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438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3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A文舞弊审计案例.docx

9A文舞弊审计案例

第五章舞弊审计经典案例

第一节国内舞弊审计经典案例

案例一:

银广厦舞弊案例

一、案例介绍:

背景资料:

银广厦的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厦(银川)磁技术有限公司。

1994年1月28日,“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同年6月17日,“银广厦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经营范围:

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天然物产的开发、加工、销售;动植物的养殖、种植、加工、销售;食品、日用化工产品、酒的开发、生产、销售;房地产的开发、餐饮、客房服务、经济信息以及咨询服务。

银广厦事件是由《财经》杂志一纸捅破天窗的。

《财经》杂志20RR年8月号发表封面文章,《银广厦陷阱》揭露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银广厦,1999年度、20RR年度的业绩,绝大部分来自造假。

经中国证监会查证,银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伪造销售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从1998~20RR年虚构利润分别为1176万元、17782万元和56704万元,共计76262万元。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银广厦公司1999年和20RR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于上述问题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财政部对该案所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处罚;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究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银广厦的造假流程

银广厦财务报告陷阱设置过程可以用“赤裸裸”三个字形容。

在被指控造假的1999年和20RR年两年,先任天津广厦(天津广厦旗下的二氧化碳萃取业务提供了两年间银广厦几乎全部的报表利润)财务总监升任董事长的董博自称银广厦董事、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指示操作了财务造假。

而身为银广厦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的李有强承认董博所言属实,天津广厦的账都是假的。

1999年11月,董博接到了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的利润做到0.80元。

董博便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厦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厦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1999年的财务造假从购入原材料开始。

董博虚构了北京瑞杰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京通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风实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让这几家单位作为天津广厦的原材料提供方,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蛋黄粉、姜、桂皮、产品包装桶等物,并到黑市上购买了发票、汇款单、银行进账单等票据,从而伪造了这几家单位的销售发票和天津广厦发往这几家单位的银行汇款单。

有了原材料的购入,也便有了产品的售出,董博伪造了总价值5610万马克的货物出口报关单四份、德国捷高公司北京办事处支付的金额5400万元出口产品货物银行进账单三份。

为完善造假过程,董博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厦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记录,于是,阎金岱便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萃取产品虚假原料入库单、班组生产记录、产品出库单等。

最后,董博虚构天津广厦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898.60万元。

后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厦公司年报。

当年,银广厦公司向社会发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778.66万元。

银广厦虚构了巨额的出口销售,主要客户是德国诚信公司,而德国诚信公司的货款进账单都是伪造的。

次年,财务造假行动继续进行,只是此次已不再需要虚构原材料供货方。

据董博称,依旧是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结果,20RR年天津广厦共虚造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00万元,虚假年度财务报表由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签署无保留意见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764.6431万元。

20RR年年初,为进一步完善造假程序,董博虚报销售收入,从天津市北辰区国税局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份。

除向正常销售单位开具外,董博指使天津广厦公司职员傅树通以天津广厦公司名义向天津禾源公司(系天津广厦公司萃取产品总经销)虚开290增值税专用发票份,价税合计22145.6594万元,涉及税款3764.7619万元,后以销售货款没有全部回笼为由,仅向北辰区国税局缴纳“税款”500万元。

20RR年5月,为中期利润分红,银广厦总裁李有强以购买设备为由,向上海金尔顿投资公司借款1.5亿元打入天津禾源公司,又 以销售萃取产品回款的形式打回天津广厦账户,随后其中1.25亿元以天津广厦利润的形式上交银广厦。

处理结果:

法院以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分别判处原银川广夏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李有强、原银川广夏董事兼财务总监兼总会计师丁功民、原天津广夏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阎金岱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至8万元;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加荣、徐林文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二年零三个月,并各处罚金3万元。

(资料来源:

二、思考与分析:

1、银广厦造假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作为非注册会计师业内人士的《财经》杂志记者能够发现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却没有发现问题?

案例二蓝田公司舞弊案例

一、案例介绍:

背景资料:

蓝田股份20RR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8%来自农副水产品收入和饮料收入。

农副水产品主要指的是桂鱼、鲤鱼、草鱼等淡水鱼类,中华鳖、青虾以及莲子、莲藕、菱角、茭白、莼菜等水生植物。

饮料则是出现在各个广告媒体上的野莲汁、野藕汁、蓝田矿泉水等。

蓝田的故事

在蓝田从成功走向成功的路上,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白捡的“第一桶金”。

洪湖盛产一种淡水龙虾,当地人不吃,蓝田以极低价格收购来。

每六斤活虾出一斤冰虾仁;冰虾仁的出口价为20元/斤。

而整个成本仅靠虾壳等副产品加工后的饲料销售收入就可全部抵消,20元是纯利。

一只鸭子=两台彩电。

蓝田所产的鸭子品种为“青壳一号”,只需散养在洪湖里,吃小鱼和草根,而且一只鸭子一年产蛋高达300多只(比普通鸭子高出一倍以上)。

同时鸭蛋个大味美,价格奇高(有报道称每只鸭蛋的纯利为0.4元)。

原公司董事长瞿兆玉曾骄傲地说,蓝田“一只鸭子一年的利润相当于生产两台彩电”。

亩产3万元。

蓝田股份与中科院水生物科学研究院所共建的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对渔场的改造,将传统单一的粗放养殖变为名特优新品种的立体养殖“水面有鸭,水里有鱼,水下有藕”,形成一条自给自足的生物链。

据瞿兆玉称,一亩水面一年的产值可以达到3万元。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蓝田还有很多。

可以说,农业行业的许多“新概念”都被蓝田发挥到了极致,许多企业还在探索中的产业化方式在蓝田已经被运用的“驾轻就熟”。

蓝田的问题

蓝田的业绩神话虽然“美丽”,但却并不“完美”。

蓝田股份20RR年中报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公司未分配利润高达11.4亿元。

但也正是在公司“业绩增长”最快的近3年间,蓝田股份却捂紧钱包,只在20RR年6月进行过一次每10股派1.6元的分红。

钱究竟到哪里去了?

在投资者的纷纷质疑下,蓝田股份发布“中期报告补充说明”并指出,“11.4亿元的未分配利润大部分已转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

蓝田股份每年十几亿元的收入大多化为固定资产。

如果这是真的,这至少也是不正常的现象。

与工业企业不同,农业企业对厂房和设备的要求与依赖程度相对较低。

蓝田股份财务报告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应收账款奇低。

公司20RR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8.4亿元,但当期的应收账款却只有区区857.2万元。

蓝田股份对此的解释颇具“地方特色”:

由于公司基地地处瞿家湾,“占公司产品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

其中上门提货的客房主要是个体户,而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银行电汇和银行汇票结算要“绕道70公里到洪湖市”,而通过银行专邮到公司在瞿家湾的开户行,时间需要3至7天,因此“钱货两清”成为惯例。

有业内人士指出,水产品的销售方式虽然会因地域不同各有差异,但通过代理中间商销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

与个体鱼贩直接“一对一”的销售不可能成为主要方式,尤其在水产品交易量如此之在的的蓝田股份。

但让人仍不免感到蹊跷的是,一个现金流量如此丰富的地区除了一个小小的农业银行储蓄所外,竟然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银行在此驻足。

蓝田股份固定资产占资产的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多。

蓝田股份所处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具有特殊性,资产折旧没有固定的标准而且无法盘点。

蓝田股份的高收益含有水分,虚构的利润只能变成固定资产“扔到水里去”。

在与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关联交易上,蓝田股份似乎总在占便宜。

公司公告称,野藕汁、野莲汁、红心鸭蛋等产品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的广告,以及公交车、路牌等广告的费用均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支付,而且蓝田股份也没有承诺在未来支付该费用。

蓝田股份长时间占用中国蓝田总公司等关联方的巨额资金,以20RR年中报为例,关联方其他应付款余额2.22亿元,其中向湖北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借款2884万元,其余均为向中国蓝田总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借款,仅向中国蓝田总公司的借款就达1.93亿元。

蓝田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几乎年年翻番增长,公司1996年至199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927万元、14262万元、36259万元、51303万元,直到20RR年才有所下降,净利润为43163万元。

其业绩神话主要来自鱼塘效益。

20RR年上半年,公司总经理瞿兆玉称:

洪湖有100万亩水面可以开发,蓝田股份现在只开发了30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只有1万亩,这种精养鱼塘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是粗放经营的10倍。

20RR年上市的武昌鱼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有6.5万亩鱼塘,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不足1000元。

同样在湖北养鱼,蓝田股份“粗放经营”的养殖业绩是武昌鱼的3倍,“精养鱼塘”更是高达30倍,其可信度颇让人怀疑。

(资料来源:

二、思考与分析

如何使用分析性程序识别蓝田公司舞弊?

提示一:

蓝田公司静养鱼塘的产量是否正常?

提示二:

蓝田公司的销售收入是否正常?

提示三:

蓝田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正常

提示四:

蓝天公司的在建工程是否正常?

提示五:

蓝天公司的毛利率是否正常?

提示六:

蓝田公司的职工收入是否正常?

提示七:

蓝田公司的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是否正常?

案例三:

粤海铁路公司舞弊案

一、案例介绍

背景资料

粤海铁路:

粤海铁路从广东湛江直至海南叉河,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总投资45亿元。

20RR年1月,粤海铁路开通,结束了海南省不通火车的历史。

粤海铁路公司:

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由铁道部、广东省政府、海南省政府三方合资组建,上述各方分别授权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东省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产权代表。

粤海铁路通道建设大事记:

1992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铁道部、海南省、广东省共建海南铁路通道项目。

1994年12月,铁道部、广东省、海南省签署《铁道部、广东省、海南省关于建设海南铁路通道的协议》。

1997年8月26日,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标志着粤海铁路通道工程正式启动。

20RR年10月31日,“粤海铁1号”建造完毕并进入东海试航。

20RR年1月4日,粤海铁路琼州海峡火车轮渡及海沙段通过铁道部、海南省及广东省的初验,已具备临管运营条件。

20RR年1月7日,粤海铁路通道琼州海峡火车轮渡正式开通。

私分国有资产罪:

1997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刑法》第396条第1款规定: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审计过程:

20RR年3月20日这天下午,粤海铁路公司财务部杨部长在海南国贸路申亚大厦办公室里,接到审计署深圳特派办审计组打来的电话,说明天下午要进点审计,让准备一间审计办公室。

杨部长三天前已接到审计通知书,以为这和往常一样是让他们接站和安排食宿的,所以没太在意。

谁知,再往下一问才知道,审计组全部人马已到海南,人住在申亚大厦对面的汇通大厦,而且,一切食宿等费用均由审计组自理。

这,着实让杨部长吃惊不小。

接待审计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此前,粤海铁路公司已接待了13批审计,早已熟门熟路,都是事先电话通知让安排接站和安排食宿的,难道这次是专案审计?

直到第二天,审计组正式进点宣读了审计“八不准”纪律,杨部长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知道不是冲他们一家来的,而是审计署为保证审计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而统一采取的措施。

在随后与深圳特派办审计组接触的三个月中,杨部长越来越感到这第十四次审计与以前大不相同,他曾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深圳特派办审计组在他们前后经历的14次审计中,创造了许多“唯一”和“之最”,是唯一自己掏钱吃住经费自理的,是唯一对他们自办实体提出置疑的,是唯一踏勘那么多工地现场的,是审计时间最长、态度最严谨、业务最熟悉、问题最尖锐、力度最强大的审计组。

其实,这次审计对深圳特派办审计组来说,也是非同一般。

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本身就是公认的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审计,涉及工程设计、施工、材料、工艺等多方面技术规范和标准。

粤海铁路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建设项目,李鹏、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经视察过。

另外,审计组是对粤海铁路建设资金1995年至20RR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跨六个财务年度,累计到位资金约21.63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3.8亿元。

对这个总投资45亿元、创造了许多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奇迹的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组势必要面临全新的压力与挑战。

担任审计组长的吕大文处长说,大家便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审计组进点后,立刻开始紧张的工作。

面对6个年度、21亿元形成的浩如烟海的账册、凭证、合同、图纸等,真有点无从下手。

光工程合同、图纸就快把人给淹了,还要实地踏勘工地,时间只有3个月,人员只有8个人。

审计组必须尽快抓住重点,寻找突破口。

审计组兵分两组,财务组和工程组,两边同时进行。

几天后,财务组在仔细翻阅报表资料后发现疑点。

该公司旗下有5个经济实体,2个团体。

都是独立核算单位(以下简称7个实体),经营业务范围均与建设项目有关。

根据以往审计经验,这往往是做手脚,藏猫腻之处。

而此时,工程组也发现,施工合同和购料合同上,也频频出现这几个实体的名字,粤海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与采购,大多是与下属7个实体的关联交易。

这就是审计重点!

审计组立刻决定对这7个实体的财务收支和经营业务情况进行重点审计,由此打开缺口。

财务组从报表上看到,7个单位效益极好,年年盈利。

审计人员跑工商局调注册登记资料,跑银行查开启资料,并与粤海铁路公司资金往来账仔细核对后,发现粤海铁路公司从1998年5月至20RR年底,先后挪用262万元建设资金违规给7个实体作经费开支和启动资金。

7个实体的人马均为粤海铁路公司本部干部兼职,均属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公司。

经查阅大量法规并咨询国家计委后确认,粤海铁路公司董事会根本不具备投资权及公司合并、分立、变更的决策权。

审计组开始向该公司指出挪用建设资金违规办实体的问题时,公司根本不买账,说我们经历了13次审计,从来无人对此提出过任何置疑,但审计人员捧着法规一遍遍向他们解释,以理服人,依法陈述,经过十几个回合的沟通,公司方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

审计人员发现,7个实体经营的业务清一色是粤海铁路建设项目。

这些实体并不具备承揽工程建设或购买工程物资的资质和能力,仅充当中间商、二传手,所谓运作,不过是过一下手从中吃一道差价,套取铁路建设资金罢了。

经审计组查明,至20RR年底,7个实体中的6个从粤海铁路公司自管基建项目中,套取建设资金6348.8万元,形成毛利收入。

其中,以甲方供料名义取得材料差价或管理费收入4961.4万元;所办实体(无资质承包)通过转包取得差价或管理费收入765.2万元;职工技术协会和技术服务中心以提供技术咨询名义取得收入622.2万元。

粤海铁路公司下属实体一览表

单  位

成立时间

粤海铁路公司投入资金(单位:

元)

粤海铁路职工工会

20RR年8月

300000

粤海铁路职工技术协会

1999年10月

100000

粤海铁路职工技术报务中心

1999年9月

300000

粤海铁路海南实业分公司

1998年5月

300000

粤海铁路物资分公司

1999年3月

500000

粤海铁路(海南)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0RR年10月

1000000

北京振基海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1999年3月

120RR0

合  计

2620RR0

本来,甲方供料是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材料质量,采取的由建设方提供所需材料的方式。

但审计发现,粤海铁路公司为了用足概算(而不是节约投资),以下属实体套取高额利差,在甲方供料方式上大做手脚,以概算价入成本账,不进行招投标采购,不自己采购,而通过下属物资公司购料,让其强行插在中间吃概算价与实际价之间的差额。

更为恶劣的是,为了让下属公司套到更大的差价空间,粤海铁路公司串通设计方调高概算单价,虚列预算,套取资金。

其中,通过交通部某院人为调节石料单价,增加港口码头工程投资1642万元;通过铁道部某院调增甲方供材料土工膜的预算单价,增加铁路工程投资358万元。

这样,粤海铁路公司通过所谓的甲方供料方式,人为致使工程材料成本增加了30.66%。

而不规范的采购,也为腐败打开方便之门。

杜惠荣在担任粤海铁路公司副总经理(正处级),分管公司物资部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物资供应单位谋取利益。

先后15次收受物资供应单位或其代理商贿赂的款额共计人民币48万元。

工程建设收入的获取,与甲方供料差价收入的取得方式大同小异。

粤海铁路公司下属的褓均无施工资质,承包工程后,赚取差价或管理费后便转包给施工单位,仅从湛海线铺架工程项目中,就赚取差价收入647万元(将取得1428万元)。

但实际上,这些利益仅是小头,而粤海褓的介入,使工程管理上受制于设计施工单位,或因管理者失职,使工程管理漏洞百出,造成的工程管理资金被骗套和损失浪费的资金,却是大头。

有个很明显的例子,审计人员到海沙段预制梁场,对龙门吊轨道进行现场测量时发现只有150米,一般人凭目测就可知道,但在最后付款签字时,工程管理者、工程监理人员居然视而不见,将其按1160米付款,目测差错率居然高达673%。

仅这一单就多支付给施工单位工程直接费77.49万元(未计工程间接费)。

还有一单付款更让审计人员莫名其妙,即抛填堤心石的补偿费用。

粤海铁路公司明明已在各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中,饮食了该项费用,且以施工合同方式予以确认,但后来却又做出决定,重复支付施工单位抛填堤心石补偿费用610万元。

经审计人员抽查发现,由于工程管理等原因造成的建设资金损失浪费达3925.29万元。

最见不得阳光的,就数提供技术咨询取得的收入。

审计人员在对该公司技术报务中心(简称:

中心)咨询服务基础上审查时发现,其中内幕,令人惊心。

中心一经成立,即依托粤海铁路通道建设项目,全方位地介入物资采购和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以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名义取得经营收入。

取得的服务收入全部来源于粤海铁路通道的建设资金。

中心成员均系基础上标底编制人及评标人,均在中心领取效益报酬,粤海铁路公司在自行组织的招标项目中,为了协助向中心交了“咨询费”的服务对象中标,真可谓“煞费苦心”。

以制梁枕招标为例,该中心1999年9月(招标前),分别与两家单位签订咨询服务合同,各收取服务费40万元和50万元。

为了协助这两个单位投标中标,除招标前提供“咨询服务”外,还违规把1个标段拆分为2个;在评标中违规操作,为未中标的株洲桥梁公司,修改原始评分表,其结果可想而知。

审计查出的咨询收入是622.2万元,但其背后还隐藏着多少猫腻却无法统计。

据检察机关指控,唐建伟、杜惠荣、朴英元、李逊4人都有收受贿赂的行为,在1999年至20RR年间,被告人唐建伟在担任粤海铁路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其负责基建、经营活动、主持招标、签订施工合同、审批验工计价、工程款拨付、变更设计以及对外协调等职务之便,为工程单位谋取利益,先后20次收受工程单位贿赂款共计人民币60.8万元、港币5万元。

就这样,国家用来建设粤海铁路的资金,被掌管资金的建设单位――粤海铁路公司,以种种名义挪用套取。

在一笔笔貌似合法的交易后,掩盖着一桩桩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黑幕。

7个实体实际是粤海铁路公司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工具。

据审计查明,7个实体共套取资金6348.8万元(毛利),实际流失的建设资金达3324.5万元。

这些被套取的资金究竟流到何处?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审计组几乎把7个实体所有支出明细账翻了个底朝天。

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

流失的建设资金,大部分作为奖金福利分给了个人。

到20RR年底,粤海铁路公司在7个实体计提工资基金及附加为2059.75万元,成为粤海铁路公司发给个人奖金以及福利支出的来源。

月月都有额外收入,额外收入的数额月月又都相当可观,大家既高兴又忙活。

普通员工每月领取个人收入的地点有4处,中层以上干部领取个人收入的地点最多的可达7处。

29个月内,发放标准外奖金福利1205.6万元,标准外发放额为标准内发放额的107%。

处罚:

历经3个月艰苦的审计取证,粤海铁路资金流失的真相暴露无遗。

粤海铁路公司在项目建设期间挪用建设资金违规兴办实体,并利用所办实体在工程建设中套取项目建设资金,将建设资金以合法的形式切出一块,作为粤海铁路公司发放职工奖金以及福利支出的重要来源,违反了国家关于国债资金和项目资本金的使用规定,违反了国家关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

深圳特派办将审计情况以专题报告方式上报审计署,审计署以重要信息方式上报给国务院。

审计决定:

将违规用建设资金发给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含副职)的奖金福利悉数追回,上缴铁道部。

至20RR年11月,粤海铁路公司陆续执行了审计决定的其他问题,但仍未执行中层干部退款问题,深圳特派办在多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于20RR年11月1日正式发函(审深特函发[20RR]11号)给粤海铁路公司,严厉指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5条之规定,‘被审计单位未按规定期限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执行,仍不执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我办决定在采取以上措施之前,特发此函,要求你单位将执行审计决定的所有结果立即报送我办”。

虚拟工程套取657万元

20RR年3月,粤海铁路公司5位领导决定两次把手伸向建设资金,与中铁某局一项目部商定,由该局通过编制虚假的大型临时工程(后因粤海铁路公司计划部部长陆汉章涉嫌犯罪被耽搁),粤海铁路公司多拨200万元工程款给项目部。

唐建伟、张培金、朴英元、杜惠荣4人从中提取现金120.23万元,按每人要退缴的违规奖金数额领取现金后,以个人名义上交粤海铁路公司财务部。

20RR年11月20日,广州铁路检察院以涉嫌私分国有资产和受贿罪两项罪名对5人提起公诉。

据检察机关指控,时任粤海铁路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建伟、原党委书记张培金及3名副总经理朴英元、杜惠荣、李逊共计私分国有资产657.44万元。

唐建伟、朴英元、杜惠荣、李逊4人曾经受贿。

20RR年12月26日,广州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以私分国有资产和受贿两项罪名对5人进行一审判决,该公司原总经理唐建伟被判刑9年;副总经理杜惠荣和朴英元(兼总工程师)分别被判6年半和7年半;原党委书记张培金被判刑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