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详勘.docx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详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详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详勘
********************
勘
察
方
案
(详细勘察)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
日期:
二O一九年一月二日
一、现场情况概述
二、勘察方案编写依据
三、勘察技术要求
四.主要勘察方法和具体指标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六.勘察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七、勘察质量薄弱环节的预防措施及勘察优质服务
附件1:
勘察点平面布置图
一、现场情况概述
1.1工程概况
宜昌****D区建设项目,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我单位于2018年7月根据设计图纸布点进行了勘察,现因设计变更需进行补充勘察,本方案为设计调整后补勘方案。
该项目主要分为商业办公区和住宅区两个区域,商业办公区地下为整体2层地下室(局部1层),上部为2栋20/21层办公楼和酒店组成;住宅区为整体1层地下室,地上由4栋15-22层和1栋31层塔楼组成。
场地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由上至下主要由填土(Qml),其下为第四系残坡积成因(Qel+dl)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泥质砂岩,局部可见少量砂砾岩组成。
本项目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级)。
1.2场地概况
本勘察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勘察期间场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根据原始地形进行了初步处理,高程在52.0-56.5m之间呈坡状,。
根据拟建场地前期详细勘察及周边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层概况如下:
填土:
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石组成。
堆填年限小于10年。
淤泥质粉质粘土:
黄褐色,饱和,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
干强度及韧性差。
含砂粉质粘土:
褐色,饱和,硬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
干强度及韧性高。
粉质粘土:
红褐、黄褐色,饱和,硬塑,局部含较多灰白色条带状高岭土。
含少量角砾,角砾主要成份为石英,块径0.5-2.0cm,含量约20%,局部富集。
原岩结构基本遭到破坏,但尚可分辨,局部含少量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碎屑。
强风化砂岩:
棕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极发育,含少量砾石,局部富集,砾石多为石英砂岩。
因风化及机械破碎影响,岩芯多呈碎块状和砂状,其岩石完整程度等级为极破碎。
中风化砂岩:
棕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含少量砾石,局部富集,砾石多为石英砂岩、硅质岩,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锤击易断,锤击声较哑,其岩石完整程度等级为较完整,岩体质量较差(RQD为60%),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分布厚度大,未揭穿。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部分地段的(1-1)杂填土、(1-2)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该层主要受大气降水、生产、生活排放水等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在丰水季节及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充分时有一定水量,无统一水位,其水量一般可疏干,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较小。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基岩含水性和透水性与裂隙发育、充填程度有关,一般水量很小,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根据周边相邻类似工程的岩土勘察资料,初步判断本场区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
据邻近场地所取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
二、勘察方案编写依据
2.1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附后严格执行。
2.2依据本工程的特点,执行下列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17
5)《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2016年版);
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3)《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
14)《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
15)《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2014);
16)《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8)湖北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
19)湖北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三、勘察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应按每个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物、构筑物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的工作有: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岩土层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提供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对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评价;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构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构筑物的变形特征;
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
7)判断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9)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10)应论证地基土和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
11)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2)重大的动力设备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勘察要点进行控制,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物理力学参数;
13)控制性勘探孔与一般性勘探孔的数量比例为:
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为整个孔数的30%,一般性勘探孔的数量为整个孔数的70%。
14)一般性勘孔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勘探点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勘探孔深度对桩基础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不得小于5m;
15)控制性孔勘探深度对桩基础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要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本工程预计钻孔深度为30米左右。
16)详细勘察采取土样试样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个;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进行原位测试。
四、主要勘察方法和具体指标
根据设计提供的勘察委托书,设计建筑物荷载情况及考虑采用的基础形式结合场地地层,本次勘探采用钻孔取样室内试验为主,结合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等原位测试手段为辅的综合勘探方法。
4.1勘探点的布设及孔深要求
依据技术及规范要求,按设计方提供的变更后平面图共布置31个补充勘探孔(原详勘已施工138个勘探点,总进尺约3500m),根据周边建设及地质情况,拟建建筑物按桩基础考虑,桩端持力层主要为中风化砂岩,考虑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且中风化砂岩为软岩,存在软弱夹层,故主楼勘察孔控制性孔孔深按进入中风化15m考虑,计划孔深30m(局部孔深35m),一般性钻孔深按进入中风化10m考虑,计划孔深25m;商业楼及二层地下室控制性孔孔深按进入中风化8m考虑,计划孔深23m,商业楼及地下室一般性孔孔深按进入中风化5m考虑,计划孔深20m。
4.2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具体要求
1)取样:
取得原状岩、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本次补充勘察主要为钻孔,钻孔总数为31个(含标贯试验孔),预计钻探进尺800m。
取样钻孔一般按2m左右间距取原状土样,地层变化或异常时适当加密。
取原状样数量约20件,取样等级不小于Ⅱ级,使用静压方式或锺击法采取。
2)原位测试:
因本次勘察主要为补充勘察,为满足规范要求,部分勘探孔进行了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单桥):
目的是结合钻探资料准确确定场地地基土的密实度和状态,划分各地基土层的界线,确定各层土特别是软土层的承载力、压缩模量等,为基础设计提供准确参数,静力触探测试主要在粘性土中进行。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土层状态、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标贯试验间距一般为2m,标准贯入试验钻孔约占钻探孔总数的1/3。
3)室内试验: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土工试验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为了如实反应场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必须采取保持天然结构和状态的土样,因而在钻进方法、取样方法、取土器选择上,以及土样的封存、运输、保管和试验样品的制备等各环节都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操作。
为取得各层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结合拟建建筑物的重要性等所需的各种设计参数和设计院要求,拟进行的土工试验项目有:
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密度、比重、颗分、天然孔隙比、塑限、液限、常速法压缩试验提供土层压缩试验综合e-p曲线及相对应的e-p数据、渗透系数、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
4)剪切波速测试及水质分析试验:
因在前期详勘中已进行了测试,本次补勘不再测试。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在做好收集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详细的勘察实施细则,办理相关手续,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就位等准备工作的情况下。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总工期为15日历天。
工作内容
计划工作进度(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前
期
准
备
阶
段
接受任务
现场踏勘
整理资料
编写纲要
图件绘制
测量放线
勘察
阶
段
现场交底
现场勘探
原位测试
室
内
阶
段
土工试验
整理资料
编写报告
报告审核
报告审定
复印装订
5.1勘察组织安排
1)为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工程将采用项目法对工程勘察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拟定的组织机构结构图如下:
2)为保证进度工期人员安排如下
机构
岗位
人数
人员名单
职务
职责
项目负责
项目负责人
1
注册岩土
生产、安全、质量总负责
技术负责人
1
高级工程师
工程技术、质量总负责
安全员
1
工程师
负责安全生产
技术员
1
工程师
协助技术负责人管理工程技术质量
钻探工程师
1
工程师
全面负责钻探技术、取芯质量
测量工程师
1
高级工程师
负责收放勘探点
原位测试负责人
1
高级工程师
负责原位测试工作
后勤供应
1
高级工
钻探机械、材料供应
部
门
人
员
配
备
钻探工人
6
技工
操作钻机及孔前
实验室
2
工程师
实验测试
地质编录
1
技术员
编录、选择、资料整理、编制报告
资料加工人员
1
技术员
负责资料加工和成图
司机
1
技工
设备材料、人员运送
3)拟投入主要设备及数量
根据勘察工作布置,本次补充勘探、测试、试验设备及数量如下: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全站仪
CEPOR-12
台
1
勘探点测量
钻机
XY-1
台套
2
钻探、取样、原位测试
计算机
台
2
资料整理、文档处理
打印机
台
1
打印文件
交通车
辆
1
交通运输
水位仪
台
1
测量地下水位
电动直剪仪
DTY-4
台
2
直剪试验
相对密度仪
WJ-2
台
1
相对密度
静力触探仪
LMC210
台
1
静力触探试验
5.2工期保证措施
为保证工程施工按工期进度安排完工,除按上述人员和设备进行施工组织外,还应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及时调整人员和设备数量,以保证工期要求。
六、勘察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6.1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有关规定,按照勘察技术要求和勘察大纲进行勘探、测试、室内试验及资料整理工作,保证勘察全过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
合格,争创优秀工程。
6.2施工组织保证
本工程按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运作,各项工作及资源由项目负责人统一安排、调配,项目各级班组服从项目负责人的安排,认真负责完成各项工作。
勘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技术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和进度,对本项勘察工作按审定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的模式进行项目的技术管理。
审定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均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人担任,由公司副总工程师审定最终成果,工程技术负责人须由高级工程师担任。
各工序应严格进行衔接做到各司其责。
1)测量组
负责勘探点的测量工作,包括勘探点孔位、高程的测放工作,作好标记注明孔号,并负责各勘探点的数据的复核工作,将现场各标记和各勘探点孔口高程汇总表一并交付给工程技术负责人签收。
2)施工班组
严格按照项目负责人的安排进行勘察施工。
接受技术负责人的技术监督和指导,按照勘察任务委托书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各个勘探点的勘察工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真实。
所取岩土芯按顺序摆放,岩土水等试样均按要求编号、安放、保养及运输。
3)后勤保障组
在各钻探机具未到位前,道路、水、电应落实,保证各钻探机具设备能及时到达孔位。
对各施工机台进行不间断的后勤保障支持。
负责对已验收的各种试样进行收集汇总,及时送到公司土工试验室开土。
4)技术负责人及技术组成员
工程技术负责人承担本工程的全面技术工作和协助工程负责人作好组织工作。
每天必须到现场督促和协调各项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对于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地向审核人及审定人汇报,并共同协商解决。
工程技术负责人在勘察期间编写勘察任务书,并向各施工班组下达各项勘察任务书及土样布置单等,待工程审核人、审定人审阅后付诸实施。
并负责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整个工程中领导技术组成员实施对各项施工小组的技术管理。
技术组成员协助技术负责人展开技术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按技术负责人提出的勘察任务书指导施工班组的施工、各勘探孔的野外施工编录工作、将已完成的勘察工作资料及时汇总至技术负责人、将施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时向工程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并按技术负责人调整后的任务要求指导施工。
在外业施工结束后,技术组协同技术负责人进行资料整理和勘察报告书的编写工作。
另外技术组成员还负责协助工程技术负责人对勘探孔的验收工作,在验收合格后配合后勤保障组将所有的岩、土、水等试样及时送到试验室,原始资料交工程技术负责人。
5)工程技术审核人
工程审核人、审定人是本工程的技术把关人员,对本工程中的技术方案和各项工程指标负责认定,全面地指导工程技术负责人解决本工程技术问题和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6)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工程的全面工作,主要是对外联络协调,项目人员的安排和设备的组织、各施工班组和技术组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负责后期资料的审查办理及验槽、验收等后期服务。
6.3质量保证措施
1)为确保本工程质量,成立项目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全面协调现场工作,各专业组负责人负责分项工作,现场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控制班组质量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2)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编制详细的勘察技术实施细则指导生产。
3)在施工前应将钻探委托书及其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发至各钻机台,并由工程技术人员向全体野外作业人员作全面、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保存记录。
野外工作必须保证每一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编写的钻探委托书及其技术要求进行。
现场技术负责人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
4)制定严密的施工组织工序,使用程序化的控制,对不合格的中间产品及时进行整改和补救,通过程序化管理,保证工序质量和原始资料的可靠性。
5)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各个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消除质量隐患。
6)本次勘察具体工作内容及相应责任详见下表。
序号
工作内容
质量要求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勘探点测量工作
保证测量数据准确、真实
测量组
测量员
测量审核人
2
描述内容、尺寸
真实、准确、可靠
钻探组
机长
3
取样
保证取样位置及其真实性
4
标准贯入试验
保证深度及锤击数的真实性
5
动力触探试验
保证深度及锤击数的真实性
6
静力触探试验
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和真实性
原位测试组
原位测试
负责人
7
波速地微动测试
保证测试资料及报告的真实性
8
室内岩、土、水试验
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真实
土工试验室
试验室
负责人
9
内业资料整理
如实反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准确提供设计参数
技术组
技术负责人
10
审核
如实反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准确提供设计参数
审核人
11
审定
如实反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准确提供设计参数
审定人
12
成品加工
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顺序的准确性
加工组
加工组
负责人
说明
各工序必须真实、可靠地反映实际情况和资料的完整性,凡因弄虚作假和资料不完整而造成事故者,由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承担责任,并不得推诿于下道工序的责任人。
7)土、岩石、水试样的采取、保管与运送
(1)土样的采取应根据试验目的、土样的质量等级,选择取样方法、土样直径和取土器类型。
取样前应检查取土器刃口是否完好。
(2)采取原状土样须符合有关规定。
尽量采用压入法取土,即宜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方法,压入长度不得超过取土器的有效长度,以防压缩土样。
若土质坚硬压入法取土确有困难时,方可采用击入法取土,但必须采用重锤少击,且带有导向装置(避免锤击时摇晃)将取土器打入土内。
采用冲洗、冲击、振动等方式钻进时,应在予计取样位置1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套管护壁,取样位置应低于套管底3倍孔径以上的距离。
下放取土器前应按规定仔细清孔,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应大于取土器废土段长度(活塞取土器除外),也不得用小钻头钻进大钻头清孔。
(3)在卸下取样器的过程中不得用锤子等敲打取土器。
土样应及时密封,放于阴凉干燥处,不得曝晒,防止湿度变化。
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振动,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周。
对特别易于振动液化和水分离析的试样应及时送交试验室。
(4)原状土样取出后应检查土柱质量,如发现有受压、扰动碎裂和变形等情况,应将其废弃并重新取样。
对易崩解、干燥和含水的样品,取出后应立即密封。
重要样品(如化石、特殊夹层、软弱岩层等)应分别妥加保存。
另外,对分层具代表性的岩土芯应装箱保管,注明孔号、深度,以备资料整理、编写报告或工程施工期间核查。
(5)严禁向孔内加水钻进取样或用岩芯管取原状土样。
(6)水试样应按规定采取,不同含水层需分别取样。
水样中不得含有泥、砂和油污等杂质。
取样后应及时加盖、密封,运送途中严防水样瓶破损。
(7)岩石试样按基岩的风化程度可从钻探岩芯中分别采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其量应满足试块加工的要求,取出后应立即密封。
重要样品应妥加保管,以备核查。
(8)各种试样的取样深度和数量应严格按钻探作业指导书的规定采取。
(9)每回次取出的岩土芯,按回次先后自上至下摆放好,填写回次起止深度标签,放在本回次岩土芯顶部(即两回次岩土芯中间),变层处填写变层深度标签,压在变层处的岩土芯下面,以便检查核对岩土芯。
(10)岩土芯采取率应根据实际丈量的回次岩土芯长度和回次进度来计算,不得估测岩土芯长度,估算采取率。
(11)必须按野外鉴定办法,剖开岩土芯,采用肉眼鉴别和手触方法,即用手摸、搓、捻、刀切及细看等方法,对岩土芯进行鉴定和描述。
不得只凭眼看目估不动手对岩土芯鉴别定名,并且拍照留存作好记录。
6.4安全保证措施
6.4.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无死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负伤率小于1‰;
2)职业健康:
施工期间,有部分民工住在现场,应保证居住工棚的卫生,告诫他们吃剩的饭菜应设置的专用垃圾箱;
3)保证设立清洁的饮用水水源。
6.4.2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1)开工前,由钻探组钻探负责人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员,对本工程危险源进行识别,主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确定项目的《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
2)重大危险源及相应对策
a、钻架倒塌:
在钻机装卸车及移孔的过程中,易发生钻架倒塌事件。
对此,在钻机装卸车及移孔时,让有经验的工人或安全员负责指挥,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确保安全;
b、钻杆倒塌:
开钻前和钻探过程中加强钻探设备和钻管具检查,每道工序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密切注意钻杆起落情况,避免钻杆倒塌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当发生事故时应按相应的应急方案进行救护;
c、阴雨天气作业:
在阴雨天气作业时,钻探设备卷扬容易打滑。
对此,应仔细检查钻探设备,同时严格注意天气变化,雨天时尽量避免作业。
6.4.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认真执行安全管理三原则:
即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安全生产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