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210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docx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3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行业政策3

1、行业监管部门3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4

二、行业概况7

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2

四、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14

五、行业市场规模15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8

1、有利因素18

(1)政府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政策支持18

(2)生态环境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提供良好契机19

(3)成本的不断下降提高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竞争力19

2、不利因素20

(1)行业发展仍然严重依赖政府补贴20

(2)土地和并网难度等因素制约集中式光伏行业的发展20

(3)其他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21

七、行业风险特征21

1、行业波动风险21

2、政策风险22

八、行业竞争格局22

1、厦门多科莫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2

2、安徽恒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3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行业政策

1、行业监管部门

行业监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下设的国家能源局(副部级),其职责包括起草能源发展和有关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送审稿和规章,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组织制定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监管电力市场运行,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监督检查有关电价,拟订各项电力辅助服务价格,研究提出电力普遍服务政策的建议并监督实施,负责电力行政执法。

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组织拟订新能源、水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本行业的全国自律性组织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是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领导下的国家二级学会,隶属于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光伏专委会职能是为中国光伏产业服务。

坚持以学术交流为主,积极为政府和产业提供专业的数据信息;参与产业政策制定及推广,全方位地和国内外相关组织、科研院校、地方政府及光伏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团结产业工作者,为产业建设发挥着指导和推动作用。

本行业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还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英文名称为:

CHINAPHOTOVOLTAICINDUSTRYASSOCIATION,缩写为CPIA),该协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国家一级协会,于2014年6月27日在北京成立。

会员单位主要由从事光伏产品、设备、相关辅配料(件)及光伏产品应用的研究、开发、制造、教学、检测、认证、标准化、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组成,是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协会的宗旨: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光伏行业整体利益,加强行业自律,保障行业公平竞争;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各项活动为企业、行业和政府服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行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统筹应对贸易争端。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太阳能发电行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发展,为加强行业规范提供了指导方向,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内容如下:

二、行业概况

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太阳能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近几年,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很快,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在全球已实现较大规模应用。

在国际市场的带动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光伏技术和成本上均已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从发展趋势看,太阳能发电即将成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具备规模化发展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电池组件模块化、安装维护方便、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多的技术。

太阳能光热发电通过聚光集热系统加热介质,再利用传统蒸汽发电设备发电,近年来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增多。

光伏发电。

近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6倍,年均增长50%以上。

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1600万千瓦,其中我国年产量1000万千瓦。

并网光伏电站和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利用方式。

到2010年,全球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主要应用市场在德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其中德国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700万千瓦。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转换效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全产业链的成本快速下降。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已经从2000年每瓦4.5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5美元以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经济性明显提高。

光热发电。

光热发电也称太阳能热发电,尚未实现大规模发展,但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运行,开始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

目前,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阿联酋、印度等国已经建成或在建多座光热电站。

到2010年底,全球已实现并网运行的光热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0万千瓦,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200万千瓦。

“十二五”以来,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西部地区光伏电站形成较大规模,青海、甘肃、新疆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到300万千瓦以上。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

“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制造产业继续向高效化和精细化发展,多晶硅生产成本下降到18美元/公斤以下,并实现四氯化硅闭环工艺,彻底解决了四氟化硅的排放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光伏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我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企业继续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14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5%以上,多晶硅自给率突破60%;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超过3300万千瓦。

占全球总产量的70%,在全球光伏电池组件产量排名前10名企业中,我国占据6席。

“十二五”期间,光伏发电成本降幅接近70%,已经达到1元/千瓦时以下,但与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发电相比,仍然是常规能源发电成本的2倍左右。

由于成本较高,光伏发电发展面临政策依赖度较高、市场机制运作有限、补贴资金不足,产品认知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光伏发电项目与电网接入规划进度不一致,光伏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地区出现弃光现象。

光伏产业检测认证体系有待加强,国际检测互认程度不高。

光伏发电项目设计、建设、并网、运行维护标准和规范尚不健全,光伏电站存在质量隐患。

光伏行业人才服务支撑不足,缺乏强有力的人才培养和提升计划。

光伏发电对电价补贴依赖程度较高,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存在征收困难和发放滞后等问题。

此外,适应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电力交易体制、金融创新体系及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也对光伏发电市场的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目前,光伏发电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光伏制造设备、材料、电池和组件、部件,发电系统和光伏应用标准已与国际标准接轨;光伏产品检测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全产业链检测能力,业务范围向上游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的理化检测以及下游的光伏电站现场检测方向拓展,检测实验室位居全球第一;基本形成光伏发电信息报送,统计分析的服务体系,建立了省市级光伏发电项目定期报送机制;初步形成光伏发电人才培养体系,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置了太阳能发电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相关专业。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尚不成熟,发电成本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化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启动试验示范项目并有部分太阳能热发电站并网运行,形成了太阳能热发电站选址普查、技术、导则、行业标准等指导性文件。

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建成实验示范性太阳能热发电站(系统)6座,装机规模为1.38万千瓦,约20个试验项目(140万千瓦)处于前期阶段,中控太阳能公司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一期工程电价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首个批复上网电价为1.2元/千瓦时。

此外,2015年11月全国范围开展了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启动了约100万千瓦的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并出台示范项目临时电价机制,为下阶段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规划》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核心发展理念;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障、科技装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等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

“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比提升。

《规划》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

虽然由于电力需求进入稳定增长期,“十三五”总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较“十二五”下降,但“十三五”期间电力发展更注重绿色环保及清洁低碳,电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

《规划》预期至2020年非化石能源装机7.7亿千瓦,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占比达到39%,发电量占比提高至31%。

其中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装机容量占比达到10%,成为继燃煤发电、水电之外的主要电源,较2015年末增长60%,年均增长9.9%;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较2015年增长162%,年均增长21.2%。

风电、太阳能发电在“十三五”期间,装机容量仍将保持较快速增长,装机容量占比提升,在电源结构中位置日益重要。

多途径解决制约新能源发电发展的“弃光”问题。

针对导致“弃光”的主要原因:

电源布局不均衡、电网输送能力限制、系统调解能力待提升,《规划》逐一部署解决方案。

优化电源布局,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厂布局进行优化,存在弃电的地区适当放缓新增装机规模;新能源发电建设分布式电站,便于就近消纳。

突破电网输送能力瓶颈:

明确提出运用西电东送的输电通道增加4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的外送;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以分布式、微电网的形式接入系统提升消纳能力。

增强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

加大调峰电源的建设规模,抽水蓄能电站新增约1700万千瓦,达到4000万千瓦;调峰用的气电新增约500万千瓦;燃煤电站灵活性改造,热电联产机组改造1.33亿千瓦,常规煤电机组改造8600万千瓦,主要用于增加“三北”地区的调峰能力,对电网调峰能力进行充分部署。

到2020年底,在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光伏发电占比94%,热发电占比6%;跟西部地区占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5%,中东部地区占比65%。

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和辅助材料国产化率达到90%,掌握光伏并网、储能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逐步实现光伏生产装备国产化、智能化和全产工艺一体化,高效设备具备产业化能力。

光伏发电建设和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到2020年,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30%,中东部地区建设成本7-8元/瓦,发电成本0.8元/千瓦时左右;西部地区建设成本6-7元/瓦,发电成本0.7元/千瓦时左右。

太阳能热发电建设成本在20元/瓦以下,发电成本接近1元/千瓦时。

单晶硅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3%以上,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0以上,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产业化,热发电效率达到20%左右。

未来五年,光伏发电仍为太阳能发电的主力,并逐步实现光伏生产装备国产化、智能化和全产工艺一体化,高效设备具备产业化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光伏的海外市场份额也将不断增长。

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中,上游行业为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