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4610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docx

数一数九月份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万以上的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

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

认识更大的数、大数的读写、比较数的大小、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

 

第1课时

《数一数》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

(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课    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贾美凤/郑州惠济区东风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页的教学内容。

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

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

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本节课是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并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分析: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

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

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3.学情分析: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与学的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

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

“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

自主探究,形成模型。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

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

……10辆卖多少元?

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

10个百万是多少元?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

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

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环节三:

实践活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5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

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环节四:

总结

你对满十进一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感受更大的数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环节五:

巩固练习

1.阅读你知道吗?

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进一步巩固在计数器上拨数、读书。

附:

课后作业:

说说不同数位上的“5”分别表示什么。

(课本第3页第3题)

第2课时

《人口普查》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版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

人口普查

课    时:

共1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贾美凤/郑州惠济区东风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

2.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知道了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课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到万以上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3.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男生所占比例较高,大部分孩子活泼爱动,求知欲望强,喜欢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经过动手实践,能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符合本班学生的思维特点。

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评价任务

任务1:

课堂提问,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测评目标1)

任务2:

课堂提问,会正确读、写大数。

(测评目标2)

任务3:

会比较数的大小。

(测评目标3)

教学过程

教与学的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通过小组活动,给大数分类。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会比较数的大小。

 

环节二:

通过练习掌握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会正确读出亿以上大数。

 

环节三:

通过练习掌握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会正确的写出大数。

 

环节四:

在巩固练习中掌握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出几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 120  1043 9001 318 124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会正确比较大数的大小。

附:

 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一题(课本7页第1题)

《人口普查》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版

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

人口普查

课    时:

共1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李婉/郑州惠济区东风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

2.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知道了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课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到万以上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3.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男生所占比例较高,大部分孩子活泼爱动,求知欲望强,喜欢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经过动手实践,能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符合本班学生的思维特点。

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评价任务

任务1:

课堂提问,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测评目标1)

任务2:

课堂提问,会正确读、写大数。

(测评目标2)

任务3:

会比较数的大小。

(测评目标3)

教学过程

教与学的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通过小组活动,给大数分类。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会比较数的大小。

 

环节二:

通过练习掌握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会正确读出亿以上大数。

 

环节三:

通过练习掌握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会正确的写出大数。

 

环节四:

在巩固练习中掌握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出几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  120  1043 9001 318 124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会正确比较大数的大小。

附:

 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一题(课本7页第1题)

第3课时

 第4课时:

学习内容:

国土面积(第8-9页)

学习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学习准备]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学习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

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

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

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

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第5课时:

[学习内容]近似数(第10-11页)

[学习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准备]学生、老师的收集有关2009年国庆节方面的数据。

[学习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国庆节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练一练第1题:

汇报时说说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试一试第2题: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两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

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4、5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8¦0000≈2万

四舍五入

第6课时

[学习内容]从结绳计数说起

[学习目标]

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

计数的意义和包含的数学思想

[学习准备]学生、老师阅读教材和课外的一些计数演变资料

[学习过程]

一、材料阅读

先让同学自己阅读教材中呈现的材料,老师并作简单介绍

二、介绍古人计数思想

课本中第一副图中石子计数与结绳计数都是“逐一计数”,体现了古人一一对应的思想,第二幅图对羊群的计数是“按群计数”,也十进位制的原形。

三、展示古代计数符号的不同

从第三幅图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也不同。

今天十进制的产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经验。

四、作业:

利用网络媒体查阅数字和十进制的演变过程并和同学们交流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教材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四、教法:

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五、学情分析:

直线、线段、射线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感受方面也是比较薄弱的。

对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操作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感受的力度,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同时,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概念。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幅画面,师生谈话:

这幅图的名字是“欢乐的世纪坛”。

大家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段和射线吗?

学生说完后,电脑演示,抽象出不同的射线和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

板书:

线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事“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

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

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

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

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

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

抽象出一些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

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

(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

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

然后问学生:

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

(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

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

(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提问: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2、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3、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体会: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

画直线。

学生尝试,感悟到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质疑:

过三点。

可以画几条直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一题。

2、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二题。

3、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三题。

(四)思维训练

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

有()条

(2)

有()条

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学习辅导书》线的认识

八、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直线

射线

线段

教学反思:

线段、射线和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教师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相关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线的特征。

大部分学生基本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但有小部分学生仍未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从“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顺序,再到“认识射线——直线——线段”,到现在符合学生学习顺序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教材作了很多改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生活的例子不难,但真正让学生抽象认识,问题就很多。

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学生认识这三种线容易出现认知错觉。

一是认为很长的线就是直线,如教材有句“如果铁轨像这样向两端无限延伸……”,用铁轨让学生认识直线,处理不当学生会形成像铁轨那样很长的线就是直线。

二是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而四年级学生对无限长,空间想象是有,但换成文字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颇。

在课堂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取不到真实的素材,学生理解起直线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脱节。

教材用假设无限延伸的铁轨的例子,很多老师引用孙悟空金箍棒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更需要通过一种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理解。

以生活中的素材或者一些民间传说形象来引入,但通过什么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为学生认识线搭好脚手架呢?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动手画线来理解,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第二课时平移和平行

一、教学内容

平移和平行(教材18—20页)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参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2、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

四、教法:

动手操作法、观察法

五、学情分析:

《平移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我准备设计六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再通过实际操作“移一移”“折一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

“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学会画平行线,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学会在立体图形中如何找平行线,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认识提升。

六、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

对,车轮的印是互相平行的。

就像这幅图里的一样。

出示延缓18页“看一看”左图。

请学生举例:

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吗?

出示第18页“看一看”右图。

边指图边说明:

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探究新知

1、移一移。

(1)请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

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

学生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

教师:

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

(平行)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2)出示第18页小鱼图。

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

请学生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

请学生汇报折纸情况。

3、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9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画一画。

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启发:

怎样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

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第19页“实践活动”

(四)思维训练

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2、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

提问:

平行线由什么特点?

怎样画平行线?

(六)、布置作业:

《学习辅导书》平移和平行

八、板书设计:

平移和平行

同一平面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