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3075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

把握方向,落实考纲,脚踏实地,奔向理想

——201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

西铁一中王满利

一、2010高考命题走向

二、二轮复习备考方略

三、作文考点突破方略

四、二轮复习实施建议

2010高考走向——稳中有变

1、试题的稳定性

大纲的草拟人不变——张明福

全国卷命题人不变——柳士镇、顾之川

命题的风格不会改变——

2、试题的变化——

(1)作文

★06年作文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07年、08年作文要求: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09年作文要求: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变”的原因:

新材料作文角度的多样性本是个优点,但过去有些地方过于强调种角度的一视同仁,忽略了角度选择有优有劣的层级性,导致作文区分度降低

(2)选考内容

①精通小说、散文的解题技巧

②通晓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探究性试题

应该广泛研究各类题型,提高适应能力。

(4)高度重视诗歌鉴赏题

试卷结构的变化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完成1-3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完成4-7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6.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命题遵循的原则:

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考生的发展潜能。

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2.关注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试题要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气息。

3.关注考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潜能。

设置的选考内容中,不同选考模块试题之间应有相近的难度值,体现公平性。

4.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适度体现试题的探究性与开放性。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卷命制应控制恰当的阅读量、思维量、答题量和试卷长度。

试题答案科学、准确,评分标准合理、公正。

二轮备考方略——复习专题规划及备考建议

第一部分:

论述类文章阅读

第1专题:

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项突破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专题: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第3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第4专题:

字音、字形专项突破

第5专题:

词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

第6专题: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

第四部分:

选考题

第7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

第8专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

第四部分:

写作

第9专题:

作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试范围】:

2010年高考论述类阅读考查的是论文、杂文、评论等论述类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论述类文章的主要特征:

一、议论性较强;二、观点鲜明;三、材料涉及面广,大多涉及哲学、社会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

【考查的内容和能力层级】

①对重要概念、句子含义(意)的理解;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③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

BC

【考试题型】选择题

【考点解读】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即理解这些“概念”(指代性或名词性短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①从作用说:

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

②从内容说:

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③从表达上:

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④从结构上说:

句式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

响的语句。

3、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整合信息”主要指能对文章内容要点、涉及的观点态度的区别、概括与转述。

4、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包括:

①辨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②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

③比较作者在文中引述或转述别人的观点,明确作者态度;

④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

【试题回放】

2009年江苏《说“异”》

2009年广东《自由和科学》

2009年浙江“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

”选文

2009年天津“进入21世纪后,质疑达尔文进化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选文

2009年安徽“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

”选文

2009年福建《尺度》

【阅读技巧】

(1)掌握整体阅读的原则

(2)了解论证结构的特点

(3)研究多项选择题的设题障碍

(4)训练对信息的准确把握和转换表述的能力

(二)古代诗歌的鉴赏

【关键词】读懂——鉴赏——表达:

题目、作者、印象

【考试中存在问题】

1、缺少对采分点的把握。

 2、手法鉴赏题不知道从何下手。

 

3、对情景鉴赏题中的“景“概括不细,往往比较粗。

 4、风格特征类题型缺少举例和例析,只有概括性的句子,不能证明自己的界定。

 5、对一些类别诗缺少总体把握。

6、平时对诗歌的阅读量较少,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不是太了解,所以在完成考题时显得手足无措。

【备考津梁】

古代诗歌分类

古诗常见意象和典故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诗歌常见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规范

鉴赏形象和思想情感规范答题训练

【咏物类】【山水类】【送别类】【思乡类】【边塞类】【民生类】【怀古类】

鉴赏艺术手法和技巧规范答题训练

【对比(动静、虚实等)与烘托】

【写景与抒情】

【修辞与评点】

鉴赏语言和意境规范答题训练

【炼字与诗眼】

【语言风格和特色】

【意象和意境】

阅读文本环节

第一遍,泛读。

快速浏览,摄取大概意思,建立起对诗歌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分清诗

歌文本的题材类别。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思想内容、语言技巧方面各有特点,分清古诗的题材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古诗的一个突破口。

第二遍,精读。

①仔细阅读诗歌每句话,理清思路,还原诗歌叙述结构。

②尽量借助诗歌的标题、关键句、注释,甚至题干,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写什么、

为什么写)、艺术技巧(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示例一:

还原诗歌的叙述结构(“在场”)

例1: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

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王维)

结构还原:

“新晴,(我)极目(远望),原野旷,无氛垢。

(遥见)郭门临渡头;村树连

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于)南亩。

认读题干环节

①从题干中揣摩命题意图(命题者要考查什么)。

②从题干中找到诗歌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区域和答题的切入口。

③从题干发问的角度与方式中揣摩答题方向和答题思路(命题者要考生答什么,从什么角度去回答,用怎样的句式来表达等等)

表述答案环节

基本要求:

①从题干发问的角度与方式中揣摩答题方向和答题思路(要考生答什么,从什么角度

去回答,用怎样的句式来表达等等)

②相关术语(思想内容术语、语言技巧术语)运用恰当。

语言表达全面、准确、精炼,

无语病、错别字。

【温馨提示】

①概括不是翻译。

如果仅仅翻译,和前面的题目重复,即使翻译也有不少错误。

②自然永恒、人世沧桑、家国之变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主题。

③修辞方法一题,罗列各种修辞方法投机取巧不给分,没有做具体说明的也不再给分。

④答题时不要空想、臆断,要从作品中来。

(三)文言文阅读

高考文言文命题特征

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

2.选材范围较广,选材内容丰富

3.选择题减少,主观题分值加大

4.测试稳中有变,设题趋于灵活

5.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

6.更加强调根据语境答题

【关键词】定位——比照——判定

实词攻略:

1、字形推断法(实词)

2、字音推断法(实词)

3、语法分析推断法 (看充当什么成分)

4、词语结构推断法

5、语境推断法

6、联想推断法

7、代入排除法(以熟带生法)

文言实词解题技巧歌诀:

代入排除,两招制敌,单音拆双,字形辨义。

词性位置,结构相似,课文联想,成语推义

【温馨提示】

(1)考点在课内,能力在课外——回归课本;重点关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达到举一反三。

从教材中夯基础、找规律、找方法——重点抓10篇——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劝学(《荀子》)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

(2)顺序性——做到“两通读”,即通读全文、通读全部试题(12个选项) 

(3)选材:

全国Ⅰ卷《北史·魏德深传》全国Ⅱ卷《宋书·郭原平传》北京卷《史记·叔孙通传》天津卷《管子·小匡》上海卷《明史·隐逸列传·沈周》周去非《岭外代答》重庆卷《贞观政要•贪鄙》安徽卷杨士奇《游东山记》福建卷归有光《张自新传》广东卷《宋史·李迪传》海南宁夏卷《宋史·朱昭传》湖北卷苏辙《孟德传》苏轼书《孟德传》后湖南卷张耒《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江苏卷汪琬《书沈通明事》江西卷魏禧《卖酒者传》辽宁卷《梁书·孙谦传》山东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四川卷王安石《慈溪县学记》浙江卷苏轼《宝绘堂记

景色美:

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人情美:

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

人性美:

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实词考查可能改实词加虚词。

②读完材料先看第3题,选项概括了文章内容的很多方面。

(倒读法)

③选文文质兼美,选文620字左右,节选保证长度但会使文字脱节。

④从原文中摘取句子;一般编为4组;按照题干要求作出选择。

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对象错位;方法错位;概念错位;主旨错位;事件错位;关系错位。

细辨别,巧排除。

把握“是谁的?

什么性格?

什么事情?

⑤再次重申翻译的几点要求:

一、直译,字字落实,尤其注意一次多义和古今异义情况;尽量将每个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

二、通顺;

三、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要体现出来。

翻译完成后,带回原文上上下下看看。

文言翻译难点: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2)注意一词多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文化知识;

(5)注意通假现象;

(6)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