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5814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知识点整理.docx

发展知识点整理

发展知识点整理--历史、方法、理论

2008-01-1113:

08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一、两条主线:

1、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

2、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四个主要方面:

1、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2、生理因素的发展

3、动作和结果的发展

4、言语的发展

三、四个基本理论问题(理论比较答题思路)

1、先天—后天:

究竟是遗传还是环境决定着个体心理的发展?

2、主动—被动:

发展的动力来自主体内部还是外界环境?

3、连续变化—阶段性:

个体的发展是不连续的、分阶段的还是连续渐进的?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个体心理发展是否存在一个“关键期”?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一、年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1、17、18世纪西方哲学家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如洛克认为儿童生来就是一张“白板”,教育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该思想被看做是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

论的鼻祖;卢梭则提出“机能论”,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机体内部,他最早提出“阶段”和“成熟”的思

想;夸美纽斯等人文主义教育家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等等。

2、达尔文的进化论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

首先,进化论中的许多思想对后来的儿童心理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的孩子

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推动了儿童心理的传记法研究,被认为是科学研究儿童心理的先驱。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时间: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创始人: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

关键事件:

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节,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著作,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该著作是普莱尔通过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并辅以实验观察而完成的,它问世时间早、内容丰富、方法手段科学而且系统、影响力广泛、专为研究儿童心理而做。

三、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业生发展研究: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霍尔、荣格、埃里克森等人贡献巨大:

1、霍尔:

1904年出版《青少年心理学》一书,将儿童心理的研究范围扩大至青春期;

1922年出版《老年心理》一书,最先研究老年心理。

2、荣格:

最早研究成年期心理:

涉及中年危机、临终心理等辨别问题

3、埃里克森:

最先有完整的毕生发展观;提出了成年早、中、晚期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定义:

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心理与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优势:

能得到全面、客观的资料资料;控制少,外部效度高

局限:

受观察者的主观态度影响大;耗时耗力

2、访谈法:

定义:

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研究方法

优势:

适用性广,对文化程度不高的被试也可行;有效率高

局限:

受访谈者素质影响大费时费力;资料量化难;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大

3、问卷法:

定义:

研究者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研究方法

优势:

标准化程度高;可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易进行定量分析

局限:

对被试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适合太年幼被试

4、测验法:

定义:

使用标准化的量表、标准化的程序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研究方法

优势:

标准化程度最高;有常模

局限:

灵活性差;对主试要求高

二、主要的研究设计:

1、纵向设计

定义: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要求在研究期间反复地观察与测试同一组被试

优势:

能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

局限:

1)耗时长,成本高;2)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入许多新的无关变量;3)被试流失严重

4)反复测量可能导致被试厌倦5)年龄与出生年代因素相混淆6)限制新技术的使用

2、横断设计

定义: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的被试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

优势:

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省时省力

局限:

1)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2)年龄和出生年代两因素不能区分;3)取样复杂

3、聚合交叉设计

定义:

将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设计的优势,互相补充对方之不足

4、双生子研究:

(1)目的:

评估遗传对智力、个性等复杂心理特征的影响。

(2)方法:

分别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或同胞兄弟姐妹)配对,分别求他们的智商或个性品质的相关。

(3)理论假设:

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或同胞兄弟姐妹)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假定他们所受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面同卵双生子在遗传结构上有更大的相似性,如果遗传影响智力,他们的智商应该表现出更高的相关。

(4)局限性:

企图完全分离遗传和环境两个变量,而实际上总是很难排除环境的影响

[简答题]:

几种主要的设计方法,并举例?

(再bt一点的就靠个设计题!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1、基本观点

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里比多分别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形成性感区,根据性感区的变化,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肛门期固着--对应埃里克森的自主感)

前生殖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称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

2、评价

(1)贡献:

高度重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开创性地提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成年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引起人们对儿童早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

(2)局限性:

从成年人的研究资料推论儿童,并没有直接观察和研究过儿童

被试都是精神病患者,不一定能代表正常发展的儿童

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1、社会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婴儿期(0—2岁)信任对怀疑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自主对羞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主动对内疚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同一感对混乱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创生对停滞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以上)完善对绝望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2、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特点

(1)即考虑生物因素,也考虑社会文化的因素

(2)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逐渐起主导作用

(3)每一阶段并不存在发展与不发展,仅存在发展的方向上有好有坏

(4)成年早、中、晚期的提出

三、精神分析共同的弱点

1、太注重临床而不考虑其研究方法

2、证据不充分、不严谨,理论解释比较随意

3、他们使用的一些核心概念缺乏确切的科学定义

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1、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2、学习的基础是条件反射,包括情绪的习得(艾伯特恐怖情绪习得实验)

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1、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受行为的后果(奖励还是惩罚)制约的

2、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个体习得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观察学习包括4个过程。

2、在攻击性、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资料

四、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的优势与局限性

1、优势:

(1)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2)提出的许多技术对解决实际问题十分有效,至今仍在使用,如行为矫正

2、局限性:

(1)把环境看作决定发展的唯一动力,忽视认知和动机等因素的作用

(2)把个体看作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的机械体,忽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理论无法对心理发展做出完整的解释

(4)对“环境”的理论过于狭隘

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发展观

1、发展的实质在于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即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2、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改变主体以适应客观变化)

3、发展在于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4、发展的过程是“平衡—不平横—平衡”

5、图式是主体动作的结构或组织,主体会对相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就是因为图式不同。

图式最初来自遗传,后在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起来。

6、平衡是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四因素——成熟、物理、环境、平衡。

//

二、认知发展四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基本特点:

阶段性、本质变、次序定、不可缺、有交叉

三、皮亚杰的局限性

1、新的研究表明,皮亚杰可能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他使用的实验任务不合适)

2、强调生物适应观,过于偏重先天和遗传的因素,对教育和文化的因素不够重视

3、形式运算阶段并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有研究者提出“后形式运算思维”

第四节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一、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后者是人类所特有的;

2、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3、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二、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1、最近发展区:

儿童现有水平与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2、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提出“学习的最佳期限”

三、建构主义思想:

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是建构主义流派的鼻祖

四、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皮亚杰的发展观的异同(简答题)

1、相同点:

(1)都强调主体的活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都强调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不同点:

(1)皮认为个体发展是生物适应的过程,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维认为个体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制约,强调人的社会本性。

(2)皮认为发展的关键在于儿童的独立探索活动,成人的直接教育是不重要的;

维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环境、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智力发展的质量。

(3)皮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阶段性;

维认为发展是连续的,没有绝对的阶段

(4)皮认为思维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

维认为语言的发展决定思维的发展。

发展知识点整理--婴儿

2008-01-1009:

56

再过一遍,能记住多少算多少吧!

第四章婴儿心理发展

一般特征:

第一个生长高峰,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第一节婴儿的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

出生时400克——6个月翻倍——1岁900克——2岁1015克

2、皮质:

胎儿已经具备基本结构,婴儿期迅速分化,突触复杂化,2岁时白质基本髓鞘化(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1、脑电:

5个月的胎儿就出现脑电,从不规则、不连续到规则、连续

a波是婴儿脑成熟的标志

新生儿就出现了a波的原型

出生第5个月是脑电活动的重要阶段

2、单侧化:

婴儿就开始出现大脑功能一侧化的倾向,但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

3、婴儿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

第二节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两个方面:

1、行走动作的发展(整体性、大动作)

2、手的动作的发展(精细性、分化动作)

二、动作发展的四大规律:

1、从整体性动作到分化性动作

2、从上身到下身

3、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4、从躯干到四肢

三、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及动作的训练

1、生理的成熟是动作产生的基本条件

2、环境是否为婴儿提供了足够的运动机会和丰富的刺激

3、父母是否刻意训练

[论述题]:

动作发展规律以及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婴儿感觉发展

1、触觉发生于胚胎2个月,出生时已发展得相当完好,有很多触觉反射

2、味觉发生于胚胎3个月,出生时已较为完好

3、视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婴儿4个月有颜色偏好

4、听觉发生于胎儿中晚期,新生儿已能分辨范围很广的各种声音,对人类的语音很敏感

5、嗅觉发生于胎儿晚期,新生儿有气味偏好

二、婴儿知觉发展

1、深度知觉(或距离知觉)

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

将婴儿放在“视崖”装置的浅侧靠近中线处,令母亲站在视崖的深侧边召唤孩子,有深度知觉的孩子会拒绝爬过深侧向母亲,无论母亲如何召唤鼓励,他们都不敢爬过去。

2、方位知觉:

婴儿以自身为中心进行方位定向,新生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

3、物体知觉:

6个月有大小恒常性,8个月有正式成立状恒常性

三、婴儿注意、记忆、学习、思维的发展

1、注意:

新生儿为无意注意,有部分注意选择性,1岁以后注意进入第二信号系统层次

2、记忆:

发生于胎儿晚期,新生儿末期已有长时记忆,1岁以后出现表象记忆、符号表征;

6个月后,认生;10-12个月,数概念学习,分类。

习惯化:

记忆发生的重要标志

3、学习:

发生于胎儿末期,新生儿就具有带有种系特点的学习倾向性,3个月有操作性条件反射

4、思维:

根本特征——直觉动作思维(思维与动作和感知觉不可分)

3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

8个月有客体永久性,表明儿童开始形成表象;

12个月以前就会使用工具,并采用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四、婴儿言语的发展

1、语言获得的理论

(1)强化说: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2)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认为,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的语法规则,语言获得的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

(3)模仿说:

言语的获得在于对身边人的模仿,婴儿在言语获得的过程中相继有四种模仿:

即时的、完全的临摹;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延迟模仿;选择性模仿。

(4)认知说:

皮亚杰认为,动作的发展产生逻辑,语言由逻辑构成

[简答题]:

简述言语获得的不同理论?

2、前言语阶段:

婴儿掌握语言之前的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一般是从婴儿出生到第一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产生之前的这段时间(0—12个月)。

3、言语的发生与发展

发生:

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大约在1岁时

单词句时期(理解言语阶段):

1岁到1岁半,主要发展对言语的理解儿童往往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

简单句时期:

1岁半到2岁,词汇量迅速增加,能说出不完整的双词句或多词句(电报句)

复合句时期:

2岁到3岁,掌握语法的关键期,简单句日渐完整,复合句开始发展。

3岁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语法规则存在“过渡规则化”和“规则扩大化”现象,与自我中心绝对性有关。

第四节婴儿的气质

一、婴儿气质的类型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

1、托马斯—切斯为三类型说

(1)容易型:

占40%。

这类婴儿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情绪积极愉快,容易照顾。

(2)困难型:

占10%。

这类婴儿生活不规律,烦躁易怒,不易安抚,适应能力差,情绪不好,需要父母极大的宽容和耐心

(3)迟缓型:

占15%。

活动水平低,反应慢,消极退缩,情绪低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也会慢慢地对新刺激发生兴趣。

随着成人的抚爱和教育,这类婴儿会分化。

(4)其它儿童很难划分到一类型中去。

2、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1)活泼型:

“连哭带斗”地来到世界上,经常大喊大叫

(2)安静型:

从出生时不活跃,很少哭,动作缓慢,很柔和

(3)一般型:

介于两者之间,大部分婴儿属于这一类型

3、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1)情绪性:

悲伤、恐惧、愤怒

(2)活动性:

探索、游戏、有些霸道、有些不带攻击性、到青年期精力充沛、能力强、事业心、竞争

(3)社交性:

与人接愿望强烈

(4)冲动性:

情绪缺乏控制,不稳定

4、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1)抑制型:

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让

(2)非抑制型: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首先,气质特征在个体发展中是稳定的。

大量研究结果均支持这一观点,特别是2岁以后的幼儿对其气质特征的测量与后期对其相同特征的测量有显著相关。

其次,这种稳定性也只有中等程度。

气质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持续性影响。

但气质变化的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从一个极端变到另一个极端;某些极端的气质特征,如非常害羞,则很难改变。

[简答题]:

气质类型、特点及教养方式?

第五节婴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一、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上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

2、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岁之前:

没有自我意识,吸吮自己的手指跟吸吮自己身体以外的东西一样

1岁末:

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

1—2岁:

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指代自己的身体

2—3岁:

开始使用代词“我”(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婴儿的情绪发展:

出生后即有情绪,而且已初步分化,但大多数是遗传本能,与其生理需要的满足直接相关

5—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

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

6—8个月时出现依恋、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1岁半出现和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如羞愧、自豪、内疚等

三、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3周之前:

内源性的笑,与外部刺激没有关系

4—5周:

诱发性的笑,通过一些行为可以引发婴儿的笑

5周—3个半:

不加区分的社会性微笑,对亲人和陌生人一样笑

4个月开始: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对亲人笑得更多,更无拘无束,出现陌生人焦虑

四、婴儿的依恋:

1、依恋的含义:

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三阶段:

0—3个月: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没有陌生人焦虑

3—6个月: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现陌生人焦虑

6个月—3岁: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对陌生人感到害怕

3、三类型:

艾斯沃斯“陌生情境法”

(1)安全型:

把母亲看作“安全基地”,母亲在场时能安心玩耍,母亲离开时会出现分离焦虑,母亲回来后立即得到安抚,这类婴儿占65%—70%。

(2)回避型:

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不反抗、不焦虑;母亲回来时他们也不理会,这类婴儿实际上并未与母亲形成特别密切的情感联结,这类婴儿占20%。

(3)反抗型:

母亲离开时显得很苦恼、极度反抗,但是母亲回来时他们的态度又很矛盾,即需要又拒绝,又称“矛盾型”,这类婴儿占10%—15%。

在这三种类型中,安全型是比较良好、积极的依恋,其它两种是不安全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研究表

明: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具有稳定性,但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重大变化时,依恋的类型也可能发生改变。

婴儿依恋的类型最根本的取决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母亲对婴儿的所发出的信号是否敏感,对婴儿是否关心起关键的作用。

[论述题]:

简述婴儿依恋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意义?

五、早期同样交往:

3阶段:

1)客体中心阶段:

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往往不能引起另一个婴儿的反应,互相不理睬

2)简单交往阶段:

出现社交指向行为(即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

3)互补性交往阶段:

出现了合作游戏、互补或互惠的行为,社会性游戏的数量明显增长,16—18个月是转折点。

4阶段:

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早期友谊。

发展知识点整理--幼儿

2008-01-1012:

10

第五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一般特征: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经验及能力有限之间形成矛盾。

关键词:

游戏、思维、自我意识

第一节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继续增加

2、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

神经纤维增长,额叶表面积增大,髓鞘化基本完成

二、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1、脑电波:

由δ波和θ波逐渐向α波过渡,7岁以后α波占主导

脑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2、皮层抑制机能迅速发展,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

第二节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2)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2、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

(1)儿童通过游戏来完成同化作用,即在游戏中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

(2)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着儿童游戏的水平,皮亚杰将游戏分为三大阶段:

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这分别和感知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和具体运算思维相对应。

3、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1)维果斯基认为,人类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每个阶段都有其主导的活动,每一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都是通过相应的主导活动完成的。

(2)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是儿童依据自己的想象构建各种虚假情境的创造活动,游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中其决定性作用。

二、游戏的种类及发展

1、按游戏的目的分:

(1)创造性游戏

(2)教学游戏

(3)活动性游戏

2、按认知水平分:

(1)机能游戏:

无象征性,从动作的本身获得乐趣

(2)建筑游戏:

有一定创造性,离不开实物

(3)假装游戏:

渐渐脱离实物

(4)规则游戏:

学习遵守规则

3、按社会化水平分:

帕腾的三阶段

(1)非社会性的游戏:

自己玩自己的,彼此不交往

(2)平行游戏:

和别人玩一样的游戏,但并不试图影响别人的行为

(3)社会性游戏:

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4、假装游戏的发展

假装游戏的特点是儿童有意地用一个事物的名称按它的某种相似性来指称另一个事物,假装游戏对儿童的

心理发展有特殊的意义,皮亚杰称之为“儿童游戏的高峰”。

假装游戏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越来越脱离真实的情境

(2)越来越脱离现实的物品

(3)越来越脱离“自我中心”

(4)游戏的主题更鲜明,情节更复杂和完整,与社会结合越紧密

5、游戏的发展

(1)内容:

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

主题,从家庭、幼儿园--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

由反映运用物体的外部活动--到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