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2161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docx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5篇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1

  初三语文老师教学随笔

(1):

  上好一节课容易,但要上好每一节课谈何容易。

尤其是对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而言“使每一节课都精彩”实在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与其望洋兴叹,不如放好心态,莫要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向45分钟要效益,大可不求花样百出,满堂皆彩,但求实实在在,易行有效,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得。

  回顾从教以来约一年半的语文教学生涯,不敢轻言“有效”二字。

下面是我对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一些浅薄看法。

不妥之处,望诸君批评指正。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有效”

  “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由此推及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班级授课制这种组织形式下,语文教学能实现预期目标,效果明显。

  简单的说完成了教学目标即为有效,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即为无效或低效。

可见课堂有效与否,首先在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上。

若课堂目标设定脱离学生实际,往往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困境,使学生痛苦不堪,使老师尴尬难言。

  其次是如何才能做到有效

  一、做好课前准备

  要提高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1、钻研教材,潜心与文本对话

  初中语文教材资料不如小学教材那么浅显,易理解,而且篇幅较长,教学难度大。

所以必须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揣摩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更是要潜心研究。

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心对话。

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

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

  2、充分解读学生,尊重群体差异及个体差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务必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情景,删繁就简,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潜力,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

  往往语文老师都会代两个班,而这两个班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差异。

所以备课时就务必思考到这些因素,比如:

这个班学生活跃切好表现,那个班的学生文静而不爱表达,那么备课时教法上就要区别对待。

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要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不仅仅如此问题难度要有必须的梯度,提问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广泛参与其中。

  3、精心备课,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预案

  教参仅供参考,他人的教学设计也有其针对性,生搬硬套必然会导致课堂有效性低下。

所以精心备课,设计教学预案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要能体现施教者的独特见解和课堂组织的思路,目标明确,教学可行。

总之,教学方案要经过自我设计,服务教学。

络的普及,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

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研究教材与学生就失去了好处。

教师既要研究书后习题,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会学习,让即将实施的多边对话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二、把握课堂教学

  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获得什么,都在课堂。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乐学好学的保证。

所以必须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上既要有教师“主导性”的彰显,更要有学生“主体性”体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高效率。

  1、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用心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资料,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到达共识、分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课堂上平等对话,弘扬个性。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的理念,没有精神的自由,没有主体意识的存在,怎样可能构成真正的话语互动因此,务必让微笑成为课堂上空的一缕阳光,用幽默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春光,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营造—种自由、简单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劲头,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让学生享受课堂,与老师进行无拘无束的、平等的对话,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超越经验事实。

  2、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所谓主导性,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主要引导作用,教师好比一部剧中的导演,而学生们则是一个个优秀的演员。

导演不需要表演,更不能成为主角,所以教师要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们尽情的表演,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和引导。

所以教师务必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做到眼里始终要有学生,讲在需要讲之处,拨在就应拨之时。

  教师要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用心性。

语文本身是一门综合听、说、读、写潜力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使学生爱听、想说、会读、能写。

用心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活动,在启而不发时能够将问题生活化,使语文成为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

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讲一些笑话、幽默来活跃气氛。

  一次,讲到双关修辞,苦于没有好的例子。

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句广告词“这家管不好了”,让学生把玩一语双关的妙处。

  又有一次,讲病句中的歧义现象,随即想到一个笑话:

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说:

“留意肝!

”病人微笑道:

“小宝贝。

”爆笑后明白了什么是歧义现象。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能将问题化难为易。

上学期在引导学生学习《故宫博物院》时,我想让一位学生上黑板在补充出我所留白的板书,即从课文中找出故宫博物院从南到北的建筑名称。

良久,没人敢上来尝试,应对这样的局面,我灵机一动说:

“会填哪里填哪里,填一处也行。

”于是学生争先恐后,最终完成效果良好。

课堂气氛由沉闷转为简单活跃。

  教师要始终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并且能控制课堂的节奏。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用心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

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务必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千万不可越俎代庖,使学生丧失主体地位,被动学习。

教学上可根据课文的类型,如自读课文完全能够不设计任何问题,让学生自己边读边品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

这学期学习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效果良好。

  此外,对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要多给予肯定和赏识。

教师要制定课堂激励制度,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这门功课。

  三、重视课后反思

  “昨事不忘,今日之师”。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

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之余,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

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延伸。

勤于反思,将会对未来的教学带给参考和借鉴作用。

  最后,落实课堂有效性离不开勤学与钻研,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获取新知,以应对课堂上学生们生成的新问题。

共同加油吧!

  初三语文老师教学随笔

(2):

  新一轮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许多观点虽然很独特,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

尤其是透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此刻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

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

像这样教学,能否到达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

我个人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的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

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

语文教学,务必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用心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务必带有强制性。

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

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必须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

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五、爱惜书__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用心参与的习惯;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

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务必要求有必须速度,务必规范、整洁地写字。

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

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必须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

如爱惜书__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初三语文老师教学随笔(3):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潜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

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教学中,教师应用心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用心学习

  学生的语文潜力主要是透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

所以语文教学中要个性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培养用心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潜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好处、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潜力、理解水平有关。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潜力。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初三语文老师教学随笔(4):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语文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语文得多读、多背、多写”,这样的箴言听得不少。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书上要求背诵的,我要求学生背诵;书上没作要求的,只要我认为有必要,依然要求学生背诵。

有老师知晓后,惊呼:

学生不唱反调呀我笑眯眯地说:

“反对归反对,但要求还得执行,我有治学生的高招。

”有一次,我就挫败了学生的“谋反”--

  上完《马说》《虎说》《为学》三篇文言短文后,我说:

“同学们,今日所学的文言文,请大家课后熟读成诵,并于三日之内到组长处过关。

”一个学生喊道:

“这三篇短文不要求背诵!

”有人跟着附和:

“此刻不是大力提倡减轻学生负担吗”还有人说:

“这明显是加重我们的负担,我们不背!

”我惊讶地发问:

“怎样同学们,难道你们书上没写着背诵这篇课文”学生们异口同声:

“没写!

”我再现一脸惊疑:

“真的没写”学生们一脸诚恳:

“的确没写。

  见他们步步入瓮,我这下才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地说:

“可我的书上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背诵《××》这篇课文’。

”学生:

“在哪儿我看看。

”学生们必须要眼见为实。

  我把书高高举起,指着一处空白:

“看,在这儿。

  同学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前排的同学甚至站了起来。

  我问:

“看见了吗”

  离我较近的学生起身瞅了瞅我指的地方:

“明明没有嘛……”

  见时机成熟,我慷慨激昂,声音提高了八度道:

“当然,这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得见的。

只有那些勤奋好学,力争上游的人才看得见……”

  同学们都学过《皇帝的新装》,明白自己上当了,但许多学生还是开心地笑了。

我随即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三行字: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生之计在于勤。

  教室里静悄悄的。

有不少学生埋头记下了这三句话。

  稍后,我再一次举起了书,指着原本没有的文字,问:

“看见了吗”

  学生们齐声高呼:

“看见啦!

”我和学生都开心地笑了……

  你上课在干啥

  学生小万上课老是讲话,经常干扰课堂,让我不能集中精力把课上得完整流畅。

今日上课,又是如此。

我便将他叫起来,问他为什么总是讲话。

他居然把头一昂,一副桀骜不驯的样貌,对我说他没有讲话,说完就一屁股坐下了。

那趾高气扬的神态,那毫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的架势,当时还真的把我给愣住了!

还有学生小陶,明明上课在睡觉,我把他喊起来,他却说自己没有睡觉。

这种学生,气煞人也,可还奈何他不得。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连连在学生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下来深长思之,问题在我这儿,是我问的方式没对,让学生有了可乘之机。

我想出了再次应对此种状况的办法,准备着第二次与小万或是小陶交锋。

  果不其然,没隔几天小万就再次在我的课堂上“活跃”起来。

我明白机会来了,于是呼其姓名,叫将起来。

小万站起来时一副大义凛然的样貌,以为我又拿他没辙。

  我不急不躁,和颜悦色地问他:

“你刚才在干什么”可能是以为我又会怒气冲天地大声训斥他,所以我的语调和问话都出乎了他的预料。

应对没有准备的问话,他显得有些慌张,连忙说:

“没干什么。

”初问得逞,我继续和蔼地追问:

“真的什么也没干吗”小万感到十分蹊跷,低头仔细思量一番后回答说:

“真的什么也没干。

”二问得逞,我稍微提高了声调,佯作严肃再问:

“的确什么也没干吗”小万不知我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信心开始减退,没有了刚站起来时的器张气焰,轻轻地说:

“的确什么也没干。

  再问:

“当真什么也没干”

  再答:

“当真什么也没干。

  我陡然提高声调,声色俱厉地喝道:

“大胆!

好一个‘什么也没干’!

身为学生,上课时间就应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用心开动脑筋,用心举手发言……你却什么也不干!

你自己说说议该当何罪”小万懵了,一下子,张口结舌,低头不语。

  我乘胜追击:

“该不该站”小万心悦诚服,连称:

“该,该。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2

  最近我们班刚刚学习了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第17课《可贵的沉默》,课文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讲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兴奋地谈论着自己是怎样过生日的,可面对老师询问父母的生日时全班同学沉默了。

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学会了回报父母的爱。

  为了让学生更近距离地走入课文,我课前设计了一个小调查,让孩子们填写自己的生日,父母怎么为自己过的,父母的生日,我怎样为父母过的,调差结果比我想象中的乐观,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给父母过生日,我心中暗自想:

我们的孩子还是很有心的。

我翻开孩子们的调查表,孩子们在父母生日那天做了很多事情买礼物、做家务、作贺卡可看完之后,我总觉得孩子们的调差表中少点什么。

  我和孩子们交流起来:

给父母过生日的同学,我很想知道你们过生日时的场景?

  孩子们很天真,仰起烂漫的笑脸回答我:

  当时我心里很高兴,因为妈妈说:

谢谢你。

我说:

不用谢。

这话显然不是来自生活的,生活中的母女怎么会如此假惺惺的客套。

  我爸爸让我给妈妈过生日,我就给妈妈做了张贺卡,哦?

但愿是我听错了,怎么有种有点完成任务的语气?

  老师,不是我不给父母过生日,而是我没有钱给爸爸妈妈过生日,他们平时不给我钱。

班里有了几句应和,天啊,再说下去会不会出现声讨的局面。

  孩子为什么会有一颗这样漠然的心呢?

现在的家里把孩子当成掌中宝眼中珠,他们从一生下来就被爱包围着。

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内心深处就缺乏一份感恩的心情,我想要教会孩子们真正在自己生活中感受爱。

  在课堂上,我尽量重现课文场景,让孩子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那份沉默,在音乐朗诵的渲染下,我出示了两张小照片,很熟悉最普通的画面,孩子骑在父亲肩上快活地放风筝,母亲用倾斜的小伞给孩子遮荫凉。

孩子们在音乐中回忆起了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的点滴关爱,有的同学已经潸然泪下,当有的同学啜泣着诉说自己生病时父母的焦急;大雨中妈妈打伞在外面等着他回家;妈妈每年都给自己买新衣服,可遇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去看过两次,还是没舍得买;自己平时的任性都会被爸爸妈妈原谅,自己却从不允许父母进他的房间在音乐声中,我听着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倾诉,几乎很难抑制住自己的眼泪,我和学生们都在一种沉默中,不想说话,也说不出话,只能深深地去回忆被我们忽略掉的来自父母的爱

  下课的时候,有的孩子向我说:

老师。

我以前怎么没感到父母这么爱我呢,我再也不任性了,不惹爸爸妈妈生气了。

有的孩子说:

我现在才觉得这篇课文这么感人呢?

真愿意读。

我和孩子们的谈话一直到上课铃响起。

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已经学会了感受爱,爱不仅仅来自父母,只要你会感受,来自老师、同学、朋友的,来自熟悉的人或陌生人的爱其实很简单,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个微笑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感受到爱了,老师也希望你们学会回报爱!

  我想:

这才真正称得上是一片可贵的沉默,真正地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那更为珍贵的东西。

  最近两天,我也生活在一种美好的氛围里:

在学生的口袋书中,我让孩子们记下我愿意为你做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情,因为你是我挚爱的学生。

提醒学生增减衣服,及时喝水,送学生回家,看着学生们亲昵的在你身边,我觉得付出爱是那么快乐的事情。

  更让我有满足感的是,学生的心越发柔软了,当同学表现让我不满意的时候,我就告诉他:

你能为老师做点事情吗?

  今天我在研究《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我们都在思考怎样创设情景,怎样变换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所说,所做,所想。

  在想得头都疼了的时候,我就在回忆自己第一次读这篇__时的情形,是啊,我们老师在读这篇__的时候是否感动过呢?

如果没有,就不要对学生提出这么高的要求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怎么能被一个没有心的老师打动呢?

如果有,那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读这篇__的时候,是否有谁给我们创设情景让我们感动的呢?

我们在读__的时候,曾经变换角色的感知过人物吗?

我们如果被这么多问题和花样萦绕着的话,可能连__讲的什么都搞不清了,无论是__,还是我们的思绪都是一气呵成的,最自然的。

如果很多的教学设计只是让学生说出老师期待的答案的话,表面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空着一颗心来,空着一颗心走,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在语文中得到享受啊!

还不如扔下那些提问,老老实实地让学生去读__呢,或许,孩子在朗读中能感悟到更多真心的感受。

语文老师教学随笔3

  桂花雨,洒落语文课堂

  一直喜欢琦君,她的文字香甜而温馨,那样温柔地牵着我的思绪进入怀旧的梦中。

  在这个满是林荫的夏天里,在这个灵动多彩的课堂上,在这篇清新诗意的课文中,我和我的孩子们,又与琦君不期而遇。

  瞧,五彩的桂花雨!

故乡的思念,童年的怀恋,那样悠然散落在那阵阵的桂花雨中!

  看,纷飞的桂花雨!

沐浴着那份安静的阳光和淡淡飘至的桂花香,那样清丽且沁人!

  听,朗朗的读书声,香香的桂花雨!

快来走进我们的语文课,与琦君一起痛快地淋一场“桂花雨”吧。

  琦君说: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我请孩子们先轻轻读读,再随意说说,你喜欢桂花的样儿吗?

  孩子们欣欣然起来了!

  高原带来了一张美美的桂花特写画,她高高地举起那张画儿,满页的耀眼的金黄,我的鼻边立刻洋溢起满满的幽香。

带着一点炫耀,她高声说:

“谁说桂花不美?

你看,她多像一只金色的蝴蝶,她的花瓣就是她轻盈的翅膀,她仿佛随时要飞,飞到那碧蓝色的天空中。

”我连连点头:

“是呀,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你所看到的美。

  一贯羞涩的陈嘉佳勇敢地举起了她的手:

“老师,桂花的美是一种安静的美,她没有吹着喇叭炫耀,她把自己的美缩得小小的,躲在树叶后面,很羞涩的。

”我笑了:

“是呀,这是一种静静的美,就像你一样,文静中带着才气。

  周安琪也雀跃起来:

“老师,我觉得桂花的美不在她的外表,而在她的香气。

”我很肯定地说:

“有道理!

”她笑盈盈地望着我:

“我有一个比喻,她像一个小天使,风是她的魔法棒,魔法棒一挥,香气就飘来了!

”呵呵,名如其人,应了这个名想起这个比喻,巧妙!

我竖起了大拇指:

“小天使想到小天使,想得好!

  琦君说: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配着悠扬的小提琴曲,我动情地读着,不禁深深地陶醉了:

“瞧:

一朵花,两朵花,三朵,四朵……千千万万的桂花飘落下来。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侯李瑨激动地说: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桂花精灵们把我的脸当成了蹦蹦床,在上面调皮地跳来跳去。

”话音刚落,孩子们的掌声就响了起来,裔畅也毫不示弱:

“我仿佛看到了桂花娃娃坐了一个隐形滑滑梯,从上面滑了下来。

”迟蔚然动情地说:

“桂花就像流星雨,绚烂无比地在天空盛开。

”又一阵掌声响来了。

  灵动的思绪,美妙的想象,孩子们小小的脑袋中竟然装着这些奇思妙想,我情不自禁地说:

“桂花在树上开放,而你们的美妙想象,却在老师的心中开放。

  琦君说:

“桂花摇浇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想尝尝吗?

”我笑着问,“那么就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一下吧!

  孩子们闭上眼睛。

  “一块松软的桂花糕已经放到了你的嘴边,先闻一闻,怎样?

  孩子们呵呵地笑了,有的说:

“好香,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有的说:

“我仿佛已经尝到了到香味四溢的桂花糕,甜中带香,真好吃!

”还有的摇着头,闭着眼,好像被桂花雨的香气熏醉了。

  琦君的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我问:

“孩子们,琦君爱着故乡的桂花,其实是想着谁?

  孩子们认真地齐声说:

“爱着故乡!

  我感慨地说:

“是呀,老师觉得故乡是记忆深处的温暖。

你觉得呢?

  “故乡是暖暖的牵挂。

”“故乡是回忆的幸福。

”“故乡是心灵的桃花源。

”孩子们思绪翩翩。

  语文是诗意的,在诗意的课堂中让孩子感受诗意语文。

琦君以“桂花雨”为题,在我们眼前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美丽图景,就像一个香甜的梦境,把我们吸引到这个梦境中。

  这场片片花瓣汇集成的一场酝酿已久、不期而至、沁人心脾的桂花雨,带给我和孩子们心灵的滋润、暖暖的牵挂、人生的幸福。

  我想起了一首诗,形容我和孩子们的这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