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3801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docx

15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附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

化学试题

 

1.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羊毛、棉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淀粉、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4种二肽

D.蔗糖水解前后均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蚕丝和羊毛成分是蛋白质,棉麻成分是纤维素,故错误;B、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故错误;C、脱水缩合,是氨基去氢,羧基去羟基,甘氨酸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NH2)-COOH,自身发生脱水缩合各有一种,甘氨酸和丙氨酸能生成2种二肽物质,共有4种,故正确;DD、、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果糖不含醛基,不能发恒银镜反应,故错误。

考点:

考查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

2.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B.生物柴油属于油脂

C.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D.生物柴油的氧化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地沟油属于油脂,与醇能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生物柴油,故正确;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生物柴油不是油脂,故错误;C、该反应不属于酯化反应,故错误;D、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中STS等知识。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可以用丁达尔实验检验

B.石油裂解的仅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甲醛可以产生沉淀,加水不溶解

D.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氯代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蛋白质的水溶液是胶体,胶体性质之一具有丁达尔效应,故说法正确;B、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短链的气态烃,故说法错误;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故说法正确;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故说法正确。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基础知识。

4.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0.1mol羟基中含有1mol电子

B.乙烷和丙烯任意比混合的气体1mol,完成燃烧均生成3molH2O

C.CH2Cl2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右图中有机物(1-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羟基-OH,1mol羟基中含有电子9mol,因此0.1mol羟基中含有0.9mol电子,故错误;B、两者分子式为C2H6和C3H6,1mol该混合物中含有6molH,根据元素守恒,生成3molH2O,故正确;C、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氯甲烷有一种结构,故错误;D、有5种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5种,故错误。

考点:

考查官能团、有机物的燃烧、甲烷的空间结构、等效氢等知识。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错误的是()

A.乙酸乙酯(乙酸):

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醇(水):

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己烯(苯酚):

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D.乙酸(乙醇):

加入金属钠,蒸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发生反应,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之析出,便于分液,故说法正确;B、生石灰吸收水转变成氢氧化钙,然后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乙醇,故说法正确;C、苯酚显酸性与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己烯不溶于水,然后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说法正确;D、乙醇和乙酸都与金属钠反应,不能做到除杂,故说法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除杂和分离等知识。

6.下列关于一些有机物在合适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催化氧化生成醛

B.

能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烯

C.CH3Br能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的作用下生成醇

D.

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醇催化氧化成醛的实质,此有机物中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只有1个氢原子,应被氧化成的是酮,而不是醛,故错误;B、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羟基或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而此有机物中没有氢原子,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错误;C、发生消去反应,根据选项B的分析,故错误;D、含有氨基,氨基显碱性,能与酸反应,含有羧基,羧基显酸性,能与碱反应,故正确。

考点:

考查发生反应的实质、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7.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式为C12H20O2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

⑤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⑥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为3mol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⑤⑥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根据有机物成键特点,其分子式为C12H20O2,故正确;②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③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实质为取代反应,故错误;④分子中含有3个双键,则不饱和度为3,而芳香族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4,因此不能形成芳香族化合物,故错误;⑤1mol该物质中只含有1个酯基,因此消耗1molNaOH,故正确;⑥只有2个碳碳双键,消耗2mol羟基,酯中羰基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故错误;因此选项B正确。

考点:

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肥皂,利用花生油与稀硫酸混合液在小烧杯中加热,直到油滴消失

B.配置菲林试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检验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

1—溴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是否褪色

D.鉴别汽油和植物油:

向汽油和植物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加热振荡,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溶液水解,不是在酸性溶液,故错误;B、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要求环境是碱性,NaOH应过量,故错误;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但加热过程中,会有乙醇挥发,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产生干扰,故错误;D、汽油是烷烃,不水解,植物油是油脂,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产生可溶于水的物质,油层变薄,故正确。

考点:

考查有机实验的注意事项、有机物的性质等知识。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验证淀粉已水解

B.

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mL己烷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C.

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溴水

用FeCl3溶液可检验苯酚是否完全反应

D.

用苯与浓H2SO4和浓HNO3制备硝基苯,将产物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除去硝基苯中混有浓H2SO4和浓HN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与新制Cu(OH)2的反应需碱性环境,题目中没有中和硫酸,实验不能实现,故正确;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对侧链上的氢原子产生影响,实验能够实现,故错误;C、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如果溶液中含有苯酚,遇到FeCl3具有显色,因此实验能够实现,故错误;D、硝基苯中混有硝酸和硫酸,用NaOH除去,而硝基苯不与NaOH反应,实验能够实现,故错误。

考点: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等知识。

10.丁苯橡胶的结构简式如下:

合成这种橡胶的单体应是()

①苯乙烯②苯丙烯③2-丁烯④丙炔⑤1,3-丁二烯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①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链节上都是碳原子,说明此高分子化合物是有加聚反应生成的,单变成双,双变单,超过四价就断裂,不足四键共价键补,单体是苯乙烯和1,3-丁二烯,故选项D正确。

考点:

考查单体的判断等知识。

11.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4.2kJ/mol

A.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大

C.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顺-2-丁烯反应方向移动

D.它们与氢气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具有不同的沸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2-丁烯比顺-2-丁烯稳定,故错误;B、顺-2-丁烯的能量高于反-2-丁烯,因此前者的燃烧热高于后者,故正确;C、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加压平衡不移动,故错误;D、和氢气发生加成生成的都是丁烷,沸点相同,故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稳定、燃烧热、勒夏特列原理、有机物熔沸点等知识。

12.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溴苯的制备:

B.1,3-戊二烯发生加聚反应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O2+H2O

+HCO3-

D.醇可以制备卤代烃,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溴苯是取代反应,缺少HBr,应是

+Br2

+HBr,故错误;B、烯烃的加聚反应,跟碳碳双键有关,与其他键无关,故错误;C、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无论CO2是否过量,生成的都是HCO3-,故正确;D、在碱性条件下,卤代烃发生水解,生成醇,故错误。

考点:

考查有机物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13.根据各题要求填空

(1)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型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主要以玉米、小麦、甜菜等含淀粉的农产品为原料,先水解为葡萄糖,经发酵生成乳酸后,再经缩聚和熔融纺丝制成。

聚乳酸材料废弃后,它在土壤或海水中,先水解成乳酸,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的整个过程的化学反应。

乳酸的结构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留空也可以自行补充)

(2)已知CH3Cl+2Na+CH3Cl→CH3—CH3+2NaCl,现有CH3CH2Br和CH3CHBrCH3的混合物与金属钠反应后,可能得到的烃的结构简式及名称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留空也可以自行补充)

【答案】

(1)①

;②

2

;③

;④

;⑤

(2)CH3CH2CH2CH3,丁烷(正丁烷);CH3CH(CH3)CH(CH3)CH3,2,3-二甲基丁烷;CH3CH(CH3)CH2CH3,2-甲基丁烷。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14.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某学生在实验室利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并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