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31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17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xx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130页)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一、关于识字写字: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重视写字姿势的习惯培养。

(重在学会方法和习惯)二年级学生识字、认字量较大,学生每天的书写生字量很大。

此时学生书写的多为合体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

结合课堂内的写字指导渗透一些相关的书法知识,对学生大有好处。

学生如果在写字过程中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书法意识,自然会有意识的将字写好,也许开始写得慢一些,但到后来习惯、字体已经形成自然就写得又快有好。

减少一个字的书写遍数,给学生以宽松的作业时间,重在写字质量上提出要求。

舍得拿出课时进行书法教学和比赛,必然会促使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提高。

教师和学生必然从中获益匪浅。

  二、关于阅读积累:

二年级的阅读还要继续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这里的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的习惯,这里还包括这阅读目标里所讲的第2、3、10条: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这些方面。

目前学生已达到了近千字的识字量,已经掌握了部首、音序两中查字方法,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篇目,让他们爱上读书,形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三、关于写话:

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

在一年级基础上学生现在已经具备了写连贯的五六句话的水平。

为了和三年级的习作相衔接,经常进行练笔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年级基础上,二年级要逐步提高写话的句子质量,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并逐步增加一定的字数要求,为学生三年级习作作好准备。

  四、关于口语交际: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着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口语交际时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是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努力地听,完整、简要地讲述;三是在口语交际时要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从二年级开始,人教版的语文书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后面都增添了“展示台”和“宽带网”两个项目,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原因

1

2

第一单元

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

2我是什么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

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2

2

2

2

2

2

3

4

第二单元

识字

1场景歌

2树之歌

3拍手歌

4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

2

2

2

2

2

5

6

第三单元

课文

4曹冲称象

5玲玲的画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口语交际:

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2

1

2

2

1

2

7

8

9

第四单元

课文

8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9黄山奇石

10日月潭

11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

2

2

3

2

2

2

第10周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

9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原因

第11

12

第五单元

课文

12坐井观天

13寒号鸟

14我要的是葫芦

口语交际:

商量

语文园地五

2

2

2

1

2

13

14

第六单元

识字

15大禹治水

16朱德的扁担

17难忘的泼水节

口语交际:

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

2

2

2

1

2

15

16

17

第七单元

课文

18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

敕勒歌

19雾在哪里

20雪孩子

语文园地七

2

2

2

2

2

18

19周

第八单元

课文

21狐假虎威

22狐狸分奶酪

23纸船和风筝

24风娃娃

语文园地八

2

2

2

1

2

第20周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9

第21周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及考试

9

1、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学目标要求: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

(生:

认识!

)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

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青蛙吗?

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

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

(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

图上画了些什么?

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

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

它们找到妈妈了吗?

它们的妈妈是谁?

(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

开头怎样?

过了几天怎样?

后来又怎么样?

最后变成什么了?

(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

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

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

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

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

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

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

(生:

有一群。

)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

问:

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

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

(1)小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1.看插图,提问:

现在我们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

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

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

正面向前叫“迎”。

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

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提问: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

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

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

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

先读再说。

(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

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

(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呢?

(生:

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教学反思2)小蝌蚪找妈妈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朗读的快乐。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个别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因为朗读是学好课文的前提,而读好课文必须是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的。

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趣,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令学生们兴致盎然。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