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083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x

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专科

新疆医科大学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护理专业专科使用)

Ⅰ前言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护理对象的护理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适应现代护理的需求。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高等专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护理学基础教学包括: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教学活动主要为讲授、演示、电教、练习、自学、角色扮演等形式。

通过提问、作业、测验、操作回示和考核等进行教学评价(教学中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6学时。

理论与实验比值1∶1.3,即讲课54学时,实验72学时。

Ⅱ正文

护理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最新的护理学概念以及护理专业的特征、护士角色,明确护理的任务、功能和范畴。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护理的概念、专业的特征、护士的专业角色。

2、熟悉护理学的概念。

3、熟悉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4、熟悉护理的任务、功能。

5、了解古代、近代、现代护理的发展、形成过程及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6、了解临床护理服务方式。

三、教学内容

1、护理学发展简史

(1)古代、近代、现代护理的发展

(2)近代中国护理的发展历程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1)护理的概念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3、护士专业特征与护士角色

(1)专业的特征

(2)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3)护士的专业角色

4、护理的任务、功能和范畴

(1)护理的任务、功能

(2)临床护理服务方式

5、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方法

护士的素质和行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明确护理护士的基本素质,能够将护士的行为规范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护士的素质与行为规范。

2、了解护士的仪表。

三、教学内容

1、护士的素质与行为规范

2、护士的仪表

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相关的理论,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系统论等理论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之中。

二、教学要求

1、熟悉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了解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的理论概述。

三、教学内容

1、一般系统论

(1)理论概述

(2)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1)理论概述

(2)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应用到护理实践中,从而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护理需要。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及特征、护理程序的步骤。

2、掌握收集资料的类型及收集资料的方法。

3、掌握护理诊断的概念、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4、掌握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5、掌握护理计划的排列优先顺序。

6、熟悉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7、熟悉护理评估的步骤、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及陈述方式。

8、熟悉制定目标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9、熟悉护理实施的准备、实施。

10、了解护理评估的概念、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

11、了解护理措施的全过程、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

12、了解护理评价的评价步骤及衡量标准。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1)护理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2)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

(3)护理程序的步骤

2、护理评估

(1)护理评估的概念

(2)评估中资料的收集

(3)资料的类型

(4)收集资料的方法

(5)护理评估的步骤

3、护理诊断

(1)护理诊断的概念

(2)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3)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

(4)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陈述方式

(5)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4、护理计划

(1)护理计划的排列优先顺序

(2)护理计划的排列原则及注意事项

(3)制定目标的注意事项

(4)护理措施切实可行的注意事项

5、护理实施

(1)实施前的准备及实施

(2)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

6、护理评价

(1)护理评价的步骤

(2)护理质量评价的衡量标准

医院环境及出入院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为病人提供良好、舒适安全的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熟悉病人出、入院的程序,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对入院病人进行初步的护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提供良好物理环境的要求和调节方法。

2、掌握门诊的护理工作、急诊的护理工作。

3、掌握入院程序。

4、掌握病人床单位设置,熟练操作四种铺床法。

5、熟悉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6、熟悉病区的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的管理及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7、熟悉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和分级护理。

8、熟悉病人出院的护理

9、了解医院的任务和种类。

三、教学内容

1、医院的任务、种类

2、门、急诊

(1)门诊的护理工作

(2)急诊的护理工作

3、病区

(1)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2)医院内物理环境:

空间、温度、湿度、通风、噪声、光线、装饰

(3)医院心理、社会环境的管理

(4)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4、患者床单位的准备

(1)病人单位及设备

(2)四种铺床法(铺备用床、麻醉床、暂空床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5、入院患者的护理

(1)入院程序

(2)一般病人和急诊病人的入院护理。

(3)分级护理的级别、适用对象、护理内容

6、出院患者的护理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消毒、灭菌方法,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隔离技术,建立起严格的无菌观念,切断感染链、控制医院感染。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及分类、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2、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和消毒灭菌的方法。

3、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4、掌握隔离原则及隔离技术。

5、熟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6、熟悉隔离种类及措施。

7、了解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及传染区隔离单位的设置。

三、教学内容

1、医院内感染

(1)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2)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3)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4)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

2、清洁、消毒、灭菌概念

(1)概念

(2)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3、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的概念

(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4、隔离技术

(1)隔离的基本知识

(2)隔离原则

(3)隔离的种类与措施

(4)隔离技术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在护理实践中能够应用力学原理、正确使用保护具,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单位。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力学原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保护具的正确使用。

2、熟悉运送患者的方法。

3、了解力学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

1、常用力学原理

2、力学原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运送患者法的方法

(1)平车运送法

(2)轮椅运送病人法

4、常见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患者舒适的需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发现、分析影响舒适的因素,通过安置合适的卧位和适当的活动,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卧位的性质和舒适卧位的重要性。

2、掌握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实施及护理评价。

3、掌握满足患者活动需要的护理。

4、掌握活动受限的原因及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5、熟悉引起不舒适的原因及护理原则。

6、熟悉活动受限的原因。

7、了解舒适与不舒适的定义。

8、了解活动的意义和种类。

三、教学内容

1、舒适

(1)舒适与不舒适

(2)导致病人不舒适的常见原因

(3)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

2、协助患者保持各种卧位

(1)卧位的性质

(2)舒适卧位及基本要求

(3)增进舒适的方法:

卧位及常用九种卧位

(4)变换卧位的方法

3、活动

(1)活动的意义和种类

(2)活动受限的原因及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3)满足患者活动需要的护理

病人的清洁卫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晨晚间护理内容,识记病人的清洁卫生状况需求,运

用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头发护理促进和维护病人的清洁与舒适,预防感染

及并发症的发生。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口腔的评估、口腔护理方法,熟练进行特殊的口腔护理操作法。

2、掌握压疮的定义及发生的原因、评估、诊断、预防措施、治疗与护理。

3、了解头发及皮肤的护理。

4、了解晨晚间护理。

三、教学内容

1、口腔护理

(1)口腔卫生的评估

(2)口腔护理的方法:

一般的口腔护理、特殊的口腔护理

2、头发的护理:

头发的评估、床上梳发、床上洗发、灭头虱、虮法

3、皮肤的护理:

皮肤的评估、皮肤护理的方法与原则、患者皮肤的清洁卫生

4、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压疮的定义及发生的原因(易患人群、危险因素、易患部位)

(2)压疮的护理诊断和临床表现、压疮的预防措施、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5、晨晚间护理:

晨间护理、晚间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学习,了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形成、变化;识别异常的生命体征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正确运用体温计、血压计观察和监测生命体征,从而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熟练准确进行体温测量。

2、掌握异常脉搏的观察,熟练准确进行脉搏测量。

3、掌握异常血压的观察,熟练准确进行血压测量。

4、掌握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熟练准确进行呼吸测量。

5、熟悉体温的产生及其调节。

6、熟悉正常体温、脉搏、呼吸。

7、熟悉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影响血压的因素。

8、了解体温、脉搏、呼吸的生理性变化。

9、了解呼吸过程及其调节及脉搏、血压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内容

1、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1)体温产生及其调节

(2)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

(3)体温的测量方法

(4)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2、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1)脉搏的产生

(2)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3)脉搏的测量方法

(4)异常脉搏的观察

3、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1)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

(3)血压的测量方法

(4)异常血压的观察

4、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1)呼吸过程及其调节

(2)正常呼吸及其生理变化

(3)呼吸的测量方法

(4)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饮食与营养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和医院内膳食的种类,并运用鼻饲法为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保证正常的营养物质的摄入。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医院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

2、掌握鼻饲法。

3、熟悉营养状况的评估。

4、熟悉要素饮食的目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熟悉患者进食前、进食时和进食后的护理。

6、了解饮食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7、了解病区的饮食管理。

三、教学内容

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1)热能

(2)营养素

2、患者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1)影响饮食与营养的因素

(2)促进患者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3)液体的出入量

3、医院饮食

(1)基本饮食

(2)治疗饮食

(3)试验饮食

4、特殊饮食护理

(1)管喂饮食

(2)要素饮食

排泄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排泄异常的护理,熟悉正常排泄型态,应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帮助和指导病人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排便及排尿异常的护理。

2、掌握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灌肠法、简便通便法、肛管排气法)。

3、掌握与排尿有关护理技术(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

4、熟悉排便活动异常的概念、原因、症状和体征(便秘、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

5、熟悉排尿活动异常的概念、原因(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症、尿潴留、尿失禁)。

6、了解与排便及排尿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

三、教学内容

1、排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

(1)大肠的解剖与生理

(2)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

(3)排便的观察

(4)排便异常的护理

(5)灌肠法

(6)肠胀气的观察与护理

2、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

(1)泌尿系统的解剖及生理

(2)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

(3)排尿的观察

(4)促进正常排尿的护理

(5)排尿异常的护理

(6)导尿法

(7)膀胱冲洗法

给药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有关给药的知识,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技术,并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能够明确准确有效的执行药疗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给药原则、目的与途径。

2、掌握口服给药法和超声雾化吸入法。

3、掌握注射原则及各种注射法(皮内、皮下、肌肉、静脉),熟练操作四种注射术。

4、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熟练配置青霉素皮试液。

5、熟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6、熟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7、熟悉链霉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碘过敏试验法及粘膜给药法。

8、熟悉氧气雾化吸入。

9、了解皮肤给药法。

10、了解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

1、给药过程中护士的职责

2、给药的目的

3、给药的基本作用及给药途径

4、给药的原则

5、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6、口服给药法

7、吸入给药法

(1)超声雾化吸入法

(2)氧气雾化吸入法

8、注射给药法

(1)注射原则

(2)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法

9、其他给药法

(1)皮肤给药法

(2)粘膜给药法

10、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2)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3)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

11、链霉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碘过敏试验法

12、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静脉输液、输血的目的。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并能识别输液、输血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并掌握处理与防治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输液的目的、周围静脉输液法。

2、掌握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常见输液故障的排除。

3、掌握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及护理。

4、掌握输血的目的和静脉输血的方法。

5、掌握常见输血反应的原因、症状及护理。

6、熟悉防止与消除微粒污染的措施。

7、熟悉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

8、熟悉血液制品的种类、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9、熟悉自体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1、静脉输液

(1)概述(输液的目的与适应证;常用溶液)

(2)静脉输液的部位

(3)周围静脉输液的方法(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

(4)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法(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法)

(5)留置套管针与输液泵的应用

(6)常见输液反应与护理

(7)输液微粒污染

2、输血

(1)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种类

(2)输血方法(输血的目的及适应证;输血方法;血型和相容性检查)

(3)自体输血

(4)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冷、热疗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冷、热疗的作用、影响因素及禁忌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冷、热疗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冷、热应用的目的及适用范围、禁忌症、方法。

2、熟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3、熟悉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及继发效应。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1)生理效应

(2)继发效应

(3)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2、冷疗法(目的及适用范围;禁忌症;方法:

冰袋、冰囊、冰帽、冰槽、酒精擦浴、温水擦浴)

3、热疗法(目的及适用范围;禁忌症;方法:

干热疗法、湿热疗法)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病情观察的方法、内容及抢救技术,较为熟练的配合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工作。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心肺复苏术、洗胃法及氧疗法、吸痰法。

2、掌握危重病人的护理、病情观察的内容。

3、熟悉病情观察的方法、抢救工作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4、了解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表现。

三、教学内容

1、危重患者的管理

(1)抢救工作的管理与抢救设备

(2)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

(3)危重患者的护理

2、现场急救

(1)概述

(2)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及表现

(3)基本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4)进一步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

3、氧疗法

4、洗胃法

5、吸痰法

标本的采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标本采集的原则;采集各种常用标本的目的、要求及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列出常用尿标本防腐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正确采集各种常用标本。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

2、掌握血、痰、尿、粪标本采集法。

3、掌握尿标本防腐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熟悉咽试子标本采集法。

5、了解标本采集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

1、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1)标本采集的意义

(2)标本采集的原则

2、常用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采集:

静脉血标本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

(2)尿标本采集:

尿标本防腐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粪便标本采集

(4)痰标本采集

(5)咽试子标本采集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列举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意义;描述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保管要求;能够正确填写和绘制体温单,识别医嘱种类;正确处理遗嘱;书写特别护理记录单、病室报告、护理记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体温单的绘制、电脑处理医嘱、医嘱的处理。

2、掌握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

3、熟悉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保管、护理观察记录单,病室交班报告。

4、了解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的意义、护理记录单。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1)医疗和护理文件的重要性,保管要求

(2)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

(3)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保管要求

2、护理文件的书写

(1)体温单

(2)医嘱单

(3)医嘱的种类

(4)病室交班报告

(5)护理记录单

临终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描述临终关怀的概念;复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描述临终患者各阶段的心理反应及生理变化;列举濒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死亡的诊断依据;陈述临终患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按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尸体护理;列出家属居丧期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2、掌握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和护理。

3、掌握尸体护理的方法。

4、熟悉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临终关怀的概念。

5、熟悉濒死、死亡定义和死亡过程的分期。

6、了解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及理念、死亡家属的护理。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1)临终关怀的由来、发展、概念、组织形式及理念

(2)濒死与死亡的定义,死亡过程的分期

2、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1)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2)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和护理

(3)临终患者的护理原则

(4)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及护理

3、患者死亡后的护理

(1)尸体护理

(2)死亡家属的护理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

由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

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双语教学计划。

三、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形式,辅与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核心内容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介绍为主,一般内容自学为主。

实验教学:

实验分组(20人/组)

实验类型:

验证性。

辅导形式:

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

四、考核办法

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操作考试采用单项项目考核与期末抽考结合的方式。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课程内容

教学

手段

时数

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

时数

类型

核心

重点

1

护理学概论

2

2

护士的素质与行为

1

练习护士礼仪

2

验证型

3

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1

4

护理程序

3

5

医院环境及出入院护理

CAI

2

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

12

验证型

6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CAI

4

无菌技术操作、穿脱隔离衣

9

验证型

7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CAI

2

8

患者舒适的需要

CAI

3

9

病人的清洁卫生

CAI

3

口腔护理、床上浴、床上洗头

3

验证型

10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CAI

4

血压测量

4

验证型

11

饮食与营养

2

鼻饲法

6

验证型

12

排泄

6

男女病人导尿、导尿管留置法、灌肠

8

验证型

13

给药

CAI

6

药物抽吸、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皮试液配制

12

验证型

14

静脉输液与输血

CAI

6

静脉输液

4

验证型

15

冷、热疗法

CAI

2

16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

CAI

4

心肺复苏术

2

验证型

17

标本采集

CAI

1

18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0

医嘱处理、出入液量记录、书写特别护理记录单和病区报告

2

验证型

19

临终护理

2

综合练习及考核

8

验证型

合计

54

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