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0003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docx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方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中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与信息处理。

(2)信息技术的应用。

(3)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4)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6)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2)汉字的输入。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6)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

(2)其他对象的插入。

(3)特殊效果的处理。

(4)版式设计。

 

模块四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通信基础。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因特网上其他应用。

(6)网页制作。

 

*模块五

数据库初步

 

(1)数据库基本概念。

(2)数据库的操作环境及其操作。

(3)数据的组织与利用。

 

模块六

程序设计方法

 

(1)问题的算法表示。

(2)算法的程序实现。

(3)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模块七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制作工具及其特点。

(2)各类媒体资料的处理与使用。

(3)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4)多媒体作品的发布。

 

模块八

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1)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2)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软件系统简介。

(4)计算机的安全。

(5)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述所列高中教材共八章36节,其中重复的有五章17节,占整个教材的50%。

大量的重复内容,使得每次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们就表现的非常不用心,有的同学就讲话,有的就做小动作,有时老师刚开口学生就叫起来:

老师这个初中就学过了。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采取:

①、学生演示法。

先请这位同学上台来演示并讲解一下今天所要讲述的内容。

这时同学们都来了兴趣,鼓励这个学生大胆去操作。

如果这个学生操作对了,我就当场表扬他并给与鼓励;如果做错了,我就告诉同学们:

“学习计算机技术,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是要日渐积累的,而技能的学习是要脚踏实地反复练习的。

今天虽然我们学的知识是初中曾经学过的,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同学都不记得也不会操作了!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节课重不重要啊!

”。

“重要”!

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

那我们该不该好好学习?

回答:

该!

②、增加新的知识讲解。

如:

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这节课时,我增加了“如何改变艺术字的颜色和如何将图片放入各种自绘图形中”,的讲解。

首先插入艺术字,在艺术字库选择单色模版,然后选中艺术字单击右键,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再选择颜色与线条标签,最后选择所需填充色和线条颜色。

 

③、回避法。

对于非常容易掌握的旧知识,只是提一下,并不去深入讲解。

如:

键盘的使用和分布,word中如何输入汉字,windows窗口介绍,画图程序中工具箱的使用等等。

通过改进教学,使师生关系得到和谐发展,使同学们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二、教材内容脱节

 

从最早的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到目前的由江西和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它们都是采用模块化结构,各模块之间内容相对独立没有依赖关系,因此,在模块教学中就会出现教材内容脱节的现象。

 

首先,教材内容与实践脱节;如:

江西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这个章节的“局域网连接方式”存在这个问题。

当老师讲述局域网连接有多种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有:

总线网络、环状网络、星状网络。

首先谈什么是总线网络?

总线网络就是将所有的计算机通过主机板上所插的网络接口卡,直接连接到网络的主干线(称为总线)上。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总线网络,书上附了一张总线网络连接图,但是同学们还是听不懂,就要求老师能不能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

回答是肯定的:

不行!

因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涉及到中心机房和学生机房的管理以及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其次,教材内容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讲到如何学习在网上在线做各学科题目、如何下载所需资料、如何登入BBS站点、如何申请QQ号等等,但往往事以愿违。

常常是讲完课刚放开学生机权限时,学生就很不自觉地上QQ,毫无目地的浏览网页,也不自觉练习和操作课本上的知识。

通过几年的教学观察以及老师们之间的交谈,了解到目前许多中学生学会上网之后,主要的兴趣在通过网络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听音乐,并没有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来使用。

究其原因,学生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把上网当作一种消遣的方式不知道能用网络干什么;

 

(2)学生缺乏自制力,在网络中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3)学生没有认识到掌握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

 

(4)学生缺乏利用因特网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方法;

 

对于上述的原因,我认为学生方面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告诉学生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网络带给人们的优势和快捷便利的生活;其次也要让同学们知道网络中存在的一些陷阱及不良的上网会造成的伤害,有的甚至危及到生命。

第三,要教会学生掌握网上学习的方法,比如,搜索引擎Google、Baidu的使用方法,信息下载的方法。

如:

怎样使用下载工具(网际快车、网络蚂蚁、BT)等快速下载所需资料,并向学生们提供一批相关的学习网站的信息。

如:

中学语文资料网站、中国计算机科研网等等。

第四,开展学科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

中英文打字比赛、中英文网络作文比赛等;同时开展学生获奖作品观摩展示如:

学生网页、学生电脑绘画、学生制作的动画作品等。

让学生知道学习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各门学科的自主学习,并利用网络把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遇到的问题,通过博客这个平台与老师们交流,以便解决困惑使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学校的班集体中。

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1)机房权限控制的太死;

 

(2)网速太慢,带宽较窄;

 

(3)硬件质量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上述

(1)问题,我认为适当放开一些权限,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

如:

管理员可以对学生机进行只能下载软件,但不能安装软件的设置,这样老师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又学会了如何下载软件的方法。

对于

(2)的解决,可以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带宽提高网速。

对于硬件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如:

显示器的电源插头和插座之间接触不良,常常使得多台显示器同时没电,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的正常教学;另外内存条也经常突然松动,使得主机常常发出刺耳的声响,从而也影响到课堂教学秩序,造成教学任务无法按原定计划完成。

因此管理人员应该经常检查学生机的使用、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影响信息技术课的正常教学任务。

 

三、教材中存在的错误

 

信息技术课的教材由于出版时的疏忽,许多地方存在一些错误。

第一,校对错误。

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数据库初步。

如:

Page126[实验5-4]题,“用命令的办法来建立实验[5-3]中的语文成绩表yuwencj.dbf,顺便把学生情况表xuesheng.dbf中的学号和学生的“值”带过来,这个“值”应该改为“姓名”。

另外,在命令窗口键入use

xuesheng,应该加扩展名(.dbf)。

还有copy

to

yuwencj

fields

学号,姓名,也应加扩展名(.dbf)。

当然还有许多地方有校对错误,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版本的差别。

由广西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高中第四册》第一章第一节“用Pascal语言实现算法”。

如:

page14

,题目为“求两个数的和”其中书上用Pascal代码来编写的程序如下:

 

PROGRAM

AddTwoNumbers;

 

USES

WinCRT;

 

VAR

num1,

num2,sum:

integer;

 

BEGIN

 

num1:

=5;

 

Num2:

=7;

 

Sum:

=num1+num2;

 

writeln

(‘The

sum

is

‘)

 

END.

 

运行之后,出现错误提示,程序无法进行下去,指出库单元找不到,这就是旧版本的Pascal编程语言在新版本Pascal中所遇到的情况。

在新的FP程序中,我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郑启华编著的《Pascal

程序设计》(第二版)来重新编程如下:

 

PROGARM

qh

(input,

output)

 

VAR

 

Num1,num2,sum:

integer;

 

BEGIN

 

Num1:

=5;

 

Num2:

=7;

 

Sum:

=num1+num2;

 

Write

(sum)

 

END.

 

运行之后,程序检查无错,进入到DOS运行环境下,开始通过键盘输入数据,最后得出结果。

 

四、教材组织存在的缺陷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的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安排和组织教学,章与章之间的内容有的相对独立;有的强调了信息活动有关的任务来组织教材,但还是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

1、基础知识没有铺垫。

高中第三册第二单元动画制作(Flash应用软件)中部分基础知识没有交代,如果按书本上的内容和进度讲课,许多同学根本听不懂。

例如时间轴面板中的什么是相同帧?

空白帧?

关键帧?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相同帧、空白帧及关键帧。

另外工具面板中的工具如何使用,全部分散在课本的实例制作中,没有集中讲解,感到非常不便。

在教大家制作实例动画“引子”时,经常要先安排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述,包括工具的使用等等,这样就影响了教学进度。

由于要赶教学时间,有些内容就一带而过。

学生们很多知识就一知半解,无所适从。

因此,我认为高中信息技术第三册存在教材组织的缺陷。

2、Pascal理论学习中知识点过渡太快。

高中信息技术第四册Pascal程序设计中除了存在上述同样的缺陷外,还存在知识点过渡太快等因素。

如:

第四章《学习结构化程序设计》第20页“任务的实现”中用到了[writeln(‘The

result

is

’,3+5);和writeln(‘Please

input

num1

and

num2:

’);]等‘字符串’的有关知识,但书上却没有讲述什么是字符串?

它的语法规则是什么?

另外书本上也没有提及(write

or

writeln)打印语句在使用时如何保留小数和设置场宽数,但page22的作业中却出现[write

(k:

1:

2,‘is’);]

这个要求。

因此,同学们在做这些题目时,不知所措,无法处理。

 

总之,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对教材的编制、教材的组织以及教材的内容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确实给老师带来了教学上的不便,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影响。

因此,今后我们要不断研究推动和改进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要建立新的教材编写、教材组织制度,还要在教材内容上进行改革,使教材更规范,更易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

 

[2]

教育部文件: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

 

[3]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4]

广西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信息技术1-4册》

 

[5]

清华大学出版社:

《Pascal程序设计》

 

2006-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