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9080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docx

云南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成因及对策研究

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周媛赵原

(云南省招标采购局,云南昆明650000)

作者简介:

周媛,女,云南省招标采购局,经济师,主要从事招投标行业管理及经济研究;

赵原,女,云南省招标采购局,经济师,主要从事招投标行业管理及经济研究。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关税壁垒逐渐减少,绿色壁垒则对世界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

作为茶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茶叶作为云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产品,首当其冲的受到了绿色壁垒的阻截。

因此,研究云南省茶叶如何突破壁垒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

云南茶叶;出口;绿色壁垒;对策

一、概述绿色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本来意义上说,它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化,包括绿色关税、环境配额、环境许可证、绿色补贴、绿色标签、绿色包装等,具有虚假性、广泛性、隐蔽性等特点。

二、绿色壁垒对云南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一)对出口量的影响

2007年上半年云南省茶叶出口3438吨,出口额1807万美元。

2008年上半年云南省茶叶出口2811吨,出口额1202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22.3%和50.3%。

2009年云南省茶叶工农业总产值达85亿美元,增长22.44%。

2009年云南省茶叶面积达532万亩,比上年增长3.98%,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18.08万吨,增长5.42%,仅次于福建居全国第二;无性系茶园达191.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6.58%。

据海关统计,2009年全省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分增长24.9%和18%。

(二)对品牌声誉的影响

云南是中国第三大产茶大省。

我省茶叶出口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茶叶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近年来,随着“绿色壁垒”的实施,发达国家对茶叶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茶叶中化学物质限量标准的大幅度提高,使我省茶叶难以符合要求,造成被禁止出口、退货和索赔事件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我省茶叶的国际形象,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三)对茶农收益的影响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天然基因库,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发展茶叶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得天独厚。

茶叶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继“云烟”、“云花”之后的又一传统支柱产业,广泛的调动了边疆茶农的种茶热情,成为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但是近年来日本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提高的茶叶检测标准,给我国逐步发展的自主经营茶叶出口设置多重技术壁垒。

云南茶叶出口量大幅度的下降,使茶农收益减少,而茶农种茶的热情也大不如从前。

三、云南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1、农药残留含量超标

我国是茶叶中农残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而在这一点上,云南表现得更为突出。

造成这种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云南产茶区多数是老区和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传统经营意识决定了对现代食品安全卫生意识的淡薄;第二是茶农缺乏绿色意识,极少的茶农知道国外的绿色壁垒,所以基本不会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农药残留,同样对茶叶螨虫的防治,低残留农药比高残留农药价格高了10倍,而出口的茶叶基本都是低档货,在国外市场根本卖不出好价钱,所以茶农不愿花更多的钱购买低残留农药。

2、品牌意识薄弱

没有真正的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使云南茶叶缺乏市场竞争力。

云南共有茶叶初制场所3000余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近50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98%右,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凤庆滇红集团和下关沱茶集团。

在云南,缺乏茶叶“龙头”企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茶叶品牌和品种数量远远大于茶叶生产企业,每个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1-2个品牌,甚至更多。

这些企业大多数是低档次,小规模运作,企业的发展缓慢。

缺乏知名品牌在云南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云南茶企业只好把茶叶当作原料卖给外省茶商,变成了省外品牌的坚强基础,占领国际国内的茶叶市场。

3、市场销售体系不完善

4、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

云南省茶叶产地大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这就带来了种植水平粗放,加之良种化程度低,茶园基础差,且零星分散,茶农投入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所以造成云南茶叶平均单产只有39公斤,只达到全国平均茶叶每亩单产的70%,只占世界平均单产的54%。

平均亩产值只有406元,低于其他省区300元左右,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茶叶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最低的地区之一。

5、茶叶检测标准体系落后

目前中国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落后。

截至目前,我国制定的涉及茶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接近500项,但缺乏专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国内标准化体系不健全,部分茶叶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存在冲突,而且茶叶标准更新速度滞后,标准技术指标落后于生产发展。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茶产业防范国外绿色壁垒、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减弱,以致于当前茶叶出口屡屡“碰壁”。

(二)外部因素

1、外国对云南茶叶设置了过于苛刻的绿色壁垒

外国对云南茶叶设置绿色壁垒最突出的是欧盟和日本。

(1)欧盟标准

欧盟2003年茶叶中农药MRL新标准在2002年12月16日颁布。

这次颁布的茶叶中农药MRL标准共193项,比2001年7月25日颁布的标准又增加了59项。

第一,新标准中,有6种农药和增效剂是新颁布的,包括过去标准中未见制订的阿维霉素,2003年标准中制订了阿维霉素标准≤0.02mg/kg,这是十分严格的标准:

六六六中将丙体六六六单独列出,并订为0.05mg/kg;阿波罗是一种杀螨剂,新标准中也订为0.05mg/kg的严格标准;S-421是一种农药增效剂,在2003年新标准中正式列入(0.01mg/kg)。

新标准中还增加了二溴磷(0.01mg/kg)和三氯杀螨砜(0.01mg/kg)。

第二,新标准中有两种农药的MRL值明显严格。

一是乐果由0.2mg/kg变为0.05mg/kg,另一个是氯菊酯由2mg/kg变为0.1mg/kg。

从2006年1月起,欧盟开始实行更加严格的食品及饲料安全新规定,对茶叶农药残留的标准可以用苛刻二字来形容。

新规定中,茶叶农药残留的检验项目从原先的193项增加到210项,210项以外的农药残留项目采用0.01毫克/千克的默认标准;茶叶中硫丹的限量从原来的30毫克/千克调整为0.01毫克/千克,一下子比原来提高3000倍。

欧盟新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EC149/2008)已于2008年7月29日起正式执行,在有关茶叶的农残最高限量标准(MRL)方面,新标准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有关茶叶的农药MRL标准出现9个变化,二溴乙烷、二嗪磷、滴丁酸、氟胺氰菊酯和敌敌畏等5种农药MRL标准加严,虫螨腈、除虫脲、噻嗪酮和苄螨醚等4种农药MRL标准放宽;二是新标准新增170种与茶叶生产关系密切的农药MRL标准,大多是新农药,如印楝素、鱼藤酮和除虫菊素等。

(2)日本标准

2003年日本颁布的茶叶中农药MRL标准在2003年3月颁布,包括有121种农药。

它所制订的标准是按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ADI值,在风险性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

以菊酯类农药为例,在13种菊酯类农药的MRL标准中,有11种在10-25mg/kg,只有生物苄呋菊酯为0.1mg/kg,氰戊菊酯为1.0mg/kg.在17种有机磷农药中,有10种MRL标准大于0.3mg/kg,另外7种在0.1-0.2mg/kg。

可见日本的MRL标准是比较宽松的,一方面因为日本国内茶叶中农残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也是符合联合国的CAC会议精神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新的《食品卫生法》,该法案规定凡是在标准中没有包括的农药,如果在食品中有检出,就作为不符合食品卫生法处置。

2006年5月日本宣布根据日本新的食品卫生法,将对茶叶农残实行新的限制标准。

即对茶叶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允许限量为0.01ppm,超过限量值将被视为违法。

2008年5月29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还调整了农残检测方法,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

检验检疫专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数据相差至少十倍。

该制度的实施,严重影响我国的茶叶出口,在实施后的6-8月,我国茶叶对日出口6635吨,降幅高达43.6%,在日本市场遭遇重挫。

2009年5月起,日本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明显变化,将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限量为0.01ppm。

2、外国优质茶叶的竞争

云南茶叶品牌难敌外国竞争者。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云南茶叶品牌都很难和外国竞争者媲美。

问题始于茶园。

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都有茶叶种植区,有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茶园。

把小茶园连成大片茶园的计划受到中国土地法规的制约,因为土地法规只赋予农民耕种权,不能出售土地。

还有就是在我国茶叶出口中,品牌缺失的问题也很突出。

云南茶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加工茶叶的茶厂至少有3000家左右,可叫得响的品牌、说得上名字的却是凤毛麟角。

而与中国茶业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茶业。

英国原本不生产一片茶叶,目前英国立顿茶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每年的贸易额能达到30亿美元。

四、云南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茶叶的质量,关键还是在茶农身上。

近年来日本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不断提高的茶叶检测标准,给我国逐步发展的自主经营茶叶出口设置多重技术壁垒。

为此,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布我国第一个针对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制定的国家规范《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规范是针对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对出口茶叶种植、采摘、加工、检验、监测、追溯、产品召回等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该规范的实施是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工作的重大进步,但由于茶园的主要作业者是茶农,他们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要真正实现源头上的控制,即真正有效地实行该规范的规定,还需要茶叶出口企业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茶农给予引导和支持,以尽快实现有效的源头管理。

(二)加强品牌建设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茶叶市场,首先必须重视品牌形象的树立,当前尤其重要的是创立绿色名牌。

名牌是高质量的象征,是企业及产品良好形象和信誉的象征。

而名牌的创立是以优质作为保证的。

因此,企业应整体强化质量意识,不仅重视内在质量——追求高品位价值、营养价值和保健药效价值,而且重视外在质量——追求高标准的包装、服务等质量,尤其重视安全卫生质量。

茶产业整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权为纽带,壮大云茶品牌为核心,强化规模化生产,强化专业化经营,强化产业化发展。

组建外向型大型茶叶销售集团和生产销售一体化茶叶集团。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科技创新为支撑,打造名优品牌。

挖掘、弘扬茶文化,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加大投入,综合开发,深度加工,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经营者持大股,创新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茶叶行业协会职能,搞好协调、服务,推进云南茶叶品牌的发展。

(三)政府大力支持

1、加强科技措施,有效增强云南茶叶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茶叶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依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抓好科技培训、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加强对茶农的培训,培养一批名优茶种植加工能手,提高茶叶种植水平。

各茶叶生产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茶叶主产乡(镇)要配备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企业、茶农协会等茶叶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省、市、县、乡、村配套的,服务形式多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鼓励有条件、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家兴建现代化茶园和名优茶加工厂,研制开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茶叶新产品。

其次,应该加强茶叶科研工作。

农业、科技部门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联合组织力量,抓好茶叶长远发展和效益提高重大项目的科研工作,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抓好专用茶新品种选育、有机茶生产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贮藏保质技术、安全性评价技术、茶叶新用途以及加工工艺革新和新机械研发等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

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省级茶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提高茶叶科技水平。

最后,应该搞好茶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各茶叶产区要积极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培养多层次茶叶专业技术人员。

茶叶主产区、茶叶企业要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关系,吸引茶叶专业学生投身茶叶种植、加工、营销的社会实践。

积极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员(师)的培训认证,并争取开展茶馆经理人的培训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为云南茶叶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发挥中介作用 优化出口环境

充分利用茶叶商会、茶叶协会等行业组织,发挥其调研、协调、协商、服务等作用。

通过发展这类中介组织,可以反映和收集企业的要求和问题,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协调行业内企业之间关系,并以民间组织角色与国际茶叶行业组织和主要茶叶进口商联系和交流,积极研究、了解、追踪国内外市场情况的变化,探讨和寻求双边合作方式,开展有关贸易问题的对策研究,预防茶叶进口国和地区对云南茶叶出口采取歧视性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行业会员提供优良服务,为扩大云南茶叶出口创造公正有利的外部环境。

此外,各级政府应积极拓展新兴市场,稳固传统市场,引导云南企业参加国际茶叶博览会、展览会和大型茶事等活动,帮助企业推荐中国特色的高档、精品茶,努力开拓和发掘市场潜在需求。

云南茶叶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多数实力不强,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面对全球化竞争趋势,应走联合经营之路,通过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促进企业管理和产品创新。

应鼓励外资和有实力中资企业开发茶园,建立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生产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茶产品,培育企业自有出口品牌,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依靠品牌优势,改变云南出口茶产品充当国外品牌原料的现状。

3、加大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从2005年开始,在原有资金渠道和扶持力度不变的前提下,省政府每年增加安排不少于l00万元的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普洱茶、滇红茶及下关沱茶等知名优势品牌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原料基地建设等。

强化资源整合,提高资金使用的集中度,农、林、水、技改、以工代赈、科技等方面资金的安排,都要对茶叶产业进行倾斜,加大扶持力度。

引导和鼓励各商业银行对重点产茶区、茶叶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

各茶叶主产州(市)、县(市、区)也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

要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政策导向和政府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茶叶产业。

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茶农和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增加茶叶产业投入。

(四)注重环保

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出产有机茶、富锌富硒茶、精品茶奠定重要的环境基础,可以使云南省成为高品质茶叶的重要产地。

由此可见环境保护对云南茶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应该注重环保,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为云南茶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结论

从国际需求来看,云南省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但近几年来,云南茶叶遭遇了很严重的绿色壁垒,导致其出口量严重下滑,而茶农的收益也随之减少。

而欧美发达国家对茶叶中化学物质限量标准的提高,使我省茶叶难以符合要求,造成被禁止出口、退货和索赔事件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云南茶叶的国际形象。

云南茶叶之所以遭遇绿色壁垒,主要有自身的和外部两种因素。

从自身来说,农药残留含量超标;品牌意识薄弱;市场销售体系不完整;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茶叶检测标准体系落后等都是构成云南茶叶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而外国对云南茶叶设置了严苛的绿色壁垒和外国优质茶叶的竞争则构成了外部因素。

针对这一现状,主要还是得从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政府大力支持;注重环保等方面来解决云南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永图.入世与农产品市场开放[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2002(4)

[2]张海东.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3)

[3]李强.我国茶叶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适应性分析[J].茶叶,2006(04)

[4]王俊.我国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3(12)

[5]赵嘉晓、王妍娟.我国茶产品跨越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2005(S3)

[6]周路.茶叶出口中的绿色壁垒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24)

[7]李晓丹.云南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J].学术探索,2003(11)

[8]李今中.跨越绿色壁垒促进茶叶出口贸易[J].植物检疫,2005(05)

[9]葛天安、童颖国.浅析茶叶产业应对国外农残新标准的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5(01)

[10]刘伟英、向香云、罗海辉.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对策[J].茶叶通讯,2006(01)

[11]谢云山《试论云南茶叶现状与出路——以普洱茶为例》[J].生态经济,2005(01)

[12]张星海、王岳飞、杨贤强.绿色壁垒与我国茶叶贸易[J].茶叶,2005(02)

 

Yunnanteaexportsfacebarriertothecausesofand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Withtheworldeconomicglobalization,acceleratingtradeliberalization,andreducedtariffbarriergradually,thusthegreenbarriershasasignificantimpactinworldtrade.Asacountryofteaproductionandteaexport,thegreenbarrierhavecertainvegulatoryeffectinChina'steaexporttrade.TeainYunnanProvincehasacomparativeadvantageasatraditionalagriculturalproducts,bearedthebruntofthegreenbarrier.Forthisreason,thestudyhowtobreakthebarriersofYunnanteahasbecomeanurgenttask.

Keywords:

Yunnanteaexports;greenbarriers;causes;countermeasur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