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267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铣工艺总复习.docx

车铣工艺总复习

车铣工艺总复习

1、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主运动——是将切屑切下所必须的基本运动。

或形成机床切削速度、消耗主要动力的运动。

主运动——是切除工件表面多余材料所需的基本运动。

2.切削深度——是每次进给时车刀在垂直于主运动方向与进给运动方向而切入工件的程度。

3.进给量——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4.切削速度——在切削加工中,刀具切削刃上某选定点相对待加工表面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速度。

(主运动的线速度)。

5.过渡表面——工件上车刀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6.已加工表面——工件上经车刀车削后产生的新表面。

7.基面——通过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

8.正交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并垂直于切削刃在基面投影的平面。

9.切削平面——通过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切于工件过渡表面的平面。

10.主后刀面——与工件上切削中产生的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11.副后刀面——与工件上切削中产生的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

12.主切削刃——刀具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13.副切削刃——刀具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14.过渡刃——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之间的一小段刀刃。

15.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16.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17.主后角——主后刀面与主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18.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主切削平面)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19.副偏角——副切削平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夹角。

20.刃倾角——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21.强度——是指刀具材料在静载荷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22.热硬性——刀具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高硬度的性能。

这是衡量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重要指标。

23.切削过程——是指通过切削运动,刀具从工件表面上切下多余的金属层,从而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

24.圆锥角——是在通过圆锥轴线的截面内,两条素线间的夹角。

25.圆锥半角——是在通过圆锥轴线的截面内,圆锥轴线与素线间的夹角。

26.铣削——是以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或铣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27.圆周铣——是利用分布在铣刀圆柱面上的切削刃来铣削并形成平面的方法。

28.端铣——是利用铣刀端面上的切削刃进行铣削并形成平面的方法。

29.顺铣——铣削时,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铣削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

30.逆铣——铣削时,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铣削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方式。

31.对称铣削——工件处在铣刀中间时的(端)铣削。

32.非对称铣削——工件的铣削层宽度(侧吃刀量)偏在铣刀一边时的(端)铣削称为非对称铣削。

33.非对称逆铣——是指切入边所占的铣削层宽度(侧吃刀量)大于切出边所占的铣削层宽度(侧吃刀量)的端铣。

34.铣削深度——是在平行铣刀轴线方向上测得的切削层尺寸。

35.铣削宽度——是指在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工件进给方向上测得的切削层尺寸。

36.每转进给量——铣刀每转一转时,铣刀相对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位移量。

37.每齿进给量——铣刀每转过一个齿时,刀齿相对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位移量。

38.进给速度——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进给运动的瞬时速度。

39.基准——是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据的那些点、线、面。

简单说,基准就是“依据”的意思。

40.X6032——卧式升降台铣床,工作台面宽度320mm。

二、填空题:

(每空1.5分,共30分)

4刀尖处磨过渡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刀尖强度和改善散热条件。

2.装刀时必须使修光刃与进给方向平行,且修光刃长度必须大于进给量。

2.切削平面Ps是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1.后角αo是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在主正平面内测量。

2.主偏角kr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基面内测量。

2.副偏角kr'是副切削平面与背离假定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基面内测量。

1.刃倾角λs是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

.

1.车刀前角的主要作用是影响刃口的锋利程度和强度,影响切削变形和切削力。

1.车刀后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车刀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1.副后角的作用是减少车刀副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1.车刀副偏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1.刃倾角的作用是控制排屑方向,当刃倾角为负值时,可增加刀头的强度,并在车刀受冲击时保护刀尖。

1.前角大小的选择与工件材料、加工性质和刀具材料有关。

2.精车刀的前角和后角都应取大些,而粗车刀的前角和后都应取小些。

3.高速钢刀具韧性比硬质合金好,因此,常用于承受冲击力较大的场合。

2.在常用的两类硬质合金中,YG(K)表示钨钴类硬质合金,YT(P)表示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3.钨钛钴类硬质合金是由碳化钨、钴和碳化钛组成。

这类硬质合金不宜加工脆性材料。

4.钨钴类硬质合金的坚韧性较好,因此适用于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或冲击性较大的场合。

2.粗车铸铁应选YG8牌号硬质合金车刀;精车钢件应选YT30牌号硬质合金车刀。

4.使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时,如用切削液,必须一开始就连续充分地浇注,否则,硬质合金刀片会因骤冷而产生裂纹。

5.车削端面时的切削速度,是随着工件直径的减小而减小,但在计算时必须按端面的最大直径计算。

3.断屑槽的尺寸主要取决于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5.弹性切断刀的主要优点是:

在切断时不致于扎刀而使切断刀折断。

4.用两顶尖装夹工件的特点是:

装夹精度高,但刚性差,不适于装夹重型工件。

4.用一夹一顶装夹工件的优点是:

装夹刚性好,轴向定位准确,粗车轴类零件常用此法。

3.车外圆装夹车刀时,刀尖高于工件的轴线,这时车刀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

3.一般情况下半精车余量为1~3mm,精车余量为0.1~0.5mm。

4.粗车时,进给量受切削力因素限制,精车时受表面粗糙度因素限制。

5.螺旋角是螺旋槽上是外缘的螺旋线展开成直线后与轴线之间的夹角。

3.一般标准麻花钻的顶角为118°左右,但常用的顶角为100°~140°。

顶角的大小选择与所钻的材料有关。

2.麻花钻的后角也是变化的,外缘处后角最小,接近中心处后角最大。

5.用麻花钻扩孔时,应把钻头外缘处的前角修磨得小些,并对进给量加以适当控制。

4.麻花钻的柄部在钻削时起传递扭矩和钻头的夹持定心作用。

6.麻花钻横刃太短,会影响麻花钻钻尖强度;横刃太长,使轴向(进给)力增大,对钻削不利。

3.铰孔余量一般是,高速钢铰刀为0.08~0.12mm;硬质合金铰刀为0.15~0.20mm。

6.锥度和带角度的工件,其公差带是按零线对称分布的。

4.塞规通端的基本尺寸等于孔径的最小极限尺寸,止端的基本尺寸等于孔径的最大极限尺寸。

塞规过端的长度比止端长些。

7.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的主要优点是:

能车整锥体和圆锥孔,能车角度较大的工件。

6.圆锥体大小端直径之差与圆锥长度之比,称为锥度。

5.用样板检验成形面零件时,必须使样板的方向与工件轴线一致。

成形面是否正确,可由样板与工件之间的缝隙大小来判断。

7.铣削是以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或铣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6.铣削用量的要素包括铣削速度、进给量、铣削深度和铣削宽度。

9.铣削时,工件与铣刀的相对运动称为铣削运动。

铣削运动的主运动是铣刀的旋转运动。

8.在圆柱形铣刀的铣削过程中,工件上会形成三种表面,即:

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9.X6132型铣床的主轴是一前端带有锥度为7:

24锥孔的空心轴,用来安装铣刀刀杆和铣刀,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5.X6132型铣床横梁和挂架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承刀杆的外端,以增强刀杆的刚性。

9.平口钳又称机用虎钳,常用的平口钳有回转式和非回转式两种。

9.在铣床上加工中、小型工件时,一般都采用平口钳来装夹;加工大、中型工件多则采用直接在铣床工作台上用压板来装夹。

7.铣刀切削部分的材料常用的有高速钢和硬质合金两大类。

6.机械夹固式铣刀,当刀刃用钝后,只要更换相同型号的刀片就可继续使用,可以节省辅助时间。

8.平面的铣削方法有圆周铣削和端面铣削两种。

8.用端面铣削的方法铣出的平面,其平面度的好坏,主要决定于铣床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的垂直度。

7.卧式铣床主轴轴线与工作台纵向进给方向垂直度的校正也称为工作台“零位”校正。

校正的方法主要包括用回转盘刻度校正和用指示表校正。

5.立式铣床主轴轴线与工作台纵向进给垂直度的校正也称为立铣头“零位”校正。

校正方法主要包括用90°角尺和锥度心轴进行校正和用百分表校正。

6.连接面加工,除了需保证该平面的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外,还需保证该平面相对于基准面的位置精度(垂直度、平行度和倾斜度等),以及与基准面之间的尺寸精度要求。

6.圆周铣铣削斜面时,斜面与铣刀的外圆柱面相切;端铣时,斜面与铣刀的端面重合。

8.90°角度尺用来检测工件相邻表面的垂直度;刀口形直尺用来检测工件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

8.铣削轴上键槽时,工件的常用装夹方法有平口钳装夹、V形垫铁装夹和分度头定中心装夹。

7.铣台阶时,铣刀容易向不受力的一侧偏让,通常称为“让刀”。

7.由于立铣刀的端面刀刃不通过刀具中心,因此,用立铣刀铣削穿通的封闭式直角沟槽时应预钻一个直径略小于立铣刀的落刀孔。

9.键槽铣刀一般都是双刃的,端面刃能直接切入工件,故在铣封闭槽之前可以不必预先钻孔。

7.直径在20~60mm范围内的长轴工件,铣削键槽时,可将其直接放置在工作台的中央T形槽上定位,用压板压紧装夹。

8.铣削键槽时,常用以下对刀方法:

切痕对刀法;划线对刀法;擦边对刀法和环表对刀法。

7.键槽的宽度通常用塞规来检验;深度和长度可用游标卡尺来检验。

6.V形槽的检测项目主要有V形槽宽度B、V形槽槽角a和V形槽对称度。

7.FW250型万能分度头的蜗杆蜗轮副的传动比是40:

1,也称分度头的分度比。

5.机械分度头有万能型和半万能型两种。

其主要差别是否具有差动挂轮装置。

8.常用的分度方法有四种:

简单分度法、角度分度法、差动分度法和直线移距分度法。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空题1.5分,共15分)

8.一般精车刀修光刃的长度为进给量的(B)倍。

A、1~1.2;B、1.2~1.5;C、1.5~2。

1.通过切削刃某一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叫(A)。

A、切削平面;B、基面;C、正交平面。

2.后角是后刀面与(C)之间的夹角。

A、前面;B、基面;C、切削平面。

3.在基面内测量的基本角度有:

(C)。

A,前角、主后角;B,副后角;

C,主偏角、副偏角;D,刃倾角;

4.在副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基本角度有(D)。

A、前角;B、刃倾角;C、主后角;D、副后角。

5.在切削平面平面内测量的基本角度有(C)。

A、楔角;B、主后角C、刃倾角;D、前角;。

6.车刀的副偏角,对工件的(C)有影响。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表面粗糙度;D、位置精度。

7.减小(B)可以细化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A,主偏角;B,副偏角;C,刀尖角。

9.切削时,切屑排向工件已加工表面的车刀,此时刀尖位于主切削刃的最(B)点。

A、高;B、低;C、任意。

10.精加工时,为了使切屑排向待加工表面,应取刀尖位于主切削刃(A)点的车刀。

A、最高;B、等高;C、最低;

11.车刀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