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065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docx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

刘松丽

课题组成员:

张春阳、刘艳燕、陈昉赵俊枝、蒋利英

单位:

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郑州市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课题阶段性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1.教学现状。

“挑战课堂,向课堂40钟要质量。

”这是我校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的实施目标。

但是,走进现实生活中的课堂,情况却不容乐观。

的确,实施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教师们都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真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但时,人们又理智地冷静下来思考,转而追求“实效”的课堂。

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有实效的、成功的课呢?

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政治教学的整体要求出发,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政治教学的人文性。

这对于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2.高考影响。

长期以来,受现行高考的导向和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则成了附属的东西。

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了德育培养,学生对所学道德要求缺少自身需要的体验,没有把它们当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而只是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接受,造成道德情感培养不落实,不能发挥道德情感在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常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现象,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3.理论呼声。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要求“重视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体验,”“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人生价值的体验”。

鲁洁教授等人在《德育新论》一书中指出:

“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理论也指出: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4.现实意义:

新课程呼唤“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生长的过程。

“体验性”学习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的运用,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构建以人文内涵为特点的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道德生活,实现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和社会与时代对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期待。

二、课题实施的方法和过程:

(一实施方法

1.建立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机制。

实验教师随时对实验班和对比般的效果差异进行反思,力争每节课都有反思,课题组及时进行总

结,对于有价值的、规律性的问题、现象及时备案,探讨原因,拟定行动方案,跟踪对比研究,总结得失。

2.把“说课—听课—评课”活动作为教学常态。

力求每节课都有主备课人说课,课题组集体讨论后,再上课。

每周举行一节“示范课”,课题组成员共同观摩。

配合实验活动,积极开展“达标课”、“汇报课”、“公开课”、“优质课”等。

3.撰写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过程的经验积累,历史记录和理论的升华。

4.寻求专业引领。

课题组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积极寻求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帮助,减少实验中的不必要的失误,寻求教学实践的科学引领。

5.不断听取学校、学生、家长的意见,寻求更多力量的支持。

形成课改的合理评价机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作调整。

(二实施过程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确立“长课短讲、短课精讲”的目标体系。

(2、精心指导,抓实训练,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1、立足课堂,精心备课。

2.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3.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措施:

(一、内容

1.研究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进行案例研究与分析。

3.开展调查问卷活动。

(二思路

1.重视学生的情感性学习,以理育情。

2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

3.发挥和谐师生关系的道德情感教育功能,以情育情。

4.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和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以美育情。

5.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措施

1、深钻教材、研讨教法。

2、交流学习、互听互评。

3、总结反思、改进教法。

4、参考文献,形成结论。

四、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1、教育学基础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养成的全过程。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少年儿童,但远大理想的孕育,美好情感的萌生、高尚情操的养成,都必须经过体验才能完成。

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刻骨铭心、终身不忘。

2、现代心理学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内化的知、情、意、信、行的全过程。

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要经过知、情、意、信、行等环节,这些环节都离不开体验。

3、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靠实践。

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顺应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主张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及实践的天地,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由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认知、情感、个性等。

活动化教学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形成学生健全的个性为特征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4、哲学理论

从哲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认知和践行的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的一切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过程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尽的过程。

已经被社会公认的观念和认识变成每个个体的观念和认识,特别是让青年学生接受这种观念和认识,需要通过不断的体验来内化和强化。

五、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大事记:

(一研究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2010年10月

1、2010年10月1-10日:

召开小课题研究开题会议,公布小课题实施意见和方案

2、2010年10月11-20日:

讨论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系列问卷调查实施方案的制定

3、2010年10月21-31日:

中学生德育状况特点问卷调查

(二研究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6月

1、2010年11月8日: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促进生活化的高中政治德育课堂的构建,创设更优的内部环境,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我们爱德育课堂”学生演讲比赛;

2、2010年11月16:

校本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

3、2010年11月26日:

借全校学生家长会的机会,对家长进行“德育课堂”问卷调查;

4、2010年12月9日:

德育叙事征文活动

5、2011年1月:

研究班级德育教育活动,教师科研知识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写创新论文;

6、2011年3月3日: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学生问卷调查

7、2011年3月26日: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会议,布臵撰写调查报告

8、2011年3月28日:

“德育实践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9、2011年4月18:

参观学习体会交流

10.2011年5-6月:

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总成果、发现并找出问题及进行研究的应对措施。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及初步结论

政治课堂中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合乎道,至于德——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

”田局长的报告应该是站在为学生平生负责的高度,深深地思虑的一个永久的命题。

作为一个高中政治教师,我们能为学生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终身的发展的角度着想,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之后,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适合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那么,如何在政治课堂中进行道德教育呢?

一、贯彻道德课堂理念,进行教师角色转换

“教育关乎一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贵人,遇到好教师的学生就会成为好学生。

”这一切无不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

道德课堂对师生关系的内涵解释是:

“在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灵动的一组关系。

道德课堂强调教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紧张适度,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

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一句话,教师在未来日趋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充当促进者的角色。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映,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二、运用教育技巧,落实政治课堂中的道德教育

正如田局长报告中所说:

“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

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

假如孩子们的心灵被教师感应到,一切教育都是没有效的,教育的本质将离我们愈来愈远。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教育技巧是必须的:

1、教师要予之有度

奉献是教师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扬教师的忘我工作精神;“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赞誉教师为了学生而舍小家、舍孩子为学生的情怀。

青年教师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忱,带着对学生的热爱之心踏上工作岗位。

他们负担小、精力足,对工作也是

全身心地投入,既投入精力,又投入感情,学生刚开始很喜欢,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反而感到对老师不满意的地方越来越多。

青年教师也因此伤心过、苦恼过,更有甚者一位同事曾这么总结:

“对学生只能投入精力,千万不要投入感情。

”而这个结论还被很多青年教师默许,也有一些媒体在评价师生关系时,与这种观点也不谋而合。

青年教师伤心了,于是学生变成了教师心中的“白眼狼”和“懒惰鬼”。

教师要奉献,但要讲求回报。

这种回报既不是获得了多少钱,也不是获得多少荣誉,只要计较学生对你奉献的认可和尊重便好。

如果你只得了物质回报、荣誉的赞誉,而唯独没有得到学生的感激,我们的奉献也只是“瞎奉献”。

学生时间紧,课程任务重,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们往往对学生的课堂大包大揽,“满堂灌”的方式是我们常常采用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听课听得很舒服,作业做得很糟糕,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

奉献的那么多又有什么好处呢?

2、师生交流要有度

师生之间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自信心,进而激起学生学习激情。

古人“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样的道理。

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相差较少,价值观的相通性使师生交流少了许多障碍,同时谈话之间也必然多几分奔放。

例如感情问题,有的老师对学校规章制度不理解,在与学生交流中流露不满之情;有的老师在交流时不注意教师的基本形象,为了保持教师的尊严,而把自己搞的更象个领导;有的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好感,甚至兄弟姐妹相称,等都是过度的行为。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达不到度的表现,在学校的实践中,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校为了加强师生

交流,于是采取分包的形式将学生分包给各个教师,一些教师没有时间给学生交流也就罢了,却交代学生说:

如果领导问起,就说我们经常交流。

这样的交流还不如不交流,给学生留下的也不免是很差的印象,亲师尚难,何谈信其道?

三、在创新教育中打造高效的道德课堂教育道德课堂应该是高效的,没有效果的课堂是不道德的;高效的课堂不一定都是道德课堂,违背教育规律的死记硬背有时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心是有害的。

那么,如何在高效的政治课堂中进行道德建设呢?

“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为”个体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等。

因而高效的政治教学必须重视、尊重人的个性,激励创新精神。

从一定意义上,创新是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的体现。

高效的政治课堂由传统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它以尊重个性、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它顺应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新潜能。

“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不存在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不同的个体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同时,每个人都是出色的。

”我们在政治课堂中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创新,对待学生千篇一律,学生仅仅成11

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绿色课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呵护生命的天性,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

这岂不正是道德课堂理念的真实体现?

总之,田局长提出的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生态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道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合营的家园。

只有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室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才能晋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地。

在政治课堂中贯彻落实道德教育理念,我们一直在努力!

七、存在的问题和设想本项课题研究,始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持续有序、紧张艰苦的实践与研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诸如:

如何处理新课程理念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如何打造有效的道德课堂教育模式等。

当然,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地去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使本课题的研究能真正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