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二课时.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二课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一、海洋灾害
1.灾害性海浪
(1)成因:
是由强烈的
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强冷空气等引起的海浪。
(2)危害:
掀翻海上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2.风暴潮
(1)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
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
(2)分类
类别
成因
在我国分布
热带气旋风暴潮
热带气旋引起;其中台风引起的称为台风风暴潮
我国台风风暴潮多发,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
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
低洼地区
温带气旋风暴潮
温带气旋引起
渤海和
黄海;主要在
春秋季,夏季也有
3.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1.判断正误。
(1)海洋灾害只发生在海洋上。
(×)
(2)我国台风风暴潮多集中在东部江河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
2.灾害性海浪的影响,包括( )
①冲击和摧毁船只 ②导致沿岸船只沉没 ③近岸农作物被淹 ④海滩土地大面积盐渍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灾害性海浪可以冲击和摧毁海面船只,可以导致沿岸船只沉没;冲上海岸导致农作物被淹、土地大面积盐渍化等。
3.2018年9月12日至13日上午,南海北部出现3米到5.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广东西部出现2米到3.5米的中浪到大浪,达到海浪黄色预警级别。
同时珠江口到雷州半岛东岸沿海出现30厘米到60厘米的风暴增水,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出现了20厘米到50厘米的风暴增水。
指出造成这次海水异常运动的动力因素。
提示 低纬度海域的台风(即为台风风暴潮)所致。
二、生物灾害
1.判断正误。
(1)我国东部受虫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大于西部。
(√)
(2)生物灾害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
(√)
2.在我国北方对小麦影响较大的虫害是( )
A.水稻螟虫 B.蝗虫 C.棉铃虫 D.松毛虫
答案 B
解析 蝗虫发生频次高、分布广泛,在我国北方地区多发,故B正确。
其他三种都是针对某种农作物(非小麦)的虫害。
3.我国古代有“旱蝗”的说法,是指在大旱过后极易发生蝗虫灾害。
从自然灾害关联性说明“旱蝗”的原因。
提示 旱季低洼地易于蝗虫产卵,旱季过后土壤湿润、植被萌发则利于蝗虫幼虫成长,导致蝗虫爆发。
任务探究
海洋灾害
2010年10月10日下午13时04分,浙江省海宁市盐官观潮景区迎来了当年最高的一线大潮,潮高2.78米。
但是该日在钱塘江非观潮点有6人意外落水,经搜救后仍有4人下落不明。
下图为钱塘江杭州湾简要信息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钱塘潮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壮观的海潮,分析其原因。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钱塘江海潮成灾较大的原因。
(3)简答减轻海潮影响的工程措施。
[成果展示]
(1)天体引潮力:
巨大天体引潮力引起海水涌动,涌进杭州湾内;河道形态:
外深内浅,大量海水涌入后,抬高潮头;海湾形态:
外大内小,大量海水涌入后汇集抬升潮头;夏季风:
东南季风加剧海水自外海涌进杭州湾内。
(2)河岸附近城市等居民点众多,交通线密集,人口及经济密度高,所以一旦发生灾害,成灾较大。
(3)加固、加高海防堤坝;河底及外海修建减缓海浪、海潮的人工设施等。
1.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的差异
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春秋季节,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2.世界著名大潮发生地
国际地理学界将我国的钱塘江、南亚的恒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并称为世界“三大潮涌河”。
这三条河的入海口都是著名的潮涌区,因它们的入海口呈喇叭状,涨潮时海水汇聚。
我国的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珠江口以及雷州半岛东岸和海南岛东北部等地,均是风暴潮危害严重岸段。
3.风暴潮
(1)类型
类型
台风风暴潮
温带气旋风暴潮
时间分布
多见于
夏秋季节
多发生于
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空间分布
主要发生在纬度较
低的沿海地区,西北太平洋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孟加拉湾沿岸等较为多见
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较为多见
主要特点
来势猛、速度
快、强度大、破坏力
强
增水过程比较
平缓,增水高度
低于台风风暴潮
(2)危害:
船只沉没、堤坝决口、农田淹没、房屋被毁、交通通讯受阻、渔业受损、人员伤亡、海水入侵等。
(3)影响风暴潮形成的因素
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河流、地形、
海岸形状、海底地形等
孟加拉湾风暴潮
①孟加拉湾是
热带气旋高发区;②面向印度洋,夏季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助长潮势;③海岸形态呈
喇叭状,海水大量涌入,海岸收窄,推高潮位;④孟加拉湾海底
地形平坦,陆地地势低洼,对风暴潮的阻力小;⑤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流量大,与海潮顶托,加剧了风暴潮的灾害
(4)中国风暴潮分布及特点
台风风暴潮
温带气旋风暴潮
多发季节
夏秋(8~9月集中)
春秋为主,夏季也有
频次
粤、桂、琼、台、闽、浙最多
渤海、
黄海沿岸最多
分布地区
东南大江大河入海口、海湾沿岸、沿海低地最严重
莱州湾、渤海湾最严重
受灾程度
更
大(台风频次多、威力大;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相对较小
4.海啸
(1)诱发因素:
海底地震,海底
火山爆发、海底塌陷和滑坡。
(2)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②要有海底大面积垂直运动;③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1000米以上)。
(3)形成过程
(4)危害:
海水淹没
农田、村镇;破坏港口、
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破坏厂房、建筑等生产生活设施;造成巨大的
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
(5)海啸危害特点:
起始快、来势
猛、突发性
强等特点。
西欧是世界上风暴潮多发地区之一。
荷兰1/4国土由填海造陆而来,其西南部地区由风暴潮造成的灾害损失较大。
据此完成
(1)~
(2)题。
(1)荷兰风暴潮的主要成因是( )
A.台风B.温带气旋
C.地震D.洋流
(2)西南部受灾原因不包括( )
A.经济密度高B.河流入海口
C.地势低洼D.地震形成海啸
科学思维
海洋灾害类型和成因的分析思路
第
(1)题,荷兰位于北半球中偏高纬度的位置,风暴潮为温带气旋引发。
第
(2)题,荷兰距离地震带较远,一般不存在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
[答案]
(1)B
(2)D
提升运用能力
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是该年全球最强的台风。
下图是“海燕”途经菲律宾附近海域路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菲律宾是个多山地国家,这次台风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暴雨 ④风暴潮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台风引起的强风、暴雨和巨浪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在山地地区还可以诱发山体滑坡等。
但是台风不会诱发地震。
2.菲律宾是世界上海啸多发地。
引起菲律宾强大海啸的原因是( )
A.高空大气运动B.天体引潮力
C.台风D.地震
答案 D
解析 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水下塌陷等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任务探究
生物灾害
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
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蝗虫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地10厘米深的湿润土壤中,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可集中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
雨过天晴,可促使虫卵大量孵化。
群居型的成虫有成群迁移和迁飞习性,且迁飞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迁飞时在空中可持续1~3天之久。
蝗虫飞过时,群蝗振翅的声音响得惊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呼啸。
飞蝗所经之处地表植被尽数被啃食一空、绿色草木荡然无存,像秋风扫落叶一样、黑云压顶,令人毛骨悚然,所以古代我国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
下图为中国虫神庙(明代)分布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虫神庙”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图示集中分布区适宜蝗虫繁殖生存的条件。
(3)“虫神庙”是由古代人们对蝗虫敬畏而建造。
简答蝗虫的危害。
[成果展示]
(1)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农业发达地区,以小麦种植区最为集中。
(2)雨季后、水退后的低洼湿地利于蝗虫产卵;再次雨后利于蝗虫卵孵化;大面积农作物种植为蝗虫提供食物等。
(3)蝗虫大量啃食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减产,粮食歉收或绝收,导致人口食物短缺、危害人类生存。
1.农作物病虫害
特点
种类
多,危害大,灾情东部
重于西部
危害
造成农作物大面积
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
经济损失
主要病虫害
小麦锈病
中国发生范围
最广、危害
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
灾情东部
重于西部,南部
重于北部
水稻病害
主要分布在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棉铃虫
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
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
2.森林病虫害
3.蝗灾
(1)特点:
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飞蝗,俗称“蚂蚱”,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2)主要种类及分布: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
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对我国危害最大。
(3)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
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
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4.鼠害
(1)危害:
糟蹋
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传播
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我国鼠害的特点:
发生面积
广、种类
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3)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分布
本区农业特点
常见害鼠
亚洲东部喜
湿鼠类危害区
包括东北、华北和
西南区的大部,
华东和华南的全部
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主要的
农业区
褐家鼠、小家鼠等
亚洲中部耐
旱鼠类危害区
包括我国
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本区降水量
少、气候干旱
小家鼠、黄鼠等
黄淮平原农业区是重蝗灾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据此完成
(1)~
(2)题。
(1)黄淮地区蝗虫多发的原因是( )
A.农药灭虫效果差B.旱涝灾害多发
C.飞蝗天敌少D.周边地区飞入多
(2)黄淮平原相对较少的虫害是( )
A.水稻螟虫B.黏虫
C.棉铃虫D.松毛虫
科学思维
生物灾害的判断方法
第
(1)题,蝗虫的发生与旱涝关系密切。
黄淮平原是旱涝灾害多发区,成为蝗灾重灾区。
第
(2)题,黄淮平原森林较少,大多是农田,松毛虫虫害发生较少。
[答案]
(1)B
(2)D
提升运用能力
我国森林广泛分布在边远地区,受虫害影响很大。
据此完成1~2题。
1.危害我国森林的最主要害虫包括( )
①蝗虫 ②松毛虫 ③松材线虫 ④黏虫 ⑤天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⑤D.②③⑤
答案 D
解析 常见的森林害虫有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
2.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 )
①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②森林工业经济损失严重
③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减少 ④虫病蔓延,威胁农作物生长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森林病虫害危害林木生长、森林工业和林区环境;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重。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96页“思考”]
点拨 生物灾害的主要成因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入侵和转基因技术等。
人为因素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转基因食品等。
答案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入侵和转基因技术等。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转基因食品。
[教材第97页“思考”]
点拨 1.外来物种不是当地原生的生物群落,最初数量少,不会对本地生态环境产生危害;一旦外来物种形成灾害则其数目大大增加、影响十分巨大,所以外来物种一旦适应本地环境会十分迅速、大量繁衍。
2.一个地区有着一定的生态系统、一定的生物群落组成,一般稳定少变。
一旦外来生物数量巨大,往往会侵占当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可能造成当地物种萎缩或灭绝等。
答案 1.外来物种不属于当地生态系统,一方面有可能因缺乏对其制约的物种而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外来物种有可能反过来猎食或挤压当地物种生存空间,所以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极易造成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灾难。
2.入侵的外来物种由于缺少天敌,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与当地本土生物争夺生存空间,争夺生态位,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可能传播疾病,与本土生物杂交导致遗传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导致土著生物自然群体降低,甚至濒于灭绝,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教材第98页“作业题”]
点拨 1.按照课本要求制作表格并进行比较即可。
2.日本地震破坏力大,地面震动强烈,海水剧烈波动形成海啸;海浪、地震造成核电站损毁、核泄漏事件。
3.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故“干旱起蝗灾”。
防治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湿地,防治干旱;利用天敌防治,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蝗虫的天敌,如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喷洒治蝗,等。
答案 1.略。
2.某些自然灾害之间存在关联性,如本次日本的地震,引起海啸,地震、海啸引起核电站破坏、核泄漏,形成一条灾害链。
3.蝗灾多发于干旱的环境。
防治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天敌防治;药剂防治等。
地理实践深探索
方向与建议
1.查找最新的海洋灾害,说明其成因和危害。
2.调查本地的农业虫害,说明其特点和危害。
3.调查本地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说明本地自然灾害的特点。
展示与评价
略。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探究点
题号
海洋灾害
1、2、3、4、5、6、13
生物灾害
7、8、9、10、11、12、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年4月12日印度尼西亚发布了海啸预警。
据此回答1~2题。
1.引发这次海啸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变暖B.海底地震
C.海平面上升D.赤道季风
答案 B
解析 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等引发。
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答案 A
解析 做好预警、提前防范是最为有效措施。
海岸地带大都适宜居住,被动的搬离会不利于社会稳定。
海啸浪高极大,一般增高海堤难以阻挡海啸的大浪;围海造陆遭受海啸的影响更大。
低纬度海岸附近红树林只能保护海岸稳定,对防御海啸作用不大。
1991年孟加拉国曾遭受特大风暴潮。
据统计,孟加拉湾是世界上风暴潮的多发区。
读图完成3~4题。
3.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特殊,是飓风多发区 ②湾口成喇叭口朝向印度洋 ③沿岸地势低平 ④人口密集 ⑤海底地震多发 ⑥地壳运动活跃
A.③④⑤⑥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该地为一面向印度洋的海湾,地势低平,夏季飓风涌入大量海水形成巨浪;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密度高,造成严重灾情。
4.孟加拉国风暴潮灾情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B
解析 此处夏季飓风多发,西南季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6年3月8日,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江苏海域海浪Ⅳ级警报(蓝色)。
下图是该日等海浪高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江苏省海岸海浪变化可以反映( )
A.南部为基岩海岸B.北部海底为淤泥
C.东侧震级高D.南部风力大
答案 D
解析 南部自外海向岸边风浪减小速度较快,所以南部风速较大。
6.为了减轻此类海洋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②加强海洋灾害的宣传教育 ③加强沿岸堤坝建设 ④完善沿岸防灾应急系统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减轻海浪灾害的措施有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强海洋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沿岸堤坝建设,提高防灾能力;完善沿岸防灾应急系统;成立海上搜救中心等。
2014年7、8月间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上空,成千上万只蝗虫掠过。
这团庞大的“黑云”给该国900万农业工作者带来恐慌。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介绍,马达加斯加的蝗虫问题始于2010年,2012年由于资金不足,该国搁置了打击蝗虫的全国性运动,使蝗虫问题演变成一年一发的“瘟疫”(见下图)。
据此完成7~8题。
7.蝗虫在非洲大量繁殖的原因是( )
A.农作物众多B.害虫天敌少
C.气候条件有利D.随野生动物迁徙
答案 C
解析 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干湿交替,是蝗虫快速繁殖的主要原因。
8.蝗虫对草原的危害是( )
A.牲畜死亡B.牲畜掉膘
C.生态退化D.阻碍动物迁徙
答案 C
解析 草原植被被蝗虫大量啃食,造成草原植被不足,引起草原生态退化。
2011年12月3日山东17市的127个县市、区1398个乡镇、街发生美国白蛾疫情,总发生面积484.87万亩。
根据估算2006~2010年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60万公顷,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总计为57.4亿元,均为森林火灾造成损失的数倍不止,更对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称之为“无烟的森林火灾”毫不夸张。
据此回答9~10题。
9.“美国白蛾”在我国比美国成灾严重的原因是( )
A.我国气候更适宜白蛾的生长
B.美国的食源缺乏
C.我国缺少白蛾的天敌
D.美国灭虫技术高
答案 C
解析 “美国白蛾”在中国成灾严重是因为缺少天敌。
10.森林病虫害在山东省比大兴安岭林区多发的原因是( )
A.原始森林面积大B.森林树种组成多
C.单一人工林太多D.森林抗虫害能力差
答案 C
解析 山东省多为人工林,单一人工林易遭受病虫害。
2009年7月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宣称“2003年湖北省受到外来入侵生物有38种,2009年外来入侵生物已达78种,其中影响较大的外来生物有豚草、水葫芦和水花生、烟粉虱等”。
据此完成11~12题。
11.外来物种的巨大影响是( )
A.不能适应新环境、形成新群落
B.导致生物天敌激增
C.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D.可能导致侵入地特有物种变化
答案 D
解析 外来物种进入新的地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挤占本地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会导致本地特有物种灭绝。
12.我国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的地区是( )
A.湖北省、广东省B.山东省、甘肃省
C.重庆市、西藏自治区D.湖北省、青海省
答案 A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4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6°E)发生8.7级地震。
震中距海岸约30千米。
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海啸到达时间和死亡人数,如下表所示(据《自然》杂志,2005年)。
国家
到达时间
死亡人数
印度尼西亚
30分钟
228000
泰国
1小时
5384
马来西亚
1小时
68
缅甸
1小时
59
孟加拉国
2小时
2
斯里兰卡
2小时
31000
印度
2小时30分钟
88000
马尔代夫
2小时
82
索马里
7小时15分钟
150
(1)描述地震海啸的成灾特点。
(6分)
(2)哪些地方多发地震海啸?
(6分)
(3)沿海地带还可能发生哪些海洋灾害?
(6分)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海啸灾害?
(6分)
答案
(1)速度快;强度大;灾难重等特点。
(2)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等。
(3)海浪、风暴潮等。
(4)建立海洋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成立海上搜救中心和防灾应急系统;加固建筑物和远离海岸建设;建造海底挡浪堤;灾后积极恢复生产生活等。
解析 第
(1)题,据图文材料可知,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危害大。
第
(2)题,海啸主要是海底地震、滑坡和塌方造成,所以世界主要海洋地震带为海啸的多发区。
第(3)题,沿海地带还会发生与海洋有关的风浪、风暴潮等灾害。
第(4)题,减少海啸损失可以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既要灾前防范,也要灾中救援,还要及时灾后恢复。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松毛虫是我国常见的森林害虫之一,喜食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暴发可引起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
通过向松林中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
下图为我国各类松毛虫危害区分布图。
(1)我国松毛虫危害区的分布有何特点?
为什么?
(6分)
(2)我国松毛虫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海拔________、平均气温________的地区为松毛虫高发区。
(4分)
(3)油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地势分界线)处;马尾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赤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落叶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温度带)。
(10分)
(4)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更易遭受松毛虫危害。
简答其原因。
(4分)
(5)与喷洒农药相比,引入灰喜鹊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方法有哪些好处?
(4分)
答案
(1)分布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
原因:
东部气候湿润,松林分布广泛;西部干旱和高寒气候区广,松林面积小。
(2)低 高
(3)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亚热带 暖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4)人造马尾松林生物种类单一、连片,利于松毛虫就近传播。
(5)引入灰喜鹊控制松毛虫危害属于生物措施,具有成本低、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片描述东西部的差异;松毛虫为森林虫害,发生在森林主要分布区,也是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害虫生存的地区。
第
(2)题,读图可知,各类松毛虫多发于地势较低、温度较高的地区。
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结合中国地理常识来回答。
第(4)题,人工造林的树种单一,且造林多集中在一起,易发病虫害并蔓延。
第(5)题,喷洒农药会杀死其他昆虫、益虫及植被,还会有残留污染环境;生物治虫则无污染,一次引入天敌长期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