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自学课件.docx
《秘书学自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秘书学自学课件.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秘书学自学课件
秘书理论与实务
2011.9.1.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一、秘书的涵义
1、国外的界定
2、中国的界定(陆瑜芳教材P1-3,四种观点介绍)
①宫中秘藏之书③行政职位
②辅臣④社会职业
3、定义
秘书是一种职务名称,指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公、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二、秘书的类别和层次
1、分类
第一、以服务对象来划分——公务秘书与私人秘书
第二、以工作职责来划分——机要秘书、行政秘书、文字秘书、信访秘书、事务秘书、外事秘书、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等
第三、以能力类型来划分——参谋型秘书、秀才型秘书、公关型秘书、事务型秘书
第四、以服务的单位性质或行业特征来划分——企业秘书、涉外秘书、私人秘书、机关秘书、商业秘书等。
(另见陆瑜芳教材P3“美国的秘书分类”)
2、层次
①中国
一是从组织级别的角度进行划分,分为中央国家机关秘书、地方领导机关秘书、基层单位秘书;
二是从职务高低的角度进行划分,分为高级秘书、中级秘书、初级秘书;
三是从辅助功能的角度进行划分,分为辅助决策层秘书、行政执行层秘书、技术操作层秘书。
(陆瑜芳教材P4-2中有部分叙述)
②英国(陆瑜芳教材P5)
③美国行政管理协会(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Society)
A级秘书、B级秘书、行政秘书或行政助理和法律秘书四个等级
④日本
高级秘书、中级秘书、低级秘书三个等级
三、秘书的职业特征(陆瑜芳教材P5-7)
1、服务的直接性
2、服务的稳定性
3、知识化
4、年轻化
5、女性化
第二节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陆瑜芳教材P7-13)
一、秘书工作的内容(陆瑜芳教材P7-8)
①美国(陆瑜芳教材P7)
②中国
有人认为有“政务性工作”“业务性工作”“事务性工作”三大类,22项;
教材P7-8认为有15项。
不论怎样,最典型的秘书工作还是那些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公认的、将来也不会有任何异议的工作,包括公文起草、文书档案管理、会务工作、信访工作、接待工作等。
二、秘书工作的要求
1、中国(陆瑜芳教材P8-9)
2、全美秘书协会章程中提出了对秘书的九条基本要求:
①像心理学家那样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
②像政治学家那样有灵敏的头脑
③像外交官那样有潇洒的风度
④有调查各种棘手问题的丰富经验
⑤有良好的速记能力和文字功底
⑥熟悉各种商业往来中的法律关系
⑦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机器
⑧具备相当的金融和税务方面的知识
⑨谙熟各种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
三、秘书工作的性质与特点(陆瑜芳教材P9-10)
1、辅助性
2、综合性
3、机密性
4、服务性
四、秘书工作的作用
1、教材的观点:
(陆瑜芳教材P10-12)
①助手作用④信息枢纽作用
②参谋作用⑤公共关系作用
③协调作用
2、补充观点:
①广泛、周密、经常地收集情况和资料(信息),起领导的耳目作用;
②协助领导制定工作规划、计划以及各种政策、法令,起领导的参谋作用;
③协助领导宣传贯彻领导机关的各项决策,督促检查决策的执行情况,起领导的喉舌作用和信息反馈作用;
④协助领导与各方面取得工作联系,起桥梁作用;
⑤协助领导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起领导的助手作用。
第三节秘书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秘书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
1、秘书学的涵义(陆瑜芳教材P13-14-1)
2、秘书学研究的对象
①秘书工作说④秘书现象说
②对象多元说 ⑤秘书行为说
③辅助管理说 ⑥教材的观点(陆瑜芳教材P14)
秘书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正是秘书学所要研究、而又使秘书学能够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独特的对象。
3、秘书学的研究内容
①有人认为:
第一、研究秘书工作的性质、作用、程序和方法;
第二、研究秘书工作的机构、体制、职责范围和规章制度等;
第三、研究秘书在辅助决策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
第四、研究中外秘书史;
第五、研究秘书队伍建设的特点与规律;
第六、研究秘书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②教材的观点(陆瑜芳教材P14-2)
二、秘书学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关系
管理学、领导科学、行为科学、写作学、文书学、
秘书学还与档案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决策学、语言学、公共关系学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三、秘书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方向
1、兴起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诞生。
我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标志是:
第一、学科专业论著的出现;
第二、秘书院校的诞生;
第三、秘书学会与秘书学术活动的开始;
第四、秘书杂志的出现;
第五、研究秘书工作理论的理论工作者、教学工作者的出现与结合。
2、方向(陆瑜芳教材P16-17)
四、秘书学研究的方法
1、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系统分析的方法 5、教材中的方法(陆瑜芳教材P17-18)
3、比较的方法
五、中西秘书学特点比较
1、土壤不同——西方秘书学植根市场经济,中国秘书学植根计划经济
2、重点不同——西方重点在企业秘书学,中国重点在政务秘书学
3、写法不同——西方秘书学重在务实,中国秘书学重在务虚
六、学习和研究秘书学的意义
1、推动了我国上层建筑的建设,包括对领导正确决策的帮助;
2、推动了新时期秘书工作的飞跃,主要指参谋作用的发挥与信息工作的强化;
3、推动了秘书人才的培养。
第二章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指出:
“生产向前发展,出现了阶级,出现了文字,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国家进行管理需要较有条理的文书,商业发展了,更需要有条理的往来书信。
”斯大林的研究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秘书工作产生于国家形成之后;二是秘书工作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后。
第一节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在国家产生以前,在殷商甲骨文出现之前,在原始社会的后期——氏族部落联盟时期,就已出现了管理之需的公务文件(从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良诸文化遗址、龙山、龙山文化遗址等处的出土陶文可以印证,原始陶文可视为中国文字之源头)秘书文化已开始萌芽。
一、古代社会
上古时期的秘书工作起源于黄帝至舜的时期。
最早的秘书人员称为“史”。
《说文》曰: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
传说黄帝之始,已有主管秘书工作的“史”辅助政务,史官仓颉,为黄帝记载国事。
虞舜时的史官称为“纳言”。
尧与舜已注重“信访”。
尧执政时,曾在庭前置“进善旌”与“诽谤之木”;舜继位后,在庭前设“敢谏之鼓”。
“古代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
”(《汉书·文帝记》)
补充整理(陆瑜芳教材P29)
1、夏商周三朝——我国秘书工作的萌芽时期
殷商时期的“祝”“卜”“巫”,假借神的名义,成了沟通人神之间的一种职位,故常以“祝史”“卜史”“巫史’连称,主要任务是对大事记载,对未来预卜,对经验总结。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档案管理机构——天府,建立于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设有史官。
史官的记载有记事和记言之别。
记事的称之为“春秋”,记言的称之为“语”,还有记宗谱的,称作“世”或“世系”。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后汉书·艺文志》)
以简牍文书为主要形式
2、秦汉时期——我国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秦立国之初,设立了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府)这三大中枢机构。
丞相府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办公厅,丞相相当于办公厅主任;
御史大夫寺(府)主要是一个秘书机构,“受公卿章奏,掌天下文书”,《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通典·职官》“秦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御史”。
建立了一个沟通渠道——皇宫秘书人员——尚书、符玺令、博士等。
行文规定:
凡请示,须亲自书面上报,不得口头或委托他人
书写格式规定、避讳制度、校勘制度、用印制度、传递制度(驿传制——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等。
文体上,秦代对不同文书的含义和用途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制”(只为皇帝颁布重大制度时所用)、“诏”(皇帝颁布一般性命令的文告)、“奏”(臣下进言陈事弹幼官员的报告)等。
汉武帝执政时,设立尚书署,掌管中枢决策大权。
成帝登位后(公元32年),将尚书署改为尚书台,并扩编机构,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枢决策机构及独立的官衙,这标志着新的中央秘书机构的初步形成。
公文文体比秦代大为增加,如“策书”(皇帝专用于册封和罢免诸侯王)、“章”(官员受封赠后向皇帝谢恩的文书)等。
利用档案来修史,最杰出的成果是司马迁的《史记》。
秦汉时期的秘书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秘书官员的选拔由秦时的世袭至汉代变革为察举、征辟;
第二、地方官府衙门中已配备专职秘书官员,在郡太守、县令属下设主簿、令史等。
“古者官府皆有主薄一官,上至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多置之,所职者簿书,盖曹掾(yuan_属员)之流耳”(《文献通考》);
第三、私人秘书队伍日益庞大。
第四、秦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被历代王朝所承袭。
3、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时期
中央秘书机构初步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秘书作用突出,公文写作成为一项专门的职能。
曹魏时,尚书台综理政务,权倾朝野:
曹操创设秘书令,在职能上取代尚书台,秘书令下隶秘书左丞和秘书右丞,既掌文书,又参与机要政务,成为新的秘书机构;
曹丕继位后,改“秘书令”为“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和朝廷的秘书长。
两晋王朝时,中央又诞生了一个重要的秘书机构——门下省,主要负责审核诏令,驳正缺失。
中央秘书机构形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者并存且互相牵制的体制,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秘书系统。
文书制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制度:
公文用纸制度(规定公文一律以纸代替简犊缣帛(Jianbo),不同类别的公文用不同色泽的纸张)、卷轴制度(将写在若干张纸上的一篇公文粘连起来并在一端粘上一细木棍,将之卷起)、用印制度(在纸质公文上使用朱色水印)等。
公文文体方面,增加了“令(用于上级官府给下级官府命令)、笺(Jian)”(百官呈给皇后、太子、诸王的公文)等文种。
涌现了一批文书理论家和文书著作:
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xie)的《文心雕龙》
“文”指文章、诗赋,写作讲求情辞声韵;“笔”即公文,不讲文采韵脚,只求直述。
产生了一批专门撰写公文的人,如陈琳、王粲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秘书文化的特点:
第一、“秀才型”秘书群的涌现,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第二、大事记与会议记录发轫;
第三、公文写作理论问世;
4、随唐五代时期——我国秘书工作逐步趋于成熟时期
随,秘书工作机构有尚书省(掌政令)、中书省(掌拟诏令、书敕(chi_皇帝的诏书)及部门与地方的奏章)、门下省(掌出纳诏令及审核封驳中书省制订的公文)。
隋文帝为避父讳(忠),把中书省改称为内史省。
唐代的秘书工作职能袭隋制,继承并发展了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掌决策、制订公文)、门下省(掌封驳、审查公文)、尚书省(掌执行、收发、处理公文)。
三省各司其职,互为牵制,“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756在位,又称唐明皇)又设置“学士院”,(亦称“翰林院”),拔尖者担任“翰林学士”,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