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694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 模块1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docx

版模块1高考讲座1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高考讲座

(一)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环节一 “高考第41题”规范答题讲评

[解题技法]

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

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1.“一个前提”

(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

(2)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

2.“两个原则”

(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

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指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

(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

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出,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

[阅卷示例]

[例1] (2018·全国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4分)

[阅卷细则]

为了保证高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各阅卷点除有标准答案外,还有阅卷细则,即“补充说明”,详细说明阅卷的采分点,下面是2018年全国卷I第41题的评分细则:

(1)问:

变化

标准答案:

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3分)

补充说明:

如果学生答出“乡约组织从个别地方扩展到全国”“由一些地方到广泛建立”,体现出范围的扩大,也可以给3分。

即:

答出任意两点,都可以得6分。

积极作用

标准答案: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维护封建统治、巩固政权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二点答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三点答出促进儒家文化或传统道德传播等意思即可得2分。

(2)问:

历史背景

标准答案:

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农民起义不断等内忧的意思,或者民族危机严重、列强入侵等外患严重的意思,或者内忧外患的一些具体表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即可得3分。

第二点答出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西方民主制度之一,即可得3分。

第三点答出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之一,即可得3分。

第(3)问:

意义

标准答案:

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分)

补充说明:

注意:

本问总分共4分,第一点和第三点同为“治理”问题,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不重复赋分,第二点的关键在“基层民主”。

如果能够从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两个层面答题,表达准确,即可得4分。

[阅卷寄语]

1.高考阅卷老师寄语每位考生

(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

(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

2.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切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运用演练]

1.(2016·全国卷Ⅱ·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

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

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

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17分)

[解析] 第

(1)问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三个时间段国际人口移出与移入地区、迁移数量及移出地与移入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被强迫性移民等方面分析。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1500-1850年”“中国的海外移民……大致从1567-1840年……有所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每个阶段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变化、移民与国际形势的关系、国内的经济状况与移民者的需要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主要联系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角度回答。

[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

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

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

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解题技法]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文综试卷一般都是按要点采分,你回答的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尽可能全面。

如果把你组织的答案看作数学上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里包含的“要素(得分点)”一定要多,尽可能使这个“集合”与标准答案的“集合”形成“交集”。

试题内容无论你会还是不会,一定要敢于回答。

除了明显回答错误,一般也不要划掉,因为回答不准确的部分不影响你正确部分的得分。

何况,多答的部分说不定包含“得分点”。

评卷老师是来“给分”的,不是来“扣分”的,只要你的答案有得分点,不会因前面的错误而受到“株连”。

[高考示例]

[例2] (2017·全国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分)

【解题思路】 第

(1)问,结合材料一得出民族主义的内涵是反对君主专制、构建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的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挖掘法国大革命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从思想、政治角度回答出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人们认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及材料二中“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概括;第二小问“不同”,根据二者反对的对象概括,第三小问“原因”,要结合中法两国各自的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分析。

【规范答案】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

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

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

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运用演练]

2.(2017·全国卷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

“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

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

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10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602年”“1608年”“1621年”分析,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末,社会动乱,明政府为应付复杂的社会矛盾,无暇他顾;同时结合此时国际背景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处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结合材料一中信息“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得出背景之一是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与东方贸易可以获取优厚的利润。

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材料一中“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可以概括为建立殖民据点;结合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概括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结合材料“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可以概括为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问,据材料“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可以得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据材料“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等可以得出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并且进一步证明收复台湾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据材料“大量移民涌入”分析得出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

[答案] 

(1)历史背景: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

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环节二 “高考第42题”提分捷径讲练

[解题技法]

“全国卷第42题”,有人称为“开放型试题”,也有人称为“探究型试题”和“创新能力评价题”。

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历史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1.命题特色——试题命制灵活化、探究化

(1)从能力要求上看: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

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

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其中的表现特别明显:

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大多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4)从考查内容上看:

其重视以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5)从开放角度上看:

开放型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2.应对策略——学科思维史论化、素养化

(1)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当前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教科书依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

(2)注重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

(3)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

(4)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方法:

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

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和判断观点。

其次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论证时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

同时在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

最后要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高度。

[高考示例] 

[例3] (2017·全国卷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材料主要围绕西方国家的侵略和中国的应对这一论题阐述。

分析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个角度回答。

第一:

审题,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第二:

论题,依据材料,抓住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提炼中心主题。

第三:

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必须结合中国近代史实。

(1)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性。

(2)近代列强侵华带来灾难同时前途也光明。

(3)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规范答案】 示例:

论题:

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阐述:

①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

②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

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③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运用演练]

3.(2014·全国卷Ⅱ·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需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 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中教材目录的第一章标题分析,第二小问注意紧扣两本教材编著的时间。

[答案] 示例:

不同之处:

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

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

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解题技法]

全国文综卷第42题属于开放探究试题,也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

(1)命题思路:

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问特点:

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个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

(3)题型功能:

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4)应试策略

步骤

答题策略

认知案例

①明确案例性质:

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

②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

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原因。

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

透析案例

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中列出答案轮廓

践行案例

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

[高考示例]

[例4] (2018·全国卷Ⅲ·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表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上中(仁人)

上下(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解题思路】 

认知案例

案例选取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要求提取有关人物评价的相应等级,并予以说明

透析案例

《汉书·古今人表》对历史人物的等级划分未必客观公平,带有浓厚的思想倾向,但客观上反映了作者提倡的和那个时代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

践行案例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围绕材料主旨——东汉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拟订论题,可以从东汉史学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或东汉史学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等角度拟订论题;说明要围绕论题,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为依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规范答案】 示例

看法:

东汉史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说明:

史学家把历史人物划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