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3569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docx

啤酒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啤酒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我国啤酒行业当前盈利水平较低

自啤酒行业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以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的逻辑便时常引起资本市场的讨论。

长期来看,我国啤酒企业盈利能力较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啤酒吨价的持续上升、费用的收缩,未来啤酒企业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啤酒企业净利率较国际巨头有明显差距总体而言,我国啤酒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发达国家啤酒公司有较大的差距。

2016年我国主要上市啤酒公司——华润、青岛、燕京、重啤的平均净利率仅为4.0%,同年百威英博的净利率为11%,欧洲啤酒公司净利率可以达到7.5%左右,日本啤酒公司也可以达到6%左右。

把时间轴拉长来看,自2000年起,百威英博经常性净利率从4%左右一路攀升至2015年的14%(实际净利率为18%),而我国啤酒企业的净利率水平长期维持在5%左右.

图表1:

2015年中国主要啤酒上市公司与国际主要啤酒公司净利率对比

图表2:

2016年中国主要啤酒上市公司与国际主要啤酒公司净利率对比

毛利率:

造成世界啤酒企业盈利能力梯队分化的根本原因

根据2016年的财务比率拆分可以看出,我国啤酒企业费用率跟其他国际巨头相比处于合理偏高的水平,折旧摊销费率介于欧美龙头和日本啤酒企业之间,息税与收入的比例则远低于欧美龙头公司,而造成啤酒公司盈利能力梯队分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毛利率。

盈利能力较好的欧美啤酒企业毛利率可以达到45%以上,百威英博2016年毛利率更是高达63%。

长期来看,如果我国啤酒行业向欧美国家的路径发展,盈利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表4:

2016年我国啤酒企业与国际同业可比公司财务比率对照

吨酒价格:

影响我国啤酒行业毛利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销售价格的角度来看,2016年华润、青岛、燕京、重庆四家啤酒上市公司的平均吨酒价格为2887元,远低于国际同行,仅为欧美龙头公司吨酒价格的45%,日本龙头企业吨酒价格的16%。

百威英博在中国区域战略定位中高端,但其亚洲区域的吨酒价格也仅为4566元。

因此,吨酒价格偏低可能是造成我国啤酒行业整体毛利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表5:

2016年我国啤酒企业与国际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及吨酒价格对比(元/吨)

除吨价以外,我们认为行业竞争格局也是影响毛利率的关键因素。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百威英博(全球)的吨价与喜力、嘉士伯处于同一水平,甚至远远低于日本,而其毛利率却远远高于喜力、嘉士伯和日本酒企,反映出除了吨酒价格高低以外,啤酒企业的竞争格局、规模效应以及运营效率等其他因素也是影响其盈利能力的关键变量。

着眼于当下,影响我国啤酒行业格局的各种关键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状:

啤酒行业已经进入产能收缩期

我们认为啤酒行业供需失衡的现状是目前行业景气度较低、主流厂商收入和利润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

自2012年起啤酒行业产量同比增速从以前的年平均增速10%,下滑到不到个位数增长。

在经历了14年至今的产量负增长以后,中国啤酒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了产能收缩周期,这意味着目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将开始改善,并且竞争要点也将开始变化。

行业症结:

产能过剩严重,产能利用率低

啤酒行业产能过剩严重,2016年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仅达到59%。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中国啤酒产量为4506万千升,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约为59%。

其中行业前三甲华润啤酒、百威英博和青岛啤酒的产能利用率约为65%~70%,燕京啤酒的产能利用率约为60%,其他中小型啤酒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约为45%~60%。

与2011年82%的产能利用率相比,2016年不足60%的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有明显的下滑。

图表7:

2016年中国啤酒产量4506万千升,产能利用率59%

图表8:

2016年我国主要啤酒上市公司产能及利用率情况(万千升)

啤酒行业产能的无序扩张是导致产能利用率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自2010年起新一轮啤酒产能扩张开启,2010-2016年共计扩产2108万千升,但是2016年啤酒行业销量仅比2010年增加23万千升,产能的增加与销量的增加存在严重的不匹配。

图表9:

2002-2017.11啤酒行业产量同比增速(%)

产能过剩的苦果:

啤酒厂商收入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低下产能过剩直接导致啤酒厂商收入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低下。

我们认为产能过剩带来的无序竞争是导致整个啤酒行业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这使得啤酒企业很难在量的增长并不显著的背景下获得收入的持续提升。

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啤酒行业ROE显著低于其他主流食品板块。

图表12:

啤酒板块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与主流食品板块有明显差距

国际经验:

产能收缩期容易出现行业分水岭

60-70年代的美国啤酒行业产量快速增长,前四大啤酒公司跑马圈地,实现了市占率的快速提升。

但进入80年代,行业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啤酒企业的生产效率、盈利能力、市场拓张以及并购实力都发生了明显分化,美国啤酒行业二至四位的啤酒公司份额停止增长,只有百威英博在净利率显著提升的同时继续份额扩张,成为当仁不让的行业老大。

美国:

百威英博在产能收缩期确立霸主地位根据国际经验,当行业规模从快速增长期迈入稳定期时,行业比较容易出现分水岭。

以美国为例,60-70年代美国啤酒行业产量一度快速增长,但到了80年代,啤酒行业量增开始停滞,从以前的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而就在1980年前后美国啤酒行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化。

在增量竞争阶段,大型啤酒公司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前四大啤酒公司市占率都在快速增长。

在此期间,百威净利率以及行业整体净利率均在低位徘徊,啤酒行业以“做大”为首要目标,没有对盈利能力做过多要求。

1980年以后,随着啤酒行业容量增长进入稳定期,行业格局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1980年前后,美国啤酒行业二至四位的啤酒商市场份额停止增长,只有百威一家独大,不仅市场份额仍然保持提升,净利率也从5%左右跃升至10%,甚至15%以上。

在百威净利率显著提高以后,行业净利率也触底反弹,1991年行业净利率高点较1981年低点提高了4个百分点。

可以说,存量竞争时代的到来促使美国啤酒行业开始出现分化,也使得百威真正甩开竞争对手,确立了自己行业霸主的地位。

图表14:

1950-1999年美国啤酒产量及龙头市场集中度

图表15:

80年代以后百威英博奠定霸主地位且净利率跃升至10%以上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啤酒行业

增量转存量,企业当自发寻求利润在存量竞争中,啤酒企业在生产效率、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会显现出来,并成为企业是否能支持再次扩张的基本要素。

利润提升带来的资金累积能够为企业的市场拓张、产能优化、新建产能提供支持,也可以用于外延并购,帮助企业快速市场整合版图。

啤酒行业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行业集中度高的龙头企业通常强者恒强,只有自发寻求利润的企业才能在存量竞争中取得先机。

经验一:

生产效率优化使得行业龙头具备规模壁垒从生产端来看,百威英博一直不断优化产能,从而形成了规模效应,而规模效应则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分化,形成了护城河。

2016年美国啤酒规模以上酿酒厂为186个,行业平均单厂产量为17万千升。

百威英博在美国的工厂则很多都是百万吨级别,2015年其在美国共计拥有18家工厂,单厂产量为预计达到60万千升,2016年预计达到65万千升,与行业平均水平拉开明显差距。

图表17:

美国规模以上酿酒厂数量及单厂年产量

图表18:

百威英博(北美)工厂数量及单厂产量

经验二:

自发寻求利润才能支持再次拓张在存量竞争时期,百威英博净利率水平先于行业进入上升通道,利润的累积为企业再次拓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百威英博在80年代不仅盈利能力提升,其市场份额也明显提高。

时至今日,百威英博与美国其他主要啤酒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已经明显拉开差距。

我们认为,在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可以为后续的市场拓张、产能优化、新建产能积累资金,只有自发寻求利润才能支持企业在存量竞争中取得先机,未来再次扩张。

图表19:

美国主要啤公司毛利水平对比

经验三:

适时借力外延并购整合市场版图啤酒行业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行业集中度高的龙头企业通常强者恒强,因此并购对于啤酒企业来说通常是快速整合市场版图的方法之一。

当行业出现效率分化以后,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外延并购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利润的累积对于啤酒企业来说不仅可以用于市场拓张、产能的新建和优化,还可以用于外延并购。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2002-2017年间,啤酒行业超过5亿美元的大型并购共27起,总金额约为2824亿美元,百威英博参与其中12起并购,涉及金额约2150亿美元,占比76%。

图表20:

百威英博并购历史

2018,中国啤酒行业拐点显现

面对增长持续低迷的啤酒需求情况,主流啤酒厂商已经开始从“增量思维”向“存量思维”转变。

生产端体现为停止产能扩张、资本支出缩减,华润、百威、重啤等厂商主动采取关厂措施优化产能,2018年关厂速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利润端体现为酒企积极推动消费升级,中档酒销量占比7年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华润雪花在中档酒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0%,具备话语权推动费用收缩、利润回收。

此外,2017年底啤酒行业集体涨价应对成本上涨压力,涨价幅度预计达到10%左右。

虽然2018年直接提价对净利率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本次提价有利于啤酒企业理顺渠道价格体系、适当提高渠道利润率、应对成本上涨压力。

本轮提价,反映出市占率较大的龙头企业对利润的诉求和提高利润水平的信心,在酒企强势区域,我们认为行业净利率水平有望在未来2-3年内提升。

产能优化:

连续3年连续下滑促使厂商从“增量”向“存量”思维转变

从2010年开始的产能扩张周期是主流啤酒厂商“增量思维”的经营层面体现。

主流啤酒厂商认为中国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会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持续增长,因此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这种扩张体现在优势市场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和潜在市场的新产能投放。

这一策略也的确是对“中国啤酒市场会持续扩容”这一趋势判断的应对。

2014~2016年期间行业的持续下滑则证伪了主流啤酒厂商前期对需求的乐观判断。

我们认为开始于2014年的啤酒产量连续3年下滑证实先前主流啤酒厂商对于后续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并且所有的啤酒厂商都已经体会到了行业负增长对企业层面产生的经营和财务压力,行业老大华润啤酒在2015年首次出现销量的负增长,同比下滑1.3%,即使是过去5年在中国市场增长最为强劲的全球啤酒巨头百威英博也在2016年出现了中国市场销量的第一次负增长,同比下滑1.2%。

面对增长持续低迷的啤酒需求情况,主流的啤酒厂商开始从“增量思维”向“存量思维”转变。

图表21:

2012-2016年前5大啤酒公司的销量均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啤酒厂商停止产能进一步扩张

资本支出规模开始缩减我们认为过去的行业上升期盛行的“跑马圈地式”扩张策略在最新的行业容量见顶的背景下已经不再适用,企业开始重新评估这一扩张模式的利弊,在整个啤酒市场需求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暖之前,主要啤酒厂商投资意愿在不断降低,经营层面上体现为停止产能的进一步扩张,资本性支出规模开始出现缩减,这一点在2016年已经开始体现。

1)行业老大华润啤酒的产能在2016年停止增长,稳定在2200万千升。

2015年华润啤酒的销量下滑迫使华润停止其进一步产能扩张计划,这也是华润啤酒自2010年以来首次停止增加产能,维持在2015年的2200万千升的水平上。

图表22:

经历了2015年的销量下滑,华润啤酒2016年产能停止增加

2)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资本支出也在行业下滑周期中出现比较明显的缩减。

其中青岛啤酒2016年全年的资本开支仅为8.56亿元,是过去5年的最低值,与2012年的23.78亿元相比下滑64%;燕京啤酒2016年的资本开支为9亿元,自2014年起连续第三年保持较低的资本开支数额,与2012年的17亿元相比下滑了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