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冠必正冠必正.docx
《弟子规冠必正冠必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冠必正冠必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冠必正冠必正
[弟子规冠必正]冠必正
冠必正篇
(1):
《弟子规》谨
引导语:
《弟子规》中的谨篇,它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知识?
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习。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前面“出则弟”已经告诉我们一些礼仪,日常礼仪应该如何。
接下来“谨”,它告诉我们自身这个态度,也是属于居家生活的一些细节,我们也要特别的留意。
请看第十二条:
这里就讲到人一定要珍惜光阴,我们都晓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上起来,可以说是精神最好,最抖擞的时段,所以一定要珍惜。
曾国藩曾经告诫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里头,他讲:
要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
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
他们是不是会早起早起的家庭,我们感觉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朝气、有前途的家庭。
如果子弟都睡得很晚,日照三竿,这个家恐怕就是没有家教。
所以,古人很重视教育子弟要爱惜时间,爱惜光阴,早上就要早早起床。
所以这里讲“朝起早,夜眠迟”。
在往昔我们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古者晚上很晚睡,也不像我们现在几乎到半夜凌晨还在那里读书也好,做事也好。
因为毕竟环境不同。
以前教育子女是这样子的,父母还没有睡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定要等待父母都去睡了,然后他们目送父母就寝之后,把家里再打理,再看看,有没有门窗哪里没有关好,或者东西没有处理好,等检查一切没有安全顾虑之后,为人子女的再上床睡觉。
早上在父母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为人子女的就已经先起来问候父母。
跟我们现代的情形恰恰相反。
此地也有人会误解,晚上很晚睡,早上又这么早起床,那不是睡眠不足吗这里的用意就是说,我们如何先让父母安心的睡觉之后,为人子女的再跟着睡觉。
因为这样,如果万一父母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说子女都已经跑去睡觉了,不晓得。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要仔细,先把父母安顿好之后,做子女的再睡觉。
此地最主要的精神所在,就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要睡得太久,时间很宝贵,今天过了,永远不再回来。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他认为每天都有今天,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睡得很晚。
也有很多家长,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子女睡得很晚。
曾经这样问过学生:
在暑假的时候,睡到十点的请举手差不多有一半,睡到九点的也有一些,睡到八点的也不少,睡到七点的没有。
睡到六点的有两个小朋友,是兄妹,他们举手。
我就问他们说:
全班只有你们两个表现最优秀,为什么你们这么早起这个哥哥就回答说:
没办法,是因为妈妈帮我们报名办了晨泳,所以五点多就被叫醒,六点就去学晨泳。
原来是如此。
可见一般家长往往也忽略了,孩子在休假的时候,让他们睡得这么晚。
我们想一想看,如果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多吃完饭,肯定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学很多的才艺,也可以看很多书。
每天你能多了两三个钟头,一个暑假六十天,他所节省出来的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很多很好的地方。
但是很多家长往往都忽略了,实在是相当的可惜。
“老易至,惜此时”。
这里就讲到时光匆匆,人往往回头一看,已经好几十岁了。
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要努力已经来不及了,有道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所以为人父母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记得要好好地教导他。
这一条很多人从小父母就已经教得很好。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
要盥洗梳洗,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
刷牙漱口一定三餐都要做到,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更要特别的一定要落实,才能保健牙齿。
“便溺回,辄净手”,几乎每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头,老师都有教,父母从小也会教他们。
所以这一点一般小朋友都已经可以落实,而且做得很好。
从这一条,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衣冠必须要整齐。
整齐,不但自己看了欢喜,别人看了也会高兴。
为什么衣冠不整的话,给人感觉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同时也是不尊重对方,可以说是失礼。
所以从小,为人父母的就要特别注意到孩子的仪容。
我们都晓得出门之前,一定要先照照镜子,从头到脚都要检查一遍,免得出门出糗了。
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朋友,他因为时间非常的匆忙,出门没有再端详一下,自己的这个衣服有没有扣好鞋子有没有穿好甚至袜子颜色不同,他因为一时匆忙没有注意到。
所以,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从头到脚衣冠一定要整齐。
“冠必正”,“冠”就是帽子,这里指我们戴帽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正。
没有放正,戴得歪歪斜斜,可以说是轻率的感觉。
所以这个“冠必正”,所指出的就是我们戴帽子要戴得整齐。
“纽必结”,纽就是纽扣,没有纽扣的是拉链的,我们也要把它拉好。
纽扣要扣紧,有时候我们纽扣松掉了,可能在半路掉了。
所以,在平常的时候,我们也要检查自己的衣服,纽扣是不是有松的感觉;有松的话,应该把它缝好,免得穿出去之后不晓得掉在哪里。
有时候参加重要的聚会,因为纽扣掉了而出糗了,这个都是很失礼的事情。
所以平常我们对于自己的衣服、容貌要特别注意,穿戴整齐之后再出门,免得有很多状况,我们没有办法感觉到。
过去从事教学的时候,经常看到学生家长匆匆忙忙来接小孩,有的甚至衣服穿反了,里头穿成外头,这个都是因为一时的匆忙没有注意到。
偶尔,我们如果一疏忽的话,也有可能把纽扣扣颠倒了,很奇怪的出门,等到发觉自己这个窘态的时候,为时已晚。
尤其女生,我们女生出门的话,应该要特别注意,如果你的拉链是在后头,出门一定要摸摸看是不是有拉起来,是不是有扣好,因为在后头我们没有办法注意到。
所以在出门之前,即使晚了一分钟,我们都要仔细地看一看,有没有哪里不整齐不但自己出糗,这个对别人也是不尊重、不礼貌。
“袜与履”,袜就是指袜子,履就是鞋子。
“俱紧切”,如果有鞋带的鞋子,应该要把它绑紧。
袜子也要穿好,不能一脚高,一脚低,这样穿出去就非常没有礼貌。
“切”就是要把它绑紧。
“俱紧切”,“紧”要绑紧,要绑得牢。
我们也看过很多人,上半身穿得非常的整齐,非常的端庄,非常的好看;可是你再仔细端详他的鞋子,你会觉得非常的不搭调。
为什么鞋子很脏。
所以我们在出门之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冠有没有整齐,穿戴整齐了再出门。
这个整齐并不是要穿得非常的华丽,而是没有失礼于别人,自己也会懂得尊重自己。
袜子跟鞋子,我们也要督促子弟,袜子一定要穿好再穿出门。
有的上面的这个口已经松掉,所以一脚高一脚低,也是很不礼貌的。
平时做家长的也要懂得,也要经常注意孩子的仪容,是不是有穿戴得不整齐如果不整齐的话,我们也要告知他,该扣的应该要扣得很好,不可以给人以邋遢的感觉。
人的容貌是我们第一眼所见面的第一个印象。
不好的容貌,不好的仪表。
不好的容貌没有关系,但是你有良好的仪态,你有整齐的穿着,也会让人觉得看起来很舒服,不会失礼于别人。
曾经听到朋友这样讲,他们说办公室有人穿着很不得体,就是把家里的这种很轻便的衣服穿去上班。
结果很多同学、很多同事很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庄严的地方,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方便,然后不懂得这种衣服的穿戴的重要性。
所以,仪容的整齐也是一个人的威仪所表现出来的,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
我们再看下一条:
这里就讲到我们放置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放。
“勿乱顿”,这个“乱顿”就是随便摆置。
“致污秽”,以至于衣服脏掉了。
有很多小朋友,他即使到小学五六年级了,你要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往往非常的困难。
曾经在教学当中,也问了同学,会自己折自己的制服的,请举手往往都没有人。
可见在家庭里头,父母也疏于教导自己的子弟如何折叠自己的衣服。
衣服自己会摆的,这样的小朋友也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家长替他来整理。
我们想从小如果对自己的衣物他没有办法料理,自己整理;长大之后,他习惯没有养成,就很容易没有办法自己料理自己的衣物,不能做到很整齐,这样也不好。
过去有一个朋友,我每一次看到她,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
有一次看到她穿着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然后赞美她说:
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
她就说:
这一套衣服已经十几年了!
我就问她:
你如何保养的。
她就说到,从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她要如何保存自己的衣服。
要把衣服,分成春、夏、秋、冬,衣服都要会自己整理,而且要会折叠,该挂好的、该收好的自己都要懂得。
因为母亲从小就教她,母亲在做的时候都会叫她过来看,然后比较容易地就慢慢教她,样样她都会,会叠会折。
她说即使要换洗的衣服,母亲都要求她要折好,放在篮子里头再去洗。
所以她说从小因为得力于母亲的教诲,所以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
她说也因为母亲这样教她,所以她教导她自己的小孩,喝完奶瓶,会把奶瓶放在固定的地方。
即使才一岁多,她说也可以训练,也可以教导。
冠必正篇
(2):
小学生国学教学课件
篇一:
《弟子规》课件
一、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过程
1.引领展示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
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
[建议]
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
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答疑解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
(齐读“谨而信”部分)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
[建议]
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
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
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
画面:
生1:
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
师:
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àn)。
生1:
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师:
真有礼貌!
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1:
带着大家齐读。
生2:
老师,“袜与履”中“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
师:
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本义是名词。
你看看袜子和什么呢哪个同学可以做他的小老师
生3:
我知道了!
“履”的本义就是鞋子!
师:
真聪明!
学贵有疑!
但还要善读书。
还有什么不懂的,再读读书!
我们这本《弟子规》后还有“经典解说”,请你试着向它求解!
。
(学生读书自学)
[建议]
在这个画面中,学生质疑提问,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新的精神。
(3)这章所写的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大家了解吗(交流王安石的成就)
(4)我们手中的这本《弟子规》里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默读故事)
[建议]
故事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和感染力,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读故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小节后配备王安石不讲卫生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样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3.链接
“经典故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见《弟子规》第51页)
4.“经典拓展”(见《弟子规》第51页)
(1)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相机交流)
(2)这个故事后还有几个小问题,你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完成习题,交流)
(3)如果我们能按这一章所说的去做,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我们齐背这两句!
5.自由创编
(1)《弟子规》是清代的儿童蒙学教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是新时期的弟子,在理解这几句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改一改、编一编!
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弟子规》。
(配乐、独立创编)
(2)编好了吗在四人小组内好好交流交流,把你的大作读给伙伴们听,大家都要洗耳恭听!
(四人小组交流)
(3)你觉得谁创作得最好,推荐他代表你们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听。
我们来评评看谁编得最好,谁是我们班的“大学士”。
(小组交流后推荐一名代表,全班展示)
(4)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在你就可以去找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交流。
(全班交流)
[评析]
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诵读、理解,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联系个人经验,创编具有时代特点的《弟子规》,赋予经典以鲜活的生命,以真正继承中华经典中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
6.总结延伸
(1)到这里,这一章就全部读完了。
你能完整地背一背吗(自由背)
(2)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
(分男女生比赛)
[评析]
这节课只是一个“驿站”或“加油站”。
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受到熏陶,获得方法,所以课堂是以“还准备读什么经典书籍”而结束的。
给学生打开的是读经典的大门,读经典的广阔天空。
让学生一直走下去,读下去。
篇二:
《三字经》课件
教学目标:
诵读《三字经》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一段,引出《新三字经》朗读理解。
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教学过程:
一、国学热身操
嗨,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的趣味国学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我们还是来做一做我们的国学热身操吧!
二、听一听看一看(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黄香和孔融(出示图片)。
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的故事啊!
2、指名讲《孔融让梨》
3、《三字经》中的哪句是写孔融让梨的呢
A出示《三字经》原文: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看来呀,同学们课下都喜欢看三字经,也喜欢看三字经中的小故事。
)
B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黄香的故事大家知道吗都不知道啊,那么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5、课件播放《黄香温席》的故事。
6、你们知道《三字经》中哪一句是在写黄香温席吗
7、出示《三字经》原文: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A、指名读B齐读
三、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谁能把这两句连起来流利地读出来,指名读
3、师范读: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你们给我打拍子好不好
4、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5、啊,这么同学都想读一读,那么我们一起来读吧!
(打拍子读)
6、师: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三字经》里讲: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新三字经》也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们,还记得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出示《新三字经小朋友》齐读),这节课,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新三字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7、出示《新三字经》,读一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8、师小结:
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做的事情,晨起的一声问候,睡前的一句晚安;一杯茶,一个微笑,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四、课间操
下面,让我们在儿歌《三字经》中轻松一下。
播放《三字经》歌曲
五、讲一讲想一想
1、前半节课,我们看了《黄香温席》的故事,也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们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好孩子。
2、你还知道哪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故事呢
3、小组内讲故事。
4、指名上台讲故事。
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5、师范讲故事:
你们讲的故事都非常感人,老师也想讲一个故事,可以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徐老师是哪里人吗(湖北孝感),那你们知道“孝感”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吗
6、师: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
有这样一个广告,它一直感动着徐老师,今天,我也想把它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播放《给妈妈洗脚》
7、谁来说一说,你从这则广告中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8、你在平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9、师:
看来,你们都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因为你们的懂事,你们的孝心,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吧!
10、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妇女、、、(李传梅的故事)小节: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
用我们的点滴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涌泉之爱吧!
六、唱一唱乐一乐
上个星期学校的《每周一歌》节目我们学唱了《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首歌曲,还记得吗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国学课吧!
冠必正篇(3):
2022《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它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并且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为一句,两句为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一些礼仪与规范。
下面是《弟子规》全文,供大家欣赏学习!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