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3708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北京市朝阳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6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米B.秒C.米/秒D.千克/米3

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空中的彩虹

D

铅笔好像折断了

C

亭桥在水中的倒影

B

广场上的光束

A

图1

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B.把大白菜放在阴凉处

C.用地膜覆盖农田D.新鲜的苹果用塑料袋封装

4.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C.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初春,颐和园薄雾笼罩

5.小阳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

A.铁轨B.小阳乘坐的列车

C.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务员D.路边的树木

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B.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5m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7.图2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图2

8.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冬至时节

房檐上的冰挂

白露时节

草叶上的露珠

大雪时节

落在地上的雪

立春时节

冰化成的水

图3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

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图4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它将在月球背面着陆,并进行多项科学研究。

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首次月背着陆,无法确定

图4

10.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就是物体绝对不动

B.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D.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1.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

A.升华B.汽化

C.液化D.熔化

12.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比实物密度大B.比实物密度小

C.与实物密度相等D.与实物密度相近

1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14.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15.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6.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B.质量变大

C.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

17.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图6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

A.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

C.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

18.图7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即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图7

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D.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北,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南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9.在下列事例中,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2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B.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C.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2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应用(u是物距,f是焦距),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虚像时u<fB.成实像时u<f

C.用做放大镜时u<fD.用于幻灯机时u<f

2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

C.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发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发射定律

23.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哪些因素影响水的沸点?

B.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吗?

C.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

D.液体的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吗?

24.图9所示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或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v/m·s-1

v/m·s-1

S/m

S/m

t/s

t/s

t/s

0

0

0

0

t/s

D

B

C

A

图9

25.根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表2:

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表1:

几种物质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1.0×103

0.9×103

酒精

0.8×103

2.7×103

煤油

0.8×103

7.9×103

水银

13.6×103

8.9×103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1515

1083

 

A.钢块掉入铜水中一定会熔化

B.一块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1/10

C.在体积相同时,实心铝块的质量是实心冰块质量的3倍

D.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

三、实验解答题(共38分,26、27、28题各2分,31、33、34、36题各3分,29、30、32、35、37题各4分)

26.图10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27.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28.如图12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

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9.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

下表为小阳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图13为另一组的小朝同学依据本组实验数据绘制的该物质的熔化图象。

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由小阳的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选填:

“固”或“液”)

(4)小朝同学没有记录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30.利用图14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③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

物体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图14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

声音的____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31.小阳用如图15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小车从木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如图中位置)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阳需要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选填:

“AC”或“BC”)的长度;

(3)若将垫在长木板下的木块向木板的左端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则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将_________(选填:

“变大”或“变小”)。

 

 

图16

32.如图16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纸板A和竖直纸板B均可绕竖直线ON前后转动,O点为平面镜与纸板A右侧边缘的交点,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1)纸板A和纸板B在同上平面内,当入射光线EO出现在纸板A上时,反射光线OF出现在纸板B上;将纸板B向后转过30°角,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要在这个位置的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你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并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3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8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

(1)在此环境下,水的沸点为_______℃;

(2)时间到达________min时,水开始沸腾;

(3)水温到达沸点后,_________(选填:

“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吸热,水才能沸腾。

 

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B.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烛焰放置在如图17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烛焰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

“左”或“右”)移动。

35.图19所示,小阳利用天平、量筒和小烧杯来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

(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

“左”或“右”)端移动;

(2)调节好天平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测出其质量,如图乙所示,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4)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液体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