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376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建设地点:

某乡

四、建设单位:

某市种子管理站

五、法人代表:

**

六、项目主管部门:

**省农业厅

七、建设期限:

200年**月—200年**月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范围和依据

一、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工程为**水稻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包括繁育基地的田间工程、种子加工基地的土建工程、工艺技术、设备选型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等。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农业部关于印发《200年部分农业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农计发[200]号)。

(2)《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调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0]号)。

(3)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和措施的意见》(财发[200]**号)。

(4)《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财政无偿资金使用具体规定的通知》(财发[200]**号)。

第三节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年生产、加工水稻种子525万kg。

二、建设规模与内容

项目拟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一个1.5万亩稳固的**水稻种子繁育基地,并形成加工体系机械精良,检验检测手段先进,贮藏设施配套完善的种子生产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5万亩繁育基地的田间工程、种子生产基地的土建工程和新建一条种子加工生产线。

(一)田间工程

浆砌石排灌渠8km;U型槽8km;机耕路2km。

(二)土建工程

1、新建种子精选加工车间500m2;

2、种子常温标准仓库4000m2;

3、种子低湿低温库300m2;

4、检验室300m2;

5、晒谷场3000m2。

(三)仪器设备

新建种子加工生产线一条:

由风筛清选机、重力精选机、窝眼筒精选机、烘干机、包衣机、全自动电脑定量包装机组成。

第四节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投资69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61.5万元,田间工程投资120万元,设备购置费87.88万元,征地费68.9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58万元,基本预备费20.10万元。

二、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46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230万元(其中省财政配套138万元,**市财政配套投资92万元)。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项目总投资

万元

690

年产量

万kg

525

达产年

年平均销售收入

万元

1470

达产年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298

年净利润

万元

150

达产年

年税收额

万元

50

投资利润率

%

22.9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2.78

税前

财务净现值

万元

617.90

税前

静态投资回收期

5.66

含建设期

第六节项目效益分析

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

基地正常运行年所需费用约40万元,从种子公司经营**稻种子所得的利润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

该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效益将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

基地年生产**稻种子525万公斤,可为全省及有关省份提供125万亩用种量,按使用基地提纯复壮繁育生产的种子比农民自留的种子大田生产亩增产20公斤,亩可增收40元计,年可实现社会效益5000万元,而因种植**稻,每50公斤可增收15元,增值1.31亿元,合计1.8亿元,同时,种子公司生产525万公斤种子按每公斤盈利0.29元计,可获经济效益150万元,市种子管理站因提供基地、仓库、检验设备等可分利75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依据

第一节项目背景

**省素有“东南山区”之称,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梯垄田交错分布。

受海洋气团影响,形成了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有利于**稻的生长。

**省近年稻作播种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占全国常年稻作播种面积的5%左右。

目前大多数种植的水稻品种品质较差,高产不优质、高产不高效、增产不增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优质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品种也少,造成我省既缺粮,而又存在卖粮难的不正常现象,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999年5月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提出南方早籼稻等品种从2000年起退出保护价收购,完善粮食收购政策,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随着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改革,稻谷市场对**稻的需求逐年看好,**稻种子将受到农民青睐。

基于此,项目建设顺应了粮食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都将农业生产放头等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1)强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本项目建设对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满足社会需求,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某市是革命老区,本项目建设对促进**老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老区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与消费大国。

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在世界上首先将高秆水稻矮秆化和三系配套,实现杂种优势利用,对世界的水稻育种和生产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批矮秆高产量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如珍珠矮11号、广陆矮4号和汕优63等相继育成,并成为全国性的品种,使我国水稻单位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但由于长期重视产量而忽视稻米品质的改良,导致所培育的高产品种的品质欠佳,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大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米供不应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要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我国稻米品质与国际稻米市场的品质的差距较大,一旦市场开放,必然导致国外优质米的涌入,冲击我国稻米生产。

因此,加快优质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已迫在眉捷。

二、**省的水稻种植面积约2000万亩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75%左右。

其中常规水稻种植面积约700万亩左右,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优质稻推广面积越来越大,特别是**水稻品种,由于品质优,适应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发展潜力也很大。

但由于**稻品种大都是长粒型籼稻,一般谷壳较薄,开颖角度较大,柱头外露率较短粒型普通籼稻高,容易发生天然异交,种子保纯比普通短粒型籼稻要难一些,如果不加强提纯复壮,常会因自然变异、生物混杂、机械混杂等原因而退化,出现“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全变样”,导致粒型长短不一,垩白率增加,造成产量降低,米质变劣。

1999年5月,省农业厅、粮食厅、物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省部分地区农贸市场的优质米销售情况进行调查时就发现,一些常规稻优质米如佳禾早占、珍优1号等都存在“杂米”现象,影响了商品外观价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种植这些**品种是还是自己留种,不经提纯复壮,造成种子混杂,种性退化。

因此,为保证**稻品种优质高产,促进**稻生产的健康发展,建设稳固、高水平的**稻良种繁育基地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三、项目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以确保粮食总产水平的增长已成共识。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消费稻米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使得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而本项目建设能够充分利用项目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充分发挥项目区的技术优势,有利于良种的加速转化,促进种子产业化进程。

这既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是广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需要,对于发展我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稻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项目建设将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起重要作用。

**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在水稻耕作中,现有主栽的常规稻品种米质偏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从全省看,既缺粮又存在卖粮难的矛盾,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这一矛盾。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关键。

本项目按照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方式,将对种子产业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有利于开发利用项目区的农业资源。

由于**稻种子生产有明显的特殊性,种子生产与季节的选择、安排较严格。

**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独特,项目建设将带动基地良性发展,进一步优化项目区的农业资源配置。

五、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育种条件、种子生产加工仓储条件,增强基地实力。

通过水、田、路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的耕作条件,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通过新(修)建仓库,添置种子加工精选检验设备,充分改善了种子生产加工仓储条件。

项目建设将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

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实行定单生产、合同收购、技术扶持,有效地规避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领导重视。

我省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优质稻的选育、引进与开发工作,把发展优质稻生产作为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来抓,每年都切出一块资金用于优质稻生产。

省农业厅定期召开优质稻品种评选与招标活动,为优质稻生产提供品种来源。

二、有充足的**稻品种和成熟的良种繁育技术。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水稻科研育种部门已选育出一批**稻品种应用于生产,如佳禾7号、珍优1号、佳禾早占、南厦060、佳辐占、泉珍10号、台农67、东联5号等。

同时也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稻良种繁育技术。

三、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

**市种子管理站长期从事良种繁育推广工作,承担省级**水稻良种繁育任务,有一批熟悉良种繁育工作的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水稻良种繁育经验。

第三章优质稻米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优质米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优质米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我省优质米在市场上销售量占食用大米的比例越来越大,泉州、厦门、福州等沿海地区及中小城市的比例已超过50%,在今后五年内将达到80%以上。

据调查,我省每年优质米市场需求量400万吨,而目前我省市场上优质米主要以“泰国米”为主,“泰国米”虽口感好,但由于其单位面积产量低,造成稻米生产成本高,价位是目前市场上普通优质米的2-3倍,一般市民百姓无法承受。

目前我省选育、推广**稻品种佳禾7号、珍优1号、佳禾早占、佳辐占、泉珍10号等其口感可与泰国米相媲美,而且由于其单位面积产量高,既使价格与普通优质米相当,也不影响粮农收入,如果稻谷价格高20-30%,广大市民能够接受,粮农也可获得增收。

二、种子市场分析

目前我省常规水稻品种年种植面积700万亩左右,由于常规水稻品种品质优,适应市场需求,面积逐年扩大,预计至200年面积可达1000万亩左右,按优质率80%计,800万亩的**水稻品种需种子4000万公斤。

目前我省**稻良种繁育基地小而分散,年生产能力不到100万公斤,种子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市种子管理站为市农业局直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市是**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种子管理站承担省千亩农作物品种示范园区、省水稻新品种中试基地、省水稻引种观察圃、国家玉米展示基地、省优质、高产、高效、专用水稻新品种示范等任务。

曾获全国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