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771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docx

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

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群芳)

命题人:

乔新虎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

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图甲所示进行

测量。

据图1回答1~2题。

1.已测得A点的海拔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

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判断B点

的海拔高度及与A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54.581米、1.386米B.55.405米、2.210米

C.53.757米、0.824米D.53.757米、0.562米

2.图乙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某地

高程情况,如果该地降水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可能有几条较大的溪沟:

A.一条B.两条C.三条D.四条

3.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4~5题。

4.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季雨林

5.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100、100B.100、500C.500、250D.500、350 

右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

为0°,请读图后完成下列6~7小题。

6.该图比例尺约为:

A.1∶111000000

B.1∶222000000

C.1∶222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1千米

7.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0°N,0°B.20°N,0°C.20°N,180°D.10°N,180°

2018年春节时,某地一群旅游爱好者到我国南方某地旅游。

下图为他们到达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

完成8~9题。

8.图中山地e的最大海拔可能为:

A.451米B.449米C.399米D.439米

9.站在海边b处,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

A.a   B.cC.d   D.e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C.⑤、⑥D.③、⑦

11.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读“经纬网图”,回答12~13题。

12.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1约为L2的1.5倍D.L1约为L2的两倍

13.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

C.向东南→东→东北D.先向正南,再往正北

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

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

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西北

D.D处可能形成瀑布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16~17题。

16.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海口     B.拉萨C.合肥D.北京

17.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3时20分B.15时20分C.2时D.14时

读甲、乙两幅日照图,甲图和乙图为同一时刻的日照情况,回答18~19题。

18.由图推测,此时与太阳直射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0°N,120°WB.20°S,120°W

C.20°N,60°ED.20°S,60°E

19.关于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此日的昼长为14小时B.此日后,Q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C.M地位于Q地的东南方向D.M地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读某时刻局部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20~21题。

20.图示时刻:

A.太阳直射75°W经线B.北京时间为15时

C.伦敦正值日出D.新的一天范围正好占全球的2/3

21.此季节:

A.潘帕斯草原草木葱郁B.北极上空极光绚丽多彩

C.密西西比河流域正值雨季D.加拿大枫叶正红

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

读图,回答22~23题。

22.此刻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11时B.12月22日11时C.6月22日5时D.12月21日5时

23.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雾霾现象已经被人们普遍重现,利用有关这种自然现象的地理知识,回答24-25题。

24.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是: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5.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B.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高

C.城市的热力环流减弱D.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

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6~27题。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

城市

天气现象

(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北京

28℃/18℃

上海

25℃/19℃

哈尔滨

24℃/11℃

西宁

22℃/3℃

26.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27.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

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

28.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不同高度等压面分布图,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气温:

甲>乙>丁>丙 ②此时M地吹东北风

③此时M地吹西北风 ④气压:

甲>乙>丙>丁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2018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

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

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

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30.“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距太阳比较遥远B.天体的体积过小

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被冰雪覆盖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6分)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4分)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6分)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

请说明主要原因。

(4分)

(5)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4分)

32.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

00至18:

00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0.8

下垫面

土壤

沙漠

吸收率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6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