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954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docx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

今年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盘点

  ■保增长与拉动内需

  2008年中国政府面临两大挑战皆由美国次贷危机衍生而来。

出口受阻导致东南沿海大量工厂倒闭,工厂倒闭和裁员造成农民工的就业和增收难题。

保增长、拉动内需成为此次两会上代表委员贯穿始终的话题。

对过去过度外向型经济的反思,4万亿投资流向,10大产业振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内需的提振。

是否该发放居民消费券?

如何让带薪休假落到实处?

环渤海经济圈扩容,泛珠三角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刺激消费,相关的议案提案可谓汗牛充栋,如何拉动内需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深层次也是一个民生问题。

  ■大学生农民工就业

  2000万农民工返城就业,760万大学生毕业要寻找工作,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矛盾凸显,中国政府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

大学生就业难,症结在哪里?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

农民工就业也影响着农民增收和基层稳定,多渠道开拓增收点,鼓励农民工在家门口创业,变打工为自主创业,许多代表建言献策。

  ■激辩高中文理分科

  分科还是不分科?

早在两会之前,教育部征求意见方案就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

两会一开始,代表委员都围绕此话题大PK。

主合者认为,文理分科削弱文科水平,降低国民素质,加剧应试教育,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空间,甚至有人把中国内地本土学者无人问鼎诺贝尔奖也归结于文理分科。

主张保留者则列举了文理分科合理的科学依据,文理分科只是今天教育种种弊端的或然因素,并不是必然因素。

  ■五一黄金周废存之争

  在扩大内需呼声高涨背景下,广东等一些省份已经恢复了五一黄金周。

七天的黄金周确实能为景区、地方带来滚滚财源,付出的代价也不言而喻,对景区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出游的舒适度大打折扣等等不一而足。

黄金周废存方都只是各执一词,其背后的带薪休假制度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医改资金配置动向

  卫生部长陈竺表示,未来3年用于医改的预算有8500亿元。

按照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负担医疗费用的原则,个人负担比例将降至1/3,看病贵问题有望缓解。

在争论多年,设计出诸多路线图之后,新医改又一次上路。

8500亿元看似一组庞大的数字,但历史欠账太多,过去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仅占医院运行成本的10%左右,卫生事业已深陷市场化泥潭。

以药养医,治疗费用居高不下,如何不让这些投入落入在市场化路上越滑越远的既得利益集团口袋,陈竺心里没底。

  ■救不救房市

  两会召开前夕,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房地产业将成为政府既定扶持的十大产业中的最后一个。

虽然政府主动辟谣,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房地产业已在金融海啸的寒冬中哀号已久。

政府救不救房市?

两会上代表委员拌嘴也很激烈。

作为中

  一是调整结构、培育接续产业迫在眉睫。

按照人均GDP水平,伊旗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三次产业对比关系一般应是“123”结构类型,第三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应居于主导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但是,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背景下,伊旗第三产业推进相对缓慢,三次产业结构类型(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

61:

38)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伊旗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煤炭资源开发。

21世纪初期,随着“二次”重型化工的兴起,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迅速膨胀,能源类产品的价格快速攀升,进一步带动了伊旗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区域产业体系也因此形成了煤炭开采“一业独大”的格局。

根据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实践,资源类产业有着固有的生命成长周期,如果相关资源在进入枯竭期以前不进行接续性产业的培育,那么资源型城市的最终结局往往是“矿竭城衰”。

按照现有的煤炭资源存量,结合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巨大的能源需求态势,预计30年以后我旗部分地区的资源状况将逐步进入枯竭期,研究、制定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接续产业的战略抉择已刻不容缓。

2010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45亿元,其中煤炭采掘业完成增加值24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8%,这种采掘业过重的工业结构,导致伊旗经济发展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冲击,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工业主导产业单一的现状。

  二是现代服务业滞后,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任重道远。

伊旗现代服务业没有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保持同步,与快速增长的地区生产总值相比,表现出明显“滞后”现象。

其一,现代服务业总量水平偏低,难以满足本地区需求。

其二,第三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滞后,供给结构不平衡制约现代服务业质量提升。

第三产业中传统的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业占绝对优势,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0.6%、61.6%,而科技咨询、社会服务、金融服务、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比重非常低。

这种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供给结构,决定了伊旗服务业层次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亟待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

  三是收入分配两级分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依然突出。

2010年伊旗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

1,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尺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一般正常范围为2:

1左右,我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率较高,说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农牧区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城市。

随着总体物价水平逐步提高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城乡弱势群体、特困阶层相对贫困化的趋势愈发凸现,收入分配两级分化对兼顾社会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是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尖锐。

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对科学利用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旗水资源结构性、工程性短缺、环境指标偏小偏低、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生态依旧比较脆弱等问题仍将制约经济的发展,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必须在集约利用各类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上有新的思路。

  五是基础设施对地区发展的支撑能力仍然不足。

铁路外运能力不足,公路等级低、密度低、出口通道不畅,电力外送通道、液体化学品管道建设滞后,要在今后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我旗必须在水电路讯的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总之,“十二五”或更长时期,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发展思路明确,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能乘势而上,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再度跃升。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今后五年面临的总体形势,“十二五”期间,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旗委十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战略,主动融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自治区西部经济发展大局,以结构转型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主线,以民生改善为核心,以生态建设为保障,以金融创新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化和金融服务多元化进程,力争到2015年把我旗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绿色能源基地、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自治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端服务业中心。

  

(二)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22.4%;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2.2%。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21.6%;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0.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20.5%。

  2、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其它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到2015年,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达到55%以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完善,全面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全国教育强旗。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基本建立。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做大做强成吉思汗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把我旗建成全市文化核心区、蒙元文化新高地、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最具特色的文化之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全力打造成位居全国前列的卫生旗县,切实提高全旗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2000张以上。

  3、资源与环境保护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加强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植被覆盖度达到90%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50%以上。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0%。

  4、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000元,年均增长1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年均增长20%。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缩小至2.4:

1。

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0平方米和25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建设更加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在政策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参合率达到100%。

  5、对外开放

  进一步扩大开放,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年利用外资累计达17.11亿美元,年均增长12.9%,吸引区外国内资金累计达344.55亿元,年均增长23.6%。

  6、精神文明

  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有效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食品安全城市。

2005-2010-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

  三、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继续以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为主线,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新型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5:

57.5:

42。

  

(一)做优第一产业

  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以推进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基地、龙头企业、服务体系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农牧业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水平,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认真实施农牧业重点工程,加强农村牧区人口转移。

到2015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亿元,年均增长4.9%。

  一要完善功能设施,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

按照“两区”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完善限制开发区内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

禁止开发区不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天然修复能力恢复生态。

要在积极支持建设拉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大通道、大出口的同时,重点新建、改建、维修连结居民点、中心集镇、基地园区的道路,并提高道路等级,以保证城乡人流、物流的畅通。

  二要推进生态文明,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加强生态植被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退出,严格执行禁牧政策。

加强植保森防检疫和畜禽疫病防疫检疫工作。

推进森林草原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充分蓄积利用地表水和煤矿疏干水,新建转龙湾水库、呼和乌素水库、乌兰淖水源工程、公尼召水源工程、门克庆水源工程、煤矿疏干水回用工程。

做好城镇和工业污染源防治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牧区垃圾污染治理,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使生态环保工作真正做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十二五”期间完成退耕还林25万亩、完成退牧还草50万亩、建设改良草场15万亩,补植补造面积10万亩、三北四期工程10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10万亩、碳汇林5万亩。

  三要加快人口转移,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

加速推进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城乡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保制度一体化,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格局。

按照我旗农牧业产业布局和农村牧区居民点布局规划,加快推动农牧民向城镇、工矿区和农牧业优势发展地区转移,并不断加大转移农牧民技能培训力度,丰富技能培训科目,保障转移农牧民稳定就业。

优化居民点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居民点整合。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社会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牧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配合做好乌兰木伦神华新村、伊金霍洛镇新村、札萨克镇台格新村建设,启动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新村建设,逐步推进其他居民点建设。

到“十二五”末,实行禁止开发区内人口整体退出,限制开发区内人口大量退出,使农村牧区常住人口下降到2.5万人,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口下降到1万人。

  四要强化产业支撑,开拓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道路。

以“四区、一带、三基地”和6个中心集镇、18个居民点构想为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达到3.5万亩,城郊设施农业基地达到1.2万亩,发展大型精品庄园30个。

制定优惠政策,采用多元投融资方式,继续培育扶持涉农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全力打造天福祥、禾益、博业、禾晟等10多家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积极探索林草和饲草料产业开发,打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新亮点。

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保障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到2015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保持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水平。

粮食产量保持在1.1亿公斤左右,有机蔬菜产量达到1亿公斤,全旗牲畜总头数保持56万头(只)。

  

(二)做大第二产业

  坚持“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的空间开发原则,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要素科学集中,发挥生产力最大效益,打造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布局体系。

重点打造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自治区先进的装备制造基地,推进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到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47亿元,年均增长20.7%。

  1、建设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基地和新型化工基地

  将能源化工产业融入国家经济建设、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加快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缓解生态承载压力,实现煤炭、电力、新型化工的规模化、现代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

  煤炭开采:

按照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要求,实施煤炭资源二次整合,提高煤炭集中开发度和集约化水平,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建设大基地、大集团、大企业。

加快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步伐,淘汰落后工艺,提高开采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回采率。

推动煤炭企业建立内部物料循环系统,实现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等煤炭伴生物和开采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发展矿区循环经济。

加强煤矿洗选配一体化建设,鼓励新建煤矿配套同等规模选煤厂,已有地方整合煤矿配套建设群矿选煤厂。

“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启动新街矿区的建设,重点建设新街矿区的红庆河、察哈素、马泰壕、尔林兔、新街能源公司矿井和神东矿区的淖尔壕、满来梁煤矿,全力争取纳林希里矿区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旗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煤炭回采率达到75%,煤炭洗选率达到50%,就地转化率达到20%,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

  电力生产:

依托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和煤矸石电厂、热电联产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积极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碳捕集等绿色煤电技术,组织有实力的大企业以收购、兼并等方式,实现已有电厂的“上大压小”。

力争国电煤电一体化、神华煤矸石电厂、新街2×30万千瓦电厂、阿镇热电厂建成投产。

  新型化工:

新型化工以煤制油、煤制气为主线,发展下游的天然气制氢氰酸、聚甲醛树脂、蛋氨酸一体化、石脑油精深加工、废渣综合利用等项目,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重点建设神华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汇能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石脑油精深加工、神华煤制油二、三期及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同时进一步完善乌兰木伦、汇能两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的新街循环经济示范园全面启动。

到2015年,生产原油320万吨,天然气40亿立方米。

  2、建设自治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依托我旗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先进制造业。

加强产业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增强产业扩张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努力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形成空间上集聚发展、上下游紧密链接的先进制造业产业格局。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以阿镇装备制造基地为集聚载体,重点发展煤机、化机、新能源、航空航天和环保设备制造。

依托中煤集团、林洲重机、乌兰集团等企业,发展大型煤炭采掘机械及配套设备,提高研发和制造水平,完善产品系列,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重点支持乌兰煤机制造维修、中煤煤机制造、重机能源煤机制造、派特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润禾清洁燃料汽车改装工厂等项目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产,创造产值200亿元以上。

根据发展需要启动装备基地二期工程。

  新材料。

加快开发多晶硅切片及电池、薄膜电池、太阳能光伏玻璃等产品,打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发电”产业链。

重点支持内蒙古峰威硅业太阳能电池用直拉硅棒切片和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

同时要加强项目储备,规划设计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积极支持能源、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扩能,推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发展。

重点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成长型好,能扩大社会就业的中小型项目,抓好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水平。

“十二五”能源化工制造产业主要产品产能目标

  (三)做强第三产业

  以建成区域性高端服务业中心为目标,坚持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两手并重,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现代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管理、卫生等专项服务业,提升地区“软实力”。

到201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46亿元,年均增长24.4%。

  1、金融业:

围绕建设鄂尔多斯百万人口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抢抓我市作为全区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良好机遇,确立“金融强旗”战略,积极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完善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加快组建成立信托、基金、典当、拍卖、金融租赁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和发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资产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组织。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旗域经济。

逐步建立种类齐全、分工清晰、定位明确、服务高效的金融组织架构,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服务优良的金融市场体系。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地方性金融业,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全面增强金融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使金融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使我旗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一,促进伊金霍洛旗区域战略地位和中心城市功能的加速转型与提升。

力争到2015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5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00亿元,实现增加值1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2%,金融从业人员规模达到2000人。

  2、现代服务业:

坚持“高水准、大力度、高标准、高辐射”的服务业发展方向,丰富服务业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

积极塑造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城市魅力,有效推动城市转型。

依靠重要交通节点构建集空运、铁运、汽运、管运于一体的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阿康和札萨克两大中心物流园区,打造一批现代化集装站和公铁货运基地,培育运销企业和运输大户,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制造、流通和运输等彼此分割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生产、仓储、装卸、运输、配送、信息等一条龙产业链。

形成满足城市核心区消费需要、与三次产业良性互动、服务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争取项目驻地注册,加快发展社会保险、家政服务、社区服务、中介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与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相适应的中央商务区。

  3、文化旅游业: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把壮大文化旅游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争取“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乡”获文化部批准,大力争取承办国际国内知名节会并借机开展文化展示和营销。

重点实施“两轴两带一城”战略,即在充分挖掘蒙元文化轴线和区域文化轴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蒙古族文化旅游产业带和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带,打造一座阿康历史文化名城。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按照建设“文化旅游大旗“的目标,全面推进“四大文化产业园”和苏布尔嘎大草原旅游区建设,进一步丰富完善成吉思汗陵5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文化产业主要发展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全市之首;着力完善消费环境,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和高档星级酒店,完善民族手工艺品生产销售一条街,增强旅游接待功能,打造游客集散服务核心。

到2015年,全旗接待中外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22亿元,旅游业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

建成国际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10家。

  4、现代商贸服务业:

以将伊金霍洛旗建设成为“以商贸流通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先导区、辐射带动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心城市”为目标,立足完善城市功能,抓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的有利时机,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业态和企业,打造高档酒店、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推进社区商业网点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的建设,繁荣商贸业,活跃市场。

建立二手汽车和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市场。

在重点工业园区建设与主导产业配套的专业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流水线式的服务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提高我旗整体消费能力和水平。

  四、城乡发展与基础设施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人口集中为目标,以产业聚集为基础,紧紧围绕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和城乡群众就业创业这四大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做大城镇规模,健全城镇体系,壮大城镇经济,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一)城镇建设

  一要高起点定位。

紧紧围绕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建设,按照阿康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以打造全国一流的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为奋斗目标,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要站在对历史负责、打造百年城市的战略高度,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城市定位,推动城市布局由县级小城镇向接轨区域性大都市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二要大手笔建设。

坚持“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实现城乡统筹”的原则,完成城市建设投资500亿元,建成市政道路300公里,新建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50%以上。

继续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推进CBD商务核心区、阿康物流园区、装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完成英雄公园、纳林格勒公园、红海子湿地公园、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马主题文化产业园、成吉思汗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任务。

  三要全方位支撑。

阿镇要立足城市核心区,进一步实现与东胜的全面对接,逐步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五个方面实现与康巴什一体化发展。

着力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制造业、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