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症状学.docx
《精神病症状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症状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病症状学
教案首页
第14次课授课时间2007.11.07.完成时间2007.11.01.
课程名称
精神病学
年级
2004级
专业,层次
医学影像五年制本科
教员
戴光明
专业技术
职务
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精神疾病的绪论与症状学
(第1章1--3节;第3章1--2节;第4章1--2节,第2章1--2节。
)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基本教材:
《精神病学》第五版.郝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参考书:
《精神病学》第一版.周东丰主编.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神经基础及其研究进展和疾病分类。
理解:
1.精神疾病的概念、基本病因,感知觉、思维、智能、情感和意志行为的概念和表现。
2.自知力。
掌握:
精神疾病的概念,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导课:
精神疾病诊治的变迁5分钟
精神疾病的概念,病因,主要类型35分钟
精神疾病常见症状110分钟
小结10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精神疾病的概念和常见症状。
难点:
常见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的理解和记忆。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学组长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第一章绪论
第1—3节概述、脑与精神活动、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导课:
精神疾病认识的变迁……
精神病学概论
一、精神疾病的概念(Conceptofmentaldisorders)(重点)
(一)什么是“精神”、“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包括三方面或三层次,即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
正常的精神活动是知、情、意三方面协调一致的活动。
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思维活动(分析、归纳、推理等)对环境变化的性质及其与自身的联系做出判断,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呈现相应的意志行为活动。
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移行谱。
精神健康与躯体健康同样重要,可以定义为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精神健康是个人安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良好的人际交往、健康的社会关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什么是精神障碍(重点)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简言之,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活动异常的疾病)。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社会)功能损害。
判断精神障碍应同时包括两方面标准:
1.性质:
知、情、意三方面的活动表现,与个体身份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协调,或产生痛苦体验,或不为社会所接受。
2.程度:
影响社会功能(工作、生活、学习,危害自身,甚至危害社会等)。
(三)什么是精神病(重点)
临床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精神病。
广义的精神病:
包括所有的精神活动障碍。
狭义的精神病:
单指重型精神病。
即患者在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异常,以致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不能正常工作学习,或在病态支配下具有危害自身和社会集体的行为者。
(四)精神病学的任务与研究进展
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临床医学的分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精神疾病是一种多发病,据最新统计,精神障碍占整个疾病负担的15%以上,研究预测,到2010年,抑郁症将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致残的第二大疾病。
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某个时段住进精神病院,约1/3-1/4的人群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精神病学任务的变化:
1.研究服务对象:
重症精神障碍(psychosis)→轻性精神障碍
2.服务模式:
封闭管理→开放、半开放式管理。
3.精神障碍治疗→精神障碍康复和预防。
精神病学任务的变化:
1.研究服务对象:
重症精神障碍(psychosis)→轻性精神障碍
2.服务模式:
封闭管理→开放、半开放式管理。
3.精神障碍治疗→精神障碍康复和预防。
精神障碍与疾病负担
1.对疾病的传统评估指标:
发病率、死亡率等。
2.对疾病新的评估指标: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
3.人的社会功能:
(重点)生活自理的能力,工作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家庭义务的能力,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
主要精神障碍所致全球疾病负担排位
全球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
单相重症抑郁症424
酒依赖17420
双相情感障碍181419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221224
强迫症281827
痴呆症33941
药物依赖411745
惊恐障碍442948
引自TheWorldHealthReport1999:
MakingaDifference,WHO,Geneva.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精神疾病的病因
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
1.遗传因素精神病人家系调查、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证实。
2.易感个性(人格)
3.社会心理因素(含环境因素)家庭、社会环境、战争、灾害、人际关系及工作状态等。
4.理化、生物性因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中毒、外伤、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5.机体的机能状态指疾病发生当时机体所处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精神疾病的发生,是上述各种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3—4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二、精神疾病的分类
1、病因分类
仅占精神疾病的10%。
因为大部分精神疾病病因未明确。
2、症状学分类
占精神疾病的90%。
按我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ChineseClassificationandDiagnosticCriteriaofMentalDisorders,CCMD-3,2000年)分为10类。
总结
精神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异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造成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甚至危害自身和/或社会安全。
根据患者的病因或/和症状特点,可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重点)
一、感知及感知障碍
(一)感觉及感觉障碍
感觉(sensation):
指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直接的、局部的。
感觉障碍:
包括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感觉减退(hypoesthesia)、感觉倒错(paraesthesia)和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等。
(二)知觉及知觉障碍
知觉(perception):
以感觉作为基础,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是间接的、整体的,借助于以往体验。
知觉障碍:
1.错觉(illusion):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即是错觉的表现。
2.幻觉(hallucination):
是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又可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根据涉及的器官分为视、听、嗅、味、触和内脏性幻觉。
(三)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disturbance)
指外界存在着某种事物,病人感知的也是该事物,作为客观整体来说也是正确的。
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
1.视物变形症(metamorphopsia):
病人感到外界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等出现改变。
例如:
视物显大(macropsia)、视物显小(micropsia)等。
2.空间的知觉障碍。
3.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4.非真实感。
感知障碍对病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会产生影响。
可影响其它的精神症状。
二、思维及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一)思维联想障碍
联想是指人脑中由一个概念引起其它概念的心理活动。
1.思维奔逸(flightofthought):
联想加快,思维活动量增多,概念转变快速,思维逻辑联系非常表浅。
表现有音联、意联、随境转移等。
病例:
患者女,50岁,躁狂症。
医生请病人读当天的报纸,标题是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
病人边读边加以说明:
“朝即是朝廷的朝,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我们家门是坐北朝南(音联),朝字上下有两个十字,中间有个日字,子曰学而时习之,朝字左半有日字,右半有月字,两字合起来念明(意联),光明黑暗,开灯关灯,电灯管儿灯(音联)。
(医生催她念报)朝中方、四方形、三角形、几何面、方的、圆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联)。
”此时,进来一位老医生,病人马上站起来让坐,说“向白衣战士学习,向白衣战士致敬”(随境转移)。
2.思维迟缓(retardationofthought):
联想速度缓慢、困难。
3.思维贫乏(povertyofthought):
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4.思维散漫(loosenessofthought):
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叙述不中肯、不切题
5.思维破裂(splittingofthought):
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
6.思维中断(blockingofthought):
无意识障碍、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思维过程的短暂中断。
有不能控制的感觉。
7.病理性赘述(circumstantiality):
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无意义、脱离中心的插述,最后能达到预定的终点。
病例:
患者男,44岁,麻痹性痴呆。
当医生问:
“你们工厂几点上班?
”,患者答到:
“我每天七点起床,洗脸,漱口,到厂对面的锅炉房打水,那里的开水很热,锅炉房有值班的老头,六十多岁了,他有一个孩子,大概是七八岁的样子,孩子的妈妈常来,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的吃的东西,我打开水时碰见过她。
洗完脸后才去食堂吃饭,人很多,要排队,我每天吃一大碗稀饭两个馒头,一分钱咸菜,工人常常吃完饭打乒乓球,我不会打,所以吃完饭就上班了,不到八点就开始工作……。
”
(二)思维逻辑障碍
1.象征性思维(symbolicthinking)为概念的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
病例:
患者男,34岁,精神分裂症。
患者经常双臂舞动,有时将左腿放在右腿上,有时以右腿放在左腿上,有时双手捧着肚子或抱着头,患者对此行为不予解释。
病情好转后回忆“左臂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右臂代表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双臂舞动代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左腿代表依靠群众,右腿代表克服困难,左腿放在右腿上代表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右腿放在左腿上则代表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双手捧着肚子代表保护人民,抱着头代表保护领导。
”
2.逻辑倒错(paralogicthinking):
推理过程荒谬,无前题,无根据,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
病例:
男,22岁,精神分裂症。
病人说:
“想到进化时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所以人不应该吃猪肉。
又想到动物是由植物进化来的,因此也不应该吃蔬菜。
以后又想菜是由土地上生长的,所以人不应该站在地上。
有时候觉得自己走了一万多里地就能够比别人进化一些。
”
(三)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delusion):
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荒谬离奇而病人坚信不移。
妄想症状有以下特征: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妄想内容一般都与个人经历、文化和社会背景有关,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有以下几种:
被害妄想(delusionofpersecution)
关系妄想(delusionofreference)
影响妄想(delusionofinfluence)
夸大妄想(delusionofgrandeur)
罪恶妄想(delusionofguilt)
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delusion)
嫉妒妄想(delusionofjealousy)
钟情妄想(delusionofbeingloved)
三、注意及注意障碍
注意(attention):
是指精神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
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1.注意增强(hyperprosexia)
主动注意的病理性增强。
2.注意减退(hypoprosexia)
主动和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
3.注意焕散(divergenceofattention)
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稳定性降低。
4.注意转移(transferenceofattention)
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稳定性降低。
四、记忆及记忆障碍
记忆(memory):
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
包括瞬时、近事和远事记忆。
记忆障碍表现有:
1.记忆增强(hypermnesia)
2.记忆减退(hypomnesia)
3.遗忘(amnesia)
4.错构(paramnesia)
5.虚构(confabulation)
五、智能和智能障碍
智能(intellegence):
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智能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和痴呆(dementia)。
六、定向力(orientation)
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对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因此,包括对周围环境的定向力(时间、地点、人物)和自我定向力。
七、自知力(insight)
指病人对自已精神疾病状态的认识能力。
八、情感及情感障碍
情感(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
情感反应与外界刺激或思维活动具有协调性、一致性。
包括反应性质的协调和反应强度的一致。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1.情感高涨(elation);
病态的喜悦,情感反应强度异常增高,反应协调,具感染力。
见于躁狂症。
2.欣快症(euphoria):
莫名其妙的高兴,因此给人以愚蠢的感觉。
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3.情感低落(depression):
负性情感的增强。
见于抑郁症。
4.焦虑(anxiety):
过份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它不良后果的心境。
(二)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1.情感脆弱(emotionalfragility):
情绪易波动,反应迅速。
2.情感淡漠(apathy):
情感活动减退表现,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3.易激惹(irritability):
极易因小事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4.病理性激情(pathologicalaffect):
突发、强烈、短暂的情感障碍。
(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1.情感倒错(parathymia):
患者的情感体验与外界刺激的性质不相符。
2.表情倒错(paramimia):
患者的表情与内心体验不相符。
九、意志行为及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及意志障碍
意志是指人们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自觉行动的心理过程。
1.意志增强(hyperbulia):
异常动机基础上的意志活动的坚强性增高。
2.意志减退(hypobulia):
意志活动减少。
3.意志缺乏(abulia):
意志活动缺乏。
(二)行为与行为障碍
行为是指有动机、有目的而进行的复杂随意运动。
1.精神运动性兴奋:
整个精神活动的异常增强。
可分为:
(1)协调性。
(2)不协调性。
2.精神运动性抑制:
(1)木僵(stupor):
典型表现蜡样屈曲(flexibilitascerea),空气枕头。
(2)缄默(mutism)
(3)违拗(negativism)
十、意识及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和既往经历以及它们的现实意义的确认。
精神病学上将意识分为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及自我意识障碍
自我意识:
指个体对自身当前主观状态的确认。
1.存在意识
对自己的存在能有一个现实的、确切无误的体会,而不是恍恍惚惚,虚而不实的。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
自己是空虚的,不属于自已的,没有生气的,不真实的或不存在了,一切都是虚无飘渺的。
感到精神和灵魂都已不存在于世界上了。
2.能动性意识
意识到自己的活动是受本人支配的、控制的。
自己在思考什么、喜欢什么、干什么,并能意识到这一切活动是由自己支配的。
—影响妄想(delusionofinfluence):
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被别人控制。
3.同一性意识
意识到在不同的时间内自己是单一的人。
—交替人格(alternatingpersonality):
同一病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体验,即两种不同的人格。
并可交替出现。
所谓的鬼魂附身,病人的言谈举止行为爱好,酷似死去的某一亲朋,可能就属于此。
4.统一性意识:
意识到同一段时间内,自已是单一的人。
—双重人格(dualpersonality):
同一时间内既是自己又是另外一人。
如:
左半身是自己,右半身是另一人。
言谈、声音、举止一会是自己的,一会又是另一人。
(二)环境意识及环境意识障碍
环境意识:
指个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环境现状的确认。
环境意识障碍分为意识清晰度障碍、意识范围障碍和意识内容障碍。
1.意识清晰度障碍(1)嗜睡(drowsiness)(2)昏睡(sopor)(3)浅昏迷(superficialcoma)(4)深昏迷(deepcoma):
2.意识范围障碍
(1)朦胧状态(twilightstate)
意识范围缩窄,伴有意识清晰度降低。
一般呈发作性,常突然产生,突然终止。
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发作后多陷入深睡眠。
多见于癫痫。
(2)漫游性自动症(ambulatoryautomatism)
包括梦游症和神游症。
3.意识内容障碍
谵妄状态(delirium):
意识清晰度轻度减退,有错觉、幻觉等,内容鲜明、生动、多为恐怖性质,表现恐惧表情,运动性兴奋,甚至攻击行为,言语增多且不连贯。
对于环境意识障碍的判断有时较困难,而“事后不能回忆”是回顾性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的重要线索。
40分钟:
导课:
5分钟
双语教学
5分钟
讨论:
精神卫生常见问题分类
10分钟
板书:
精神疾病的标准:
1.2.
强调任务的转变
预防涉及每个人
双语教学
10分钟
强调正常人的五大社会功能,缺一即为精神残疾。
双语教学
提问:
人的社会功能?
身残志不残,身不残精神残----社会功能损害-----疾病负担。
人格形式的时期和决定因素
10分钟
双语教学
休息1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双语教学
设问:
错觉和幻觉的区别?
例1:
帮助理解思维障碍
双语教学
从病例中归纳那些属于思维奔逸及特点
10分钟
例2:
思维联想障碍
双语教学
例3(信件):
思维破裂
例4:
病理性赘述
10分钟
例5
病例介绍简介,注意授课内容较多
例6
反应什么症状?
例7
从病例中理解妄想特点;怎样才叫妄想
正确理解妄想这一概念
10分钟
双语教学
例8
从病例归纳有几种注意障碍
神经衰弱的注意涣散
休息1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双语教学
10分钟
双语教学
举例:
偏执型精分症的自知力障碍
10分钟
双语教学
例:
癔症发作(分离型)
例:
夸大妄想支配下的意志活动增强(县长------领工资)
10分钟
例:
躁3的跳舞、打扫卫生;精分症的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意识的定义、内容
休息1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双语教学
10分钟
举例:
认知该症状特点,不展开
双语教学
10分钟
教案末页
小结
10分钟
1.精神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异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造成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甚至危害自身和/或社会安全。
根据患者的病因或/和症状特点,可对精神疾病分10大类。
2.各种类型的精神疾病表现的精神症状复杂多样,按精神活动层次可分为认知障碍(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和智能障碍等)、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精神障碍应从纵向、横向和当事人心理背景和社会环境等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精神症状后应观察其发生的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以及精神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
精神症状学(精神病理学)是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复习思考
题,作业
题
简述:
1.什么叫精神障碍?
2.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减少包含哪两项内容?
3.人的社会功能有哪5项?
名词解释:
1错觉2幻觉3思维奔逸4妄想
5自知力6情感淡漠7谵妄状态
实施情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