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127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x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附件: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

考察评估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根据教高厅[2004]16号及粤教高[2004]129号、粤教高〔2005〕61号文件精神,以朱传礼为组长、沈耀泉为副组长的专家组一行9人(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于4月25日至29日,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4天半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经过专家组认真考察和充分讨论,形成如下考察评估意见。

 

(一)

学院领导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自2003年7月全面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广州市及番禺区领导多次亲临学院督促指导评建工作,广州市教育局投入300万元迎评专项经费,广州市政府和番禺区政府分别投入840万元、1200万元建设综合实训大楼;学院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及迎评办公室、院内评估工作专家组和评估督导组,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广泛宣传、学习、落实评估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加紧建设,使迎评促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加快了教学基本建设,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迎评促建工作变成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的一次机遇,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

通过考察了解,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艰苦创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初具特色,就业率高。

主要成绩是:

1.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准确。

坚持为地方服务,立足番禺,面向广州,辐射珠三角,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确立了将学院建设成为广州市高职教育的龙头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

2.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三风”建设、干部、人事以及分配制度改革,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决策民主,各级干部真抓实干,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学生爱校守纪,师生员工对学院的发展有很高的认同感,对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

3.以教学为中心,加大教学投入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达到了50%。

各项政策向教学、教师倾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教师,支持现任教师进修,特别是注重培养骨干教师,注重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作好教师业务管理和考核工作,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生满意率高。

4.重视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

学院广泛开展高职教育研究,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基本建设扎实,成效显著。

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逐步建立起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制改革、学分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各两门。

重视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积极推行“双证制”。

5.教学管理机构健全,教学管理规范。

管理人员素质较高,规章制度完善,实施有效。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等教学基本文件规齐全,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特点。

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引进了现代化教学管理系统,管理效率较高。

6.积极开展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特别注重在学生中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员。

注重环境熏陶,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院实际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效果明显。

2003年和2004年学院连续两年被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7.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有效途径,成效显著。

各专业普遍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合作进行实训教学改革、教材开发、职业培训、科研与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实施“订单式培养”等。

8.专家认为学校申报的“以质量为核心,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之路”初具特色,“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构建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已见成效。

(三)

经过为期四天半的考察,专家组在充分肯定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认为学院建设“广州市高职教育的龙头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的广州市属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应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将学院办成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家建议如下:

1.增加办学经费,改善教学基础设施。

广州市与番禺区政府对学院的经费投入远低于省属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无法满足办学规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现有教学基础设施达不到提供优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专家建议广州市和番禺区政府增加经费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保证在建项目尽快完成、尽早投入使用,支持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使学院早日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建成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3.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学院虽在高职教育研究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作为一所办学历史相对较长和有一定影响的高职院校,应有更高要求,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研究和地方产业结构特征研究,紧跟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主动全面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发挥高校领先地方文化、领先地方产业的作用;加强教育规律研究,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系统总结提炼办学经验,充实、完善、提升学院办学特色,推进产学合作向纵深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省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专家组

专家组长(签名)

2005年4月29日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

考察评估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根据教高厅[2004]16号及粤教高[2004]129号、粤教高〔2005〕61号文件精神,以蔡荣昌为组长、杨群祥为副组长的专家组一行9人(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于6月13日至16日,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4天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经过专家组认真考察和充分讨论,形成如下考察评估意见。

(一)

学院领导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自2004年5月全面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韶钢集团在政策、资金和融资渠道方面给予了支持。

学院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院系两级评建工作小组,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广泛宣传、学习、落实评估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加紧建设,使迎评促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学院明确提出:

迎评过程是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日趋成熟的过程;是学院办学定位更加准确的过程;是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充实的过程;是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是对学院办学差距和体制缺陷认真思索和理性面对的过程;是全院师生员工精神更加焕发、修养更加深厚、价值观良性展示的过程。

总之,迎评工作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

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主要成绩和特色是:

1.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正确,发展目标明确,办学定位准确。

坚持“依托韶钢,服务社会”的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确立了把学院建设成为粤北地区的一所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进办学理念、优良教学条件、鲜明办学特色、一流人才质量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

2.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开拓进取;中层干部队伍精干、真抓实干;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安居乐业;广大学生勤奋好学、爱校守纪。

师生员工对学院领导的工作有很高的认同感,学院处处体现“宽、厚、平、和”的松山人文环境。

3.学院依托韶钢,校企紧密结合。

学院隶属于韶钢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院能够发挥这一优势,在管理上吸收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高效地利用学院人、财、物资源,共享韶钢的设备、场地、师资等资源,努力办好高职教育。

成立了产学研顾问委员会,建立了5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1个职业技能鉴定所,27个学生实习点,打造了一整套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成功探索了递进的技能培养模式,开发了多样的职业鉴定种类,学生考证通过率高。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逐步成为韶钢集团的一个品牌。

4.学院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经过多年努力,建设成了一所有一定规模、师资队伍及教学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质量较好、毕业生就业率高的高职院校。

5.学院能够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和自身办学能力,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专业布局;积极开展两年制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6.加强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

学院目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办学经费不足,教学基础设施亟待加强。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学校,但政府没有向学校拨款,举办单位无经常性教育经费划拨给学校,学校的经费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

这种经费不足的状况将严重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数量、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上都明显不足,特别是缺少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3.学院对教研、科研重视不够,科研力量不足,科研成果不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教学文件建设、教学常规管理、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针对学院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更高的标准要求,使学院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台阶,专家组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1.增加办学经费,改善教学设施,建议主办单位要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制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供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建成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3.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高标准地规范学院的教学管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广东省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专家组

专家组长(签名)

2005年6月16日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

考察评估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根据教高厅[2004]16号、粤教高[2004]129号及粤教评〔2005〕12号文件精神,朱传礼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9人(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于9月25日至29日,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4天半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经过专家组认真考察和充分讨论,形成如下考察评估意见。

(一)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自2003年6月全面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在政策、资金和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予了学院大力的支持。

学院认真贯彻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

2003年以来,通过借贷款及自筹资金等办法,投入60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16000M2教科楼、两栋学生宿舍楼的建设及其他改造工程,并启动了占地668亩的增城新校区建设工作,2004年至今,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添置教学设备。

确立了“提升认识,把握标准,实事求是,寻找差距,加强整改,促进发展”的迎评促建指导思想,针对自评自查的情况,提出了“六个进一步”的建设目标:

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使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坚定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从政策和资金上继续加大向教学工作倾斜的力度,优先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聘用教师和培训的力度,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制度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等。

学院通过迎评促建工作,使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既没有民办学校的机制创新优势,又缺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通过艰苦创业,坚持讲求奉献、勤俭办学、增收节支和多元投入,保证了学院在投资有限的艰难条件下形成自我滚动、健康和谐发展的局面。

经过多年努力,建设成了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社会声誉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的高职院校。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是:

1、学院确立了立足农垦、兼顾各行、依托企业,主动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

即根据企业办学的特性,依托农垦、校企紧密结合,既注意以农垦人才需求与培养为己任,又充分发挥企业办学资源共享的优势,包括聘用农垦管理专家、技术能手,以及充分利用生产场地、仪器设备作为实训实习基地等。

同时,又能超越农垦,瞄准广东社会人才市场,兼顾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主动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拓宽了学院办学的发展空间。

2、学院坚持了以教学为中心,形成教学质量管理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

从学院领导到教师都非常敬业爱岗、开拓创新,对学院的发展有信心、有很高的认同感。

学院领导班子有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能致力于高职教育事业,坚持深入课堂听课或讲课,定期听取督导专家意见等。

学院坚持“练好内功、严格管理、以质取胜”的治校、治教、治学方略,提出并实践的“每系一专业,每专业一重点课程”的专业与课程改革建设思路,以及教学质量管理自我控制――教学流程管理法等,取得了明显成效。

3、学院构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国内与国际合作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格局。

学院在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逐步拓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内涵,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相结合,不仅使学院教育功能得到更全面发挥,更重要的是通过岗位培训,送教上门,以智力服务换取企业的支持,使职业教育、企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学院积极探索与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德国职业教育F+U集团等交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4、学院全面实施了“双证书”制度,把“双证书”制全面纳入教学计划。

大部分专业都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别是管理系采取新机制在校内创设学生实习公司,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创新,并被多所高职院校认可和推广。

5、营造了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通过门类较全的学生学术刊物和社团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多年来办学形成了“尊师、勤学、求实、奋进”的良好校风,并坚持了“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能为本、学会做事”的育人宗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加强“两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博士论坛”、“教授论坛”、“科技讲座”等,活跃校园学术气氛。

6、专家组认为,学院申报的特色与创新项目均属于创新之举。

“引进BTEC(HND)模式,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实践中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实施教学,已在学生主体、能力培养、手脑并用、启发互动、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构建院内实习公司,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项目在教育组织形式、产学结合模式、教学方法、校内与校外及学生与企业经常性互动平台的建立等方面有所创新。

均予以认定。

(三)

经过为期四天的考察,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认为学院在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的目标方面任务还十分艰巨,专家组建议如下:

1、办学经费特别是日常建设经费与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的目标相距甚远,上级主管部门(农垦集团公司)要继续加大对学院的投入,解决学院教学经费不足的困难,进一步改善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特别是进一步落实增城新校区的建设,保证新校区能够按规划完成建设。

同时,学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迎难而上,开源节流,多元化引资,确保有限的资金用于教学,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增强办学实力。

2、切实落实“人才强校”的战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高职师资队伍。

3、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高职教育要求,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研究,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进一步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等改革,建立长效的实训实习保障机制,走好产学研结合之路。

     

广东省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专家组

           专家组长(签名)

2005年9月29日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

考察评估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根据教高厅[2004]16号及粤教高[2004]129号、粤教评〔2005〕19号文件精神,专家组一行10人(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于2005年12月12日至15日,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4天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考察评估。

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形成了如下考察评估反馈意见。

(一)

学院领导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评估工作,自2004年11月学院全面启动评建工作以来,顺德区政府筹措资金7800多万元支持学院各项建设,省教育厅和区领导多次亲临学院关心和指导评建工作。

学院始终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评建工作办公室及以评促建工作组,进行了深入的动员,进一步总结高职教育的规律和办学特色,积极主动寻找差距和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加强了教学基本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规范了各项管理工作,健全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校内良性、长效的管理体制,真正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以评促建工作变成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的一次机遇,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

通过考察了解,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顺德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软硬建设方面,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主要成绩是:

1.办学思路明晰,定位准确。

坚持高职教育方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确立了“有国际影响,国内高水平”的发展目标和“三年打基础,求发展、八年上水平,出特色”的两步走战略;确定了“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

初步形成了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体,同时注重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的办学格局。

2.积极探索,勇于开拓。

学院确立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和培养模式,构建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育人体系,为学生当前和长远的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3.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顺德政府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寄予厚望,将学院视为培养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基地。

学院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成功地实现了政校企之间的合作,推动了产学研结合。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研发,提高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的水平,产学研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4.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重视教学建设和改革。

学院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贴近社会需求,按照技术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的原则,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室,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改革凸显了高职教育特色,成效显著。

学院已有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现在正在公示的还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

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学院树立了“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生命线”的质量观,初步建立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个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机制,学生、督导、教师、同行四方面评教的做法已较为成功,对系、专业也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很好地规范了教学管理,保证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

6.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师资培养机制,坚定、稳妥地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了全院教职工积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7.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育人环境的建设。

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健全,坚持开展“争创三有一好——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教学经费充足,教学基本设施和设备先进,能够充分满足发展的需要;校园优美、和谐,布局大气,文化氛围浓厚,为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8.专家组认为学院申报的“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初具特色,“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项目属创新之举。

(三)

专家组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取得的成功感到十分的喜悦,但成功不等于成熟,与学院确立的发展目标、争创示范的要求,许多工作目前仍属打基础的阶段,还需以追求卓越、崇尚品位的精神,进行提升和完善。

专家组提出建议如下:

1.办学理念的内涵和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

理念要体现在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模式要贯彻在每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

2.师资队伍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部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需要尽快提升教学水平;一部分学历较高的年轻教师,需要尽快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

教师充分利用学院的优良设备,开展科技、教育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有待提高。

3.学院实行两级管理,其两级责任及其运行制度尚待进一步明确和建设,管理干部的水平和执行力有待提高与加强。

专家组相信,在顺德区委、区政府和省教育厅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指导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追求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广东省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专家组

专家组长(签名)

2005年12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