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0700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复习材料.docx

心理学复习材料

1、说出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具体研究对象。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解释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部的心理活动支配;心理在行为中产生、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行为的复杂性正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3、记住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其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4、用自己的话说说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念。

格式塔心理学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行为主义

⏹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

⏹从变态心理的角度研究正常人的心理。

⏹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提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精神病人的病因和治疗精神病。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也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代表着当前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主流,旨在解释人接收、存储、提取与运用信息等过程,受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较大。

⏹S—O—R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

⏹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想的生物,其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人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需要。

名称与年代

主要人物

研究对象

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

1879-1900

冯特

铁钦纳

意识的结构

意识内容可分解为感觉、意向、激情三种元素。

机能主义

1890-1930

詹姆斯

意识的功能

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格式塔学派1912-1940

韦特海墨

柯勒

意识的组织

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

行为主义

1913-至今

华生

斯金纳

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

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精神分析

1900-至今

弗洛伊德

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

童年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

1950-至今

奈瑟、西蒙皮亚杰等

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要了解人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

人本主义

1950-至今

罗杰斯

马斯洛

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验

人是自主的理性动物,有自我发展的潜能。

5、简要说说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特点:

直接观察当时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对某种情境中的有关条件不加控制和改变。

优点:

①能收到第一手资料。

②被观察者的表现自然、真实。

③使用方便。

缺陷:

①观察的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和精确的分析。

②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对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③观察结果易受观察者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调查法

定义:

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主要特点:

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两种不同方式:

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

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

问卷法

优点:

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经济地收集大量信息。

缺点:

①很难保证被调查者的认真合作和坦率、真实的反应。

②很难保证回答者具有代表性。

③很难保证被调查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④不经过大量的预测,很难知道提问的方式、问题的次序、指导语的性质,以及社会对某些回答的明显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访谈法

优点:

①可以提高回答问题的准备程度。

②研究者可以控制会谈的进程,减少遗漏问题。

③可以考察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真实程度。

④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

缺点:

①在一定时间内只能会谈数量有限的对象。

②研究者必须训练有素。

③研究者的言语不当,可能被拒答或谎答。

④研究者的言、行可能有暗示作用。

测验法

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按内容可分为:

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按形式可分为:

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按测验规模可分为:

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信度(reliability)指一个测量工具的可靠程度。

效度(validity)指一个测量工具有效地测量到了所需要测量的心理品质的准确程度。

实验法

定义: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实验法的基本特征:

①对实验条件实行控制。

即主动操纵(或支配)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②可以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因果推论。

(不仅可以揭示是什么,而且可探究为什么)

实验法的分类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以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6、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被试、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组、控制组等。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通常被称为被试(subject)。

⏹自变量(实验变量):

研究者系统操纵的变量。

它是一种假定的原因变量。

⏹因变量(反应变量):

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它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

泛指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可能对实验结果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心理学任务:

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

第三章行为动力

1、掌握需要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需要(need):

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2、记忆并叙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各层次关系。

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

基本需要具有似本能性质。

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

3、掌握动机的含义和功能。

动机(motivation)是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推动力。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

4、能解释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活动效率都不高。

(倒U型曲线)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活动难度的不同而不同。

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要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要求有较强的动机;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工作效率最高。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

5、简要说明各种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理论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本能论

麦独孤、

弗洛伊德

本能即遗传倾向是人类行为的天生推动力。

驱力理论

赫尔

人的行为动力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紧张状态或由驱力引起的紧张状态

唤醒理论

赫布、

伯林

人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此中等强度的刺激也最能使人产生行为动力。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源泉和动力,人类需要是有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居最高层次。

归因理论

海德、罗特、维纳

人的行为动力取决于三个维度的归因与行为责任的四个重要因素。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阿特金森

人的成就动机强度取决于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并将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强化动机理论及意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

⏹S—R之间是直接联系,不存在任何中间心理过程或中介环节。

⏹人的一切行为原因就是强化。

⏹在学校教育中运用表扬、奖励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理论依据。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

T=M×P×I

⏹成就动机的两种心理成分:

希望成功和害怕失败。

⏹求成型和避败型的人对活动的不同选择。

6、掌握和运用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和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表扬与批评

⏹适当开展竞赛

⏹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

⏹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

⏹增强自我效能感

第三章行为动力

1、能说出注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注意(attention):

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

(选择性、方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集中性:

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注意的特征(品质)良好的注意品质

⏹适当的范围——注意的广度

⏹比较稳定——注意的稳定性

⏹善于分配——注意的分配

⏹主动转移——注意的转移

2、领会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感觉的基本规律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后象、感觉对比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

不同感觉的补偿

联觉

3、理解知觉的特征。

知觉(perception):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整体性:

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

(知觉的组织性)

即指超越部分刺激相加之总和所产生的一种整体知觉经验。

⏹选择性:

又叫知觉的对象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理解性:

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

也叫知觉常性。

对人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能正确表述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相同点:

人脑对当前刺激的反映;感性认识

区别:

1,影响因素不同。

2,性质不同。

3,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水平不同。

5、知道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记忆(memory):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人在当前一刻的意识状态,是我们心理上的现在,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

短时记忆的特点1、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

2、容量有限,一般为7±2

3、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

4、功能是操作。

6、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能领会运用。

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7、知道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并能明确说明遗忘的规律是什么。

①时间。

②材料的重要性。

③材料的性质。

④材料的数量、学习程度。

(过度学习的量为50%,即学习程度为150%时,效率最高)

⑤材料的序列位置。

(首尾易记,中间易忘)

8、能说出思维的概念及人类思维过程的表现形式。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

思维过程也叫思维操作:

1、分析与综合。

思维的基本过程。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最关键的步骤。

4、具体化

9、清晰表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影响因素、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的过程

提出问题问题表征

分析问题选择算子

提出假设应用算子

检验假设评价当前状态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识经验(迁移)。

⏹定势(set,又叫心向)(积极的;消极的)

⏹原型启发

⏹动机和情绪。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酝酿效应

⏹问题情境

搜索策略:

算法式:

在问题空间中搜索所有可能的方法。

启发式:

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中进行较少搜索。

如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向搜索、计划等。

第五章情绪

1、能说出情绪的本质。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

2、理解情绪的功能(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情绪的动机性功能

☐情绪的信号性功能

☐情绪的感染性功能

3、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可以笼统地称为感情(affection)。

但通常情绪指感情的活动过程,情感指感情的情的方面,强调体验和感受。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

4、说出表情的种类。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5、了解不良情绪主要表现形态及其调节方法。

暴怒,过度焦虑,过度紧张,抑郁,自卑

6、能说出心境、激情和应激的特点。

状态

心境

激情

应激

定义

一种比较微弱的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

特点

1具有弥散性

2常常由于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

3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

4对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1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适应综合症。

2汉斯·塞里(HansSelye)认为适应综合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惊觉;阻抗;衰竭。

7、能说明健康情绪的主要条件。

◆正确的人生追求

◆宽广的胸襟

◆理性地适应生活

◆寻找身边的快乐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1、了解智力的各种定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

①智力就是个体学习的能力。

②智力是个体思维的能力。

③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④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⑤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我国心理学界倾向于:

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2、了解智力的主要理论。

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

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

每一个人的G因素和S因素都不相同

群因素论

瑟斯顿

智力包括七种平行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力结构。

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

三个维度:

智力的内容、操作和结果(产品)

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三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

人的智力由三种结构组成:

成分智力、经验智力、背景智力

3、识记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名称,了解智力测验结果的意义。

比奈—西蒙量表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智力测验量表

斯坦福—比奈量表年龄量表

为每个年龄的儿童编制了6个测验项目,由易到难排列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分别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幼儿

两个分量表:

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

4、知道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这一曲线表明,智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16岁以前,智力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

2、约22~35岁,智力发展达到顶峰。

5、知道智力在全人口中的分布情况。

IQ分数在全人中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正态分布

IQ

名称

百分比

140以上

极优异(verysuperior)

1·33

120---139

优异(superior)

11·30

110---119

中上(highaverage)

18·10

90---109

中等(average)

46·50

80---89

中下(lowaverage)

14·50

70---79

临界(borderline)

5·60

70以下

智力落后(mentallyretarded)

2·90

6、识记创造力的概念。

理解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高智商者创造力不定;

⏹低创造性者智商不定;

⏹高创造性者必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7、思考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第七章人格

1、理解人格的定义及特征。

人格的概念及说明

人格:

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说明:

1、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

2、人格更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3、人格是一种蕴含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

人格的特性

⏹整体性(整合性)

⏹稳定性

⏹个体性(独特性)

⏹社会性与生物性

2、掌握三种人格特质理论。

阿尔波特的特质论G.W.Allport,1897~1967

⏹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的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

特质首要特质

个人特质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特质论B.R.Cattell,1905~1998

⏹人格特质可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那些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找到了16种根源特质。

并编制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艾森克的特质论HansJ.Eysenck,1916~1997

⏹人格维度。

维度代表一个连续的尺度,每一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具有某种特质,而不是非此即彼。

⏹三个主要的人格维度:

内—外向;神经质(情绪稳定—不稳定);精神质(又称为倔强性)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现代特质论

(1)

因素

特征

开放性(O)

想象—实际喜欢变化—刻板固执独创—从俗

责任心(C)

细心—粗心井井有条—杂乱无章自律—意志薄弱

外向性(E)

好交际—退缩多话—寡言热情—冷淡

宜人性(A)

信任—多疑乐于助人—不合作软心肠—硬心肠

神经质(N)

焦虑—平静不安全感—安全感自怜—自足

大五因素模型

开放性(Openness)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外倾性(Extraversion)

宜人性(Agreeableness)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3、理解人格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人格的形成

⏹生物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4、掌握人格形成的强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5、了解双生子研究法研究人格取得的成果。

6、掌握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的观点。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构成

⏹本我:

本能、无意识的愿望,服从快乐原则,表现生物的我

⏹自我:

意识和理智,服从现实原则,表现现实的我

⏹超我:

良心和道德理想,服从至善原则,表现道德的我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

口唇期(出生~1岁)

⏹力比多主要集中在口腔。

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和咬等口腔的动作来获得快感。

⏹此阶段早期,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还不能意识到他人的现实存在,只是笼统地渴求快感。

后期才开始发展他人的概念。

⏹此阶段快乐的满足状况对以后的人格产生长远的影响。

肛门期(1~3岁)

⏹力比多主要集中在肛门区域。

大便产生肛门区的快感,儿童以排泄为乐,以玩弄粪便感到满足。

⏹儿童第一次被要求放弃他们的本能愉快,其行为受到外界的要求。

⏹此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强烈的冲突可能导致日后人格异常。

生殖器期(3~6、7岁)

⏹力比多集中到生殖器区域。

儿童喜欢抚摸、显露生殖器并产生性欲幻想。

⏹出现“恋母(父)情结”,在行为上有了性别差异。

⏹“恋母(父)情结”对于以后个体的精神健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的内化以及性别角色的认同也有密切关系。

潜伏期(5、6~12岁)

⏹性冲动减缓直至暂停活动。

⏹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主要与同性别伙伴游戏、学习和体育活动。

生殖期(12~20岁)

⏹力比多冲动和能量活跃,对性的兴趣剧增。

⏹这一阶段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

7、了解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原则。

8、了解自陈式测验与投射测验的区别及各自的优缺点。

自陈测验的优缺点

⏹优点①实施简便;

②评分客观,容易数量化或绘制人格剖面图。

⏹缺点①被试容易受社会期望的影响或隐瞒自己的缺点;

②被试对自己人格特征的认识不一定正确。

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优点①不易发现研究的目的。

②反应方式自由,有变化,有可能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解释。

⏹缺点①难以进行客观的记分,解释中往往带有主观性。

②个别测验为主,难以收集许多资料,且施测者态度对被试的反应容易产生影响。

9、初步认识几种主要的人格测验。

自陈测验

⏹自陈测验是运用自陈量表(self-reportinventory)来进行人格测验的一种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人格的特质论。

投射测验

⏹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理论。

⏹投射测验(projectivetest):

让被试在无确定含义的刺激面前,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反应出来的一种测验。

⏹其特点有:

①使用含糊、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

②测验目的的掩蔽性。

③注重人格的整体的测量。

⏹影响最大的投射测验有:

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第八章个体心理发展

1、能解释心理发展及其表现。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心理方面的变化。

它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混沌未分化→分化专门化

②无意、被动→有意、主动

③简单、具体→复杂、概括

④零乱、不稳定→稳定、形成体系

2、能举例说明关键期的基本含义。

关键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某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儿童学习某种行为、经验比较容易,效率最高,错过了这一时期弥补非常困难,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阐述四个学派对心理发展的基本看法。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

遗传决定论主要观点

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外界影响和教育不能改变遗传的本质。

环境决定论

✧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