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TTBLT特点以及优缺点之欧阳道创编.docx
《CLTTBLT特点以及优缺点之欧阳道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LTTBLT特点以及优缺点之欧阳道创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LTTBLT特点以及优缺点之欧阳道创编
一、交际法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
交际教学法(简称交际法)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hristohperCandi和HenryWiddowson等人在6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英语教学法。
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以发展交际能力为目标,以一系列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交际法的核心是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使语言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
交际法所强调的不是抽象的语言形式,而是不同语言形式的实际运用及其交际功能。
交际法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其教学目的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运用所学语言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
2、交际教学法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3、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忽略语言的准确性。
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
4、交际教学法重视对目的语比国家文化的学习,同时注意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知识。
交际教学法的优势
1. 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功能
该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需要,其目的就是使交际双方达到理解和沟通。
斯大林指出:
“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
”交际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迎合具有不同语言的同一名族及拥有不同方言的同一名族间,要达成相互间信息的畅通。
英国语言学家H.G Widdowson曾说:
“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不是造句,而是表达概念,通过造句的形式展现语言交际的功能。
”教育部对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明确指出其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不难发现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是结合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结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制定的有阶段性的目标。
2强调语言交际的社会场合
语言使用的目的是使信息交流通畅,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交际教学法是在真实或者仿真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使用性。
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
”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运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训练机会。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外语教师普遍比较重视语言交际的场合。
教师在介绍“jump”这个单词的时候,很多老师会在讲台上做起跳跃的动作。
同学们在这样的背景下,知道单词“jump”的一样。
同样,很多老师在介绍“再见”这个单词时,许多老师会摆摆手,告知学生是离别的意义。
学生很快知道“Bye-bye”的意义。
3. 强调了以学生为重心的语言教学过程
K. Morrow.(1980)认为,“语言学习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小学英语教学目的中指出教师要以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语言学习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大量教学素材和教具,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语言学习的训练机会自然增多,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目的。
4. 强调文化的社会规则属性
语言学习是一种文化的社会规则的学习。
这种学习不同于句法的学习,可以跨越时空。
而是必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参与和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对该文化包含的内涵理解就会残缺。
三、交际教学法的劣势
1. 以功能为主实施教学内容,很难保证语法教学的体系性。
交际教学法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强调语言输出为重。
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及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
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教学重点的偏移导致教师无法系统的讲授相关语法信息。
学习者在语言输入过程中,由于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差异,导致掌握该语言规则的不平衡。
教师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语言输出的连贯性及学生对语言的反应,也不能及时的为学生指出语言活动中的语法重难点。
同时,学习者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由于语法的薄弱,无法将信息连贯的描述出来,只是简单句型和单词的重复。
难保语言口语水平的真正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交际法深入教学之后,很多教师发现,学生似乎脱离了哑巴英语的状况,敢于简单话语开口,但对其进行读写训练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读写能力极度欠缺,寻其原因,是由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学生开口说话活动中去,教师对学生语法指导不足造成。
2. 交际教学法教学评估困难。
交际教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学活动是线性及过程性的。
督导看到和听到的是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致以及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能力。
但由于语言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在交际法使用初期,由于学习者固有学习习惯的主导作用,会使得她们对此类教学方法的不适应,造成评估的不客观性。
如此同时,交际教学法实施的教学过程,学习者的语言感知能力是不断调整的过程,教师评估学习者学习效果是很难把握的事情。
同时,由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提供交际机会和开口说话为教学目标,对其教学进行量化评估时,就容易出现学生能开口,却说不出有意义的信息的现象。
3. 教师主导作用减弱,教材依赖度降低,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交际教学法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者转为组织者,教师没有办法预测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可能出现的任何疑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组织者身份协调师生、学生间的回话内容,由于无法预知学生对回话内容将回向何方向延伸,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可能谈及的素材,帮助学生将言语话题交流持续下去。
同时,尽管教师手持教案,但教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而是依照学习者语言交流的方向调整话语轮回。
这无疑是对外语教师教学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在该教学法使用初期,学生适应性差。
交际教学法使用初期,由于学习者自身习得二语能力有限,再加之学习者自信不足,导致学习者适应交际教学法的初期,更多的是盲从和无奈。
教师在使用交际教学法之初,如何引发学生简单开口发言是实施好交际教学法的难点。
对于初级学生,教师使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语言教学,教师很可能成为“独角戏”演员。
学习者成为听众。
使用该教学法的教师若没能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很可能造成教学活动参与者的片面性,学习者习惯性地以停着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不能达成交际教学法的初衷。
二、任务式教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其优点是: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于任务的定义上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但综观各个学者对于任务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任务必须涉及情景、目标、活动、结果、意义、评价六个部分的内容。
首先,任务型教学倡导真实的语言情景的创设,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产生真实的交际需要;其次,任务要有一定的目标,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再次,任何任务都必须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它是在同伴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第四,任何任务的最终都要形成一定的产品,即结果,以检测学生们在学习中的效果;第五,任何任务都必须有意义,否则就是对语言的机械训练;最后,对于结果的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对学生劳动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
威莉斯的任务型学习框架分为三个阶段:
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
任务的类型分为六种:
列举型(listing)、排序与分类(orderingandsorting)、比较型(comparing)、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ving)、交流个人经历型(sharingpersonalexperiences)和创造型(creativetasks)。
1.任务型教学的优点
(1)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
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的,所以整个课堂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过程。
(2)它提倡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主宰,而是以组织者、引导者、顾问或者同伴的身份出现,学生的学习也成为一种满足需要、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过程。
(3)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2.任务型教学的缺点
在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中,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中大班额的条件下,任务型教学便明显地显示出其不足之处。
(1)课堂效率低,难以保证大班额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任务型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虽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课堂进度进行调控,但由于目前班级的实际情况(大多数班级人数在50左右,农村学校甚至更多)课堂所设计的任务或项目一般都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所以往往教师采取的做法是要么缩短任务完成的时间,要么把部分任务放到课后去完成,这样就造成课堂任务完成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任务的执行也成为形式和走过场。
(2)课堂的组织和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过分依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故在目前很难保证大面积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于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把握的并不是很理想。
有的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课本上的教学步骤,造成学生词汇、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严重缺乏,影响其今后的进一步学习;而有的教师则还是沿袭传统的3P教学,强化词汇和语言的输入,把教材上的活动任务作为练习和补充,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是扎实了,但又严重脱离了任务型教学的初衷,把原本要还给学生的课堂又变成了以教师为主的练兵场了。
(3)课堂中学生的个体活动难以有效监督和控制,反馈效率低。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让学生在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中习得语言知识。
而在实际教学中当教师布置了任务并分好小组进行时却往往发现部分学生在交流中并没有使用目的语,而是运用母语进行,虽然反复强调,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毕竟初始阶段的学生用目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有限,同时也对于学习英语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他们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而在交流中一遇到困难就立即使用母语进行也就并不奇怪了。
同时由于任务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对于学生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也就相对较慢,造成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很难把握。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