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4372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docx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一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

(一)

语文积累及其运用

一、语音

(一)考试要求:

1、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能正确辨识常用的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二)要点分析:

汉语拼音规则,重在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使用方法。

主要掌握:

1、明确零声母时,韵母的书写规则;

2、明确声母为j、q、x时与带ü韵母拼写的规则;

3、明确声母与uei、iou、uen3个韵母拼写时的规则;

4、掌握声调标调的规则。

(三)题型扫描:

1、音近字辨析:

(1)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2001年绍兴中考试题)

A、诚恳呈现承受层次B、纪律忧虑利率氯气

C、湖畔裁判伙伴绊脚D、讴歌欧洲枢纽海鸥

2、多音字辨析: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000年绍兴市中考题)

A、加强 勉强 倔强 强制    B、差遣 差役 出差 钦差

C、恶习 恶毒 恶心 厌恶    D、参观 参军 参与 参差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01年台州市中考试题)

A欢乐音乐快乐B没有淹没没饭

C住处出处好处D参加参谋参差

3、语境中汉字读音辨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01年湖州市中考试题)

A、全国人民心系(xì)北京申奥活动。

B、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bì)益的。

C、数(sù)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中国女排的崛(jué)起,只能靠自己苦练、巧练。

(2)下列句中加点安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01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试题)

A、乌溪江,好媚(mèi)的名字,犹如美人一头青丝,若隐若现地群山中荡漾(yàng)。

B、龙游古塔的绰(diào)绰倩影与周围环境互相融合,形成一幅秀丽生动的画面。

C、770多年来,诸葛亮的嫡传后裔(yī)祖祖辈辈在诸葛亮古镇繁衍(

xíng)生息,至今已历54世。

D、因为家里常常穷得揭不开锅,12岁的刘英就辍(chuò)学在家,小小年纪就挑(tiāo)起了生活的重担。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01年嘉兴、丽水、舟山中考试题)

A、盔(kuī)甲迄(yì)今扉(fēi)页斗(dǒu)转

B、润(rùn)色翌(yì)晨坎坷(kě)无懈(xiè)可击

C、谦逊(xùn)会(kuài)计造诣(yì)惟妙惟肖(xiào)

D、歼(qiān)灭翱(āo)翔爱好(hǎo)前赴(fù)后继

二、文字:

(一)考试目标

1、掌握必学课文中常用字,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2、书写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

3、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会使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检字法。

(二)要点分析:

1、课程标准规定:

“(7—9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字”。

2、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

(三)题型扫描:

1、辨析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01年杭州市中考卷)

A、那天晚上,我发高烧,妈妈一直倍伴着我,整整一个通宵。

B、他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大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C、急烈的比赛即将开始,运动员在跑道上紧张地做着准备动作。

D、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但必须的生活用品还是应该购买的。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02年嘉兴、舟山、台州中考题)

A、名列前矛通宵达旦引人瞩目

B、鳞次栉比不擅辞令杞人忧天

C、巧妙绝伦鸦口无言笑逐颜开

D、赏心悦目留连忘返按排工序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不是错别字的一项是()(02年丽水市中考题)

A通宵达旦截然不同B依山旁水专心至志

C拨地而起名负其实D星罗其布雷历风行

2、改错题: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000年温州市中考题)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坚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练,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改为改为

3、书写题:

把《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中的八个短评按顺序抄写一遍(要求:

正确、端正、整洁)(2002年温州市中考题)

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人类社会盛衰相依

法德兼治始成才圆

道德建设从我做起

三、词语:

(一)考试目标:

1、掌握必学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和作注的疑难词语;

2、理解关键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根据语境,能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

(二)要点提示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拓展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三)题型扫描:

1、词语选择: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02年杭州市中考题)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我国政府再次郑重: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人制造两个中国。

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28日在日内瓦湖畔威尔逊总统酒店举行的揭牌开观仪式。

我国自己研制的无人飞船“神州三号”发射成功,  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

A、声明  庄重  标志      B、声明  隆重  标志

 C、申明  庄重  标明      D、申明  隆重  标明

(2)下面句子中加点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01年杭州市中考题)

他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得到了老师的赞同,这个方案切实可行。

A、不但而且因为B、不是而是那么

C、不是就是因而D、既然而且所以

(3)填入下列语段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02年湖州市中考试题)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

它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还给地球增加了尽污染源。

A不是而是B不仅而且C或者或者D因为所以

2、语境释义辨析:

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02年嘉兴、舟山、台州市中考题)

A、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都有一条通向成长的阳关大道。

(阳关大道:

这里指宽阔的交通大道。

B、如果把他们的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也就高有希望了。

(棱角:

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

C、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

(偃旗息鼓:

这里指牵牛花在烈日暴晒下停止开花)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徘徊:

这里比喻犹豫、彷徨)

3、词语(或成语)运用辨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01年杭州市中考题)

A、他能够为大过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B、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

C、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D、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2)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句子()(02年绍兴中考试题)

A、《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不可胜战的英雄气概。

C、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四、句子

(一)考试目标:

1、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几种常用句型: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2、了解常用的复句(并列、选择、递进、转折、因果、条件、假设)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会分析二重复句。

3、辨识和能修改的比较明显的病句。

(二)要点分析

1、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句子,要考虑到两点:

一是句式整齐,要跟提供的语言环境相协调;二是语意要符合语境。

2、了解常用的8种复句,掌握关联词,同时能区分复句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划分二重复句,主要是要能根据语意和关联词确定分句间的层次关系。

3、对于病句的辨识和修改,关键是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乱,重复累赘等)和修改方法,同时要加强语感训练,提高病句的辨识和修改能力。

(三)题型扫描:

1、句式选用:

(1)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02年杭州市中考卷)

①三色堇、金鱼草这些只在春天才会开的花儿,也在寒冷的天气里绽开美丽的笑颜,。

②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灵去谛听,可以听到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

A、①将冬日的西湖装点得春意盎然。

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B、①冬日的西湖被装点得春意盎然。

②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C、①将冬日的西湖装点得春意盎然。

②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D、①冬日的西湖被装点得春意盎然。

②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2)与前面的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02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试题)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

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2、病句辨析: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欢送老师退休班会上的发言。

画线四句话中不得体的一项是()(02年丽水市中考题)

A、今天我参加这个欢送会,心情格外激动。

初中三年,B、我们和周老师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

现在,我们就要毕业,C、周老师您也该回家抱孙子了。

D、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勤奋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02年绍兴市中考题)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东山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日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3、句序排列:

选出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2001年绍兴市中考题)

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

把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

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就成

相同的是工作对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自己成长,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

办教育还得给受教育者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

使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A、

B、

C、

D、

4、连贯、得体辨析:

(1)下列句子不连贯的一项是()(01年杭州市中考题)

A、整个小区内,王老师家的灯,总是清晨亮得最早,晚上熄得最迟。

B、珍惜时间的人,把时间当作生命;浪费时间的人,把时间看作流水。

C、一到宿营地,大家放下行李,把帐篷支起,搭起炉灶,生火做起饭来。

D、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山径幽深,竹木青翠,处处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机。

(2)选出语言运用最得体的一项()(01年绍兴市中考题)

A、小王同志,听说你生病了,我代表单位向你表示问候,并请你及早康复。

B、老师批评我们,她的嘴脸虽然严肃,但是她的用心还是好的。

C、“校园之声”广播台本次播音到此结束,老师们、同学们,谢谢收听,再会。

D、志愿军战士弹药即将耗尽,但敌人还在像猛虎一样冲上来。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02年嘉兴、舟山、台州市中考试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天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天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天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天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多重复句层次分析:

下列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分析都正确的一项是()(2000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题)

金华火腿名闻遐迩,

不仅因为它是珍贵美味的食品,

而且还因为它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

A、

B、

C、

D、

因果递进并列递近并列因果递进并列

6、复句类型辨析:

对下列复句分句间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00年杭州市中考题)

A、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条件关系)

B、他们有坚定的信心、远大的理想、美好的希望,因此他们这些文章的情调是优美的、健康的、引人向上的。

(因果关系)

C、如果有谁对朋友坚持原则,就说人家“不讲交情”、“不够朋友”。

(假设关系)

D、运动场上的起点是明显的,而生活中的起点往往比较隐蔽。

(递进关系)

五、标点符号:

(一)考试目标:

1、能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2、理解引号、破折号、省略号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能改正误用的标点符号。

(二)要点提示:

1、对标点符号复习,要重在其正确使用,尤其是学生比较薄弱的引号和句末点号配合使用的情况,概念的死记硬背。

2、要重在让学生明确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

(1)引号的作用:

①表强调;②表示引用;③表示特定的称谓;④表示否定。

(2)破折号的作用:

①表示话题的转换;②表示解释说明;③表示语意的递进;④表示话题的转换。

(3)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示内容的省略;②表示语意未尽。

(三)题型扫描:

1、运用辨析: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02年杭州市中考题)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

悲观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神,意境……因为,古人曰: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2)下列句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000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题)

A、她说:

“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他就会来的。

B、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

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

“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C、“我加练一点儿!

”一位灵巧秀气的姑娘抬起头来,抢先回答。

D、我望着师生们在冷风细雨中渐渐消失的背影,忽然想到一句话:

“人间自有真情在。

2、作用辨析:

选出有关标点符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但是()(01年绍兴市中考题)

A、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句中的省略号应该去掉)

B、我国有句俗语:

“三个臭皮匠,竟个诸葛亮。

”(句中的引号表示讽刺)

C、大锅里有温水,只管舀来洗就是了;暖瓶里有热茶,美美地喝就是了。

(句中的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关系)

D、到底是他错了?

还是我错了?

(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六、修辞: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反复、借代、设问、反问、引用)及其在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2、根据表达需要,能恰当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要点分析:

1、能辨析常用的修辞,并能辨析运用的正误。

2、能体会常见句子中的修辞的作用。

3、能根据句式结构与语境仿写句子。

(三)题型扫描:

1、用法辨析: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02年杭州市中考题)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三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华,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定的春光,一定的清香,一定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2、辞格辨析: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02年丽水市中考卷)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

(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夸张)

3、语境仿写:

从“白玉长堤路”和“镜湖水如月”中任选一句,写出与之构成对偶的句子,内容要体现乡土特色。

A、白玉长堤路,B、镜湖水如月,

七、文学常识:

(一)考试目标:

1、了解必学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

2、了解神话、民间故事、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主要的文学形式的一般常识。

(二)要点提示:

(1)对课文中涉及的重要的作家,要从(名字、号、谥号、别号等),时(时代)、评(评价)、地(籍贯)、作(主要作品)等几方面把握。

(2)对于神话等体裁样式,宜从两方面把握:

一是了解基本的概念;二是掌握重要课文的体裁样式。

(三)题型扫描:

(1)配伍辨析: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对应有误的一项是()(01年温州中考题)

A《红楼梦》—曹雪芹—清代B《马说》—柳完元—唐代

C《白杨礼赞》—茅盾—现代D《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2)下列作家、作品及作品出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01年湖州市中考题)

A罗贯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三国志》

B范仲淹—《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

C老舍—《烈日暴雨下的祥子》—《骆驼祥子》

D高尔基—《海燕》—《春天的旋律》

2、表述辨析: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01年台州市中考题)

A《醉翁亭记》和《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施耐庵写的一部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C老舍,现代著名作家、艺术家。

《骆驼祥子》是他的小说代表作。

D夏洛克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000年绍兴市中考题)

A强烈的感情、形象而精炼的语言是诗歌的基本特点。

B《孔乙己》、《故乡》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在法庭上》的作者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

D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和《西游记》。

3、填空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中的一个故事,请你再写出这部小说中其他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

(02年宁波市中考题)

八、背诵与默写:

(一)考试目标:

1、正确默写必学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段或篇。

2、正确默写古诗词诵读中的名句。

(二)要点分析:

对这一块内容,有四个要求:

一是背诵;二是默写;三是理解;四是运用。

1、背诵:

要做到流利地背出全文,不加字,不减字,不换字。

2、默写:

要能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文章内容。

3、理解:

要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根据语境提示选出有关语句。

4、运用:

能够根据提示的语境,恰当地引用语句,做到言顺意达。

(三)题型扫描:

1、对比型:

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02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试题)

A、粉身粹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小荷只露尖尖角,就有蜻蜓立上头。

C、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洞绿得闲。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填空型:

填空题根据类型,可以分为直接性填空、理解性填空、语用性填空。

(1)直接性填空。

(02年温州市中考题)

①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或,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地。

(宗璞《西湖的绿》)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理解性填空: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结尾处提示全词中心的句子是:

“,。

”(02年嘉兴、舟山、台州市中考试题)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02年绍兴市中考试题)

(3)语用性填空:

①、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有精辟的论述:

“,。

”(01年绍兴市中考试题)

②、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因此,我们充满信心。

(2002年绍兴市中考试题)

3、积累型:

这种题型涉及范围很广,灵活性很大,主要检测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1)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写离别之情,请你写出一句“,。

”(02年绍兴市中考试题)

(2)写出“历代文人”描写“春华”、“秋月”的古诗词各一句。

春华:

秋月(02年嘉兴、舟山、丽水、台州市中考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