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8188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docx

专题二中华文化和文化建设

专题二 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

孙霞(文化生活3---4单元)

【高考考纲】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体系和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考情分析】

(1)从知识的考查看:

纵观三年高考,试题重点聚焦中华文化的特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民族精神的考查经常与文化的作用相结合,与文化环境的净化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相结合。

 

(2)从试题类型上看:

贯彻了两个方向,实现了一个转变。

两个方向是指,第一,试题多以体现类选择题为主,设问多采用表明、说明、体现了等语言,主要考查对教材具体知识的理解

第二,试题考查范围呈现拓展性,比如,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相结合。

一个转变就是试题思维方式由演绎性向开放性转变,2011年试题多以探究类设问和开放式设问为主。

【备考策略】

考向预测

  认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命题的重点,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政策,复习中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我国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认识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以及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以及各地红歌演唱活动,具体分析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以及立足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培养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3)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分析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意义与措施,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

  (4)结合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以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分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以及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具体措施。

备考策略

  

(1)立足专题复习:

把握一条主线,认识两对关系,明确三项作用,整合四项措施。

一条主线就是中华文化,围绕这一主线,认识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建设。

两对关系是指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文化现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

三项作用是指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净化文化环境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

整合四项措施是指整合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措施,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2)立足整个教材:

把握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的关系,认识净化文化环境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把握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特点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把握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核心知识探究】

► 探究点一 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知识拓展:

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基本要求:

①方向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文化传承: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同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③文化交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创新:

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融入时代精神,实现文化创新。

⑤民族精神:

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探究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一,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二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见课本)

知识拓展:

(1)民族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沉淀,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时代性,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在不同的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不同;先进性,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力,能够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2)培育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①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看: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从文化与人的关系看:

A.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并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B.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与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③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

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看:

A.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B.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⑤从思想道德建设看:

A.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B.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 探究点三 文化现状与先进文化建设

1.我国的文化现状----有喜有忧。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生活呈现色彩斑斓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产生了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

2.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

  

(1)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挥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知识拓展:

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1)从国家角度看:

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发展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从个人角度看:

①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3)从生产者看:

文化产品提供者或文化生产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为人民群众提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 探究点四 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与思想道德的提升

1.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①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有深刻影响;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②从人民群众的地位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看,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们群众的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从思想道德建设看,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2.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1)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2)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4)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3.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从国家角度看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③大力发展大众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关注人民利益与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2)从个人角度看

  ①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知识拓展】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①文化的特点,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②文化与经济,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③文化与人,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文化之间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⑤文化传承,文化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养上扮演重要角色;⑥文化净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通过教育影响人、塑造人,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⑦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发展教育是培育四有公民的要求;⑧思想道德建设,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从而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教育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典例解析】

[2011·山东卷]材料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解析】本题主要结合汉阳铁厂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考查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人的影响。

本题的设问带有迷惑性,如果不注意设问的限定,单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回答,就会导致思路错误。

本题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结合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一定的环境、文化塑造人生等组织答案。

【答案】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评】复习民族精神重点在于把握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同时结合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认识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的意义。

专题二 练习题

1.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儒教为主,与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及其他早期宗教文化整合而形成的文化。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为纪念建党90周年,深入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爱国主义诗歌书画展览于2011年2月24日至26日在京成功举办。

宣扬爱国主义有利于(  )

 ①打造良好文化环境,提升民族素质 ②巩固精神根基,增强精神动力 ③抵制外来文化,增强中华影响力 ④打造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重庆卫视频道全面改版,增加新闻节目,展示重庆城市形象,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和宣传片。

增加这些节目的播出,有利于(  )

  ①传播先进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凝聚力 ④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引导传媒公益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人类文明作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可见()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④我国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它()

①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④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物质所想,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B)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多读一些向你传递真善美、高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渗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

这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就能致富,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

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D.应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10.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②选择有个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

③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最美妈妈”吴菊萍、“90后”孝女孟佩杰、“温州温暖”群体等一个个道德标杆,用自己的言行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闪光,给我们以心灵震憾和精神洗礼。

回答19题。

11.在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更需要道德标杆和传统美德的力量。

为此我们必须()

A.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将社会公德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道德新的内涵

D.使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请回答12题。

1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

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现象,而目前,我国有农民工2.42亿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打工主体。

他们不仅在超时加班、报酬低微且易被拖欠、劳动环境差等问题上维权意识比较强,而且学历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打拼,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

材料二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

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

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就如何化解“两难”问题,实现和谐共舞提一些建议。

14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 环境整治凸显先进性

 【时政要闻】

 材料一 “第十二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2011年7月15日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幕。

本届昭君文化节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群星奖内蒙古巡演、呼和浩特首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汇演。

 材料二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宣部宣教局、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团中央宣传部、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共同组织的“寻访革命足迹、弘扬民族精神”网上红色旅游活动于2011年5月16日拉开帷幕。

从5月至7月的这次网上红色旅游,主办者从中国网络电视台制作的356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网上数字展馆中选出一批红色展馆,邀集网友点击进入参观,所到之处插上红旗,以示自己的足迹。

  

 材料三 2011年7月29日,湖北省文明委在武汉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湖北时对未成年人提出的殷切期望,安排部署2011年“暑期集中行动”和创建文明网站工作。

今年“暑期集中行动”,深入推进文明网站创建工作,着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强力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推进网站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严格规范网站建设管理

【命题视角】

视角一:

结合材料一,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内蒙古昭君文化节推广提出自己的建议

 

 

视角二:

结合材料二,分析党开展网上红色旅游的政治依据

 

 

视角三:

结合材料二,分析开展网上红色旅游的文化意义

 

 

视角四:

请你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开展暑期网络治理的哲学依据

  

 

15.(12分)

如右图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地

实现两次交会对接并分离,返回舱已于11月17日返回地

面。

在为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新办发言人指出: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愿意参加国际空间站

计划。

中国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主要目的是和平地开

发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于人类,并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必要性及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的原因。

(8分)

 

(2)请你依据上题结论相所学哲学知识,评判我国在发展航天事业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分)

 

16.(12分)微博,一种仅仅140字的互联网文字应用,正悄然为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进程注入活力。

“微风潮”悄然来到

目前,通过政务微博与公众进行互动,已经成为许多我国官员与政府机构的选择。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政务微博地图》显示,这股风潮从2011年以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1)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微政务“热”的原因。

(6分)

 

“微政务”任重道远

“微政务”是政务微博的简称。

“微政务”在促进互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方面有着诸多进步,但微博中的一些过激、虚假言论,也令一些基层官员对之望而却步,微博关注度及影响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人对“微政务”的可控性、实用性也心存疑虑。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完善“微政务”。

(6分)

 

28.(25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与新技术、新创意紧密结合,能够比传统产业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3%,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普遍高于10%。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

(6分)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2)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振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怎样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分)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必须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3)阅读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文化产业。

(6分)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9分)

 

专题二 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参考答案

CDBCBABBDBDD

13.【答案】①作为政府应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②作为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对经济和人的影响,提高经营者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③作为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14

(1)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文化节的推广必须立足市场文化需求。

 

(2)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物价影响消费。

文化节的推广必须明确相应的消费群体,做出合理的价格定位。

 (3)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文化节的推动必须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

(4)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昭君文化节推广的过程就是文化资源配置的过程,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视角二: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网上红色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推动网上红色旅游,有利于促使广大公民明确责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和信心。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开展红色旅游,让网友共同参与,这是党坚持民主执政的体现。

  

视角三:

(1)文化可以影响人和塑造人。

网上红色旅游的开展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人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