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73199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docx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大学生“就业难”和社会“招工难”

并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

中国在转型时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和社会“招工难”并存的现象。

本文采用文献回顾和逻辑推演的研究方法,从社会、高等教育、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字:

就业难;招工难;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社会科学院的报告,再一次揭示了我国高端人才就业正陷入尴尬境地:

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有超过100万大学生无法找到工作。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继续扩大大专以上人才的比例,但是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因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饱受质疑。

大学生就业难也非绝对意义上的。

大学生就业难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也是“结构性的”。

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

200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115万,2011年660万,10年时间数字增加了5倍之多。

在这期间,我国的GDP一直稳定在8%的增长速度。

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导致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异常严峻。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逻辑推演,从社会、高校、学生自身三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招工难”的原因,从而初步探索针对这一现象的对策及解决途径。

二、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招工难”原因分析

曾经有一知名网站曾做出一项调查,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下面的选项有:

1.大学连年扩招导致大学生过剩;2.金融危机造成就业岗位减少;3.大学生素质在下降;4.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5.其他。

结果高达38.1%的人选择了第一项,31.4%的人选择了第四项,2,3,5项分别只有7.7%,18.8%,4%。

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大家主要认为难在大学连年扩招带来的人数急剧增加,其次是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

本文主要从社会、高校、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招工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结构的转变与社会分工的细化

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招工难”并存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是:

人口转变与社会结构转变同时发生,或者说前者稍早于社会结构的转变而发生。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口的金字塔就开始迅速萎缩,但那时工业化却刚刚开始加速。

等到中国逐步变成为世界的加工厂时,人口金字塔底部的萎缩更加显著,但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却开始出现。

截至目前,人口转变的速度仍然快于社会结构转变的速度。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

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业企业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体力工人的供给开始短缺,但大学生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可以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取代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下岗失业工人的再就业问题而成为二十一世纪初期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另外一个社会原因是:

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前大学的专业设置还停留在以学科大划分、以专业细化分的时代,专业的设置越来越专,越来越细。

导致大学培养的学生越来越专,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通识教育越来越少。

2.宏观经济紧张局势限制了大学生就业渠道

前几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尤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

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消极影响,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全球性金融危机必然会限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可避免的将影响到经济细胞——企业的扩张,于是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

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前一两年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

职位需求的增长赶不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3.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缺乏科学的选才标准

(1)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

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并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域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

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的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还有,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刚毕业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二)高等教育方面因素

1.高校部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

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

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高,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程度较低,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我国有学者研究表明,由于高校课程设置差别,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2.高校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培养不够

(1)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并制约着就业的顺利进行。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对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条件,调查结果显示:

有53%的受访者认为择业最重要的条件是能力素质,而有24%的受访者认为真才实学是择业最重要的条件,17%的受访者认为社会的关系是择业最重要的条件,还有6%受访者认为金钱是最重要的。

由此看出,不少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素质的高低是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2)教学方法陈旧,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部分教师教学的责任心不强,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

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获得学习方法知识的价值”。

可传统定位“传道、授业、解惑”,而西方教育定位则是“唤醒、激励、鼓舞”。

用人单位呼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课程设置不明确,学科结构不合理。

对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专业知识面狭窄,不能做到厚基础,宽口径,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还有,学科调整、专业设置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对所学专业在工作中是否有用,调查结果显示:

比较有用占37.93%,作用一般占50%,没什么用占12.07%。

3.缺乏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首先就是要改变找工作就是要专业对口,学什么就要干什么这种思维。

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一些专业很热,另一些专业很冷,学生涌向某些专业,而社会的需求往往低于这些学生的期望,导致大量学生找不到对口工作,这样也变相加大了就业难度。

因为本科阶段主要还是能力培养阶段,打好基础,吸收各种知识,如果你的工作岗位需要用到某个专业知识,那么在大学最后一年可以加学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或者边工作边学习,因为有好的基础,这些补起来是完全可以的。

第二就是要指导大学生的合理期望值。

目前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80、90后,他们完全没有吃过上一代人的苦,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从小过惯了好日子的他们来说,一旦自己独自工作,赚钱独自生活时,对工资水平、物质生活的期望也往往非常高。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率连年低于中职就业率,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这里面的很大的原因还是跟个人的期望值有关。

中职生期望值不那么高,给一千元钱就够了,而大学生希望找个两三千元的,研究生希望找四五千元的,但是这样的工作却不是那么好找或者竞争激烈,这就形成了一边很多企业等着要人,一边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的怪现象。

因此我们大学教育中就应该培养学生吃苦的精神,培养从基础做起的意识。

(三)学生自身因素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1)毕业生求职和工作过程中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过分紧张现象。

因此,表现不出自己的全部实力,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聘用决策。

更有一些毕业生求职时由于信息不足,出现弄虚作假行为,企图欺骗蒙混过关。

当谎言被拆穿后,不得不承受失败的惨痛教训。

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缺乏诚信而丧失信心,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勤恳、踏实精神。

毕业生和在校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的现象,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3)一些传统就业观念也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很少有人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

毕业生未能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部分毕业生在家人和朋友影响下“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思想根深蒂固。

传统优势职业能够提供的岗位有限,而求职者又数量众多,就业难问题必然就会出现,并将随着求职人数与岗位比例的扩大不断加重。

2.自身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不足

(1)大学生就业定位偏颇。

大学生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相对稳定的单位。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的外资企业,而到西部边远地区、东北老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

还有,大学毕业生选择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较多,而选择需求缺口大的民营企业的明显不足。

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择业方向,调查结果如下:

有25%的受访者毕业后的择业方向会选择到外资企业,23%的到事业单位,19%的到政府机关,17%的到国营企业工作,16%到私营民营企业。

(2)大学生自身优势区域不清晰,单位难能稳定。

大学毕业生今后职业的期望是关键要发挥自己的才能。

由于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也就不清楚自己能胜任什么工作。

因此自身不能在优势区域内很好地发挥作用。

单位或岗位左换右换,难能稳定。

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今后职业的期望是关键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而25%的受访者期望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21%的受访者认为找到工作就行,只有少部分人认为非本专业不干的。

(3)求职途径把握不准,获取信息的方法不够丰富有效。

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对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哪种求职途径,调查结果显示:

23%的受访者会选择通过互联网招聘信息进行应聘,有43%受访者会到人才招聘会上应聘,29%的会通过亲友介绍的方式进行求职,有5%通过自荐途径求职。

另外,信息时代,针对性自身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获取就业信息是很好的渠道。

对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就业信息,调查结果显示:

有41%的受访者通过社会招聘市场了解就业信息,27%的受访者在学校的招聘会上了解,有21%的是在网上查询了解,还有少部分人通过在报刊上或其他途径了解到就业信息。

三、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招工难”对策研究

(一)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表现最为充分。

一方面,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起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体制、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经济总量规模决定高等教育的总量规模,市场供求决定高等教育的供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也有反作用。

只有当社会经济总量的规模扩大、速度提高时,对高等教育的规模、速度的需求才会随之扩大。

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只能依靠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高校要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高校作为独立办学实体,人才就是产品。

只有“适销对路”,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必然导致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此消彼长的新变化。

因此,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积极研究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

另外,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职业流动性的增加,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更新知识内容,保证课程和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学生评价机制,逐步由偏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三)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已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涉及到学校工作各环节。

因此,一定要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要按有关规定,确保就业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三到位;在就业指导方面重点做好四件事:

一是加强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势的替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化。

大众化的教育阶段,需要大众化的就业观念。

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网络,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

三是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在择业过程中能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四是择业技巧指导。

面临就业选择的毕业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在就业供需见面过程中,往往比较拘谨,甚至手足失措,从而错失良机。

要对学生进行面试技巧指导,提高就业、择业能力。

(四)引导毕业生流向农村、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和生产第一线,扩大学生的就业视野

潘懋元教授指出:

“农村现代化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农村广阔天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而,把两者结合起来,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蔡克勇指出:

“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到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大幅增多;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天地;西部大开发将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将会增加。

”因此,作为学校,首先应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地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其次,学校应针对人才需求多元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重专业教育,又重素质教育,构建学生终身学习体系。

作为政府,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取消见习期、工资补贴等方式,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中西部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其次,政府人事部门要对大学生的人事档案和户籍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探索取消高校新生录取的国家干部身份的有效方法,在户口、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身份积累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大学生到私营企业、个体、三资企业、农村艰苦行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保护他们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就业时的身份积累的继承性、连贯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调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大学生就业的工资水平及社会保障,以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激活学生的就业潜力

大学毕业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一要学生个体在思想观念上做出调整、改变保守和依赖思想,树立自救意识和使命意识,通过创业来推进中国的就业扩展;大学生应脚踏实地,从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长期效应着想,不要斤斤计较于短期的报酬、岗位、职务、地区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因素。

二要国家在政策上适当做出调整,营造一个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必需的创业经济和机会。

三要学校在培养方式上做出调整。

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在师生中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创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导向与氛围;在学生中经常分析创业者成功的个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创业设计和创业计划比赛,激发师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

另外,学校应教育学生改变单一线性成才模式的观念,鼓励成才之路的多样化。

(六)疏通非正规就业的渠道,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和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指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等)。

从长远看,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基础起着保护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学生的创业;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单一的正规的就业模式难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必须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的生长点。

然而,现实的许多因素阻碍着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首先,学生自身和家长的传统就业观念中普遍存在着就业取向的“福利化”和就业期望的“非风险化”、“身份”观念、“一次终结性就业”等思想,尤其是家长对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冷漠和排斥心理,成为阻碍非正规就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其次,政府对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还没有机制保障。

因此,作为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及家长转变观念,破解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观念和心理障碍。

作为政府,要把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纳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从法律的角度确保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地位,建立有利于非正规就业的市场环境,并为此提供信息服务、资金援助和政策、法律支持。

(七)大学生还应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增加求职筹码。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与“招工难”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一起共同努力,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学校转变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动作才能改变目前的情况,我们相信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能成为社会有用、可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丙奇.大学生就业困局“困”在哪儿.西北职教.2008年2期.

【2】李素梅.2010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中国山东教育网.

【3】龚瑜.六成被调查对象认为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就业难[EB/OL].2010.8.28.

【4】就业难调查[EB/OL].

http:

//2010.8.27

【5】孟庆伟.透视大学生就业难后面的七大深层问题.中国经济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