中遭受拒绝3次以上的占72%,4~10次的占22%,11次以上的占6%。

尽管法律赋予我国妇女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但仍无法避免用人单位对于女性求职者的排斥和各方面的歧视。

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1.2.2研究意义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整个中国社会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用人单位在录用中对女大学生的一些不合理限制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权利和择业自主权。

因此,反对就业歧视、维护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为之努力。

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是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性别歧视现象不仅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而且有悖于法治精神。

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就业的过程是一个资源配置过程,对女性就业的性别歧视与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相背离,不公平的就业环境也是对经济良性发展的阻碍。

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不公平,使劳动力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

对于将要走入劳动力市场的女大学生而言,性别歧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她们生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实现平等就业对于巩固政府的合法性权威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意味着职业作为一种资源或财富的平等分配,也即利益的平等分配,而政府存在的目的和基本价值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平衡和保障公众的利益,维护社会正义。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使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群体心态的安定。

对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保障经济有效增长。

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关系到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因为大学毕业生的不安定就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整个社会的不安定。

现代社会的经济竞争,已经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水平人才的竞争。

因此,无论政府还是用人单位都非常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首先应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提高其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同时,改善女大学生就业局面必须要政府公共政策的干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妇女保障部分,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水平。

这种制度和法律的完善对于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益事。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联合国在1979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认为,所谓对女性的歧视,是“基于性别所作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任何其它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是一个关于性别歧视的权威定义,它概括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

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则可以从1960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的规定得出如下结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而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平等待遇,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

根据上述的这两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中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情况[3]。

1.3.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歧视、生育、家庭、传统观念和女大学生主观因素等对其就业的不良影响。

如陆方文在其《职业性别歧视:

原因和对策——谈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为何找工作难》一文中选择从职业性别歧视的角度,论述了职业性别歧视的由来以及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对策[4];姚先国和谢嗣胜认为职业隔离是性别歧视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了分析我国城市就业人口中的职业性别隔离问题,他们使用差异指数法对当前职业隔离的程度进行了测量,并且通过CES生产函数和C-D生产函数对假定消除职业隔离后各种职业的劳动力性别构成比例、工资水平及经济总产出变化情况做出估计,以期对打破职业隔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5];皇甫艳玲的《女生就业难及女性劳动价值的评定》则从女性劳动价值入手,探讨女生就业难的根源——女性劳动价值的双重性,并为女性双重劳动价值实现寻找可能的途径[6];徐敏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当代女大学生角色自认与性别角色伙伴的社会期望进行了分析[7];王一兵在《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半参数分析》中采用半参数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并与标准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同时分析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一些建议[8];余南宁在《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析》中分析了当前女大学生们的就业心理特征及其成因,并认为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心理干预可以调整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提高其就业能力[9]。

1.4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研究方法

论文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

采用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经济分析方法、图形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等分析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1.4.2研究内容

首先从我国女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入手,运用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女大学生就业进行了科学的诠释。

确认了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实的存在,并且是女大学生自身主观原因与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们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探寻,这其中既存在女大学生自身的角色扮演和心理特质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的就业环境、传统的性别观念以及有待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因素的限制。

通过对原因的分析,笔者对于改变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分别从提高女大学生的自身竞争力和改善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2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理论依据

2.1社会性别理论

20世纪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者对生物决定论提出的性别等级是由男女的性差异决定的、是生来如此的解释产生了深刻的质疑,进而提出了社会性别(gender)概念,它可以说是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与中心内容。

社会性别理论严格区分了“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

社会性别(gender)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0]。

生理性别(sex)指男性与女性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理特征,是人类每个个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

社会性别不同于生理性别,它并非仅仅由其生理决定,主要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对男女特征的定义与角色要求。

也就是说,表现在男性与女性身上的人格特征是为社会所期待并为社会文化所塑造和被自我所认识的角色模式。

所谓“男子气”和“女人味”就是社会性别对男女角色特征的定义。

同时,“一个社会是通过分配给两性不同的任务来体现其性别的概念的”,社会性别(而非生理性别)是性别的社会分工的主要依据,社会根据社会性别对男女特征的定义对男女进行了社会分工。

2.2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作为一个概念,在20世纪末被很多领域的学者所应用,但是追溯其历史起源,是在研究贫穷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

最早提出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概念的,是法国学者拉诺尔(RenLenoir)。

1974年,拉诺尔提出,法国“受排斥者”大约占法国人口构成的十分之一。

这些“受排斥者”包括精神和身体残疾者、自杀者、老年患者、受虐儿童、药物滥用者、越轨者、单亲父母、多问题家庭、边缘人、反社会的人和其他社会“不适者”,这些被贴上“社会问题”标签的,同时又没有受到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的人,即成为社会排斥概念的所指。

对社会排斥的理解,历来有两个不同的传统:

一是可追溯到涂尔干著作的法国传统,关注社会排斥的“关系内容”,将社会排斥视作社会与文化的排斥过程;另一个是安格鲁-撒克逊传统,这些国家的贫困研究者关注社会排斥的“分配内容”,将社会排斥看作收入不平等与在物质方面的排斥。

如今,社会排斥理论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广为传播,但是社会排斥概念却是一个容易模糊的概念,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学者的共识。

社会排斥概念的出现,是由于历史的发展,贫穷的出现,所以探讨社会排斥概念,必须结合当代历史的发展背景,探讨社会排斥概念内涵。

所谓“社会排斥”,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

“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

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

现在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领域中这个词的含义己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11]。

通过部分专家对社会排斥理论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社会排斥就是指社会中某一个阶层、群体或个人,由于某些原因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弱势地位,从而引起生存状态的恶化。

社会排斥理论的部分理论渊源植根于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化的理论。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排斥是社会分化研究的延伸。

社会分化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分工、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论述。

第二个阶段,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化的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排斥理论。

整合(integration)不足就是社会排斥的表征。

总的来说,社会排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社会排斥是一种综合性状态,它是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综合性出现的;第二,社会排斥是对贫困等综合现象的动态考察,它描述的是人们被全部或部分地挡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之外的动态过程;第三,社会排斥还具有多层面的存在状态;第四,社会排斥具有横向的累积性和纵向的传承性。

3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3.1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3.1.1全国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达11.45%。

与此同时,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

另一方面,往年未就业毕业生与新增毕业生叠加,造成实际就业人数更高。

自2002年至今,高校就业一直处于高峰年,往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竞争就业岗位,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人环境,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不乐观。

根据调查,全国高校有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的经历。

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2007年未能落实单位的毕业生中,近7成是女生[13]。

同时,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明显低于男生,有8.3%的女生认为实际签约情况与就业理想不相符的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本身。

此外,女大学生的工资预期也因性别差异被降低,雇佣单位签约时拟付工资低于3000元的女生比例高达78.8%,高出男生11.3个百分点拟付工资2000元以下的女生占其总数的64.8%,超出男生14个百分点。

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作用的前提下,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工资水平高出女生11%。

3.1.2哈尔滨市女大学生就业实际状况

日前,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几位同学对哈尔滨市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在调查的哈尔滨普通高校应届女毕业生当中,有20%的女生表示在以往的求职过程中遭遇过三次以上由于性别原因而被用人单位拒绝;有38.8%的被调查女大学生表示遭遇到一到两次;没遇到过的仅占41.2%。

在调查的20家企业中,有12家企业表示在能力和薪水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更愿意招收男性;7家企业表示在招聘过程中不带有性别倾向;只有1家企业表示愿意招收女性。

此外,有13家企业表示其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多为男性,公司中男职员的发展前景更好。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这样的现象,越是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带有的性别倾向越不明显。

我们的选择主要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通过走访各学院党支部书记、辅导员了解该学院今年大四男女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现状。

在被调查的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十六个学院中,有十个学院表示,目前为止,本院女大学生签约状况不如男生。

并且,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比率明显高于男生。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就业率偏低和工资水平偏低是现阶段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显著表现。

针对这一论断我们下面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说明。

3.2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劳动经济学诠释

3.2.1以需求曲线的移动分析

先天的性别差异和社会统计歧视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女性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男性,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用人单位总是倾向于雇佣男性。

即使雇佣女性,其工资率也显著低于男性,以此弥补用人单位认为雇佣女性所要付出的更多的成本。

当存在性别差异和歧视时,用人单位对女性的需求就会减少,在图中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原点一侧移动,如图所示,从D1移向D2。

这时,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可能会采取两种策略。

一是继续保持Q1的雇佣规模。

但是企业认为雇佣女性会带来更多的成本,降低其可能获得的利润,如果雇佣规模不变,就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损失,为弥补这部分收益损失,用人单位必定减少工资率,女性工资率从W1降低为W3,工资率降低的程度受控于需求曲线的移动幅度,而需求曲线的移动幅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由于性别差异而导致的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可能带来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多少,图中AB表示由此带来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幅度,由于性别差异,用人单位的需求曲线从D1移向D2,(W1-W2)表示由于先天性别差异导致的工资差异;二是社会统计歧视的程度,图中BC表示由歧视带来的需求曲线的移动,由于社会歧视的存在,需求曲线又从D2移向D3,(W2-W3)表示由于歧视而导致的工资差异,这部分差异因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看待造成,其最终的损失完全被女性独自承担。

至此,用人单位的需求曲线最终停留在D3,女性工资率显著降低,降低数量为(W1-W3),图中C点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工资率偏低的原因。

在实际招聘中,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于保持岗位的工资不变,而不雇佣或少雇佣女性,招聘会上诸多用人单位打出“只限男生”“男生优先”的招聘条件正是用人单位这种偏好的体现。

如图,在保持工资率W不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女性的雇佣数量显著减少,雇佣量从Q1降低为Q3,降低数量为(Q1-Q3)。

雇佣规模降低的多少也同样取决于以上两个因素。

由于性别差异,用人单位需求曲线从D1移向D2,此时雇佣规模减小为Q2,(Q1-Q2)代表由于先天性别差异而带来的雇佣数量的减少;由于歧视的存在,需求曲线从D2移向D3,(Q2-Q3)代表由于社会统计歧视带来的雇佣规模的减少。

需求曲线最终停留在D3,女性雇佣规模显著减少,减小量为(Q1-Q3)。

D点解释了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的原因。

3.2.2以性别工资差别模型分析

如上所述,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工资率低于男性。

这种性别工资差别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男女两性的身心特征差别引起的,这是市场竞争选择的结果;二是非公平对待引发的,是歧视行为。

英国学者扎巴尔扎(Zabalza)和阿鲁费特(Arrufat)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14]。

现用该模型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做一分析。

设男性的工资为Wm,女性的工资为Wf,二者分别取决于已观察到的Wm和Wf的特征。

男性工资表示为:

Wm=A*Xm

女性工资表示为:

Wf=B*Xf

其中,Xm表示男性的身心特征,Xf表示女性的身心特征;A和B是系数,用以表示男性和女性各自的身心特征是如何被转化为工资的,即雇主对男女各自的身心特征所作出的评价。

将上述两个工资等式作简化整理后,工资差别可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

一部分归因于不同的特征(Xm-Xf),一部分归因于某种特征(A-B)的劳动报酬,具体地说,如下所示:

Wm-Wf=A*Xm-B*Xf=A*Xm-B*Xf+A*Xf-A*Xf=A(Xm-Xf)+Xf(A-B)

上式结果的第一项衡量由于男女两性身心条件不同所形成的工资差别,即使坚持按劳付酬的原则,这种工资差别也仍然是难以消除的;第二项是不公平的劳动评价所形成的工资差别,这种差别归因于歧视。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女大学生工资率低于男大学生的现象是性别工资差别模型的体现。

总的来说,一方面由于女大学生毕业后很快就面临结婚和生育问题,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职业生涯就被迫中断,而企业要再次从劳动力市场上找人接替其工作,不可避免要付出相应成本,再加上传统的家庭分工使得女性频繁退出劳动力市场,影响了其市场劳动的连续性,降低了女性的工作经历,由此造成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好而形成工资差异;一方面生理和心理弱势使得女性就业受到更多的政策保护,但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用人单位总是先验地认为男性比女性拥有更高的预期生产率,即使某些职位女性相比千男性更能胜任,但是仍然要通过降低工资率来弥补其观念中的生产率差异,视性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这部分利润来自于女性的工资差别[15]。

自然的性别差异导致女性承担了更多的非社会劳动,由于统计性歧视的存在,男性成为用人单位理性的选择,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居于弱势,下面我们分别从主、客观两个层面来深入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4女大学生就业障碍分析

4.1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障碍

4.1.1角色扮演对其就业的影响

毕业的女大学生们从校园迈入社会的同时,他们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从校园中的学生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

先天的性别差异导致女性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在随后不久的时间里就要面对结婚生育的问题,其所扮演的家庭角色也由原来的女儿转变为妻子、母亲、女儿为一身的一个或多个家庭组织的成员。

女大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对其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从女性发展的角度而言,女大学生成才的数量和质量预示着女性们朝着自身发展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双重日标前进。

今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们倾向于成为职业女性而非家庭主妇,她们希望通过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与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是相关的。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女大学生力求在较高的层次上成为较完整的女性,因而越来越追求“自身属性与家庭属性的统一”,即渴望在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上能够一者兼得,成为事业家庭兼顾的女性。

因此,现代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必须同时承担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责任,一旦忽视了哪一方,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家庭和睦和事业发展之间女性们如履薄冰,承受着来自内心责任感和外部使命的多重压力。

在这种境域下,女性在事业上的积极性和精力也必然受到影响和局限,其劳动生产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而当二者出现冲突时,女性们往往在社会压力下不得不放弃职业角色而成全其家庭角色,这些也正是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深度考虑的问题。

4.1.2女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国家需要、个人意向、有限的供职岗位、多样的工作环境等多元因素组合的职业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是让每一个涉世不深、社会经验缺乏的女大学生们最为困惑的难题。

因此,女大学生们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这一般可以归结为焦虑、自卑、怯懦、嫉妒、依赖、矛盾等几种心理类型。

4.1.2.1焦虑心理为数不少的女大学生在各种选择和诱惑面前无所适从;或职业期望过高,不切合实际;希望尽快落实就业单住,急于求成;幻想无须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实际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

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普遍出现焦虑和烦躁不安的心理。

4.1.2.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也是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表现在求职过程中自己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优柔寡断,过于拘谨,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

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