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3349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4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及配套试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期末专题训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及配套试题(含答案)

配套试题

课时达标5(含解析)

1.请将“海上生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三句古诗词串联在一起扩展成一段文字,表达一个明确而又集中的主题。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引用除外),不少于6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三句古诗词的中心是“月”,作答时,可从“月”出发,表达思乡念家的情感。

修辞手法上可选择比喻、拟人、排比等。

答案 (示例)“海上生明月”,望着这一轮玉盘似的圆月,忽然意识到这又是一个三五之夜。

秋风吹拂,白露为霜,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从脑中迸出。

家乡可好?

父母是否康健?

他们是否也在望着这轮明月思念远方的我?

想回家的感觉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可回去是不现实的,那就来一点无奈的自我安慰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请根据下列词语,写一句宣传“科学备考”的广告语。

要求: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规律 蛮干 健康 梦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所给的4个词语与“科学备考”的关系来看,“科学备考”应遵循学习规律,反对蛮干,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身心;实现梦想是“科学备考”的目的。

考虑到字数限制,可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

答案 (示例)遵循复习规律,反对有损健康的蛮干,让科学备考托起我们的梦想。

3.请使用下列词语,展开合理想象,描写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誓师大会的场景。

要求突出主题,语言表达形象、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70~90字之间。

峰会 安保 气势 斗志 宣誓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以在各个词语前后加上合适的修饰词,即什么样的峰会,什么样的安保,气势如何,斗志怎样,宣誓效果怎样等等。

修辞上,采用比喻比较容易,如“气势如猛虎下山”“安保如铜墙铁壁”等。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修辞手法。

答案 (示例)整齐的方阵,雄壮的气势,坚实的步伐,昂扬的斗志,威风八面的铁血男儿,英姿飒爽的巾帼女杰。

授旗,众志成城;宣誓,气贯长虹;为国际峰会全力以赴无怨无悔,用优质安保攻坚克难尽展风采。

4.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

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5字。

气息 料峭 闪亮 油然而生 轻松自如 蓄势待发

勃发生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试题所给7个词语,只需使用其中的4个即可,重点是以一个词语为中心内容,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答案 (示例)虽还是春寒料峭时,但大地已勃发生机,春的气息在柳枝上蓄势待发,在鸟儿的啼唱中闪亮登场。

5.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夜雨 窗外 世俗喧嚣 寂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要根据所给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一个具体的语境进行描写。

除此之外,还必须搞清楚四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夜雨”点明环境,“窗外”是观察的角度,“寂寞”是感受,“世俗喧嚣”是认识。

在描写过程中,必须运用题干要求的修辞方法。

答案 (示例)栖身小屋,我被寂寞团团围住,屋内一灯如豆,窗外夜雨如帘。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往日的世俗喧嚣,一时间被浇灭,天地万物归于平静。

6.阅读下面这首诗,用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

要求:

①符合诗意;②想象合理;③不超过100字;④标点使用准确。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还原诗境时应注意诗句中出现的景物、人物;要使语言优美,可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描写应符合诗歌意境。

此外,字数应控制在题干要求的范围内。

答案 (示例)在莲叶密布的荷塘上,一群少女撑着小船前来采莲。

姑娘们绿色的裙摆如同荷叶一般随风摆动,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生色。

荷叶茂密,她们的身影渐渐隐没不见。

歌声由池中传来,这才知道她们正穿行在荷花丛中。

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画线处的内容。

(每句不超过14个字)

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

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

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

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明确画线处的内容是对调查结果的“感叹”,其次,分析材料中的调查揭示了哪些内容。

通读文段可知,调查显示,年轻人不读书,以及经典名著受人冷落。

作答时,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

8.请根据下面的调查数据,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

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不超过40字。

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明确题干要求“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青少年价值观”“难以评价”等即可作答。

答案 (示例)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

9.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简要概括“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对接过程,不超过60个字。

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载人飞船经过多次变轨,到达与“天宫二号”相同的393千米高的轨道,并于1时11分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二号”逐步靠近。

对接前,载人飞船共进行了4次停泊——分别为两者相距5千米、400米、120米和30米时。

在30米停靠站,载人飞船的捕获锁伸出,卡在“天宫二号”的卡板器里。

之后,捕获锁往回慢慢收缩,将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拉近,当对接环完全对上时,对接环里的12把钩锁紧紧钩定在一起,完成对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要求概括的是“对接过程”,作答时,抽离出这一过程的主要动词,再配以相应的主语,适当连缀即可。

材料的第二、三句主要讲载人飞船向“天宫二号”靠近的过程,关键动词有“多次变轨”“逐步靠近”“4次停泊”。

第四、五句主要讲载人飞船借助捕获锁与“天宫二号”拉近的过程,关键动词有“伸出”“卡在”“慢慢收缩”“拉近”“完全对上”“紧紧钩定”,这一部分内容偏多,概括时可以适当压缩,只提结果“钩锁锁定”。

 

答案 (示例)载人飞船多次变轨后,在同一轨道上逐步靠近“天宫二号”;经过4次停泊,借助捕获锁和“天宫二号”拉近,钩锁锁定,完成对接。

10.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离异而对立”的?

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

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

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无伪则性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

如果前者由于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对艺术和审美造成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和否定。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段开头讲“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下文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作答时可先为文段划分层次,再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

第二句的关键词为“入世”“出世”,第三、四句的关键词为“美”“艺术”,第五句谈到了儒和道的影响,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示例)①人生态度;②美学观点;③不同观点的影响。

11.请为下面的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15个字以内。

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1日电 (记者樊曦)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为期4天的2017年清明假期铁路旅客运输于1日正式启动,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520万人次。

今年清明假期铁路旅客运输从4月1日起至4月4日共4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520万人次,同比增加393万人次,增长9.5%。

其中,4月2日将是清明小长假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280万人次,比去年最高峰日增加11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

从车票发售情况看,假日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桂林、张家界、昆明等城市客流较为集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则新闻材料中,第一段是导语,第二段是具体介绍。

从导语看,新闻的主要信息是:

清明假期铁路旅客运输于1日正式启动。

拟写标题时,“清明假期铁路旅客运输”是行为主体,是必备信息;“正式启动”是主要事件,也是必备信息,但可以换用形象化的说法,增强标题的生动性,如“拉开帷幕”。

答案 (示例)清明假期铁路旅客运输拉开帷幕

12.阅读下面的新闻,概括四个关键词。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也是中国继京剧、珠算等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专家表示,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专家认为,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让习俗也能与时俱进,“只有将之与老百姓的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下去”。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 材料的第一句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关键信息是:

“二十四节气”通过评审,列入非遗名录。

从中可以概括出三个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后面的内容是对这件事的评价,关键信息是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关键词是“传承”。

答案 (示例)二十四节气 成功 申遗 传承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我看来,一位诗人要成为大诗人,下列五个条件中必须具备三个半左右才行:

①他必须多产;

②在诗体的技巧上,他必须是一个行家;

③他在题材和处理手法上,必须范围广阔;

④他在洞察和提炼风格上,必须显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

⑤就大诗人而言,成熟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老死,所以读者面对大诗人的两首诗,价值虽然相等,写作时序却不同,应能立刻指出哪一首写作年代较早。

相反的,换了次要诗人,尽管两首诗都很优异,读者却无法从诗的本身判别他们年代的先后。

(奥登《十九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