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3725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7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

   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眼睛课本距离一尺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1.观察下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3.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

   4.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

5.集体评判。

   6.学生齐读已学

   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

   7.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

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

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

     小结:

身正肩平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5.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

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让学生说说:

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

态度怎样?

老师要他干什么?

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

指名学生模仿表演。

   2.观察中间小图。

     让学生说说:

这是在什么地方?

家长要孩子干什么?

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

   3.观察右边小图。

     让学生弄清:

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态度怎样,姿势怎样?

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

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

     学习两条格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

   5.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

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6.小结三幅图: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

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3.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

  三.小结。

课后反思:

   

《识字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1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臼”笔顺。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

主要板书:

识字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得么?

谁来背给同学听。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课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自由读课文。

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

我们首先来看看天空中有什么。

   2.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秋霜)

   3.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

(棉花、稻子、高粱)

   4.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

(柿子、苹果)

   5.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

     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   ),庄稼丰收了。

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    )的柿子,(    )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霜”、“稻”、“丰”、“收”扩词。

  六.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语与秋天的什么有关?

第二组词语属于哪一类?

第三组呢?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

   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

   3.学生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梁、稻”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

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菊花、桂花)

   2.体会“飘香”的意思。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

   4.指名认读。

正音。

   5.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

  三.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2.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

  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

   2.在习字册上练写。

   3.认读课后词语。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教学反思: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10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

   2.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投影,指导学生看图学字词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

    

(1).这是什么地方?

谁在指挥交通?

    

(2).马路上有什么?

    (3).马路边上有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1).图文对照自由朗读。

    

(2).指名认读词语。

    (3).开火车读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3.范读课文。

   4.指导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要求做到:

正确、流利。

  二.再次看图,理解课文。

   1.理解词语“警察”。

   2.在图上让学生分别找出“黄灯、红灯、绿灯”。

简介这三种信号灯的由来和作用。

   3.说说图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4.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5.看一看,马路旁边有哪些单位。

  三.说话练习

   1.提供句式:

     马路上有(  ),有(  ),有(  )。

     马路两边有(  ),有(  ),有(  )。

   2.要求以“大街上……”为开头说一段话,可参照以上的句式。

  四.学写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街”、“通”的写法。

   3.学生练习。

   4.作业

     复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朗读课文

   1.提示:

不能大这些词语读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

   2.训练朗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

   2.学习“尸”旁。

   3.重点指导:

商、局。

   4.学生练写。

  四.作业

   1.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灯(  )  绿(  )  街(  )  体(  )

     局(  )  房(  )  邮(  )

   2.抄写词语。

   3.组词。

     文(  )  气(  )  挂(  )  邮(  )

     交(  )  汽(  )  蛙(  )  油(  )

《识字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

(板书)

   2.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

这是什么?

毛笔是用什么做的?

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

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

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

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4.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

小结学法。

  三.同法学“灶、歪、尾”

  四.复习巩固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五.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反馈检查。

   4.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