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025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docx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

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

(2009—2012年)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

二○○九年三月

  

 

  序言

  一、规划背景

  

(一)现状

  

(二)主要成效

  (三)存在问题

  (四)机遇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建设原则

  (三)建设目标

  三、建设任务

  四、建设标准与投资概算

  

(一)亮起来工程

  

(二)暖起来工程

  (三)循环起来工程

  (四)运转维护费用

  (五)四年总投资测算

  五、2009年计划任务与投资安排

  

(一)建设任务与工程建设投资

  

(二)工程监理费用

  (三)不可预见费用

  (四)运转维护费用

  (五)标准化、科研及在区县开展实验示范费用

  (六)资金渠道

  六、保障措施

  

 

序言

  “三起来”工程是指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

“三起来”工程始于2006年,三年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郊区农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缓解了郊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它既符合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理念与方向,也符合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客观要求。

为使“三起来”工程持续协调有效推进,使其成果惠及更多的郊区农民,特编制《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2年)》。

  本规划所说“三起来”工程具体内容:

“亮起来”包括京郊推广太阳能路灯、节能灯具等。

“暖起来”包括推广高效节能卫生吊炕、太阳能公共浴室、农户既有住房保温改造、新建住房采用新型保温节能建设等。

“循环起来”包括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建设大中型沼气、户用沼气、生物质压缩成型及气化工程,推广生物质炉具,开展养殖场粪污治理,兴建雨洪利用工程等。

  本规划是对全市郊区“十一五”规划中有关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具体部署,是本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等规划的具体落实。

  本规划年限为四年,即2009年—2012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

本规划范围为13个郊区县的所有乡镇和村庄。

  本规划编制数据来源:

《北京市2008年统计年鉴》、《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2006—2020)》、13个郊区县编制的《“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2)》、《2008年三起来工程需求调研报告》中的有关参数,市农业局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各项工程数据;2008年44个典型工程的调查数据,调查组随机抽取的115个村庄2000多个农户样本数据。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规划》、《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2006—2020)》、《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8年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以及中央和北京市其他相关文件。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建设方针,以改善民生、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坚持城乡统筹,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集、资源整合工作机制,加大了对郊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三起来”工程。

2006年至2008年市级共投入十多亿元,在乡村安装太阳能路灯,示范推广生物质炊事炉和采暖炉,推广节能卫生吊炕,开展住房节能改造,建设大中型沼气和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站,实施农村雨洪利用工程,开展养殖场粪污治理等。

各郊区县、乡镇政府也积极配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工程的建设与实施。

“三起来”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和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农民对三年来“三起来”工程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希望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覆盖范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根据广大农民的需求和财力的增长情况,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稳步推进“三起来”工程,并编制本规划,以科学有序的指导“三起来”工程的实施。

  

(一)现状

  1、亮起来

  三年来,市级在郊区共投入6.8亿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3.8万盏,覆盖1471个村庄、34个旅游景点、77条旅游线路、100条乡村道路。

  2、暖起来

  三年来,市级补助资金4.64亿元,推广高效节能安全卫生吊炕36万铺;建成太阳能公共浴室251处,开展农民既有住房节能保温改造2497户,实施新建住房增温节能建设3472户。

  3、循环起来

  三年来,全市共投资7亿元,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生物质气化站189处;示范推广生物质炊事炉和采暖炉53406台;建设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厂13个;户用沼气池2000个;修建雨洪利用工程500处;完成525家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工程。

2006—2008年“三起来”工程量及主要成效

项目类别

单位

数量

节电/标煤

(万度/万吨)

减排CO2(万吨)

减排SO2、NOx等(吨)

节约支出(万元)

受益农户

(万户)

亮起来

13.8

5037(万度)

4.48

673

2519

30

太阳能路灯

万盏

13.8

5037(万度)

4.48

673

2519

30

暖起来

 

26.1

69.5

10440

22176

节能卫生吊炕

万铺

36

25.2

67.1

10080

21420

36

太阳能公共浴室

251

0.13

0.33

50.2

105

8

既有民居改造

万户

0.25

0.25

0.67

100

210

0.25

新建节能民居

万户

0.35

0.53

1.40

210

441

0.35

循环起来

 

7.97

21.23

3188

6695

生物质气化站

108

3.27

8.71

1308

2747

3.27

大中型沼气站

81

2.98

7.94

1192

2503

2.98

户用沼气

2000

0.12

0.32

48

101

0.2

生物质炉

万台

5.34

1.60

4.26

640

1344

5.34

雨洪利用工程

500

增水3100万方

粪污治理

525

节水240万吨

减排COD12万吨

合  计

5037/34.1

95.2

14301

31390

  

  *注:

生物质炉每炉每年节约0.3吨标煤,户用沼气每户每年节约0.6吨标煤,既有住房改造,每户每年节约标煤1吨,新建节能民居每户每年节约标煤2吨。

  

(二)主要成效

  1、改善了郊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人居环境水平。

吊炕和节能民居建设,使百万农民居所室温明显提高,太阳能公共浴室解决了近8万农民的四季洗浴问题,“两气”工程使6.25万农户用上了方便的清洁能源。

  2、推动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三年共节电5037万度,节约标准煤34.1万吨,增加了蓄水能力约3100万立方。

 

  3、促进了节能减排,推动了郊区生态环境建设。

三年来共减少COD排放1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和可吸入颗粒物1.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5.2万吨,相当于15.8万辆小汽车的全年排放量。

  4、增加了农民就业岗位,带动了农民增收。

三年中,先后有20多万农民参与了工程建设,设施运转维护和服务岗位安排1000多人就业。

新能源利用使全市受益农户三年节约用能支出3.14亿元。

  (三)存在问题

  1、建设总量与农民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有待加大建设力度。

目前,使用太阳能灯亮起来的村只有三分之一,暖起来也只是刚刚起步,大中型沼气、生物质气化工程也还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2、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调动主体的机制需要创新。

农民主体地位在工程项目安排、项目建设、质量监管等环节体现不够,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

  3、工程运行管护需引起重视,长效机制有待于建立和完善。

建设中,市区政府只负责了工程建设费用,管护费用并未纳入预算,工程建成后交由村级管理并承担管护费用,有效运转存在一定困难。

  4、一些工程标准化及副产品利用不够,有待于科技攻关。

“两气”工程有些设备缺乏统一标准,产生的沼渣、沼液、焦油和木醋液等副产品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来解决。

  (四)机遇

  1、中央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方针政策,为推进“三起来”工程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为落实中央精神,市委市政府从全市新农村建设实际和推进首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统筹解决全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强调继续以保障民生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郊区农村内需,要求全市要把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上这些目标及要求都为继续推进“三起来”工程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财政收入和社会资本的逐年增加,为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近年来,随着北京经济社会全面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非公资本参与公共事业日益增多,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且用于农村的资金也逐年递增。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扩大内需,市政府推进郊区发展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本参与郊区开发的程度会进一步深入,对郊区“三起来”工程建设而言,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

  3、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推进“三起来”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的发展带动“三起来”各项工程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与完善,将会解决目前尚存的一些问题,进一步为工程的建设和推进提供技术支持。

  4、近三年工程的实践,为更好地推进“三起来”工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推进“三起来”中形成了良好的建设模式,诸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注重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必须强化部门联动和政策支持,创新机制体制;尊重群众意愿,调动农民主体;必须建管并重,提高运营效益。

这些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财富。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首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解决农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出发点,按照节能、环保、高效、利民的思路,深化“三起来”工程内涵,将“三起来”工程作为强农惠农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新农村、新能源、新环境、新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