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019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docx

100世界著名企业家共15页

1、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中学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电脑,他经常彻夜不眠地利用一切机会研究电脑和编程,在学生时代的盖茨就和好友艾伦靠编写程序赚了不少钱,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和经验。

1973年比尔·盖茨在父母的影响下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但计算机事业已经深深地溶入他的血液,在哈佛读大学期间一直没有放弃对计算机发展的关注,艾伦不断地给他各种关于计算机发展的最新信息。

终于,盖茨和艾仑在成功地为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编写了basic程序后创立了日后的软件帝国——微软公司。

其后不久,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也决定使用basic,微软从此名声大噪。

1980年比尔·盖茨经过艰难的谈判,终于羸得了IBM的合同。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向全世界宣布80年代电脑界最大的一项新闻:

新一代个人电脑IBM的PC机问世,同时,随着IBM的PC机一起销售的PC-DOS及一系列微软公司的软件,也迅速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大市场。

并且,随着兼容机的发展,微软软件不仅仅应用在IBM的电脑上,还广泛应用在了各种兼容机上,可以说,微软软件像一阵旋风,刮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

在比尔·盖茨的带领下,微软不断开发出功能丰富,简单易用的软件,现在几乎每一台个人电脑内部装有微软公司出品的软件。

比尔·盖茨31岁成为世界最年轻的百万富翁,40岁被著名金融杂志“福布斯”评为全球首富。

盖茨是全球的一个奇迹,是计算机行业的奇迹。

是科技成就了他,也用自己的技术和智慧给了世界不断的惊喜和改变。

  2、世界债主——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世界上的人都知道美国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而华尔街更是纽约金融界的晴雨表,它是美国经济繁荣的象征。

而华尔街的真正大佬就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发展到今天,摩根财团已经是有百年历史的世界富豪。

虽然世界经济几度风云变幻,但是摩根财团的地位并没有动摇,摩根财团有这样的地位,应该首先归功于它的创始人——摩根。

185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摩根旅行来到新奥尔良,靠咖啡生意大赚了一笔!

为此,老摩根对儿子的能力大加赞赏。

为儿子在华尔街开了一间摩根商行,在这里,摩根开始了他的发迹生涯。

19世纪后半期,铁路的发展速度很快,他对几大铁路运营商进行重新规划。

到1900年,在摩根直接间接控制之下的铁路长达10.8万公里,差不多占当时全美铁路的2/3。

这种构想,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此前也有过,但并没有成功。

而摩根并没有比洛克菲勒更雄厚的财力,但却完成了,因为他能调度掌控的资金往往高达几十倍甚至成百倍。

若没有十分高明的手腕,是不可能运转自如的。

后来洛克菲勒都承认,摩根调集资金的能力是自己所不能企及的。

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着53家大公司,资产总额127亿美元。

这些资产中,有金融机构13家,30.4亿美元;工矿业公司14家,24.6美元;铁路公司19家,57.6亿美元;公用事业公司7家,14.4亿美元。

摩根后代继续扩张,财团雄风未减,霸业更加显赫。

摩根留下一个显赫的家族,留下首创的“联合承购国债”的华尔街的惯例。

摩根家族的财富首先来源于金融业务,然后,转向对企业进行投资,占领美国支柱产业,维持巨大的财富来源,反过来又加强了摩根家族的金融霸权地位。

摩根开创了“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

3、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

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

父母虽穷,却为人正直,始终充满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他后来和家人移民到美国,13起外出做工,从纺织厂的绕线工、信差、电报员,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钢铁大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企业,成为一个时代的巨富。

而后他又主动地、有步骤地为人类的文明一进步捐献了这一切。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4、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里奇福德镇。

他的同学们叫他“约翰·D”,因为他在作文里这样署名。

他们这个家族是18世纪从德国举家移民到美国的。

16岁的洛克菲勒在美国俄亥俄州当过干货店职员,每星期赚5美元。

19岁倒卖谷物和肉类。

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年创建标准石油公司。

1882年,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

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

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

标准石油公司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

1895年,56岁的洛克菲勒开始不露声色地逐步隐退,把事业交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5、报业巨子——约瑟夫·普利策:

约瑟夫·普利策于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叫马口的小镇。

母亲是德国人,信仰天主教,父亲是个有教养的犹太谷物商。

普利策的哥早年夭折,他和妹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

17岁时在“林肯骑兵队”当过骑兵,退伍后几经辗转投身报业。

与当今拥有120亿美元资产的传媒大王罗伯特·默多克相比,普利策2.8亿美元的资产似乎少了点。

但普利策却是世界公认的报业巨子。

1911年10月,这位报界奇人走完了他人生的旅程。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6、传媒巨头——罗伯特·默多克:

罗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里。

1949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其父亲拥有包括墨尔本《先驱报》在内的4家报纸,在当地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报人。

1952年秋,66岁的父亲死于心脏病,经营已陷入危机的4家报纸的责任落到了22岁的默多克身上。

从此,开始了默多克的传媒生涯。

默多克三次结婚,与第一任妻子帕特生下一个女儿后不久便分道扬镳。

1967年,默多克与当时担任英国《每日镜报》记者、19岁的安娜结婚,在32年的共同生活中,育有两男一女。

现任妻子为华裔女子邓文迪。

默多克的个人财产已超过110亿美元。

近日英国公布的“传媒业100大亨”排行榜中,世界传媒界巨头,天空卫星广播公司最大股东罗伯特·默多克再一次超过BBC前总裁葛雷戈·戴克,排名第一。

7、“骆驼牌”香烟的创始人——理查德·雷诺兹:

雷诺兹出生在1851年的美国,他聪明好学,善于对纷乱的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雷诺兹创立了“骆驼牌”香烟,并一手把“骆驼”这个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使“骆驼牌”香烟成为全世界吸烟者的最爱。

1919年,雷诺兹走完了他68年的人生道路,悄然离开了人世,然而这只“骆驼”已经长大了、成熟了,即使它的创始人已经离去,它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8、“可口可乐”之父——阿萨·坎德勒:

1851年12月30日,阿萨出生在美国佐治亚洲,他是父亲的第八个孩子。

南北战争之后,他的父亲缪尔萨·坎德勒患上了了严重的抑郁症,家庭经济状况恶化。

阿萨19岁就开始在药店当学徒,以补贴家用。

后凭借其很高的商业天赋渐入佳境,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种药水。

那就是畅销全世界的可口可乐。

他创立的可口可乐公司现在是全球十大著名企业,可口可乐品牌成了美国的文化象征,品牌价值400亿美元。

    9、“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

1854年7月12日,伊士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沃特维尔。

有两个妹妹。

由于父亲在他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14岁的时候就不顾母亲的反对辍学工作。

在经历了各种艰苦的职业生涯之后,伊士曼在一家银行当了职员,开始了稳定的生活。

后来利用业余时间发明了感光胶片,改进了老式照相机。

后来又创立了“柯达”这个品牌。

1930年柯达公司的产品在世界摄影器材市场上占有75%的份额。

在《财富》杂志上排名第34位。

伊士曼1932年跳海自杀,终身未娶。

    10、美国吉列公司创始人——金·坎普·吉列:

吉列于1855年1月5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

因为父亲做的是小生意,所以家里经济状况很紧张。

16岁那年,吉列被迫辍学,他开始走向社会,寻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

对于一个没有学历、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推销员了,吉列走上了推销员之路,而且一干就是24年!

后来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吉列剃须刀”,吉列剃须刀行销全世界,吉列因此坐拥巨大财富,成为屈指可数的富豪。

11、汽车帝王——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于1863年7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一个小城,父母经营着一个农场,身为长子的福特被父母寄予了很大希望,希望他可以继续经营好祖辈经营的农场。

然而福特并不适合在乡村生活,他渴望刺激的城市生活,终于福特在竞争激烈的城市里创造了自己的事业。

他发明了汽车,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其公司生产的T型车的产量一度占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这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

1945年,福特让位于孙子亨利•福特二世。

1947年4月7日,亨利•福特因脑溢血死于底特律,终年83岁。

    12、“IBM”的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

沃森1874年2月17日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父母是苏格兰移民。

沃森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从父母的身上,他继承了正直、踏实、认真、乐观、崇尚个人奋斗等美国农民的优秀品质。

沃森没上过几天学,17岁就开始了推销员的生涯。

后来掌舵IBM,使IBM的计算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人们誉为“计算机之父”。

    13、“雪铁龙”汽车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

1878年2月5日,作为父母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安德烈•雪铁龙在法国巴黎出生。

原藉荷兰,父亲是个从事珠宝生意的商人,母亲是波兰人。

22岁那年他发明了人字形齿轮传动系统,并获得专利。

在获得文凭、服完兵役后,他于1913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从事齿轮传动机的生产。

1924年7月28日雪铁龙汽车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安德烈•雪铁龙是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1934年生产出法国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

雪铁龙公司是法国最早采用流水线生产的公司,成立仅仅6年,年产量即突破100万辆。

1928年即达到日产汽车400辆,占法国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

现在是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

    14、牛仔裤的发明者——李维•施特劳斯:

1829年,李维•施特劳斯出生于一个德国的小职员的家庭,作为德籍犹太人,李维从小就很聪明,顺顺利利地上完中学、大学,就如他的父辈一样,他当上了一个文员。

李维•施特劳斯20多岁时深入美国西部,投入到美国加州的淘金热潮中,并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但这桶金并非来自金矿,而是来自牛仔裤。

之后他创立了著名品牌“Levi’s”及李维公司,1979年,李维公司在美国国内总销售额达13.39亿美元,国外销售盈利超过20亿美元,雄踞世界10大企业之列。

    15、三菱霸生——岩崎弥太郎:

“日本第一财阀”三菱集团的创始人,明治前期著名的企业家。

1834年12月11日,岩崎弥太郎出生于安艺郡井口村。

父亲弥次郎是个“地下浪人”,因家境中落而丧失了乡居武士的地位,不再有武士家族的荣耀了。

历经坎坷的他于1870年9月底来到东京,与别人成立了“九十九商会”。

1873年3月,“九十九商会”改为“三菱商会”。

在他的领导下,三菱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海上霸王”。

经过百年的发展,三菱在今天的日本,是6大企业集团的魁首,被称为日本“最强、最大的企业集团”。

岩崎弥太郎因此成为三菱甚至整个日本、亚洲的传奇人物。

但因为长期劳累,饮酒过量,岩崎弥太郎罹患胃癌撒手人寰,结束了他波澜起伏的传奇人生。

    16、世纪时尚女王——可可•香奈尔:

可可•香奈尔原名叫布丽埃勒•香奈尔,据说可可•香奈尔是她在咖啡馆唱歌时曾用的名字。

后来大家都这么称呼她。

可可•香奈尔1883年8月出生在法国郊区一个农夫的家里。

12岁母亲去世,香奈尔被送进修道院中的孤儿院。

18岁时和同龄的小姨阿德里安娜开始到一家商店当助理缝纫师,20多岁时香奈尔在开了三家时装店后一举成名。

1921年香奈尔首创了举世闻名的香奈尔5号香水,1957年香奈尔在得克萨斯接受“近五十年最具影响力的时装设计师”奖项。

1971年1月,香奈尔去世,享年88岁。

如今,香奈尔的服装、饰物、珠宝、皮件、香水均是精品的代名词,而它的“双C”标识,则是时尚界传统与革新完美结合的象征。

    17、饭店大王——唐拉德•希尔顿:

1887年圣诞节那一天,希尔顿出生在新墨西哥州一个小镇上,他是家里的老二。

父亲为养家糊口、积攒家业而疯狂地工作着。

母亲担当起繁重的家务,想把8个子女抚养成人。

少年希尔顿与其他姊妹在学校放假期间帮家里站柜台,或推着货物沿街兜售。

就这样,在全家人辛勤劳作下,商店的生意日益兴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尔顿应征入伍,赴欧作战。

1919年,希尔顿退伍返乡,买下了“毛比来”旅馆,从此开始经营旅馆业。

他以5000美元起家,艰苦奋斗,历尽磨难,在破产的边缘毫不怯步,终于把旅馆开遍美国及世界各地,成为世界闻名的旅店大王和亿万富翁。

    18、永远微笑的肯德基大叔——哈兰•山德士:

1890年9月9日,哈兰•山德士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亨利维尔附近的一个农庄。

在他6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抚养3个孩子。

白天母亲不在家,小山德士只好自己做饭,一年过去了,他竟然学会做20个菜,成了远近闻名的烹饪能手。

山德士换过无数种工作,做过粉刷工、消防员,卖过保险,还当过一阵子兵,后来他还得过一个函授法学学位,使他能在堪萨斯州小石城当上一段时间治安官。

40岁的时候,山德士来到肯塔基州,开了一家可宾加油站,顺便做点方便食品,山德士推出的特色食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炸鸡的雏形。

最后,事业失败的山德士在其66岁时终于成功了,创立了拥有11000多家餐厅的“肯德基快餐连锁”企业。

    19、石油大享——保罗•格蒂:

1892年12月15日,保罗•格蒂出生于美国,他的父亲乔治•格蒂原是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名律师,后来又开了一家保险公司,生活相当富裕。

格帝是独子。

他一生结过5次婚,有4个儿子,1976年6月6日,在距伦敦33英里的一座古老的贵族邸宅萨顿宫里,保罗•格蒂丢下他价值60亿美元的家产,撒手归天了。

作为曾经的世界首富,他是人们关注的目标,直到今天,这种关注依然没有结束,因为,由他创立的格帝国依然还在发展之中。

    20、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1894年,松下幸之助出生在日本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在松下很小的时候,由于家境的窘困,兄姐一个个夭折,而父亲又债台高筑,于是,刚上小学四年级的他就只身来到大阪,开始了个人独立生活的历程。

在火盆店当学徒,在自行车店当员工。

1910年,年轻的松下毅然辞去了自行车店的工作,来到大阪电灯公司做练习工。

从此他的一生便与这个行业融为一体,创建了松下电器,并把他经营成一个举世瞩目的企业。

本人也被世人誉为“经营之神”

21、摩托罗拉之父——保罗•高尔文:

摩托罗拉的创始人保罗•高尔文1895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一个叫哈佛的小镇上。

高尔文做过邮递员,当过兵。

一战结束退役后,与人合伙开了一家蓄电池公司,经历了许多重大变故之后,高尔文在1928年9月25日在芝加哥成立了摩托罗拉制造公司,在高尔文的经营下,摩托罗拉在二战的时候快速发展,战后又逐渐成长为全球移动电话的领军企业。

    22、世界公民——阿曼德•哈默:

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他们家是犹太人后裔。

父亲朱里埃斯•哈默是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阿曼德拥有一颗“点石成金”的聪慧头脑。

与红色苏联“亲密接触”,与多国首脑情感甚笃,毕生致力和平事业,世人皆敬。

1990年11月12日,这位百战百胜的“经营之神”、走遍世界各地的公民因病逝世,享年92岁。

    23、麦当劳帝王——雷蒙德•克罗克:

雷蒙德•克罗克于1902年10月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普通的家庭里。

少年时的克罗克和别的孩子一样很平常,但是与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经常编织各种各样的梦想。

和大多数富豪一样,都从事过很多种工作,经历过几次破产,几次失败之后,成功地创立了麦当劳,终于他也和他的企业一样成为全世界遐尔闻名的富豪。

    24、推销之神——原一平:

1904年,原一平出生于日本长野县。

原一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23岁那年,原一平离开家乡,到东京闯天下。

几经波折之后到了明治保险公司。

上司和同事根本没有看得起这个身高只有145厘米,体重50公斤的“家伙”,但原一平凭借恒心和毅力迎来了事业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成为日本寿险业赫赫有名的“推销之神”。

    25、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

1905年12月24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是美国当代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

18岁在父母去世的情况下,夺得财产继承权,买断亲戚的股份,独立经营公司。

他拍过电影,而且当时的制作费用震惊了当时的影界,是美国人崇拜的英雄。

    26、世界摩托业巨子——本田宗一郎:

1906年11月,日本静冈县磐田郡光明村,一个男孩出生了。

父亲本田仪平十分高兴,给男婴取名宗一郎。

宗一郎的降生给贫寒的家庭带来一份喜悦。

3岁时,宗一郎开始缠着祖父带自己去村里的碾米厂,看碾米机。

然后去锯木厂。

回家则检点儿废品做一些莫明其妙的东西玩。

当他在村子里第一次看到汽车的时候,他就被这种神奇的东西迷住了,从此一生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谜。

    27、希腊海运巨子——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奥纳西斯:

奥纳西斯是希腊人,发展于美国。

他使美国第一夫人成为自己的妻子,并荣登希腊船王的宝座。

1906年,奥纳西斯出生于土耳其西部的伊兹密尔。

父母之所以用两个伟大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是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出人头地,闻名于世。

他果然没有让父母失望,1975年3月,奥纳西斯在巴黎的去世的时候,拥有的大小船只约400艘,共700万吨。

至于他在陆地上的企业则更难估价了。

    28、世界拉链大王——吉田忠雄:

1908年9月19日,吉田忠雄出生于日本东京以西100多公里的鱼津市一个鸟贩子家庭。

父亲久太郎是个稳重而又有正义感的小鸟贩子,以捕捉、饲养、贩卖小鸟为业,长年奔走于山峦密林之中,家中贫寒但其乐融融。

由于家境贫寒吉田忠雄15岁就开始当学徒,20岁离开家乡到社会上去历练,终于在拉链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29、“三星”创始人——李秉哲:

李秉哲是著名集团“三星”的创始人,在世界最大500家大企业中,三星集团排名第14位,是韩国最成功的企业,李秉哲因此被人称作“创业鬼才”,其经营哲学对商业界有重大影响。

李秉哲1920年出生于农家,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

1938年,28岁的李秉哲在大邱西门市场创办三星商会;1947年,他又在汉城创办了三星物产公司,几十年后著名的三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0、三洋之魂——井植薰:

1911年2月9日,井植薰出生于日本淡路岛一个撑船运货的船夫家庭。

未满4岁,父亲就因病逝世。

母亲带着8个儿女饱受生活的煎熬。

井植薰14岁高小毕业的第二天,就离开家乡来到大阪,他在姐夫松下幸之助的“松下电器制作所”当学徒。

24年之后,井植薰在松下公司已经从最初的学徒成为了松下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1949年12月30日,井植薰离开了松下公司。

1950年,井植薰和大哥用积蓄的2000万日元办起了三洋机电公司。

现在三洋已经是世界闻名的著名企业了。

31、惠普创始人——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

休利特1913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安阿伯市。

1930年进入斯坦福大学就读,并结识后来的创业伙伴帕卡德。

1934年取得斯坦福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

1936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理科硕士学位。

1939年帕卡德以手边仅有的538美元成立了惠普科技。

1941年大战期间担任美军通讯官。

1947年担任HP首席执行官。

1978年退休后只担任惠普董事会之职务及公益活动。

2001年1月12日逝世于家中,享年87岁。

休利特1913年5月20日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市。

1934年,获斯坦福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理科硕士学位。

1939年,创办惠普公司。

1941年,大战期间担任美军通讯官。

1947年,担任HP副总裁。

1964年,推举为HP总裁。

1969年,担任HP首席执行官。

1978年,退休只担任董事会职务。

    32、汽车巨子——丰田英二:

丰田英二不是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汽车的创始人是他的堂兄丰田喜一郎,但丰田英二是丰田汽车的发扬光大者,是他创造了“丰田神话”。

丰田英二1913年出生,按部就班地上完小学、初中和高中,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制造专业。

大学毕业后在当时已开始摆弄汽车的喜一郎的强烈邀请下,进了丰田自动织机公司。

他的第一件工作是受命在东京的芝浦“建立汽车研究所,调整造汽车所需的机床”。

从此开始了他与汽车为伴的生活。

    33、经营双雄——坪内寿夫:

有人称其为“笑脸的暴君”、“吸血鬼”,更多的人认为他是“神”。

坪内寿夫是控制日本的十大财阀之一,拥有日本最大的造船厂和钢铁厂,还拥有银行、饭店等许多产业。

曾经化腐朽为神奇,拯救了180家濒临破产的大企业,被日本人尊称为“重建大王”,并与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并称为“经营双雄”。

1914年9月,坪内寿夫出生于日本爱媛县伊予郡松前町,曾就读于商船学校,参加日本侵略军,就职于设在我国东北的“南满洲铁路社”。

1945年8月,战败的日本溃不成军,坪内寿夫随着战败军队逃进了大兴安岭,后被苏军俘虏,押送到西伯利亚。

1949年才获释回国。

3年艰苦的战俘生涯把他的相扑体形变成了标准的日本人身材,但也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回国后便开始创业。

    34、“现代”之父——郑周永:

2001年3月22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向已故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的家属致唁电,对郑周永的去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这是金正日首次向去世的南方人士家属致唁电。

1915年11月,郑周永出生在朝鲜北部江原道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家有八兄妹,他排行老大。

郑周永是一位传奇式的企业家,白手起家创建了包括造船、汽车、房地产、冶金、化工、运输、电子、金融等行业的韩国最大综合企业——现代集团,是韩国首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