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549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2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1.(2019盐城)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

a为______,b为______。

(2)实验室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和D装置制取CO2气体:

在添加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用KMnO4粉末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KMnO4粉末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及少量MnO2制取O2,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收集O2;MnO2起______作用。

2.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

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1)在做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时,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上图有字母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

②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操作C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④称取5.0g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Cl溶液________g。

(2)某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O2时,用到了下列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应该选发生装置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两个空都填字母)。

②若用KClO3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做实验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苏州)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2)①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  [产氧率

100%,结果精确到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4)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

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

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们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错误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实验二:

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g以下用游码)。

(4)配制时,除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6)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填“10”“50”或“100”)mL。

【反思拓展】

(7)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条即可)。

(8)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

(1)步骤①中,称量5.0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当______时,停止加热。

6.电动自行车常用的蓄铅电池中的电解液一般为稀硫酸,利用稀硫酸进行以下实验:

(1)写出图A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B实验中有_____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由图A、C实验可知,稀硫酸能与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4)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它们在组成上都有_____,鉴别两种酸可以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

7.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

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_____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

然后再右盘添加_____。

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_____,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并贴标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_____,放到指定的地方。

(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步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的顺序为:

称量剩余粗盐、_____(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蒸发             D称量精盐

8.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已知:

NH3能被酸溶液吸收。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溶于水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NH4HCO3属于_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Ⅲ中,当样品反应完全时的现象是_____,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9.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

只含氢氧化钠;小明认为:

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

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9淮安)U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2)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如图2所示:

①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干燥的钢丝棉没有锈迹,此现象说明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细心的同学发现浸没在凉开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______。

(3)借助U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11.(2019泰州)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某些盐的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

研究主题:

探究FeC13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

相关信息:

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2O3反应;Fe和Fe2O3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实验一:

将大约20mL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

①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符号为  。

②加热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物质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由实验启示,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  (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固体。

(2)实验二:

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

①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外,还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加热分解也能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结合实验,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  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3)实验三:

小组同学用多根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随着加热时间的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

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

①实验三相对于实验一和二,优点是  (答1点即可)。

②同学们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疑问。

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  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为了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  

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4)拓展延伸

①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红褐色物质,可向其中滴加少量的  溶液。

②结合已学知识,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Fe2O3发生还原反应时,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一般呈  (填“上升”或“下降”)的变化。

12.(2019常州)装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下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対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配料

营养成分(每100g)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洋葱粉、食用盐、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香葱、酵母、麦精、食用香精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2017千焦

8.5g

21.0g

63.5g

500毫克

280毫克

说明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破酸氢钠的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Ⅰ.定性判断饼干中有关成分的确认。

取一小包饼干。

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淀粉的检验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观察到溶液_______

饼干中含有淀粉

②碳酸盐的检验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饼干中含有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交流讨论】

(1)饼干中的________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2)饼干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深入探究】如何进一步确认饼干中含有两种碳酸盐?

将剩余待检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至3次;将____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现象,则证明讲干中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钠。

Ⅱ.定量检测:

饼干中碳酸钠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倒入容器A,按图示装入其他药品(试剂X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HCI,它不与CO2反应);

④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⑤用电子天平称量干燥管工的质量,记录数据m1;

⑥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滴加;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重复步骤⑤,记录数据m2。

【交流讨论】步骤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

原因是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参考答案

1.长颈漏斗 水槽A或C检查装置气密性2KMnO4=K2MnO4+MnO2+O2↑ 堵塞导管 D或F 催化

2.

(1)①烧杯 玻璃棒 ②引流 ③有大量晶体析出 ④50

(2)①B D ②催化 2KClO3

2KCl+3O2↑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1)AE;

(2)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10.1%;

③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

(3)bc;

(4)①2KClO3

2KCl+3O2↑;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4.

(1)大部分固体析出 

(2)搅拌,加速溶解 

(3)缺少玻璃棒引流 ②⑥①④⑤③ 

(4)胶头滴管 

(5)继续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等于 

(6)100 

(7)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合理即可) 

(8)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5.

(1)托盘天平;

(2)搅拌,加快溶解速;

(3)2NaOH+MgCl2=Mg(OH)2↓+2NaCl;

(4)A;

(5)蒸发;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6.CuO+H2SO4═CuSO4+H2O    蓝色沉淀产生    2NaOH+H2SO4═Na2SO4+2H2O  碱性氧化物    碱    氢元素    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等

7.  15    135    烧杯    砝码    搅拌    贴上标签    ACDB

8.碱性    氮肥    -3    浓硫酸    CO2+2NaOH=Na2CO3+H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    玻璃管中样品完全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9.

(1)Na2CO3+Ca(OH)2=CaCO3↓+2NaOH

(2)【猜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讨论】小明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

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分析】:

不正确。

因为氢氧化钠存在,滴入几滴稀盐酸量太少,不会立即出现气泡

【反思拓展】: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10.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吸收氨气防止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2)①钢铁锈蚀需要水;②在盛有凉开水的U型管两端液面上滴加植物油;(3)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

11.

(1)①Fe3+。

②FeCl3+3H2O

Fe(OH)3↓+3HCl。

③不能。

(2)①2Fe(OH)3

Fe2O3+3H2O。

②不溶性碱。

(3)①实验操作简单,现象变化明显等。

②Fe、FeO、C。

③Fe3O4;

(4)①盐酸。

②下降。

12.

(1).呈蓝色

(2).CO32-(3).钙(4).

(5).洗涤液和残留固体分别(6).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7).确保样品的碳酸钠不损失,全部参与反应(8).0.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