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4935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一

高一年级暑假语文复习训练

(一)

2008-07-270835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匮乏 馈赠 溃脓 昏聩 功亏一篑    B.侥幸 狡诈 缴纳 皎洁 矫枉过正

 C.框架 匡复 诓骗 竹筐 热泪盈眶    D.仙境 先驱 宣泄 寒暄 气宇轩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忙碌 揣摩 切肤之痛 冠冕唐皇     B.打捞 撮和 出神入化 呕心沥血

 C.通宵 呵斥 没精打采 东挪西借     D.答理 疏朗 毋庸赘言 幅员广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真实人物为原形塑造的人物形象。

 B.基于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报考心理咨询师二级的考生申报条件将从严控制。

 C.西方发达国家依仗丰富的信息资源、发达的信息技术,使其大量的文化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向发展中国家,无孔不入地侵蚀着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

 D.都江堰告急,什邡告急,绵阳告急……汶川、北川、茂县、理县杳无音信。

无数生命在呼唤,人民子弟兵紧急集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北极地区成功着陆,它将对火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探测工作,通过取样研究,以了解那里的环境是否适合原始生命生存。

 B.在20世纪末我国相继在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结束了西方列强在我国神圣领土上最后的殖民统治的痕迹。

 C.今年5月7月是以色列建国60周年。

在庆祝仪式上,一名伞兵在进行跳伞表演时由于失误落入观众席,当场导致至少7名观众受伤。

 D.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政府迅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确保救援工作有效、有力、有序进行。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一般博物学家,常常以外部环境如:

气候、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B.那么,怎么办呢?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C.“新西兰先驱报”发表社论称,中国政府正以高效率、体恤民众和公开透明的态度积极应对地震灾害。

在距奥运会开幕不到3个月时发生的这场大地震证明:

中国能够经受住突如其来的考验。

 D.赛后,刘翔自己解释抢跑的原因是为活跃气氛、体验压枪,但教练孙海平却称其暴露了刘翔的一大软肋——不适应国内裁判的发令速度。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乙醇热、肉食热危及中国粮食安全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消费那么多的猪肉。

普通的中国饮食中都有猪肉。

目前,中国猪肉价格正在飞涨。

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上涨了29%。

鸡蛋的价格也上涨了31%。

整体消费物价指数只上涨了3%,而食品价格却上涨了18%。

   中国猪肉价格暴涨存在两个原因。

   其中之一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乙醇热。

也就是说利用玉米生产乙醇,以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

目前,美国将20%到25%的玉米用作乙醇原料。

随着玉米越来越宝贵,美国玉米的价格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上涨了70%。

这种波动正在向全世界蔓延。

虽然去年中国玉米大丰收,但玉米的价格也在最近的9个月里上涨了30%。

猪的饲料主要就是玉米,猪肉价必然也随之上涨。

   中国肉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的食谱正从素食转向肉食。

1995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仅为20公斤,但该数字于2000年增至50公斤,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等疾病的人也与日俱增。

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的莱斯特·布朗,在1995年撰写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书。

布朗指出,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7公斤谷物饲料。

也就是说,如果利用7个人吃的谷物饲养家畜,再吃它的肉,只够一个人吃。

布朗预测说,中国总有一天会因转向偏好肉类食物造成粮食短缺。

   用玉米和大豆饲养家畜时,从玉米和大豆中吸取的大部分能量都在家畜行走、呼吸和排泄的过程中消失。

生物学家解释说,从光合作用、植物到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的食物链中,每上升一个阶段,就会丧失90%以上的能量。

也就是说,牛和猪摄入的营养成分中,进入筋肉、骨头和肉里的还不到10%。

换句话说,家畜就像把植物营养成分转换成动物蛋白质的“机器”一样,但这台机器的效率却非常低。

如果中国人的菜谱转变成以肉类为主,那么必然会导致90%以上的粮食被增加。

   总而言之,中国目前的两大压力正逐渐加重,一个是乙醇热潮引发的玉米短缺现象,一个是食谱变化导致的谷物消费增加现象。

然而,摆脱这种压力并不容易。

中国的产业化和都市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水田和旱田不断消失,务农人员快速减少。

中国堪称世界上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动辄出现断流现象。

沙漠化现象导致不毛之地不断增加。

这些都是谷物很难增产的原因。

   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是中国人。

中国的粮食短缺并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

连锁性粮食短缺可能会波及全世界。

韩国的大部分粮食饲料都需要进口,因此对粮食的供求行情非常敏感。

去年春天进口到韩国的饲料玉米价格为平均每吨136美元,但今年春天上涨到182美元。

短短一年时间里上涨了34%。

我们不能将中国的粮食情况当作他人的瓦上霜作壁上观。

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如果生活水平较高地区的人民能够多吃健康的素食而少吃会带来各种疾病的肉类,节省下来的粮食将足以保障世界上所有的饥民生存,节省下来的医疗费用更是足以支付很多国家的教育和福利经费。

                      (选自2007年7月4日《参考消息》)

6.下列对第五段中加点的“机器”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这台“机器”,只消费玉米和大豆,造成了90%以上的能量的浪费。

B.这台“机器”其实就是从光合作用、植物到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的食物链。

C.这台“机器”能够把植物的营养成分转换成动物蛋白质,但却把大部分能量消耗在行走、呼吸和排泄的过程中。

D.这台“机器”的筋肉、骨头和肉里的营养成分还不到10%。

7.下列对布朗“中国总有一天会因转向偏好肉类食物造成粮食短缺”预测的依据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食谱将会从以素食为主转向以肉食为主。

B.生产1公斤的肉类需要7公斤的谷物饲料。

C.由于水田和旱田的不断消失及沙漠化的日益严重,中国的谷物很难增产。

D.韩国的大部分粮食都需要进口,它会向中国大量进口粮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肉价暴涨的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食谱已从素食转向了肉食,并因此造成了粮食短缺。

B.中国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症等疾病的人与日俱增,也是造成中国人饮食结构改变的一个主要原因。

C.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所以要摆脱粮食短缺的压力并不容易。

D.如果全世界发达地区的人能少吃肉类,多吃素食,就能节省很多粮食和医疗费,就足以用来赈济饥民,支付很多国家的教育、福利经费。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将20%-25%的玉米用作乙醇原料,美国也是当前世界粮食价格暴涨的促使者之一。

B.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如果中国人的食谱偏向以肉食为主,就会造成90%以上的粮食浪费,所以中国应该对世界粮食短缺负主要责任。

C.肉食吃得太多,而不注意多吃一点素食,很容易导致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产生,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D.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中国如果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从而波及全世界。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宁斗智不斗力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①。

项王谓汉王曰:

“天下匈匈②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愿与汉王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汉王笑谢曰: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③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汉王大惊。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同“涧”)而语。

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

汉王伤,走入成皋④。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

淮阴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

韩信因自立为齐王。

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⑤人武涉往说淮阴侯。

淮阴侯弗听。

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

”乃东行,击陈留、处黄。

                                                                   (《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转漕:

陆运叫“转”,水运叫“漕”。

②匈匈:

扰攘不安。

③嗔目:

睁大眼睛,瞪着眼睛。

④成皋:

地名。

⑤盱台:

地名,今江苏省内。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罢:

罢工

B.汉王笑谢曰: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 谢:

回绝

C.汉王使人间问之 间:

私下

D.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数:

列举罪状,加以斥责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项羽只善“斗力”、不善“斗智”的一组是

 ①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②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③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④项王伏弩射中汉王

 ⑤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侯

 ⑥乃东,行击陈留、外黄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③⑥

1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欲与刘邦“决一雌雄”的理由是,使天下老少百姓不再遭受战争的苦难。

B.多次射杀出营挑战的楚军壮士的楼烦,听到项王的呵斥后,“目不敢视”“手不敢发”“不敢复出”,反衬出了项羽的勇武之气。

C.汉王的“吾宁斗智,不能斗力”的话,基本上概括了双方在战争中所采取的“斗智”“斗力”的策略。

D.项王对大司马曹咎等人说的“谨守成皋”“慎勿与战”,则反映了他足智多谋的一面。

四、(24分)

13.请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3分)                                                     

②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2分)                                                      

③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5分)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后面的两题(8分)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①这两首词,词牌相同,咏诵的对象也一样,但由于词人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词人笔下梅花的形象却迥然不同。

试简要分析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

(4分)

②这两首词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分别指出他们借“梅”各言了什么“志”。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各题中空缺的部分。

(6分)

①   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   、马克·吐温齐名为四大短篇小说巨匠。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杜牧《阿房宫赋》)

③   ,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

   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

上工之后的两三天,主人们就觉得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四婶的口气上,已颇有些不满了。

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姑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

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

我来摆。

”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

我来拿。

”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

”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

倒不如那时不留她。

”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

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于那里去。

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

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选自《祝福》)

16.文中加点的句子“祥林嫂,你放着罢!

”与“你放着罢,祥林嫂!

”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3分)

17.文中的划线句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祥林嫂的变化?

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18.本文是一出悲剧,文章却以“祝福”为题,请依据以上节选部分的文字简要分析以“祝福”为题的好处。

(4分)

19.请就选文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主要特点和作用进行赏析。

(5分)

六、(12分)

2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国家环保总局首席科学家、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涛和该中心吴玉萍博士日前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说,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约70%进入中国。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

   吴玉萍表示:

电子垃圾中含有铅、镉、锂等700多种物质,其中50%对人体有害。

在回收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污染环境。

在进入中国的电子洋垃圾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最“毒”的成分。

   据介绍,在技术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完全有能力处理电子垃圾,不过由于监管严格,处理成本相当高昂,因此在商家“利益至上”的驱动下,他们选择了少花钱的办法——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甩给发展中国家。

对于中国国内的“进口商”来说,不但不用花钱购买电子垃圾,而且对方还付给自己一笔钱,经过处理后,有些器件、重金属还能再卖点钱,这就是两头赚钱。

正是在这样的小额利益驱使下,加上中国国内低下的环境标准和法律执行力,让中外商人“里应外合”把洋垃圾鼓捣进了中国。

   吴玉萍说,中国自己的电子废弃物高峰再有10年到15年就会出现,因为随着人口增加、消费水平增加,中国人也有能力淘汰电子产品了,届时,我们自己会形成高峰,如果国外还再倾销一部分,给环境带来压力将会更大。

(1)分别为本则新闻拟一条带有讽刺意味的新闻标题。

(2分)                                     

(2)根据消息,归纳一下“中国”成为“垃圾大国”的原因。

(3分)                               

2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绿丝带”行动在这个时候再次被人们倡导起来!

人们在这次汶川地震时期,效仿冻灾时贵州人民的“绿丝带行动”,扬起绿丝带为灾民祈祷,发起“绿丝带”行动为震区祈福捐款等等,一条小小的绿色带(如图)就这样带去千千万万同胞们对灾区人民的祝福,把中国人民的十几亿爱心紧紧的系结了在一起!

请你以这次活动的一名义务宣传员身份,向公众解释“绿丝带”的象征意义。

(4分)

22.我国已经普遍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该始终站在国家的立场,维护政府的形象,语言表达要有国家的气度,有理有节,自然得体。

以下是一个外国记者的提问,请你以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作出回应。

(3分)

   昨天达赖发表了措词强烈的声明,批评中国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严重侵犯了西藏的人权,毁灭了西藏的文化、宗教和环境等,对此你有何评论?

七、作文(60分)

23.以“有一种情常暖心怀”为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类文章。

 (要求)①写人叙事生动感人而不空泛。

②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都读jiǎo A项溃huì其余读kuì C项框、眶kuàng 其余读kuāngD项仙、先xiān 其余为xuān)

2.C(A“唐”应为“堂” B“和”应为“合” D“答”应为“搭”)

3.C(A应为“原型”,即原来的模型和类型,物指叙事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B应为“鉴于”,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D应用“音讯全无”,杳无音信指远得得不到一点音信,不合语境)

4.A(B动宾搭配不当,应把“结束”改为“彻底清除” C“5月7日是周年”主宾搭配不当 D语序失当,应为“有力、有序、有效”)

5.D(A“如”后不能加冒号 B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C引号应该改为书名号)

6.C

7.D

8.D(A项把未然变成了已然 B项因果倒置 C中国只是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

9.B(夸大其词)

10.A(疲劳)

11.C

12.D(这是项羽迫不得已的办法,并不能说他足智多谋)

13.

(1)天下扰嚷不安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

(3分,判断句式1分,“徒”1分,“以”1分)

(2)项王大怒,就亲自披甲持戟(出营)挑战。

(2分,“被”1分,大意1分)

(3)你们要谨慎地守住成皋,如果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只要别让他们东进就行(5分,“则”“慎”和“东”各1分,补出省略成份1分,大意1分)

14.

(1)陆游笔下的梅花孤高、寂寞。

身处“驿外断桥”、因无人赏识而独自愁苦,虽无意与众花争春,却遭到“群芳”忌妒,只能以“香如故”自命清高。

(2分)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坚强、开朗,铁骨铮铮。

虽身处“悬崖百丈冰”的险恶环境,却毫不屈服,一枝独秀,傲霜斗雪,成为报春的使者,等到春花烂漫时,又欣慰安祥地隐于春色之中,与山花共享春光。

(2分)

(2)陆游借梅花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之徒同流合污的操守和不畏谄毁、坚贞自守的傲骨(2分);毛泽东借梅花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强、乐观,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2分)。

15.

(1)契诃夫 欧·亨利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6.与第一句相比,第二句是一个倒装句;命令的语气更加强烈,态度也更加严厉;告诫“伤风败俗”的祥林嫂没有资格插手祝福的祭祀活动。

(3分,每个要点1分)

17.从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方面描写了祥林嫂的变化。

(每写对两个方面给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祥林嫂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对生活彻底绝望的悲惨状况,(2分)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分)

18.①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

②以乐景写哀情(或祝福的欢乐景象与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比),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反映以祥林嫂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4分,每个要点2分。

如果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9.本段是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1分)。

祥林嫂的惨死和祝福的欢乐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2分),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美(2分)。

20.⑴(2分)讽刺性标题:

全球电子垃圾有7成在中国“安家落户”。

⑵(3分)原因:

①美国等西方国家电子垃圾处理技术虽然成熟,但监管严格,处理成本高。

②国内某些厂家利欲熏心,“两头赚钱”。

③国内环境保护及法律保护力低下。

21.绿丝带的颜色是绿色,它代表健康,象征希望,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的上半部是一个心形图案,它寓意爱心,象征着我们心系灾区,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祈祷。

(颜色及图形的寓意各2分)

22.示例:

目前西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如果说西藏有被毁灭的东西,那不是西藏的文化,不是西藏的宗教,也不是西藏的环境,而是黑暗的农奴制度,它已经被彻底毁灭了,永远不会再复辟了。

23.参考2008年河北省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译文:

   楚、汉长久对峙,胜负未决。

少壮的兵丁厌倦了长期的军旅生活,老弱也因水陆运输而十分疲惫。

项王对汉王说:

“天下扰嚷不安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

我希望跟汉王挑战,决一雌雄。

再不要让百姓老老小小白白地受苦啦。

”汉王笑着回绝说:

“我宁愿斗智,不能斗力。

”项王让勇士出营挑战,汉军有善于骑射的楼烦,楚兵挑战好几次,楼烦每次都把他们射死。

项王大怒,就亲自披甲持戟(出营)挑战。

楼烦正要射项羽,项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吓得眼睛不敢正视,两只手不敢放箭,转身逃回营垒,不敢再出来。

汉王派人私下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项王。

汉王大为吃惊。

这时项王就向汉王那边靠近,分别站在广武涧东西两边互相对话。

汉王一桩一桩地列举了项王的罪状,项王很生气,要和汉王决一战。

汉王不听,项王埋伏下的弓箭手射中了汉王。

汉王受了伤,跑进成皋。

   项王听说淮阴侯韩信已经攻克了河北,打败了齐、赵两国,而且正准备向楚军进攻,就派龙且前去迎击。

淮阴侯与龙且交战,汉骑将灌婴也赶来了,把楚军打得大败,杀了龙且。

韩信趁此机会自立为王。

项王听到龙且军败的消息,心里害怕了,派盱台人武涉前去游说淮阴侯,劝他联楚背汉,与楚汉三分天下。

淮阴侯不听。

这时候,彭越又返回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

项王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说:

“你们要谨慎地守住成皋,如果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只要别让他们东进就行。

十五天之内,我一定杀死彭越,平定梁地,回来再跟将军们会合。

”于是带兵向东进发,一路上攻打陈留、外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