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83074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3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建设单位

金华润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筹),是宁波润源正准备在金华筹建的子公司。

宁波润源是一家以特种野猪的选育、养殖为主,以特种禽类、水产、休闲农业、有机种植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充分结合循环利用的农业科技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余姚临山镇,占地面积1000亩;同时在杭州桐庐、良渚、宁波象山设立了特种野猪、特种禽类、特种水产等相关产业的三大养殖基地,基地总占地面积1200亩。

公司自组建已来在政府和相关专家的支持下,通过“勤奋务实,锲而不舍”进取精神,使企业在野猪的驯化、繁育和生态循环养殖的相关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公司祖代种猪存栏150头、父母代种猪存栏1000余头,年产商品能力达到20000头以上,并在2010年出栏各种特种禽类50000余只,特种水产20万斤,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并以专业的服务态度,全面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各种消费者,以诚信赢得客户、赢得口碑,进而打造出全国领先的农业龙头企业。

公司并承诺将通过技术的创新为社会生产出更多更健康的肉食品和更多有营养的肉食品;同时,我们致力于减少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农业生产中为百姓生活创新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未来世界。

1.1.2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

金华润源年产万头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点:

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

(4)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共分为两期,拟在金华建设年出栏万头特种野猪的生态养殖科技园,并配套建设相应的饲料种植基地、有机肥加工基地、饲料加工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其中一期用地面积:

特种野猪繁育基地50亩、特种野猪放养基地500亩、饲料加工基地30亩。

二期用地面积:

特种野猪养殖示范基地100亩、农产品深加工区20亩、农作物种植等高效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500亩

特种野猪繁育基地一期计划1年(2011.3—2012.3)左右完成投产,生产能力将达到5000头。

二期1年(2012-2013)计划实现年产10000头商品特种野猪的规模。

1.1.3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项目一期总投资预算为780万元,流动资金总额为317万元(按每年周转2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为463万元。

(2)项目二期总投资预算为780万元,流动资金总额为317万元(按每年周转2次),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为463万元

(3)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即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拟申请银行贷款以及申请扶持奖励资金。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

(2)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化纲要(2006—2020)》

1.3综合评价

通过本项目的认真仔细分析论证,认为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和有关要求。

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金华地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周边农民增收,并能带动其它有关产业和经济发展,为协助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和老百姓健康做实实在在的贡献。

通过对项目的财务评价分析,各项经济指标合理,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为项目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项目的可行性是必然的。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全国猪肉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但猪肉品质有待提高

我国是一个巨大的猪肉消费大国,人均猪肉产量从改革初期1979年的人均10.89千克,到了2005年已经达到39.6千克。

如此巨大的数字也预示了我国猪肉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但自2006年以来,随着养猪产业链迅速的发展,养猪实际生产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

饲料添加剂中检测出“瘦肉精”抗生素药残超标、猪疫病泛滥(如口蹄疫、流感、无名高热)等等众多因素,随之猪肉品质也变差,导致老百姓不光对猪肉安全性产生恐惧,对猪肉的口感也是不为满意,逐渐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农家土猪肉的消费,随之土猪以口感细腻,肉质香醇及安全可靠性,价格一路飚升,由此充分衬托出了生态猪肉的发展前景。

2.1.2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饲养方法有待改善

随着科技术不断的进步,我国及全世界的畜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畜牧养殖从以前的家庭户饲养和分散饲养,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化集约化饲养。

规模化集约化饲养的特点是规模大,数量多,密度高,生产工艺先进,周转快,生产水平高;然而由于需要控制畜禽疫病和加快生长速度,不得不依靠大量的药物和各种添加剂,这违背了猪生理生态平衡增长的规律,导致猪只自身抗体急速下降,体内各种疾病隐患急剧增加,反而造成疫病泛滥,除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以外,还导致广大养殖户生产性亏损,极大地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因此近年来生猪养殖出现时而萎缩,时而膨胀。

从而如何达到生态养殖,又能保持规模化生产是当前我国养殖业中的一大难题。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特种野猪的巨大市场商机

在新形势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巨大挑战,野生动物驯养生产有着很大的潜力。

特种野猪经农业部及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南京农业大学多次测定,分析出特种野猪瘦肉率高,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家猪,且肉质比家猪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2.5倍。

2001年9月份经国家农业部、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北京市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业部畜牧公司、宁波市畜牧兽医站、浙江大学等有关专家鉴定一直认为:

特种野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2.5倍。

亚油酸是科学界认为唯一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脂肪酸。

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特种野猪肉可作为一种新的保健食品,具有降低血脂,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性疾病的防治,作为保健品开发、利用在国内是一个创新,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特种野猪具有保健、野味、经济三大优势,作为家猪族中的一个新品种向全国及国际市场推广,是目前家猪生产低谷期需转换的好品种,更是养殖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

2.2.2目前我国特种野猪行业面临的问题

特种野猪行业发展到今天,我国特种野猪行业虽然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资源、技术等分散,繁育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选择方法落后,真正进行种猪选育的厂家很少,难以建立一体化的团队,发展后劲不足。

优良特种野猪产业化没有形成,部分杂乱特种野猪充滞市场,合格优良特种野猪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仅直接的导致特种野猪生产水平低下,也造成国内特种野猪育种工作长期处于“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落后被动局面,阻碍了特种野猪行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特种野猪必须实行产业化生产,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系、新品种和配套系,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2.3项目顺应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历来重视农村工作,多次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据统计已经有12次。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在意见中,特别强调了“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内容。

从2004年开始,这是中央连续第七年锁定三农问题,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议题,涉及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农业开发主要内容之一的畜禽养殖,更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06年起,因“瘦肉精”、口蹄疫和猪流感等种种原因,全国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猪贱伤农”、“肉贵伤民”一度成为当时社会关于农村问题的首要议题。

因此,为促进生猪生产的发展,有效保证市场猪肉供应,2006年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化纲要(2006—2020)》和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鼓励扶持。

要求鼓励和扩大我国的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和生态环境相结合,提高生猪养殖的商品化基地建设水平和猪肉供应的安全性和自给率;要求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养殖小区(场),按农业用地管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免收建设收费和林业规费,对生猪生产及其非经营性饲料加工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政策。

并要求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养殖场(户)的信贷投放力度。

尤其要对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养殖场给予重点支持。

信用担保机构要积极为生猪养殖场(户)提供信用担保和保险服务,帮助解决养猪“贷款难”的问题。

县(市、区)财政要对担保机构的生猪贷款风险给予必要补贴。

特种野猪在1998年已被国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发展项目;可见,项目建设顺应了国家农业产业和特养产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地区岩土基础比较稳固,场地和地基稳定,无采空、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本工程建设。

3.1.2行政区划

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界于北纬28度44分-29度19分,东经119度8分-119度56分之间,东邻义乌市,南接武义县,西与婺城区毗邻,北与浦江县接壤。

全镇设镇区、低田、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鞋塘七个办事处,115个行政村,911个乡村居民小组,一个居委会,共25984户,71549人耕地平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大52020亩,山林连绵小山35000多亩全镇区域平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大128.76平方公里。

孝顺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明显干、湿两季。

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

全镇地势北高南低,镇内为义乌江冲积平原,镇北自北山麓下起系平坦的河谷低地,镇南义乌江边南山林木茂盛南边以及北边以前的平原地带溪流湖塘交错,有小Ⅰ、Ⅱ水库五处,低地外缘是已经研发的红土连绵小山,是个宜农、林、牧、渔、水果的复合产区。

3.1.3交通区位条件

金华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明显,有“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及“陆路郑隘,水上通衢”之说,而孝顺正处于金华交通便利之处。

  近几年,市交通部门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思路,团结实干,交通“瓶颈”的紧张状况基本缓解,交通事业保持了健康稳步快速协调的发展势头。

“十五”期间,全市共实现交通(公路水运)建设投资171.18亿元,创下建国50年来交通建设的历史新高。

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网络。

  境内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诸永磐安双峰隧道以北段五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330国道等16条国省道和一大批重要县道使金华与周边各地市及境内9县(市、区)之间紧密相连;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2008年全市公路客运量达2.0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为75.99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1.56亿吨,周转量82.56吨公里。

金华兰溪港是金华境内通行300吨级船舶的深水港口,金华江、衢江、兰江为主干水道,顺兰江而下可接富春江、钱塘江航道,全市共有各类营运船舶(在册)260艘,运力总规模达18914载重吨、15118.65千瓦。

沪昆铁路横贯东西,金千铁路和金温铁路纵陈南北,三条铁路大动脉在此交汇。

义乌机场开通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汕头等各大城市的航班。

  目前的金华已成为全国48个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运输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