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3438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最新考纲

考纲解读

考法指南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解释有关地貌的形成。

以景观图、剖面图、地理关联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地貌成因,尤其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2016全国卷ⅠT7~9、2015全国卷ⅠT10~11等。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生用书P79]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自我检测]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因为其位于板块与非洲板块的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因为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板块的边界。

(2)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处于板块处,地壳比较活跃,多。

(3)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因为其位于非洲板块,地壳比较稳定。

答案:

(1)亚欧 消亡 非洲 生长

(2)交界 火山、地震

(3)内部

考向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基本形式

示意图

岩层变化

对地表的影响

例证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期和空间有主次之分。

从全球范围看,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表,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

张裂

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图示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

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2018·洛阳模拟)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它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喷发等地理现象的机理。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下列哪个地貌单元的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

3.图示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典型地理事象是(  )

A.地震和褶皱B.断裂和褶皱

C.褶皱和海沟D.火山和海沟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边。

第2题,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的俯冲地带。

第3题,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区多形成火山和海沟。

答案:

1.C 2.B 3.D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生用书P80]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外部。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影响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①使岩石发生崩塌、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3.结果: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坦。

[自我检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表示、b表示、c表示。

(2)图乙所示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主要分布于。

图丙所示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多分布于。

(3)图乙所示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地区面积最大;图丙表示的地貌,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的地区较为典型。

答案:

(1)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2)三角洲 流水沉积作用 河流入海口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作用 干旱地区

(3)东部沿海 西北内陆干旱

考向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侵蚀类型

形成地貌

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

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形态;经搬运会形成戈壁、裸岩荒漠

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冲刷坡面,形成沟谷;流水使谷底加深,形成瀑布、峡谷、“V”型谷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侵蚀

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

滨海地带

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堆积类型

形成地貌

分布地区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

山前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三角洲、沙洲、冲积岛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风力堆积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层也是沙尘堆积形成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3.我国四种典型的地貌类型

(1)张家界地貌:

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

(2)喀斯特地貌: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3)丹霞地貌:

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4)雅丹地貌:

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

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4.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岸边的嶙峋怪石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

(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

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③风力作用:

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5.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

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2016·高考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距今时间越长的贝壳堤距现今的海岸线越远,距今时间越短的贝壳堤距现今的海岸线越近,说明海岸线是处于变动中的。

但由于贝壳堤是由海浪将贝类生物搬运至海岸带堆积而形成的,在任一条贝壳堤形成过程中,要使贝类生物稳定堆积,海岸线的位置就要保持稳定。

第2题,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将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第3题,贝壳堤是由海水将死亡的贝类生物搬运至海岸带堆积而形成的;随着河流入海口的泥沙被搬运至贝壳堤外堆积,海岸线将向海洋方向推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旧的贝壳堤失去贝壳源补充而停止生长,新的贝壳堤在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岸带发育;由此可知,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有关。

图示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而且每两条贝壳堤之间相距较远,说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的速度较快,贝壳堤外泥沙堆积的速度较快,堆积量较大;贝壳堤外堆积的泥沙主要来自河流入海口地区,因此可推测河流入海口地区沉积的泥沙较多。

答案:

1.C 2.B 3.D

(2015·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4~5题。

4.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5.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解析:

第4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

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

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

故选D。

第5题,读图可知,1992年至1997年期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在总体上趋于缩小,说明该海域海底的淤积在持续减弱。

由于该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所以首先要考虑这是黄河输沙量变小所致。

而黄河输沙量变小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黄河水量变小导致其搬运能力降低;二是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