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9322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docx

毕业论文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毕业论文:

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

辅导站:

电大西区分校

专业:

金融学年级:

2000春

姓名:

周国雄学号:

136

指导老师:

沈徽贞

导师职称:

讲师/硕士导师单位:

市电大

2002年12月3日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新金融时代,国际银行业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银行

业并购事件层出不穷,数量之多、斥资之巨、规模之大。

形成了席卷全球的银行

并购浪潮,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国际银行业的“超级巨无霸”式的金融机构。

打破

了对银行业经营地域的限制和分业管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混合经营,

反映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逐步向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发展趋势。

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其整合和购并的动因和目标是多元化,

购并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给予支持.分析了我国商业

银行的现状。

提出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做法和建议:

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内部

整合;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之间的并购;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

行之间的并购;进行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并购;进行银行业对非银行金融机

构的并购。

-2—

Abstract

stThe21centuryisgrantedasaknowledge—economyandinnovation-financeera.

ThemostspectacularfeatureintheinternationalbankingindustryisM&Aoneafteranotheramongbankswithalargescaleandgreatquantity,henceresultinginthewavethatsweptthewholeworldandtheappearanceofsuperfinancialinstitutions。

Theseinstitutionshavenotbeenrestrictedbybankingoperationareaandseparatelymanagementsystem,butcanengageinthefieldofbanking,security,insuranceandtrust,etc,whichreflectsthetrendthatthebusinessofmodemcommercialbankshaveinternationalizedandsynthesizedandtechnicallyinnovated。

Thisarticledemonstratedthatcommercialbanksasamodernfinancialenterpriseenterpriseaimedatversatilitythroughmergerandacquisition.ThisprocessthatM&Awillbesuccessfulrequiresasuitableenvironment.Furthermore,italsogivesomesuggestionabouttheprogressforM&Aamongbanksinchina,whichisasfollowing;theintegrationinsidethe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themergingbetweenthe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themergingbetween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andjoint—stockbanks;mergingforeignbanksintoChinesebanksandmergingnon—bankfinancialinstitutionintobanks.

—3-

(一)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全能化

(二)商业银行业发展的规模化

(三)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国际化

(四)商业银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五)银行业并购的外部动因

(六)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整合和购并的动因

1、扩大规模,抢占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需要

2、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

3、实现协同效应的需要

(二)商业银行整合和购并的目标

1、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

2、获取高新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

3、实现高效率扩张,提升实力规模(三)商业银行整合和购并的基础

(一)银行购并的主要做法

1、合并

2、现金购买式并购

3、股权式并购

4、混合证券式并购

(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银行资产质量和自有资本率低

2、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单一,银行业效率低下

3、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缺乏竞争力(三)我国银行业整合和购并的建议

1、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内部整合

2、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之间的并购

3、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并购

4、进行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并购

5、进行银行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

—4—

正文

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方向——大整合、大购并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金融

市场动荡加剧,国际上金融衍生工具剧增,使各国银行业经营风险日益増大,竞争趋于白热

化。

尤其是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呈现出并购的发展趋势。

如:

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并

购案(1996年)、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并购案(1996年)以及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并购

案(1997年)都曾轰动一时。

1998年4月先后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达成合并协议,组成

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随后全美排名第五的美洲银行又与排名第三的国民银行合并,与

此同时,第一银行又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成为美国第五大银行。

1999年8月,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合并后,成为1999年全球资产排名第一的银行。

2000年9月大通集团与摩根财团合并。

2002年5月花旗银行同墨西哥国民银行合并。

据统计,80

年代全球的银行并购案只有1000件左右,总金额约500亿美元;而1995年,世界

金融业并购案多达4100件,涉及的金额达2500亿美元;1996年,金融业并购案

比1995年又增加100多件;1998年,全世界的公司并购价值达2.4万亿美元,

银行业在并购交易额中占第一位。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经济衰退,更加促使银行加大

并购的力度,以消化风险。

今年世界前25位的银行总资产占“theTop1000"的38.7%,比去年同一数据的32.8%有较大幅度增长,更远超过90年代30%这

一平均水平.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在排名前25家大银行中,有10家涉及并购,通过上

述案例,预示着世界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的全能化、国际化、规模化、新技术化。

(一)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全能化

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专业化向全能化(综合性)银行发展。

美国是从单一功能

银行走向全能式银行的典范.以往美国对商业银行的管制最为严厉,管制的方式包括对银行

利率进行限制的《Q条例》、限制银行跨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麦克法登法》,以及限制银行

经营范围的《格拉斯——斯蒂尔法》等。

金融管制的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的稳

定,但它却是以牺牲银行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代价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金融业的

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各国政府为了使本国的银行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7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放松了金融管制,纷纷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

美国1999年11月出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法案旨在取消商业银行、证券业和保险业混合经营的法律限制,并在事实上允

许商业银行进行全能经营.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将这一趋势推向高峰。

合并后成

立的花旗集团不仅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而且还从事投资银行、基金管理、保险等多项

-5-

业务,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成为类似欧洲全能银行性质的银行.2002年9月大通集

团与摩根财团合并。

总而言之,凡是客户需要的,商业银行一概经营,成为名副其实的“金

融超级市场"或“金融百货公司”。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与国外银行存在差距,由于中国经济处于转轨

时期,商业银行大量开办中间业务起步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方面中国商业

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发展慢、规模小、

收入少,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7%至8%之间,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品种少、范围窄、科技含量低,主要集中在结算、代收代付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

财务顾问、金融衍生业务等高科技、高收益、功能全的中间业务很少。

在对银行的优质客户

和优质资产的综合化服务水平上与外资银行有差距.

(二)商业银行业发展的规模化

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规模经济的依赖。

面对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达

国家的商业银行普遍认识到,银行的规模对其竞争的成败至关重要.

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巨型合并案不断,超级银行不断产生,大大改变了世界银

行业的整体格局。

发达国家中,少数大银行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例如:

美国两大金融公司在花旗银行和旅行者公司合并组成花旗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资产总额

达7000亿美元.银行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在世界信用卡市场上名列前茅。

再如日本的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后,使其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达到优势互补,其

国际业务的收益占所有日本银行的国际业务收益的30%。

出现了一批超级商业银行,使银行业正向世界范围内集中和垄断,出现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

银行是一种规模效益很强的经济组织.银行规模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安全度越

高,在国际化的拓展中更能占据竞争优势。

美国银行业正是抓住了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机遇,

加快金融并购,以便在日趋激烈的全球金融业版图扩张竞争中抢先一步,占据有利地位,长

久地保持主导地位,扩大美国金融业在全球的影响。

而欧洲银行业将在欧元启动的推动下,

加快了改革重组,不断扩大银行业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欧美的超级银行将越来越多,银行

实力将会更加强大。

所以,以银行并购为主线的新一轮金融竞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呈现

白热化,全球金融时代的新版图将重新绘定,银行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虽然在世界1000家大

银行排名中榜上有名,但就国外业务而言,其规模较小。

同时,我国新建的商业银行规模小、

实力有限,既无法与四大国内银行平等竞争,更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

又与当今世界银行业

发展趋于超级化、集团化的趋势不相适应,而且如果商业银行之间不能公平竞争,新设商业

银行越多,商业银行的体系效率就越低。

难以适应21世纪世界银行业的激烈竞争。

因此,必须加快我国银行业的结构整合,组建大银行;而大银行来自宽松的金融环境,来自竞争,

来自银行业的兼并与合并。

(三)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国际化

—6-

随着生产与销售国际化的迅速发展,无论是生产者,销售者还是消费者都希望获得全球

化的服务,这在客观上促使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70年代以

来这一发展趋势迅速加强。

跨国银行开始大量增设海外分支机构,预计这种趋势在今后一段

时期中还将继续。

国际大银行海外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

根据《银行家》杂志的资料,19

98-1999年度排名前十位的全球大银行中,其海外资产所占的比重无一不比上年有明

显提高。

列居前三位的美国运道银行、英国渣打银行和瑞士银行的海外资产所占的比重分别

高达85。

5%、76.6%、76.5%.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刚

处于起步阶段,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及参与国际竞争

的高素质金融人才还普遍缺乏。

从总体看,除中国银行外,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分

支机构数量较少,尚未形成跨国经营规模.

(四)商业银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化

在最近10多年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金融业成为技术应用最多、效率

最高、速度最快、技术最密集、最先实现了信息化的行业。

传统业务(资金调拨、办公与会

计等)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同时也使银行能够提供范围更广泛的服务.计算机通讯技术的

进步和在金融体系中广泛应用,使银行业务全面进入电子化时代,由最初用于银行内部发展

到票据交换和证券交易,再到国际金融交易及信息传递,以及家庭银行服务业。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

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营方向由传统的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以前,支票的支付与结算完

全由银行垄断;现在情况改变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银行与其他机构组成了支付结算服务协

会。

此后,结算变得更加自动化。

各种银行卡(信用卡、记账卡、支票保证卡、智能卡)的

使用越来越普遍,技术性能大为提高.ATM机、POS机广泛应用,家庭和办公室银行业的生产和发展,使得通过个人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与银行计算机联网,客户可以直接在家或办公

室接受银行服务.技术创新也导致了大量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大额可转让存单、自动转账

服务、等,都很典型。

欧洲的网上银行目前所拥有的客户数已达320万之多.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电子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柜台业务、清算业务、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都在实行电子化。

但是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多以信息咨询为主,缺少相应的支付手段,

而且各银行的分支机构多是各自为战,缺小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和技术平台支持,特别在跨

区域信息处理和资金支付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五)银行业并购的外部动因

金融自由化浪潮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美国《金

融服务现代化法》给国际银行业带来的竞争压力。

我国金融服务的开放度已很高.

(六)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过近20年的改革,银行体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开放竞争的

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基本格局,并呈现出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新型股份制商业银

—7-

行为新的生长点、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并存的局面。

1、银行体系

截止到2002年6月底,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农村商业银行,761家城市

信用社和37261家农村信用社。

外资银行在华共有营业机构185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3家。

外资银行总资产近400亿美元,其中外汇贷款余额近140亿美元,人民币贷款余额380多亿元。

到2002年6月底,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9。

3万亿元人民币,银行机构总体经营状况良

好,利润水平逐年提高。

2、银行体制多元机构

首先,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适应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发展需要的经济

结构。

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国

有独资形式,其它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采用股份制形式,其入股资金既有财政资金,

也有企业法人资金。

我国众多的城乡信用社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有大量的居民个人投资和

股份。

1996年成立的中国民生银行,主要是由私营企业法人入股投资。

已经在沪深交易所

上市的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居民个人可以通过股票买

卖成为其股东。

其次,各类银行机构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变化。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

曾一度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为了加强银行体系的竞争,我国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建立了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较小,仍无法与国

有商业银行抗衡,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已有所下降,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已

经打破。

2002年6月底,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0.47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62%;贷款余额7.39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58%.从2002

年上半年的存贷款增量来看,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别占56%和49%。

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竞争在加剧。

3、中外银行格局形成

在一系列稳健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引导下,至2002年6月底,我国境内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已达185家,其中外资银行分行153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达400亿美元,外资银行发放的外汇贷款占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全部外汇贷款的20%;中外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33家,

在上海和广州,以保费收入计,外资保险的市场份额已升至17%和8%.这显示出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已批准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等6家外资银行办理全面外汇业务,批准

比利时联合银行上海分行等4家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使上海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

增至27家。

外资银行充分发挥熟悉国际市场、业务创新能力强的优势,重点拓展中间业务,

并针对高收入群推出个人金融业务.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的部分优质客户(主

-8—

要是三资企业)已开始向外资银行转移。

3月未,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

存款余额分别比年初下降0。

1亿元和1.1亿元,同比分别多降2.9亿元和1。

2亿元;外汇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下降0.1亿美元和1.1亿美元。

而同期外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较年初

增加23。

9亿元,同比多增20。

5亿元;本外币贷款比年初增加23.9亿元,同比多增20.5亿元.随着外资银行逐步享受国民待遇,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4、外资参股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外资参股我国金融业的热潮正拉开序幕。

种种迹象显示,有关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正在酝酿之中。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

相龙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系列报告会上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将引发更加激烈的市场

竞争与更深层次的市场变化,为应对挑战,中国金融业将认真遵守对外开放的承诺,进一步

推进和深化改革.

在这一轮金融业开放的热潮中,银行业首当其冲。

事实上,外资参股国内商业银行早已

暗流涌动。

在我国刚刚正式加入WTO的2001年底,国际金融公司(IFC)即与南京市商业银行签定投资协议,以2700万美元代价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同期,汇丰银行拟参股上海银行、花旗银行拟参股交通银行,IFC增资上海银行等事项均体现出中外资银行对

合作的明显意向。

但是,我国的银行改革还不能完全按照商业原则来经营,市场化的改革进展缓慢。

如:

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层次低;金融机构跨区域性的兼并收购进程慢;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没有

发挥好;多元化、集团化的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在风险规避上有一定困难。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其整合和购并的动因和目标是多元化,购并这一过程的顺

利进行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给予支持。

(一)商业银行整合和购并的动因

1、扩大规模,抢占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需要。

并购可以使银行自身的经营规模迅

速扩张,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经营信用的企业,其强大的规模和竞争实力是客户信任

的基础,也是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竞争优势,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条件之一.

2、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

随着全球银行业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银行信息技术的

投资成本越来越高,不少银行在开发新系统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通过并购可增强集团系统开

发能力,获得单位成本下降的好处,实现规模经济.

3、实现协同效应的需要。

并购活动使银行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获取1+1>2的经营协同效应。

近年来,由于银行传统主营业务利润下降,迫使银行通过并购积极开拓服务区

域和品种,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整合和购并的目标

1、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

国外商业银行整合和购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除了的大银行之间的合并、收购和兼并,从

—9-

而形成巨大而有效率的金融机构外,商业银行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和拓展业务领域,增加利润

来源,也向证券、保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机构展开购并。

各国政府为了使本国的金融业在

21世纪具有竞争力,也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放松了金融管制,并默认和鼓励跨业

合并。

例如,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公司的合并,其意义不仅是资产规模上出现了“航空母

舰”,而是向世人揭示了美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壁垒正在消除。

目前,商业银行对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购并主要采取商业银行直接经营、设立子公司、设立控股公司、下设各金

融子公司或相关金融机构间互相投资等形式。

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购并,将导致21世纪金融业经营的综合化时代。

商业银行拓展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不仅扩大了银行经营的市场界限,而且使经营风险

得到分散,商业银行在整体上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利润收入。

我国银行购并实行经营业务多元化,并可推进银行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加业务品

种,促进业务创新,使之达到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相接近的水平。

2、获取高新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世界银行业高科技发展中,银行购并成为增强银行技术、投资实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

波特兰美国银行公司与西部第一银行公司合并后,即在美国西北部建立了最大规模的自动取

款机(ATM)联网,有效地分摊了成本;国际荷兰集团收购巴林银行的原因也在于巴林银行

具有技术和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优势。

我国银行业在金融电子化建设方面虽有显著进步,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原因之一是资

金的投入有限,而且国有银行的亏损面正在扩大,使银行现代化改造的能力相对不足,这使

我国银行业在服务质量和速度上都逊于外资银行,因此会造成大量客户的流失.所以,我国

银行业应通过银行之间的合并来提高向高科技投资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考虑对电子化程度交

稿的外资银行及新兴的股份制银行进行收购兼并,以获取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另外,可加快

银行国际业务开拓,为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的更新创造条件。

3、实现高效率扩张,提升实力规模

商业银行的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我积累、内部投资而扩大规模;二是通过购并

而获得行业内原有的生产能力。

从各国银行业的发展史来看,银行业持续地推行规模化、集

约化经营.在当今金融风险日益加大的情况下,银行合并的步伐更是越来越快。

因此,近年

来银行购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银行合并成为超级银行。

从2001年7月《银行家》杂志1000家大银行排名看,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资本金还是盈利来看,与十年前相比,银行的规模都

有了较大扩张。

前1000家银行的资产总额2000年达到了37。

07万亿美元,而1990年是23。

1万亿美元,增加了60%,一级资本人9895亿美元增加到17710亿美元,增加了78%,税前盈余从1396亿美元增加到3170亿美元,增加了127%。

而重组和购并是银行规模扩张的重

要原因.其中前25家银行资产占1000家大银行资产总额的38.7%。

前25家银行一级资本总计5864亿美元,占1000家大银行资本总额的33.1%。

在前1000家排名中,并购已经成为一个改变排名的重要因素,2000年最新排名前10位的银行几乎都是通过并购形成的。

—10-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压力。

在国内,国有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