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9155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docx

北京的春天导学案

《北京的春天》的主要内容: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腊八节,过小年,除夕、初一、初六、元宵节、残灯末庙等时间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这篇散文以时间为顺序,从腊八到二十三,从除夕到元旦再到新年的高潮元宵节,写出了古老北京的民风民俗。

像吃腊八粥,买年画,做新衣,逛庙会,看花灯,看烟火,这正像老舍先生说的:

“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以前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而现在过年,是为了酬劳一年的辛苦,提倡大家应当快乐的过年。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更加进步。

在保留古老传统的同时,应当注入全新的理念,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

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

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写作的特点:

①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

老舍说:

“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

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

”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

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

可以这样说,老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②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

“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

”“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

”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

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

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

曹禺说得好:

“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③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

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

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

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作者在本文中运用大量儿化音,反映了老北京人民的语言特色。

把老北京百姓的生活刻画得生动、鲜活。

老舍的语言风格带有强烈的北京韵味、通俗易懂、朴素自然,十分贴近百姓生活。

课文简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词句解析(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

“守岁”有两重意义:

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

“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

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残灯:

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

庙会的最后一天。

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

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

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俗称“过年”。

腊月:

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

腊八即腊月初八。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

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

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

农历中的节日。

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

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

熟练。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

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

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

截然:

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

万象:

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更:

变更。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醋:

(cù)(部首:

酉)吃醋、陈醋、米醋、“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

饺:

饺子、水饺、蒸饺

拌:

 [bàn]1.搅和:

搅~。

~和(huò)。

~面。

~菜。

~草料。

2.口角:

~嘴。

[pàn]1.古同“拚”,舍弃。

2.古同“判”,分开。

擦:

(cā)磨擦、擦澡、擦洗、

宵:

夜宵、通宵达旦

摊:

 

摊位、地摊儿、水果摊

旦:

(dàn)~暮、~夕、通宵达~、枕戈待~、

燃:

点燃、燃烧、自燃

戚:

(qī)亲戚、哀~、休~相关、

轿:

花轿、轿车、轿夫

骆驼:

(luò tuó )~峰、~绒、

骆驼:

哺乳动物,身体高大,背上有肉峰,毛褐色,能驮重物在沙漠中远行。

浒:

[hǔ]:

水边。

水浒传

[xǔ]:

用于地名,如浒浦、浒墅关(均在江苏)。

旬:

( xún)1.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

上~。

兼~(二十天)。

2.十岁为一旬:

八~老母。

年过七~。

熬:

 [áo]1.~粥。

2.~盐。

~药。

3.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夜。

~苦日子。

4.姓。

[āo]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

~白菜。

~豆腐。

蒜:

( suàn)大蒜、蒜苗

翡翠:

[fěicuì]

榛:

 (zhēn)榛子: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坚果球形。

果仁可以吃,也可榨油。

栗:

( lì )栗子、板栗。

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发抖;哆嗦:

战~。

不寒而~。

筝:

 (zhēng )古筝、风筝

鞭:

(biān )(部首:

革)鞭子、扬~、快马加~、~马、教~、竹~

麦:

(mài )(部首:

麦)麦子、麦芽、荞麦

寺:

(sì )(部首:

寸)寺庙、寺院

逛:

(guàng )闲~、~街

腊:

月字旁一般都和肉有关,它所构成的字多与人体器官有关,指的是肉体。

 [là]1.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鱼、肉、鸡、鸭等):

~肉。

~鱼。

~味。

3.姓。

[xī]干肉。

眨:

眼睛乏了要眨一眨。

贩:

商贩、贩卖、小贩

贝,古代用贝壳代替货币,故贝字旁多与金钱买卖有关。

更:

[gēng]:

1.改变;改换:

~改。

~换。

2.经历:

少(shào)不~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

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三~半夜。

[gèng]1.副词。

2.更加;越发:

~好地为人民服务。

3.再:

~上一层楼。

正: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

~南。

~前方。

前后对~。

这幅画挂得不~。

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

~房。

~院儿。

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

~午。

4.正面(跟“反”相对):

这张纸~反都很光洁。

5.正直:

~派。

公~。

方~。

心术不~。

6.正当:

~路。

~理。

钱的来路不~。

7.(色、味)纯正:

~红。

~黄。

颜色不~。

味道不~。

8.合乎法度;端正:

~楷。

~体。

9.基本的;主要的:

~文。

~编。

~本。

~副主任。

10.姓。

[zhēng]正月:

新~。

差:

[chā]1.~别。

~异。

2.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6-4=2中,2是差。

也叫差数。

3.稍微;较;尚:

~可。

天气~暖。

[chà]1.不相同;不相合:

~得远。

2.错误:

说~了。

3.缺少;欠:

~点儿。

还~一个人。

4.不好;不够标准:

质量~。

[chāi]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

兼~。

出~。

2.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

听~。

解(jiè)~。

[chài]同“瘥”。

[cī]〖参差〗(cēncī)。

间:

[jiān]1.方位词。

中间:

彼此~。

同志之~。

两国之~。

2.方位词。

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田~。

人~。

晚~。

一刹那~。

3.一间屋子;房间:

里~。

车~。

衣帽~。

4.房屋的最小单位:

一~卧室。

三~门面。

5.姓。

“閒”

[jiàn]1.空隙:

乘~。

2.嫌隙;隔阂:

亲密无~。

3.隔开;不连接:

~隔。

黑白相~。

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

反~。

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

~萝卜苗。

“閒”

万象更新:

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灯火通宵:

是指整个晚上都开着灯,形容很热闹。

日夜不绝:

白天黑夜不间断。

截然不同:

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万不得已:

意思是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张灯结彩:

意思是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有声有光:

联系上下文可以得出声形容的是鞭炮声,至于光 就是花灯的亮光了。

各形各色:

指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形容不同的种类,是形容(种类繁多)。

初旬、蒜瓣、色味双美、杂拌儿、截然、寺院、逛庙会、

中旬(xúnxun)熬药(áoāo)掺和(huohuò)寺院(shìsì)

1.万象更新A.更加。

()B.变更。

()C.又、再。

()

2.日夜不绝A.穷尽。

()B.走不通的。

()C.断绝。

()

同学们,大家对春节有哪些印象?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文章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第一部分(1--6):

腊月初旬开始到除夕之前,人们为过年做准备。

第二部分(7):

介绍除夕这天的热闹景象。

第三部分(8--10):

介绍初一至十五之间人们过年的一些活动。

第四部分(11--12):

介绍元宵节人们观灯、放鞭炮、吃元宵的习俗。

第五部分(13):

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在这一段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腊八【1,2自然段】,

腊九到腊月二十二【3,4自然段】,

腊月二十三【5自然段】,

过了二十三【6自然段】,

除夕【7自然段】,

正月初一【8,9自然段】,

正月初六【10自然段】,

正月十五【11,12自然段】,

正月十九【13自然段】。

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十五写的详细。

关于春节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

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

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

阅读第一、第二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春节中哪个重要的日子?

用笔画出有哪些风俗。

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阅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春节中哪段的日子,都有哪些风俗?

腊月初九―腊月二十二: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第三件大事才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大人们也紧张,准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

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孩子们喜欢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第三件大事才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阅读第五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春节中哪个重要日子,都有哪些风俗?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想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麦芽糖和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阅读第六、七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春节中哪个重要日子,都有哪些风俗?

腊月三十:

※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吃的备足,至少足够吃一个星期的;

※做年夜菜、穿新衣、贴对联、年画;

※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万不得已”“必定”读出北京人重视除夕夜的“吃团圆饭“,我们也从这满满的一桌除夕饭,满满的一桌至亲人,也读出了浓浓的亲情。

除夕:

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

“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阅读第八、九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春节中哪个重要日子,都有哪些风俗?

正月初一: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寺院举办庙会;

※小孩子们逛庙会。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截然不同“两种事物毫无相同之处。

在这里指除夕夜的“闹”和正月初一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见作者的语言精练、准确。

(1)与除夕“截然不同”:

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

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阅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春节中哪个重要日子,都有哪些风俗?

正月十五:

※处处张灯结彩。

铺面和家中都要挂灯;

※吃元宵;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四个“有的”排比句,描写灯的数量多,灯的种类多,样写突出了“元宵节是春节又一个高潮”。

元宵:

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

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

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作者在介绍将近一个月的春节时,安排文章材料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而是有详有略。

作者详细介绍了哪几天的习俗?

简要介绍了哪几天的习俗?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者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年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种怪兽叫“夕”,它在每年的年关都要出来伤人,连保护老百姓的灶王爷也拿它没办法,于是灶王爷上天请来了一位叫做“年”的神童,神童法力高强,用红绸和放在火中烧得劈啪作响的竹竿消灭了夕兽,这一天正好是腊月的最后一天,老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年在这一天除掉了夕,就把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过年,百姓希望家家都有年手中的红绸和鞭炮,于是红绸和放在火中烧的竹竿逐渐演变成了家家户户过年时都有的红对联、红鞭炮,这个关于年的传说可谓条理清晰、有来历的。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详写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孩子: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

预备过年的物品

略写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详写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略写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

吃团圆饭,守岁

详写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详写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略写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详写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略写

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截然不同表现为:

除夕热闹,正月初一全城休息,相对而言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