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8796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法制史 教案提要本.docx

中国法制史教案提要本

教学进度表

课程总学时数本学期总学时数本学期上课周数平均周学时

讲课课堂讨论实习机动

本课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国法制史又是一门交叉学科。

中国法制史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法学与历史学的相互结合。

课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对法学的基本知识有较好的领会,而且还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比较熟悉,这一点是这门课程与其它几门基础法学课程不同的地方。

所以学生在对章、节学习前,应对学习内容的历史背景要充分理解,根据历史环境,对传统法律制度的演化、发展进行分析,从而完全掌握课程要求。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以研究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为主要内容。

学生学习时应以课程的重点部分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对制度设置的原因、过程、内容、特点、影响为主要学习点,对次要部分只要掌握其主要特点即可,不要作过多的纠缠。

同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刑事、行政法律、法规设置较多,而民事法律与西方法律发展相比较而言,则未成体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对每章的内容也应以刑事制度为学习重点,对部分章节的行政制度也应以重点学习;而对民事、经济部分只要了解即可,个别重要的法律制度以学习点的方式予以掌握。

周次

章节内容

讲授课时

讨论课时

4

导论

2

4

一、夏商法律制度

2

5

二、西周法律制度

6

6

西周法律制度

6

西周法律制度

7

三、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3

1

8

春秋战国法律制度总结前三章讨论课

8

四、秦代法律制度

4

9

秦代法律制度

10

五、汉代法律制度

4

10

汉代法律制度

11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3

1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复习前六章讨论课

12

七、隋唐代法律制度

5

13

隋唐代法律制度

14

隋唐代法律制度

14

八、宋辽金元法律制度

2

15

九、明代法律制度

2

16

十、清代法律制度

2

16

十一、清末法律制度

1

1

17

十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十三、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法律制度

1

1

18

十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2

18

十五、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

1

1

19

20

41

4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中国法制史导论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方法,了解中国法制史的

概念、研究范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重点掌握中法史的研究对象和

基本框架,并关注其应用性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了解中国法制史课程的重要性。

难点:

对比世界五大法系,了解每种法系的概念,形成及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绪论部分简要的分析了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

线索。

通过绪论的学习,应掌握三个知识点:

一、中国法律演变、发展的大致

过程;二、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点;三、世界五大法系尤其是中华法系的特

点。

六、作业布置

1.熟悉课本,了解课程大纲。

2.对照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理顺本课程的学习顺序。

3.预习夏商法律制度,搜集该时期的历史文明资料。

七、课后小计

第1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夏商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法制的起源:

形成和发展及其特征,理解此阶

段对日后中华法系的影响。

理解此时的法律制度的基础地位、渊源地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法的起源;禹刑;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目的和

意义;夏朝的法律制度的内容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本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法早期发展源头的阐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

力求使同学们理解中国法起源上的特色,因为,这些特色对中国法的继续发展

产生了极深的影响。

从概念的掌握上,主要是禹刑、汤刑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2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二章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西周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全盛时期。

儒家学派奉西周

为正统——“言必称尧舜,事必法先王”。

教学中应当了解并熟知这一段历史

制度。

重点掌握礼与刑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记忆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掌握礼与刑的关系;掌握西周的民事法

律制度。

难点:

熟悉应用出土文物研究古代制度的方法,了解史书的记载对后

世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西周时期的法律概况

西周法律思想的发展

西周宗法制度

西周法律形式

(一)“周公制礼”

(二)“吕刑”

(三)“九刑”

(四)“遗训”与“殷彝”

(五)周文王之法“有亡荒阅”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3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二章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西周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全盛时期。

儒家学派奉西周

为正统——“言必称尧舜,事必法先王”。

教学中应当了解并熟知这一段历史

制度。

重点掌握礼与刑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记忆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掌握礼与刑的关系;掌握西周的民事法

律制度。

难点:

熟悉应用出土文物研究古代制度的方法,了解史书的记载对后

世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西周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西周的主要罪名

不孝不友、犯王命脉、放弑其君、杀越人于货、群饮、违背盟誓、失农时等

二、西周的主要刑罚

“五刑”“五罚”“五过”――《吕邢》、鞭刑――《周礼》、亻朕匜铭;環土之制、“嘉石之制”、赎刑:

罚丝――曶鼎铭、流刑:

――师旂鼎铭、

三、西周的主要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主要刑法原则

老幼犯罪减免刑事罚、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宽严适中、同罪异罚、罪人不孥、西周“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4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二章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西周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全盛时期。

儒家学派奉西周

为正统——“言必称尧舜,事必法先王”。

教学中应当了解并熟知这一段历史

制度。

重点掌握礼与刑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记忆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掌握礼与刑的关系;掌握西周的民事法

律制度。

难点:

熟悉应用出土文物研究古代制度的方法,了解史书的记载对后

世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四、内容要求:

西周时期的民事制度

民事制度:

所有权债和契约

婚姻继承制度:

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缔结原则、婚龄、结婚方式、禁止结婚的情况、解除婚姻的条件与限制、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

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

周王、中央司法官员、地方司法官员

主要诉讼制度

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区分

告诉与审理:

“五听”、证据制度、“读鞠”、“乞鞠”制度、司法官的法律责任

西周时期的监狱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5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解春秋时代法制的转型特征及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局面。

重点把握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政权下移,宗

法制日趋衰弱,法治取代礼治等时代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及难点:

把握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

政权下移,宗法制日趋衰弱,法治取代礼治等时代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儒、法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

第二节春秋时期法律的变化

春秋社会的发展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破坏;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礼制的衰落;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

郑、晋、楚各国的立法;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6页

第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解春秋时代法制的转型特征及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局面。

重点把握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政权下移,宗

法制日趋衰弱,法治取代礼治等时代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及难点:

把握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王权旁落,

政权下移,宗法制日趋衰弱,法治取代礼治等时代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发展

各国的变法与立法活动:

郑国、晋国

立法指导思想:

(一)“不别亲疏,不诛贵贱,一断于法。

(二)“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三)“行刑,重其轻者”

李悝的《法经》:

《法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法经》的主要内容与阶级本质;《法经》的历史意义

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

商鞅变法;秦国法状况;商鞅变法的意义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7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秦朝的法律制度是法家思想在法律制度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学习本章,应对云梦秦简的发现这一史实应加以注意,因为,绝大部分有关秦朝法律中的罪名、法律形式的叙述都是直接取材于云梦秦简。

在学习这一章时,我们对秦朝法律的指导思想和罪名体系、司法体系要重点掌握。

对法家思想在秦朝实践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要加以领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秦代的立法思想,了解其缺陷和不足。

掌握秦代严

刑苛法的特征,并分析其速成亡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需掌握的知识点)

1.“法令由一统”和“事皆绝于法”的法制指导思想。

2.云梦秦简;3.主要法律形式;4.刑事法律当中的主要指导原则;5刑罚体系;

6.罪名体系;7.民事法律中的主要制度;8.行政、司法制度;9.秦朝法律的主要特点。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8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秦朝的法律制度是法家思想在法律制度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学习本章,应对云梦秦简的发现这一史实应加以注意,因为,绝大部分有关秦朝法律中的罪名、法律形式的叙述都是直接取材于云梦秦简。

在学习这一章时,我们对秦朝法律的指导思想和罪名体系、司法体系要重点掌握。

对法家思想在秦朝实践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要加以领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秦代的立法思想,了解其缺陷和不足。

掌握秦代严

刑苛法的特征,并分析其速成亡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疑难辨析)

1.秦朝时期,法律刑事主要有哪几种?

2.秦的行政管理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秦朝的司法程序以何种形式进行。

4.课堂讨论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9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五章汉代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内容比较多,但其主要核心内容依然是在指导思想的变化、刑罚制度、司法制度方面。

在学习是要了解,两汉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始。

所以在刑罚、罪名和司法方面都有儒家伦理等级精神的体现,尤其是刑制改革活动。

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强化使得两汉在经济方面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它体现在三部法律之中。

随着官僚制度的进一步成熟,两汉时期在官吏管理制度和监察制度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这些是我们在学习时要掌握的重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汉武帝之后的进一步大一统统治。

两汉前后法律思想的变化,两汉时期的刑罚改革,两汉的法律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第一节两汉法制的指导思想

黄老思想与儒家思想内容上的对比;董仲舒“《春秋》大一统”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第二节两汉立法概况

汉律六十篇;汉律的主要法律形式为律、令、科、比。

第三节两汉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0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五章汉代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内容比较多,但其主要核心内容依然是在指导思想的变化、刑罚制度、司法制度方面。

在学习是要了解,两汉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始。

所以在刑罚、罪名和司法方面都有儒家伦理等级精神的体现,尤其是刑制改革活动。

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强化使得两汉在经济方面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它体现在三部法律之中。

随着官僚制度的进一步成熟,两汉时期在官吏管理制度和监察制度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这些是我们在学习时要掌握的重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汉武帝之后的进一步大一统统治。

两汉前后法律思想的变化,两汉时

期的刑罚改革,两汉的法律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第三节两汉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两汉时期法律的主要内容分刑事部分、民事部分、行政制度、经济法律。

一、刑事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对定罪量刑、刑罚制度、主要犯罪方面的规定;

二、民事部分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债、婚姻家庭方面的规定;

三、行政制度的规定主要是皇权神秘化、中央机构设置、官员管理及官吏监察方面的内容;

四、经济法律部分主要内容是商业管理中的三部法律(均输法、平准法、盐铁酒专卖法)和抑商政策方面的规定。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1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讲课3学时,讨论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法律在走向成熟期前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内容方面的,如纳礼入律,法律的儒家化色彩越来越浓;有编制体例上的,如《刑名》向《名例》的发展演变,还有法典篇章结构上的变化。

这也都是中国传统法律特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从时间上来看,本章朝代较多;从立法活动上来看,本章所讲的法律制定频繁。

但在学习时要把握住这两点:

首先,从内容的重要性来看,纳礼入律非常重要,主要是刑事方面的规定;其次,从立法和立法活动的影响来看,魏的《新律》、晋的《泰始律》、北朝的《北魏律》、《北齐律》应重点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重在对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曹魏的《新律》十八篇,西晋律,北魏律,北齐律的内容和各自的特

点。

掌握“八议”;五服制罪;官当;重罪十条;存留养亲等制度的形成与影

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一)法制的指导思想:

基本内容;什么是“纳礼入律”;律学在魏晋时期对中国法律科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立法概况:

1.《新律》;2.《晋律》;3.《北魏律》;4.《北齐律》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2页

第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讲课3学时,讨论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法律在走向成熟期前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内容方面的,如纳礼入律,法律的儒家化色彩越来越浓;有编制体例上的,如《刑名》向《名例》的发展演变,还有法典篇章结构上的变化。

这也都是中国传统法律特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从时间上来看,本章朝代较多;从立法活动上来看,本章所讲的法律制定频繁。

但在学习时要把握住这两点:

首先,从内容的重要性来看,纳礼入律非常重要,主要是刑事方面的规定;其次,从立法和立法活动的影响来看,魏的《新律》、晋的《泰始律》、北朝的《北魏律》、《北齐律》应重点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重在对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曹魏的《新律》十八篇,西晋律,北魏律,北齐律的内容和各自的特

点。

掌握“八议”;五服制罪;官当;重罪十条;存留养亲等制度的形成与影

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三)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刑事法律方面;行政管理与制度方面;民事经济方面;

(四)明确概念:

1.服制;2.九品中正制;3.重罪十条;4.准五服

以治罪;5.官当;6.存留养亲;7.八议;

(五)司法制度:

大理寺;登闻鼓;测罚。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3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隋唐代法律制度(讲课5学时)----隋代法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隋初的法制思想延续了南北朝时期北朝重视法律的社会功能的做法,同时对北周的法律作了修正,以“取适于时,留意宽简”的思想对前代的刑罚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在实践中,重视法律的作用,锐意改革。

二、隋代的主要立法活动为隋文帝时期制定的《开皇律》、隋炀帝时期制定的《大业律》。

其中以《开皇律》的历史地位最重要,在北朝和唐朝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隋朝法律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开皇律》的重要历史意义

“十恶”

“科举制度”

“”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4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隋唐代法律制度(讲课5学时)--唐代法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中国法制史学习的重心。

唐高宗时期制定的《唐律疏议》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法典化发展过程的总结,也是中华法系的核心。

其篇章体例和主要内容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主要特点,不仅对当时的社会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法律制定都有指导意义;不仅在中国国内有巨大影响,而且还波及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所以,本章的学习以《唐律疏议》为重点,仔细把握其主要特点和内容,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法律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唐律的基本精神,掌握唐律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一)唐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理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思想

(二)唐代的立法概况:

《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及《律疏》、《开元律》及《开元律疏》、《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

(三)唐朝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从刑事、民事、行政、经济四部分进行学习。

(四)唐朝的司法制度:

唐朝中央司法机构的分工和职能;三司推事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5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讲课2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学习两宋的法律制度。

两宋的法律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如同两宋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活动一样,两宋在法律内容上的经济立法在古代法律体系中是非常独特的,也就是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第二,两宋时期在法律制定体例中,既继承了五代时期的《刑统》的编制方法,又有所突破,即在编敕和编例方面活动多,这种新型的立法方式对明清法律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宋代主要的立法及法律形式,宋代刑罚制度的变化,宋代法制与资本主义盟芽的关系。

难点:

结合两宋的社会状况,分析两宋时期法律中“利益均重”观念的体现,两宋的金融货币政策;两宋的“官职差遣制度”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一)两宋法制的指导思想:

儒家思想向理学的演变,使两宋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体制。

(二)立法概况:

(1)《宋刑统》的编纂;

(2)编敕;(3)令、格、式;(4)编例;(5)编纂条法事类;

(三)从《法经》到《宋刑统》,中国封建法典在编纂体例上经历的几次重要变化

(四)两宋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从刑事法律、民事法律、行政立法、经济立法四部分讲解。

(五)重要概念:

1.折杖法2.刺配3.盗贼重法4.二府5.“官”、“差遣”、“职”6.糊名、誊录7.锁院制度8.别头试

(六)两宋的司法制度:

司法机构;诉讼审判制度;审刑院;翻异别勘制(翻异别推制);鞫谳分司制;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6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辽金元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辽金两个王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成熟上,经历了一个逐步吸收、采纳汉制的过程。

其立法以金的《泰和律义》较为成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法律制度也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尤其是民族镇压方面,在其刑事法律中多有体现。

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以掌握主要立法活动和刑罚制度上的重要原则为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1.如何理解辽、金的主要立法活动

2.泰和律义

3.元朝的法制思想的理解

4.元朝立法概况:

《大札撒》;《大元通制》;《元典章》

5.元朝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6.元朝司法制度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7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明代的法律制度(讲课2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明代的重典治国与重典治吏。

了解明代的重刑主义倾向。

重点把握明代的特务制度的产生及其缘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代的立法思想的形成于内容,大明律的内容,明大诰的形成与影响;明代的会审制度。

明代行政法的发展;明代特务制度的产生及其缘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1.明朝法制指导思想

2.明朝的主要立法

3.明朝在定罪量刑方面的主要发展。

4.明朝的罪名及刑罚体系

5.明朝的行政管理制度

6.明朝的官吏管理制度

7.明朝的赋税制度

8.明朝的诉讼审判制度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小计

第18页

第4周星期第节课

一、授课题目:

第十章清代的法律制度(讲课2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讲述的清朝法律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集大成者。

在法律思想上虽然带有一定民族色彩,但并不像元朝那样严重。

法律制度上完备和成熟,尤其是在律典体例、刑罚制度、司法制度上,这也是我们学习本章的重点。

本章考察的对象主要是名词解释,学习时应加以注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列表对比分析、多媒体资料

五、内容要求:

1.清初的法制指导思想

2.清朝的法律形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