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074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docx

燃气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燃气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4

1、天然气行业概况4

2、我国天然气长途输送管道现状5

3、我国城镇燃气行业发展状况7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8

1、行业主管部门8

2、行业监管体制8

3、行业相关法规与政策10

(1)燃气行业有关法规10

(2)燃气行业有关产业政策10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12

四、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13

五、行业主要企业13

1、中国燃气13

2、华润燃气14

3、新奥能源14

4、港华燃气14

5、金鸿能源14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5

1、有利因素15

(1)国家政策支持15

(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15

(3)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16

(4)国家级天然气管道建设持续快速增加16

2、不利因素17

(1)气源供不应求限制下游产业发展17

(2)市场地域性分割严重18

(3)技术应用较为落后18

七、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19

1、特许经营权壁垒19

2、气源供应壁垒19

3、自然垄断壁垒19

4、资金、技术壁垒20

八、行业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20

九、行业主要经营模式21

1、燃气销售21

2、燃气接驳22

十、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22

1、周期性22

2、区域性22

3、季节性22

十一、行业上下游行业情况2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配售等主要环节,勘探、开发生产为上游,天然气长途管道运输为中游,天然气储存、输运、配售为下游。

天然气经过采集、净化以后,由天然气净化厂将天然气经中游输气管道长途运输至下游燃气公司,由燃气公司配售给终端用户。

一、行业发展概况

1、天然气行业概况

天然气作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之一,不仅燃烧产物基本无污染,而且燃烧热值高(超过8,000大卡/千克)。

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气在环境和经济性两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利用也稳步增长,从而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长期处于主要地位,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66%左右,石油占18.4%左右。

煤炭、石油燃料带来的污染严重加剧了我国环境的恶化,努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对遏制环境恶化并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气除了作为动力燃料使用之外,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天然气直接转化制造化工产品流程较短,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比较优势,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迅速。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1,600亿立方米,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约为5.8%(标准煤换算),而同期全球消费量达33,476亿立方米,占能源消费比重约23.73%。

如果以人均天然气消费量比较,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更是仅仅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国际燃气联盟预测,未来在更注重环保的大环境下,到2030年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将上升到28%。

国家发改委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计划到2020年将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天然气利用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

因此,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空间巨大,为相关燃气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地发展机会。

2、我国天然气长途输送管道现状

我国天然气资源储备丰富,但是分布却不均匀。

陆地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的鄂尔多斯盆地和云贵地区。

海上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的莺歌海-琼东南海域及东海盆地。

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海海域合计探明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78%和73%。

从天然气生产来看,2011年,陕西、四川、新疆、广东(海上)、青海五省产量顺次位居前五位,产量合计接近全国产量9成。

而东部省份虽然人口密集,工业也相对发达,居民和工业部门对天然气消费的需求潜力巨大,但是当地天然气产量却极少。

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内天然气生产供应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国家统筹安排,加快了综合利用国际天然气资源力度。

目前,已经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缅甸等各国已经达成协议,从陆路引进天然气资源;同时,与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也签署了多项协议,从海路引进LNG(液化天然气)资源。

其中,大部分天然气进口通过陆地管道运输。

由于地理原因,这些陆路进口主要来源国均位于我国西部,同样远离东部主要消费需求区域。

因此,我国天然气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这种资源富集区域远离人口和工业密集区域,主要生产地(进口来源地)远离主要消费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对天然气管道运输、储存和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内在需求,从而不断推动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以及陕京线系统、忠武线等管道为骨干,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级天然气基干管网。

天然气管网已将四川、长庆、塔里木和青海四大气区以及中亚地区天然气与国内主要消费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了“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格局,并成为世界上天然气输送管道增长最快的国家,2011年末,我国跨省天然气主干线输送管道已经超过5万公里。

根据国家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度将超过10万公里,其中,支线长输管道将达到3.5至4万公里。

3、我国城镇燃气行业发展状况

城镇燃气指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供城市生产和生活燃料使用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气体能源。

随着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随着上游天然气长输管道长度的不断增加和下游用气需求量的持续攀升,我国城镇燃气行业连年快速发展,人工煤气在城镇燃气中占比逐渐下降,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量逐渐增加,成为城镇燃气主要气源。

根据《中国城镇建设统计年鉴2012》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燃气用户中,天然气使用人口21,208万人,液化石油气使用人口15683万人,人工煤气使用人口2,442万人,城镇燃气普及率(城镇燃气普及率=城市用气人口/(城市人口+暂住人口)*100%)达93.15%。

根据《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我国城市的燃气普及率将达到94%以上,县城及小城镇的燃气普及率将达到65%以上。

其中,居民用气人口达到6.25亿以上,用气家庭数达到2亿户,居民用气量达到330亿立方米。

根据住建部信息,2010年末,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总长度已达35.5万公里。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城镇燃气管道约25万公里,到“十二五”期末,城镇燃气管道总长度将达到60万公里。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根据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3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燃气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城市燃气行业的国家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其他政府部门包括环境保护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等分别对燃气行业实行专项管理。

城市燃气行业的自律机构为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及各地方城市的燃气行业协会。

2、行业监管体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天然气行业实施总体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相关法规并组织实施,同时对权限范围内的国家级天然气管道项目审批;制定天然气出厂基准价和管道运输价格标准。

省级发改委负责制定本省天然气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本省产业政策制定和项目立项审批(核准)。

在项目建设方面,省级发改委对地方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城镇燃气管网、加气站等燃气设施建设实施宏观管理,如项目规划、立项审批(核准)等;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分别负责长输管道和城镇燃气管网、加气站等燃气设施的建设前期相应的专项评价和建成后的专项验收。

在燃气设施建成后,由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主导,协同环保部门、质监部门、公安消防部门等实施日常管理。

在城镇燃气经营方面,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我国城镇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对燃气经营企业设立一定条件,由县级(设区市)燃气管理部门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

同时,根据《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由地方(县、设区市)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对当地城镇燃气管网实行区域性统一特许经营管理。

在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方面,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地方发改委(一般为省级发改委)根据燃气企业购气成本、经营成本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征求管道燃气用户、管道燃气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确定并适时调整。

3、行业相关法规与政策

(1)燃气行业有关法规

(2)燃气行业有关产业政策

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新修订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的政策目标。

综合考虑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不同用户的用气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天然气用户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主要情况如下:

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将“城市燃气工程”、“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城市供水、排水、燃气塑料管道应用工程”列为鼓励类产业。

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

“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天然气产业“十二五”期间总体的发展指导思想是: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构建供应稳定、运行高效、上下游协调发展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

2012年6月,住建部发布《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城市燃气行业“十二五”的总体目标:

“城镇燃气规划、建设、运营以及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镇燃气普及率明显提高,应用领域范围明显拓宽。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目前,我国城镇燃气经营企业主要分为地方性燃气企业和跨区域燃气企业两大类。

地方性燃气企业一般由历史上的国营燃气企业、厂矿供气企业等继承而来,一般专注于当地燃气配送销售,这类燃气运营企业数量较多,发展空间受当地经济、人口规模限制,业务范围一般限于当地市、县区域。

但是由于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可复制的自然垄断特性,该类企业长期扎根当地,一般处于垄断地位。

除地方性燃气垄断企业外,近年来,随着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燃气行业需求稳定、赢利稳定、波动小、风险小等特点吸引了包括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在内的大批投资,开始出现一批跨区域经营的大型城镇燃气运营企业,该类企业代表行业内主要竞争性力量。

四、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城镇燃气行业具有公共事业属性,国家对燃气出厂价格、中游管道运输价格、终端使用价格采取限价措施。

因此,城镇燃气运营商销售燃气的毛利率比较平稳。

随着燃气价格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燃气应用技术进一步发展,未来城镇燃气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在保持平稳的同时有所增加。

目前,我国城镇燃气行业处于从市场分割到逐步整合的过程中,未来,将出现一批跨省、跨区域的城镇燃气运营商。

具有较强运营管理经验和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将进一步脱颖而出,做大做强。

五、行业主要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