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4321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docx

河流穿越施工方案围堰导流法secret

1.河流穿越施工方案

(一)——围堰导流法

1.1概述

围堰导流施工方案适用于河面宽度较小、水流量较大的河流。

施工示意图如下:

1.1.1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导流渠开挖→围堰施工→作业带开拓→管线组焊→补口补伤→水压试验→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管沟回填→地貌恢复

2)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要(提前5日提供具体施工方案)征得当地水务部门、航道等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取得相应协议后方可施工。

②施工前应对现场道路、地形地貌及河水流量进行详细的踏勘,了解当地气候及河水的涨落情况,保证穿越施工万无一失。

③水流量大的河流穿越要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若在雨季施工则一定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选择非降雨天施工,并做好防汛措施。

④编制具体穿越方案,确定超占地尺寸,由征地人员提前做好超占地征用事宜。

⑤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熟悉施工方案。

⑥开始施工前,要先按照施工方案准备好施工需要的材料。

3)测量放线

①测量放线时,应根据施工图设计的穿越控制桩及线路定位桩坐标点,引出相对坐标点和标高,测量、放出管沟中心线、沟宽位置。

②针对设计不同的稳管段、弯头处及护岸堡坎处,进行放线并做出标记。

同时,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围堰堰体、组焊场地的位置、几何尺寸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一并放线标记。

③将设计交付的控制桩引出作业带并加以保护。

4)导流渠开挖

①根据水流和河渠穿越段的流量情况确定导流渠横断面积,横断面积可根据下式来确定:

 

F-----导流渠的横断面积;

Q-----施工段内水流量(m3/s);

Vc-----导流渠内允许的平均水流速(m/s)。

②根据穿越地段的土质情况和管道埋深,确定需要河流上游和下游两道围堰之间的距离,一般在40~50m。

③上下游拦水坝均采用编织袋装土砌筑,如果坝较单薄,可以沿坝(间隔2m)打钢板桩对坝体进行加固。

考虑到坝的防渗功能,可在两条坝的迎水面上用无纺布作防渗层。

筑坝断面图:

④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导流沟的合适开挖位置,一般情况下,导流沟入口与穿越段河岸的内夹角不宜小于45º,避免水流不畅而冲击堰体。

开挖导流渠可采用单斗挖掘机,必要时可配置一定数量的推土机配合单斗挖掘机工作。

按放线位置先从中间段进行开挖,在开挖到接近进、出水口处时,根据导流渠面积的大小和土质情况,留出3~6m与原河渠相连接的地段暂不挖通,修整导流渠边坡,待筑坝和导流渠中间部分开挖完成后再将留出部分挖开。

导流渠的长度比围堰的长度每侧长15~20m。

导流渠的边坡坡度如下表:

土壤种类

水深h<1m

水深>1m

粘土、重粘土、亚粘土

1:

1.00

1:

1.00

轻亚粘土

1:

1.25

1:

1.25

亚砂土

1:

1.50

1:

1.50

砂土

1:

1.75

1:

2.00

⑤本方案计划侧面导流沟内边缘位置距河岸50~60m,导流沟入口点在穿越中心点上游70~85m,导流沟出口点在穿越中心点下游40~45m,导流沟的宽度A为原河道宽度的0.5~1倍,导流沟底标高低于原河道标高1m,为保证导流沟侧面的冲刷量达到最小,在两个弯道处用麻袋装粘土码砌1~2排厚度,高度同导流沟,并在其中间放置一层防水布,另外,应适当征用一定宽度的防冲刷用地,防冲刷征地宽度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⑥现场布置及占地范围如下图所示。

 

⑦导流沟开挖时,在入口、出口先预留6m不开挖,待其余位置的导流沟全部挖好,并且将临时便桥搭设好后,再将出口、入口的预留位置挖开,使河水从导流沟内通过。

5)作业带开拓

①根据管道的埋深和地质情况,对地面高度进行削减,使沟底到设备站位处水平面的高度为3m左右。

②用挖掘机将穿越段内挖出的土倒放到河渠外的作业带内,留出设备作业空间。

6)主体组焊

根据施工计划,将河流穿越管道分为两段进行整体预制,第一段是主河道段,第二段是第二次施工段(滩地段),组焊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焊接工艺进行。

7)探伤、防腐

管道组焊完成后,按照监理大纲程序要求及时向监理公司上报探伤申请,请质检单位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拍片。

探伤完毕后,按要求进行防腐和电火花检漏。

防腐检漏按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进行。

8)试压

整个穿越段组焊防腐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需试压预制管段,进行单独试压,管道试压采用洁净水作为试压介质,先进行强度试压,合格后再进行严密性试压,强度试验以不泄漏为合格,严密性试压以压降不大于1%为合格。

9)围堰

①在导流沟启用后,开始用推土机、单斗将河滩地的土方推运到河边,围上游堰,上游堰体规格为上口宽5m,下口宽10m,堰高应高于河面1.5m,围堰时采用顶流围堰,以便使河水沿自然方向流入导流沟;上游堰围好后,再围下游堰,下游堰用出口处导流沟挖出的土石方石料围筑,下游堰规格为上口宽4m,下口宽8m,堰体高出河水面0.5~1.0m。

②为了保证堰体的安全,不受河水冲刷的影响,上游堰的迎水面用麻袋装粘土码砌两排厚度,麻袋和堰体后背之间用彩条布做隔水层;下游堰的迎水面用麻袋装粘土码砌一排厚度,麻袋和堰体后背之间用彩条布做隔水层。

 

10)排水

①在上、下游堰围好以后,立即用水泵进行抽水,将上、下游堰体内的积水排到堰外。

②由于用袋装土围堰,为了控制渗水,在上、下游堰之间围截水堰,截水堰与上(下)游堰间存水槽用土工布铺垫控制渗水,每个存水槽用潜水泵排存水槽内的积水。

排水示意图

11)管沟开挖

①管道开挖时,应与水务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②陆上管沟开挖采用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为辅的管道开挖方式。

③堰体内的存水基本抽干净时,开始先用推土机横向推土,推土宽度25~30m,将表层的标高下降2~3m,推出不小于15m宽度的管沟开挖面和管道预制场地,剩余2~3m用挖掘机进行管沟开挖,由于地质为粘土和粉土,管沟易塌方,因此,对于管沟采取放坡型开挖,坡度1:

1到1:

2,满足设备吊装预制管段下沟的安全需要。

为防止管沟塌方,开挖时考虑在沟底设置部分钢支护。

④管沟开挖深度,河床底部最低点下挖至▽-2.0m后,管沟再下挖0.8m以上。

⑤管沟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管沟开挖尺寸,确保管沟成型质量。

⑥河底管沟成型要求:

A.管沟应平、直;

B.主河床内管沟在超挖填垫达到设计标高基础上,实际中心线各点高程负偏差应小于0.2m,不允许出现正偏差;

C.实际管沟中心线偏移不得超过设计的0.2m;

D.管沟实际宽度最小应保证设计管中心线两侧各0.6m。

⑦当实测管沟平面和纵、横断面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监理业主验收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下管就位。

12)穿越管道下沟

①管沟开挖及穿越管段试压完毕后完成后,准备进行穿越管段下沟,下沟用吊管设备进行,吊装用尼龙吊带;吊装时,要由专职起重工统一进行指挥,设备行走、吊具起落都必须严格执行“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安全要求,确保设备、人员、管道的安全。

②管道下沟后,立即用测量仪器对管道顶部高程进行复测,核实管道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如果存在问题,必须立即进行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埋深为止。

13)压载

为了确保管道的稳定性,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压载,管道下沟且埋深合格后,应及时对管道进行压载,压载块与管道之间采用5mm厚的橡胶板隔开,然后用吊装设备将压载块逐块、按顺序、按位置轻轻地压在管道上。

14)管沟回填

①确保管顶标高合格后再回填。

②对于混凝土加重块稳管段的管沟,在压重块稳管就位完毕后,采用细砂回填至高出管顶标高约0.3m,最后利用原河床质回填,恢复原貌。

③管沟开挖时破坏原堤防处,在回填作业时恢复原有河道堤防标准断面,采用(拌合三合土)人工夯实。

压实度不低于0.92。

15)水工保护

在管沟回填的同时,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加水泥盖板进行水工保护工程施工。

16)拆除围堰

先拆除下游围堰至原河道标准断面,并将围堰土推到河岸边缘,最后拆除上游围堰至原河道标准断面,上游围堰宜用挖掘机采用后退方法进行拆除,将堰体土挖到导流沟入口处或岸边。

17)回填导流沟

自上游向下游方向逐步回填导流沟,避免沟内存水。

用挖掘机(自重20T以上)将导流沟回填土压实。

导流沟开挖时破坏原堤防处,在回填作业时恢复原有河道堤防标准断面,采用(拌合三合土)人工夯实。

18)管沟开挖

导流沟回填以后,将河滩地段管沟进行开挖,首先用推土机将表层土推掉,剩余小于3.0m深度的管沟用挖掘机开挖,一次挖沟成型,挖沟的过程中用水泵配合连续排水。

19)河滩地段管道下沟

采用吊管设备将河滩地段管道下沟,吊装用尼龙吊管带,采取专职起重工统一指挥,机械操作应严格按照“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0)连头

河滩地段管道下沟后,立即与穿越段管道进行连头作业,在连头的过程中,用水泵对管沟进行连续排水,使施工安全作业。

21)管沟回填

管沟回填从远离河流的一侧开始,逐步向连头位置推进,在该过程中,一直用水泵进行排水,必须保证焊道与水面隔离开。

回填后将管沟回填土夯实,达到原土压实度。

22)恢复原河床、堤防地貌

穿越回填工作完成后,恢复原有河道的河床深度、宽度。

按照当地水务部门原有堤防标准恢复堤防,用挖掘机(自重20T以上)将回填土压实。

挖掘机碾压不到的采用人工夯实,达到水务部门要求压实度标准。

局部地段采取混凝土加固。

保证水土不流失。

将多余的围堰土方回填到原取土点。

23)HSE措施

①在管线穿越段安装施工的全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观察拦水堤坝的情况,发现险情,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

②施工现场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木桩、袋装土等,以作发生险情时的备用,严防发生河渠的决口事故。

③夜间施工时要保证施工现场有充足的照明。

④燃料设备应有接油盘,防止漏出的油污染河流。

现场要备有吸油材料,以便在污染事故的发生时减少对环境影响。

⑤禁止在河道中清洗设备

⑥与气象、水务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并根据天气、水文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鱼塘穿越施工方案

2.1概述

首先采取将鱼塘内水抽干的方法,然后修筑施工便道,组装方式为大开挖沟下组装或者管段预制发送就位。

2.2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设备就位→排水沟开挖→排水设备安装→排水→清除淤泥→修筑施工作业带→管段预制→打桩→管沟开挖→管道下沟→沟内排水→回填→恢复地貌

2)测量放线

用测量仪器对鱼塘穿越现场进行详细的测量,用打木桩的方式确定管道中心线,施工作业场地比施工作业带的宽度宽出8m,长度为鱼塘穿越长度,同时确定筑坝的具体位置。

使用测量仪器测量鱼塘水深和淤泥的深度,做好详细的记录。

 

3)场地平整

当堤坝到鱼塘底面的坡度较缓,坡度小于10°时,可以直接进行清淤作业;当坡度大于10°时,要先进行坡道的修筑,坡面的宽度为6m,以保证施工设备能够正常行走作业。

鱼塘底面的施工便道修筑时,视其底面的土质的坚硬程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而采取不同的修筑方法,当不能满足施工正常需要时,铺垫路基板或先铺土工布,再在上面铺枕木,以增加鱼塘底面的承载能力,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行走。

4)排水

首先了解鱼塘周围沟渠的布局情况,将鱼塘与最近的沟渠用排水沟连接,排水沟应在作业带上修筑,其宽度1m,深度0.5~0.8m,沟内应铺垫防渗薄膜。

对于地上鱼塘,应将鱼塘堤坝挖开与排水沟连接排水,直至高出排水沟底标高的水全部排完,然后再用水泵抽出余水。

对于鱼塘水面低于自然地面的鱼塘,直接用水泵抽水。

排水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毕后开始进行。

排水工作要连续,直至完成。

排水时昼夜设专人值班,查看水流情况,以防跑水漏水。

一般情况不得排进水泥渠和暗渠中,以免淹没农田造成新的赔偿。

5)清除淤泥

对于淤泥较浅、深度小于300mm的鱼塘,在水排完后,晾晒3—5天,用湿地推土机将作业带淤泥推至作业带以外;对于淤泥较深、深度大于300mm的鱼塘,在水排完后,立即组织人员用高压水枪将淤泥冲制成悬浮液,清淤宽度应每边超出施工作业带宽度4m,然后用泥浆泵将其排除鱼塘外指定位置自然排水晾晒干燥后装车拉至指定地点。

测量人员重新放线,放出管道施工作业带边线和中心线。

清除淤泥后,在两侧用袋装土砌筑挡淤坝,坝体宽度为600mm,高度比淤泥深度高150mm。

6)施工便道修筑

晾晒或清淤工作完成后,用湿地挖掘机在作业带以外两侧挖排水沟和积水坑,排水沟的断面尺寸为1×0.5m,积水坑的深度比排水沟深0.5m,将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沟引入集水坑中用泥浆泵抽排,通过排水沟排至附近的沟渠内。

当堤坝到鱼塘底面的坡度较缓,坡度小于10°时,可以直接进行施工便道的铺垫;当其坡度大于10°时,要先进行坡道的修筑,坡道修筑采用推土机对鱼塘的堤坝放坡,坡面的宽度为与施工作业带宽度相同。

7)管沟开挖

用挖掘机开挖管沟,挖出的弃土应放在管沟对岸,开挖时遇到较为松软的土质,沿管沟边线外侧各0.5m处打设连续钢板桩墙,在两板桩墙间加支撑。

待管沟成行后,人工清理沟底,使沟底保持平缓过度。

8)管道组装

管道组装分为沟下组装和预制后回拖就位两种办法。

如果管沟土质较好并且两岸有合适的预制场地,可采用预制后的整体牵引就位的方法施工;否则采用打板桩沟下组装,成沟一段,组装一段,回填一段的方法施工。

有足够的预制场地时,采用在作业带内管线中心延长线上距离鱼塘的水10m以外开挖预制发送沟,其宽度为2.5m,深度为1m,并且每12m开挖一个2.5×1.5×0.8m的操作坑,在发送沟内进行布管、组对、焊接、检测、补口补伤等管段的预制工作。

对于预制长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要上报业主进行超占地的征用,以满足管段预制的需要。

9)管段就位

管段牵引前,在管段的牵引端焊接拖拉头,在另一端焊接临时盲板,并对防腐层用苇席或胶皮进行包裹、捆扎,以防防腐层受到损伤。

所有工作经过旁站监理检查认证,然后用水泵抽水在管段上喷洒以降低管段与土壤的摩擦力,最后用钢丝绳牵引拖拉头拖拉管段就位。

(注:

管段的预制长度每边要超过鱼塘堤岸边缘5-10米以上)。

10)回填

回填前先用污水泵将管沟内的水排除干净,回填用的土质要符合设计技术文件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如果设计要求进行水工保护时,要马上进行压重块安装,否则先用袋装原土压管后再进行原土回填。

11)鱼塘堤坝的恢复

对施工破坏的鱼塘堤坝进行恢复,恢复前先将施工便道拆除,再进行分层夯填,为保证原鱼塘边坡,可采取先用袋装土修筑边坡,采用防渗薄膜作防渗层,使鱼塘在充水后不会出现渗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